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经费到账,我们先请客吃饭-《我的室友全是卧龙凤雏》

  夜色如墨,浸染了青岭村简陋的街道,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在勉力驱散着黑暗。

  四个年轻的身影在灯下拉得老长,像是在这片贫瘠土地上扎下的根。

  空气中弥漫着三轮车残留的机油味,张野护膝上布料的摩擦声,以及陈默笔记本风扇细微的嗡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却又暗流涌动。

  林枫的手机就在这时突兀地响起,清脆的短信提示音像一颗石子投进寂静的湖面。

  他正蹲在青岭村小学斑驳的校门口,手里攥着一个已经冷透的白面馒头,这是他今天的晚饭。

  屏幕亮起,一条来自银行对公账户的短信弹了出来。

  他盯着那一长串数字,特别是小数点前那个刺眼的“2”,大脑仿佛瞬间宕机。

  个,十,百,千,万,十万……二十万。

  不多不少,一分不差。

  冷硬的馒头在掌心被捏得变了形。

  他愣了足足三秒,才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急,眼前一阵发黑。

  他扶着冰冷的铁门,深吸一口混着尘土的空气,依次拨通了三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没有半句废话,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钱来了,第一笔——今晚,请所有人吃顿热饭。”

  “你说什么?!”赵子轩的声音在出租屋里炸开,差点把手机扔出去,“你疯了?林枫!那是二十万,是我们的启动资金!是服务器的钱,是给张野买材料的钱,是……”

  “我知道。”林枫的声音异常平静,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可我们差点连饭都吃不上。现在有人信我们了,这二十万就不是一串冷冰冰的数字。我们得先让所有看着我们、帮着我们的人知道,这钱,是‘活人的钱’,是带着热气的。”

  当晚,城中村夜市最热闹的烧烤摊前,一张长长的桌子被支了起来,几乎占了半条过道。

  摊主老刀二话没说,就把自己最中心的“c位”腾了出来,还不知从哪儿翻出一条崭新的红布横幅,用油漆歪歪扭扭地写着:“404野路子庆功宴”。

  这张长桌旁的客人,成分复杂得令人侧目。

  不只是“404”团队的四个人。

  被赵子轩的镜头记录过无数次的小芳,带着她收养的小石头和另外两个沉默寡言的流浪少年,局促地坐在角落。

  张野请来了十位他一直在帮助的患儿家长,他们大多面带愁容,眼神里却透着一丝感激和好奇。

  而陈默,竟然把他原来公司里那个曾经公开嘲讽他“不务正业搞破烂AI”的同事阿杰也拉了过来。

  林枫拿着一沓油腻的菜单,挨个递到每个人面前,他的笑容在炭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真诚:“随便点,点最贵的。今天我们不谈项目,不谈未来,只谈一件事——吃饱。”

  阿杰捏着菜单,手指在最贵的烤羊排上划过,最终却迟疑地点了个烤腰子。

  他凑到林枫身边,压低声音问:“你们……真不怕这钱就这么烧没了?二十万,一顿饭就去掉几千,值得吗?”

  林枫拿起一串烤得滋滋冒油的鸡翅递给他,自己也拿起一串,用力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笑道:“怕。但我们更怕钱最后变得比人还重要。如果连一顿让大家安心的饭都舍不得,那我们做的东西,又怎么敢说能帮到别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压抑许久的气氛终于被酒精和食物的热气融化。

  赵子轩“噌”地一下站起来,他脸颊通红,手里高高举起一杯啤酒,泡沫几乎要溢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我宣布!从今天起,我们的项目《土味情话救家乡》正式更名为——《青岭烟火志》!”

  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看着他。

  “情话救不了任何人,但烟火可以!”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从明天起,我的摄像机不再只对准风景和那些编出来的段子。我要把每个愿意说话的人,都拍进片子里!拍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希望!”他转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小芳,“芳姐,你那个记录收留孩子们每一笔开销的账本,能让我拍吗?”

  小芳愣住了,随即眼圈一红,用力地点了点头。

  她身边的张野也受到了感染,放下手中的肉串,猛地站起身。

  他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叠打印整齐的表格,往桌子上一拍:“我那个手作市集,下周就进社区广场!我已经跟街道办谈好了!谁家有老人、残疾人想卖点编织品、手工艺品,今晚就能在我这儿登记!”

  他把表格翻过来,背面竟然是一张用不同颜色标记的销售热力图,旁边还有一行小字:由404AI v0.1生成,基于社区人流量及消费习惯的初步销售预测。

  一直埋头猛吃的陈默,是全场话最少的人。

  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散席时,他却悄悄留了下来。

  他没有喝酒,目光清明地打开那台老旧的笔记本电脑,手指在键盘上翻飞。

  屏幕上,一行行代码如瀑布般滚落。

  他将系统后台的“404AI v0.1”悄悄升级为“v1.0”,新增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多人协作素材提交”功能,并且,他将刚刚到账的对公账户,绑定到了服务器租赁的支付接口上。

  “以前,我们是偷偷摸摸地跑数据,用的是我的个人账户,随时可能被封。”他对收拾桌子的林枫说,“现在,我们可以光明正大买服务器了。”

  他调出后台的用户注册界面,屏幕幽幽的光照亮了他年轻的脸。

  就在他们吃饭的这短短两个小时里,已经有12个通过他们简陋网页提交的新用户资料。

  他指着其中一条,申请者年龄那一栏,赫然写着“9岁”。

  备注信息只有一句话:“我不想再捡瓶子了,我想上学。”

  林枫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夜市的喧嚣渐渐褪去。

  他一回头,看见孙正刚就站在不远处的巷口阴影里,手里拎着两瓶最普通的本地啤酒。

  他没有走进灯火通明的摊位,只是在林枫走近时,递过一瓶。

  “你们这顿饭,报销吗?”孙正刚拧开瓶盖,自己先灌了一大口。

  林枫靠在电线杆上,也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无比舒畅。

  他笑了:“当然。算‘社区关系维护费’。”

  孙正刚没再说话,只是望着满地狼藉的餐盒和空气中尚未散尽的笑声,很久,才用几不可闻的声音说:“我当年创业失败那天,没人请我吃饭。”

  他转身准备离开,走出两步,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停住,没有回头:“下个月的项目评审会……你们要是还能让那帮西装革履的评委,心甘情愿地吃上一口你们的烤串,我就追加一轮。”

  身影没入黑暗。

  镜头切转,老吴的快递站里,灯火通明。

  四个崭新的包裹正在被打包。

  寄件人分别是林枫、赵子轩、张野、陈默。

  而收件地址,无一例外地写着同一个地方:“404临时指挥部”。

  包裹里,有全新的摄像机电池、服务器硬盘、一大卷打印纸,还有十双被重新包装好、针脚细密的手工护膝。

  张野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个包裹封上胶带,眼神里没有了平日的憨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的目光越过眼前堆积如山的快递,望向城市中心那几栋灯火辉煌的行政大楼的方向。

  第二阶段,正式开工。而他的第一站,就是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