张嬷嬷把这些话记在心里,又跟几位夫人聊了几句家常,才起身告辞。
回到九皇叔府后,她立刻去见灵犀郡主,把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灵犀郡主听完,气得把手中的帕子扔在桌上:“果然是她们!苏侧妃和柳侧妃为了抢正妃的位置,竟然这么坏,造谣诋毁韩姐姐!太过分了!”
“郡主,您别气坏了身子。”
张嬷嬷连忙递上一杯温水,“现在咱们有了线索,接下来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王爷 ,让王爷拿主意?”
灵犀郡主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慢慢平复了情绪。
她皱着眉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行。父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说我多管闲事。而且咱们现在只有夫人和丫鬟的证词,没有确凿的证据,要是闹大了,苏尚书和柳将军肯定会不认账,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污蔑咱们。”
她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张嬷嬷,我有个主意!咱们把这件事写信告诉靖王堂兄吧!靖王堂兄那么看重韩姐姐,肯定不会让苏侧妃和柳侧妃这么欺负人。而且这是王府的家事,由靖王堂兄来处理,也名正言顺,不会让别人说闲话。”
张嬷嬷眼前一亮:“郡主这个主意好!靖王殿下远在江南,要是知道苏侧妃和柳侧妃在京中搞小动作,肯定会过问的。到时候就算不处置她们,也能敲打敲打,让她们不敢再乱传谣言。”
灵犀郡主立刻跑到书桌前,拿起笔,一笔一划地给慕卿晨写信。
她把张嬷嬷打听来的消息,还有苏夫人和柳夫人在赏花宴上散播流言的事,都仔仔细细地写了下来,最后还特意加上一句:“靖王堂兄,韩姐姐是好人,你一定要保护好她,别让苏侧妃和柳侧妃再欺负她了!”
写完信后,她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装进信封,让侍卫快马加鞭送往江南。
看着侍卫骑马远去的背影,灵犀郡主松了口气,对着张嬷嬷说:“这样一来,韩姐姐就不会再被冤枉了吧?”
张嬷嬷笑着点头:“会的,郡主这么用心,韩姑娘肯定会知道的。而且有靖王殿下在,苏侧妃和柳侧妃以后也不敢再乱来了。”
灵犀郡主看着院外的夕阳,嘴角露出了笑容。
她暗暗想着,等韩姐姐以后回了京城,一定要跟她好好说说这件事,让她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帮她。
灵犀郡主送走送信的侍卫后,心中依旧有些不踏实。
她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飘落的梧桐叶,总觉得只告诉靖王堂兄还不够——苏烟和柳如薇既然敢造谣,就得让她们尝尝被冤枉的滋味,不然她们说不定还会变本加厉。
“张嬷嬷,”灵犀郡主忽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你说,要是苏侧妃和柳侧妃也被人传些不好听的话,她们会不会也知道被冤枉的难受?”
张嬷嬷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笑着问道:“郡主是想……给她们也‘传’点消息?”
“嗯!”
灵犀郡主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咱们不用造她们的谣,就说些她们平日里爱做的事,让京里的夫人小姐们说说她们的闲话,让她们也尝尝被人议论的滋味!”
张嬷嬷想了想,觉得这法子虽有些孩子气,却也能起到敲打作用,便点头应下:“郡主想怎么做,老奴听您的。”
灵犀郡主立刻来了精神,拉着张嬷嬷坐在石凳上,小声嘀咕起来:“苏侧妃不是最爱炫耀吗?上次我听说她让人从江南运来一批上等的丝绸,做了十几件新衣裳,天天换着穿,咱们就‘无意’间跟那些夫人说,苏侧妃铺张浪费,把王府的银子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还有柳侧妃,”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柳侧妃不是总爱去寺庙祈福吗?咱们就说她祈福的时候,总求着菩萨让她生个儿子,好抢正妃的位置,让别人说说她急功近利。”
张嬷嬷听完,忍不住笑了:“郡主这主意倒是巧妙,既没造谣,又能让她们被人议论。老奴这就去安排,让府里的丫鬟们在跟外面打交道时,‘无意’间把这些话说出去。”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渐渐传出了新的闲话——有人说苏侧妃挥霍无度,用王府的银子购置珍稀丝绸,做的衣裳比皇后娘娘的还精致;
还有人说柳侧妃每次去寺庙祈福,都偷偷求菩萨让她先生下长子,好挤掉靖王妃,做王府的女主人。
这些话传到苏烟耳中时,她正在试穿新做的云锦衣裳,听到丫鬟的汇报,气得当场把衣裳扔在地上:“是谁在背后嚼舌根!本侧妃用自己的嫁妆买丝绸,关她们什么事!”
碧月连忙上前安抚:“小姐息怒,定是有人故意传这些话,想让您在京中丢面子。说不定……是柳侧妃那边干的好事。”
苏烟皱着眉,心中也怀疑是柳如薇搞的鬼。
她冷哼一声:“柳如薇倒是会挑时候,本侧妃没找她麻烦,她倒先惹到我头上了!”
而柳如薇听到闲话时,正在给刚请来的高僧递香油钱。
她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对着身边的春桃怒道:“是谁把我祈福的事传出去的?还添油加醋说我想抢正妃位置!”
春桃也慌了:“小姐,咱们每次去寺庙都很小心,没让外人知道您祈福的内容啊。会不会是苏侧妃故意报复?”
柳如薇咬着牙:“肯定是她!上次我跟王爷说她散播谣言,她这是在报复我!”
