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馆长,仁,礼也。”
何谓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善意与关怀。
何谓礼?是一套规范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定立典礼仪节的制度与准则。
馆长听罢,并未立即回应,只是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刘苏。
刘苏亦坦然回望,继而微微一笑。
馆长也随之笑了起来,笑意中自有深意,无需多言:“不错,说得好。”
随即,馆长在前,刘苏随后。他们所经之处,悬浮的书架次第亮起。刘苏只觉得这片地下空间似乎比地上的书馆还要辽阔许多。
馆长自是娓娓道来:“这图书馆分为两个区域,地上部分统称其它,而地下的百万剑谱,才是真正的核心。”
馆长随手一招,一本书轻巧地落入刘苏手中:“这些典籍,皆是我山剑修呕心沥血所撰之真本。”
刘苏这才明白,为何刚进来时连翻书都困难。能被收藏于此的书籍,必然都承载着原作者的真切意念。
想到这一点,刘苏不禁有些感慨。前七位修习儒剑道的师兄,在如此多真本的熏陶之下,也仅有一位最终登堂入室,成就宗师之境。
可见儒剑道之艰难,远超想象。
需知研读真本的最大益处,便是若读者与作者意念相合,便能更深刻地领悟书中记载的剑术精髓。
馆长仿佛听到了刘苏心中的叹息,缓缓开口:“小刘苏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话音未落,一本书籍从黑暗中翩然飞至刘苏面前——那正是关于五指山的记载。
馆长接着说道:“在我们西牛贺州,若想参透最高深的元素奥秘,终究需赴五指山求索。”
又一本书籍落入手中,内容关乎秦国:“秦国百家争鸣,诸子思想激荡碰撞,心向往之者,自然要亲赴那片天地。”
馆长略作停顿,继续说道:“至于我们万剑山,乃是以幻剑之能承载万物万道。在儒之剑道这一途上,相较其它,的确稍显薄弱。”
刘苏的感慨,并非因为剑道艰难。自他选择此道之日起,便已立下决心:纵使前路有山海阻隔,他也要做那劈山填海之人。
既入大道,自当追寻宗师乃至更高境界,去一睹那山巅的风景。
刘苏郑重行礼,肃然应道:“弟子谨记馆长教诲。”
“嗯,到了。”
话音未落,前方豁然明亮。一片略显空旷的场地中央,只设一桌一椅。
“小刘苏,这里便是你修行之处了。”
刘苏快步上前,目光落在那积满灰尘的桌椅之上,不由轻笑一声:“倒是别具一格。”
他环顾四周,这里似乎是书馆的核心区域,便顺势问出心中最关切的问题:“馆长,我该怎么做?”
“你觉得该怎么做?”
面对反问,刘苏略作沉吟,谨慎答道:“莫非是要将儒道相关的典籍全部读完?”
“嗯,不错。”馆长颔首,却投来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刘苏顿时面露苦色——方才他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正是要读完这馆中所有的书……
“小刘苏啊,天下宗师欲求圆满,无一不是远走他乡,游历四方。你可知这是为何?”
