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从前慢 6-《虎学:从斑纹到王字》

  刘苏的阅读效率极高,寻常书籍于他而言,几息之间便可翻过一页。唯有那些深奥难解的典籍——诸如强者武学心得之类——才能稍稍拖慢他的速度。

  因此,抵达桃花村的第一天,他就已将村中所藏的书册尽数阅毕。

  余下的时日里,他所读的皆是从剑城离开时馆长特意为他挑选的书籍,这几日研读的,便是一部专攻逻辑之学的先贤着作——《快与慢》。

  此书的核心观点指出,人的大脑中存在两套截然不同的决策系统,它们共同主宰着我们的思考与判断。

  “系统一”即快思考,特点是自动化,无意识,快速,感性和直觉。例如识别熟悉的面孔,读懂简单文字,或听到巨响后本能地一惊。

  “系统二”则是慢思考,特点是可控,耗能,缓慢,具备复杂计算能力。比如在嘈杂环境中专注听人说话,或认真填写一份调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中,高效的“系统一”主导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轻松应对琐碎事务;而懒惰的“系统二”大多处于待机状态,默认接受“系统一”的判断,只有在面对难题或需要集中精神时才会启动。

  诸多思维误区的根源正在于:原本该启用“系统二”进行深入思考之时,我们却过分依赖了“系统一”的快速反应。

  刘苏此时研读这本书也并非偶然——正是为应对桃花村中诸多纠纷事宜所做的准备。

  这处理纠纷的地点,就定在村里唯一的议事大堂。在柴书记的协助下,场地很快便布置妥当。

  调解事宜随即开始。

  第一桩案件,便是关于某户人家的“神鸡”离奇失踪——这只老母鸡不仅每天必下一蛋,且多为双黄蛋,谓之销冠鸡。

  被告是邻乡人家,其理由竟也颇为动人:乃是其家中妇人正值孕中期,急需营养补充,遂将“下蛋神鸡”视为上好补品……

  天使院,伯光竟是第一个到家的,彦祖紧随其后。当刘苏抵达时,他脸色平静,神情轻松,让众兄弟有些讶然——毕竟,这种家长里短的纷争可不易处理。

  伯光忍不住好奇:“老大,今天的纠纷调解还顺利?”

  刘苏难得露出一丝洒然的微笑,轻描淡写地做了个拇指与食指捏合的动作:“拿捏。”

  彦祖见状亦是一惊,他难得见到刘苏如此举重若轻,一派写意风流。

  在众人的疑惑目光下,刘苏便将上午处理的几桩纠纷一一道来。

  就拿那桩老母鸡案来说,在搜集到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刘苏作出了裁决:

  被告须归还原告一只处于产蛋高峰期,健康的老母鸡,同时额外赔偿若干品质上乘的鸡蛋。

  正在上菜的长歌听了,不禁大声赞叹:“妙啊!老大分析案情毫分缕析,过程有条有理,最终定论更是果决明断啊。”

  这处理纠纷的事,仿佛透着别样的趣味。除了彦祖依旧得去乡里忙活外,长歌与伯光便都去协助刘苏了……

  随着新一轮纠纷的当事人到来,事情也变得愈发有趣起来。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乡里的武力担当,以打猎为生的李四,张三两位壮汉。

  只见二人齐齐行礼:“见过刘大人。”

  刘苏微微颔首:“两位壮士,何事来此?”

  他们争先开口:“大人……”

  刘苏一拍惊堂木:“肃静!张猎户,你先说。”

  李猎户的脸色当即黯淡了几分。

  张三朗声禀报:“回大人,还请替小民做主。自去年冬起,我便在外山多次目击并开始追踪一头极为罕见的白鹿。此鹿通体雪白,体格健硕,鹿角独特,是本地山林罕见的异兽。为此我耗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熟悉它的活动规律,并在其常出没之处设置了无伤害性的陷阱,且做下了独有的隐秘记号。此事,王五可作证。”

  刘苏点头:“传王五。”

  只见人群中走出一汉子,拱手道:“小人王五,见过大人。”

  刘苏问道:“王五,张猎户所言,是否属实?”

  王五躬身回道:“回大人话,今年初春我曾与张猎户同行进山,确曾远远目睹那只白鹿,也亲眼看到张猎户设置的陷阱。”

  “好,你先退下。”刘苏目光转回李猎户。

  李猎户显得有些急切:“回大人,去年冬我便已盯上那头白鹿。当时便察觉此兽非凡,透着灵性,故提前布下陷阱。今年春,我冒着危险,以身试法,方才弯弓射得。”

  刘苏沉思:“既如此,张猎户,我问你,你如何断定李猎户所猎之鹿,即你所追踪之鹿?”

  “回大人,那白鹿曾落入我设的陷阱,虽侥幸逃脱,身上却沾了我特制的红漆。”张三补充道:“而且,李四说谎了,他猎杀白鹿的地点,正在我长期布设的观察范围之内。”

  李猎户一听,慌了神:“大人,不是那样的,那白鹿机灵异常,我一路急追,不懈狩猎,最终才在张三所言之地将其猎获。”

  张猎户冷笑一声:“大人,李四之举,分明是趁我多年追踪将要有成之际,伺机夺果,严重违背猎户行规与公平之道。”

  李四反唇相讥:“大人,他这话实在荒谬!山野之兽,本是天生天养,向来是谁猎得就归谁。我全凭自己的本事和经验发现白鹿踪迹,并独立将其猎获,整个过程与张三毫不相干!”

  “啪”一声惊堂木响彻公堂:“够了!”

  堂下顿时鸦雀无声。

  刘苏略作沉吟,开口道:“你们且将那白鹿抬上堂来,我要亲自查验。”

  此言一出,李四与张三顿时相顾无言。

  李四硬着头皮上前一步:“回大人……那白鹿,已然腐坏了。”

  旁听的伯光与长歌闻言,不禁面面相觑——这唱的又是哪一出?

  刘苏眉头微蹙:“既然如此,我明白了。”

  他转而望向一侧的伯光:“王大人,你怎么看?”

  伯光只是想静静的当一个吃瓜群众,可老大如此问询,必当是想要群策群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