回到九皇叔府后,她立刻去见灵犀郡主,把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灵犀郡主听完,气得把手中的帕子扔在桌上:“果然是她们!苏侧妃和柳侧妃为了抢正妃的位置,竟然这么坏,造谣诋毁韩姐姐!太过分了!”
“郡主,您别气坏了身子。”
张嬷嬷连忙递上一杯温水,“现在咱们有了线索,接下来该怎么办?要不要告诉王爷 ,让王爷拿主意?”
灵犀郡主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慢慢平复了情绪。
她皱着眉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行。父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说我多管闲事。而且咱们现在只有夫人和丫鬟的证词,没有确凿的证据,要是闹大了,苏尚书和柳将军肯定会不认账,说不定还会反过来污蔑咱们。”
她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忽然眼睛一亮:“张嬷嬷,我有个主意!咱们把这件事写信告诉靖王堂兄吧!靖王堂兄那么看重韩姐姐,肯定不会让苏侧妃和柳侧妃这么欺负人。而且这是王府的家事,由靖王堂兄来处理,也名正言顺,不会让别人说闲话。”
张嬷嬷眼前一亮:“郡主这个主意好!靖王殿下远在江南,要是知道苏侧妃和柳侧妃在京中搞小动作,肯定会过问的。到时候就算不处置她们,也能敲打敲打,让她们不敢再乱传谣言。”
灵犀郡主立刻跑到书桌前,拿起笔,一笔一划地给慕卿晨写信。
她把张嬷嬷打听来的消息,还有苏夫人和柳夫人在赏花宴上散播流言的事,都仔仔细细地写了下来,最后还特意加上一句:“靖王堂兄,韩姐姐是好人,你一定要保护好她,别让苏侧妃和柳侧妃再欺负她了!”
写完信后,她小心翼翼地把信折好,装进信封,让侍卫快马加鞭送往江南。
看着侍卫骑马远去的背影,灵犀郡主松了口气,对着张嬷嬷说:“这样一来,韩姐姐就不会再被冤枉了吧?”
张嬷嬷笑着点头:“会的,郡主这么用心,韩姑娘肯定会知道的。而且有靖王殿下在,苏侧妃和柳侧妃以后也不敢再乱来了。”
灵犀郡主看着院外的夕阳,嘴角露出了笑容。
她暗暗想着,等韩姐姐以后回了京城,一定要跟她好好说说这件事,让她知道,自己一直都在帮她。
灵犀郡主送走送信的侍卫后,心中依旧有些不踏实。
她坐在院中的石凳上,看着飘落的梧桐叶,总觉得只告诉靖王堂兄还不够——苏烟和柳如薇既然敢造谣,就得让她们尝尝被冤枉的滋味,不然她们说不定还会变本加厉。
“张嬷嬷,”灵犀郡主忽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你说,要是苏侧妃和柳侧妃也被人传些不好听的话,她们会不会也知道被冤枉的难受?”
张嬷嬷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笑着问道:“郡主是想……给她们也‘传’点消息?”
“嗯!”
灵犀郡主点头,眼睛亮晶晶的,“咱们不用造她们的谣,就说些她们平日里爱做的事,让京里的夫人小姐们说说她们的闲话,让她们也尝尝被人议论的滋味!”
张嬷嬷想了想,觉得这法子虽有些孩子气,却也能起到敲打作用,便点头应下:“郡主想怎么做,老奴听您的。”
灵犀郡主立刻来了精神,拉着张嬷嬷坐在石凳上,小声嘀咕起来:“苏侧妃不是最爱炫耀吗?上次我听说她让人从江南运来一批上等的丝绸,做了十几件新衣裳,天天换着穿,咱们就‘无意’间跟那些夫人说,苏侧妃铺张浪费,把王府的银子都花在自己身上了。”
“还有柳侧妃,”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柳侧妃不是总爱去寺庙祈福吗?咱们就说她祈福的时候,总求着菩萨让她生个儿子,好抢正妃的位置,让别人说说她急功近利。”
张嬷嬷听完,忍不住笑了:“郡主这主意倒是巧妙,既没造谣,又能让她们被人议论。老奴这就去安排,让府里的丫鬟们在跟外面打交道时,‘无意’间把这些话说出去。”
接下来的几日,京中渐渐传出了新的闲话——有人说苏侧妃挥霍无度,用王府的银子购置珍稀丝绸,做的衣裳比皇后娘娘的还精致;
还有人说柳侧妃每次去寺庙祈福,都偷偷求菩萨让她先生下长子,好挤掉靖王妃,做王府的女主人。
这些话传到苏烟耳中时,她正在试穿新做的云锦衣裳,听到丫鬟的汇报,气得当场把衣裳扔在地上:“是谁在背后嚼舌根!本侧妃用自己的嫁妆买丝绸,关她们什么事!”
碧月连忙上前安抚:“小姐息怒,定是有人故意传这些话,想让您在京中丢面子。说不定……是柳侧妃那边干的好事。”
苏烟皱着眉,心中也怀疑是柳如薇搞的鬼。
她冷哼一声:“柳如薇倒是会挑时候,本侧妃没找她麻烦,她倒先惹到我头上了!”
而柳如薇听到闲话时,正在给刚请来的高僧递香油钱。
她脸色瞬间变得难看,对着身边的春桃怒道:“是谁把我祈福的事传出去的?还添油加醋说我想抢正妃位置!”
春桃也慌了:“小姐,咱们每次去寺庙都很小心,没让外人知道您祈福的内容啊。会不会是苏侧妃故意报复?”
柳如薇咬着牙:“肯定是她!上次我跟王爷说她散播谣言,她这是在报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