刘苏略作沉吟,答道:“馆长,实践。”
“不错。世间道理,唯有亲身经历过,方能真正懂得。”
驼背的馆长缓缓转身,双臂舒展。刹那间,书馆内书架齐明,万书微颤:“可人生在世,光阴终究有限啊……”
本以为接下来该是一番宏论,谁知话锋一转:“这些年来,但凡能读完我这馆中全部藏书之人,无一例外,皆已登堂入室。”
刘苏闻言心神一震。于他而言,有些书甚至连翻动一页都极为艰难,若要通读全馆……想到此处,不禁心生怯意……
刘苏将座椅清理干净后,便开始在书馆中随意走动。
他发觉自己只能触碰到最低一层悬浮架上的书籍。那些悬在高处的书架,他是够及不到的。实乃是在这片空间之中,竟是做不到御剑凌空。
回到自学之处时,他手中已多了几本书。
第一本书名颇有意思,叫做《天下第一剑》,却未署作者姓名。
刘苏翻开扉页,见序言写道:“天下剑术,唯快不破。故而天下第一剑,便是快剑。”
读至此处,他不禁失笑。这书立论未免太过主观。
这天下武学始终围绕两道:一为速度,二为力量。
追求速度,练体者需修爆发之力,用器者还须讲究兵器之利;至于力量,则较为纯粹,以“大”为尊。
接下来的时间,刘苏一边阅读,一边演武。因为无法御剑,故而少了些感受……
不知过了多久,馆长再次出现:“小刘苏啊,该出去透透气了。”
正伏在桌上的刘苏闻声起身,行礼道:“见过馆长。”
刘苏正要告辞,却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道:“馆长,弟子有一事不解。”
馆长点了点头,神色温和:“讲。”
刘苏拿过一本书册,说道:“此书所载剑术,前后内容似乎相互矛盾。”
“哦?”
刘苏进一步解释:“这套剑术的前,中,后三段看似连贯,实则彼此冲突。”
馆长闻言,只是抬手轻轻拂过书页,淡然道:“好了。”
刘苏再度翻阅,发现书中内容竟已悄然改变,顿时心中明了——原来是原作者施了手段,将真文隐去了。
馆长接过书籍,随手翻开,只见内页文字竟再度变回错误的版本。
他神色平静,缓缓道:“此书采用的是一本二书的遮掩之法,只需注入适宜的气,便能勘破虚妄。”
言罢,馆长翻掌轻抬,又有一本书册凭空飞来,稳落其掌心。
刘苏心领神会,伸手触摸两书,顿觉纸张之间略有差异——一薄一厚,细腻难察。
馆长方才有言:“此类手段之至高境界,便是令人观读无察。其本意虽为护道,却易使不知情者误入歧途,乃至走火入魔。”
刘苏听罢,心中暗凛,泛起几分悻悻之意。幸而此地无法运转真气,御使剑诀,否则后果难测。
何谓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善意与关怀。
何谓礼?是一套规范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定立典礼仪节的制度与准则。
馆长听罢,并未立即回应,只是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刘苏。
刘苏亦坦然回望,继而微微一笑。
馆长也随之笑了起来,笑意中自有深意,无需多言:“不错,说得好。”
随即,馆长在前,刘苏随后。他们所经之处,悬浮的书架次第亮起。刘苏只觉得这片地下空间似乎比地上的书馆还要辽阔许多。
馆长自是娓娓道来:“这图书馆分为两个区域,地上部分统称其它,而地下的百万剑谱,才是真正的核心。”
馆长随手一招,一本书轻巧地落入刘苏手中:“这些典籍,皆是我山剑修呕心沥血所撰之真本。”
刘苏这才明白,为何刚进来时连翻书都困难。能被收藏于此的书籍,必然都承载着原作者的真切意念。
想到这一点,刘苏不禁有些感慨。前七位修习儒剑道的师兄,在如此多真本的熏陶之下,也仅有一位最终登堂入室,成就宗师之境。
可见儒剑道之艰难,远超想象。
需知研读真本的最大益处,便是若读者与作者意念相合,便能更深刻地领悟书中记载的剑术精髓。
馆长仿佛听到了刘苏心中的叹息,缓缓开口:“小刘苏啊,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话音未落,一本书籍从黑暗中翩然飞至刘苏面前——那正是关于五指山的记载。
馆长接着说道:“在我们西牛贺州,若想参透最高深的元素奥秘,终究需赴五指山求索。”
又一本书籍落入手中,内容关乎秦国:“秦国百家争鸣,诸子思想激荡碰撞,心向往之者,自然要亲赴那片天地。”
馆长略作停顿,继续说道:“至于我们万剑山,乃是以幻剑之能承载万物万道。在儒之剑道这一途上,相较其它,的确稍显薄弱。”
刘苏的感慨,并非因为剑道艰难。自他选择此道之日起,便已立下决心:纵使前路有山海阻隔,他也要做那劈山填海之人。
既入大道,自当追寻宗师乃至更高境界,去一睹那山巅的风景。
刘苏郑重行礼,肃然应道:“弟子谨记馆长教诲。”
“嗯,到了。”
话音未落,前方豁然明亮。一片略显空旷的场地中央,只设一桌一椅。
“小刘苏,这里便是你修行之处了。”
刘苏快步上前,目光落在那积满灰尘的桌椅之上,不由轻笑一声:“倒是别具一格。”
他环顾四周,这里似乎是书馆的核心区域,便顺势问出心中最关切的问题:“馆长,我该怎么做?”
“你觉得该怎么做?”
面对反问,刘苏略作沉吟,谨慎答道:“莫非是要将儒道相关的典籍全部读完?”
“嗯,不错。”馆长颔首,却投来一道意味深长的目光。
刘苏顿时面露苦色——方才他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正是要读完这馆中所有的书……
“小刘苏啊,天下宗师欲求圆满,无一不是远走他乡,游历四方。你可知这是为何?”
刘苏略作沉吟,答道:“馆长,实践。”
“不错。世间道理,唯有亲身经历过,方能真正懂得。”
驼背的馆长缓缓转身,双臂舒展。刹那间,书馆内书架齐明,万书微颤:“可人生在世,光阴终究有限啊……”
本以为接下来该是一番宏论,谁知话锋一转:“这些年来,但凡能读完我这馆中全部藏书之人,无一例外,皆已登堂入室。”
刘苏闻言心神一震。于他而言,有些书甚至连翻动一页都极为艰难,若要通读全馆……想到此处,不禁心生怯意……
刘苏将座椅清理干净后,便开始在书馆中随意走动。
他发觉自己只能触碰到最低一层悬浮架上的书籍。那些悬在高处的书架,他是够及不到的。实乃是在这片空间之中,竟是做不到御剑凌空。
回到自学之处时,他手中已多了几本书。
第一本书名颇有意思,叫做《天下第一剑》,却未署作者姓名。
刘苏翻开扉页,见序言写道:“天下剑术,唯快不破。故而天下第一剑,便是快剑。”
读至此处,他不禁失笑。这书立论未免太过主观。
这天下武学始终围绕两道:一为速度,二为力量。
追求速度,练体者需修爆发之力,用器者还须讲究兵器之利;至于力量,则较为纯粹,以“大”为尊。
接下来的时间,刘苏一边阅读,一边演武。因为无法御剑,故而少了些感受……
不知过了多久,馆长再次出现:“小刘苏啊,该出去透透气了。”
正伏在桌上的刘苏闻声起身,行礼道:“见过馆长。”
刘苏正要告辞,却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道:“馆长,弟子有一事不解。”
馆长点了点头,神色温和:“讲。”
刘苏拿过一本书册,说道:“此书所载剑术,前后内容似乎相互矛盾。”
“哦?”
刘苏进一步解释:“这套剑术的前,中,后三段看似连贯,实则彼此冲突。”
馆长闻言,只是抬手轻轻拂过书页,淡然道:“好了。”
刘苏再度翻阅,发现书中内容竟已悄然改变,顿时心中明了——原来是原作者施了手段,将真文隐去了。
馆长接过书籍,随手翻开,只见内页文字竟再度变回错误的版本。
他神色平静,缓缓道:“此书采用的是一本二书的遮掩之法,只需注入适宜的气,便能勘破虚妄。”
言罢,馆长翻掌轻抬,又有一本书册凭空飞来,稳落其掌心。
刘苏心领神会,伸手触摸两书,顿觉纸张之间略有差异——一薄一厚,细腻难察。
馆长方才有言:“此类手段之至高境界,便是令人观读无察。其本意虽为护道,却易使不知情者误入歧途,乃至走火入魔。”
刘苏听罢,心中暗凛,泛起几分悻悻之意。幸而此地无法运转真气,御使剑诀,否则后果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