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这位宣抚使的官员耐心细致地询问禁卫军俘虏的情况。
起初禁卫军的俘虏们还有所警惕。
许多话不愿意说。
可在董俊的有意地引导下。
很快这些禁卫军的俘虏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身的苦难遭遇。
要么家里没有土地,一直给大户人家当佃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饱饭。
许多人年至三四十,家徒四壁,仍未娶妻。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可是大事。
要是没有娶妻生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
可他们实在是太穷了,他们压根就娶不起女人。
他们投身军旅,效力朝廷。
想的是杀敌立功,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
可惜天不遂人愿。
军中等级森严不说。
这战场上更是凶险万分。
哪怕立下了功劳,现在也拿不到多少赏赐。
朝廷说战事结束后,等朝廷有了钱粮再补发赏赐。
可很多人还没等到战事结束,就已经战死了。
他们不少亲人,同村的人非但没有立下功勋,反而是命丧战场。
一直在战场上拼杀,不断有熟悉的人战死。
长时间的战争,已使这些禁卫军将士不再奢望通过杀敌立功来改变命运。
他们只是希望脱离军队,回到家乡去。
穷是穷一点,至少还活着。
可在军中,指不定哪天就死了。
但对于禁卫军的将士们来说。
现在他们想要回家,难如登天。
原本以为与楚国的战事结束后就能回家。
谁知道一纸军令,就将他们北调到了沧州这边平叛,还要继续打仗厮杀。
这让许多思乡心切的禁卫军将士心生不满。
可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从。
他们只是希望早点结束战事,回到家里去,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他们的冬衣都还没发放下来。
他们的对手讨逆军也比楚国的军队更难对付。
别看他们现在高歌猛进,不断朝着沧州州城的方向推进。
可是他们的伤亡却在与日俱增。
董俊有意让这些禁卫军俘虏诉说遭遇。
这些禁卫军俘虏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们控诉命运不公,抱怨老天为何如此苛待。
不少人想着家里年迈的爹娘,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一些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不知家中如今如何。
看到双眼通红、哭泣不止的禁卫军俘虏。
董俊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诸位兄弟!”
“我和你们也一样!”
董俊对他们道:“我以前的家里也很穷,穷得都没裤子穿。”
“这一年到头给大户人家种地。”
“可每年种出的粮食,大多数都被大户人家收作租子。”
“遇到灾荒年月,不但交不上租子,还得倒欠不少。”
“我妹子就被爹娘送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抵债了。”
“后来我妹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以前,我们像牲畜一样活着,没有尊严,也没有希望。”
“……”
董俊说着自己的遭遇,禁卫军的俘虏们也都错愕不已。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讨逆军的官员,竟然也有如此凄惨的遭遇。
这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董俊的距离。
“我现在是节帅麾下的官员!”
“不仅吃喝不愁,还娶了个漂亮娘子!”
董俊的一番话,让禁卫军的俘虏们对他也都羡慕嫉妒不已。
“我刚投奔节帅时,啥都不懂!”
“可是人家节帅没有嫌弃我!”
“不仅管吃管住,还请先生教我们识文断字!”
“我自己也争气!”
“在军中立下了功劳,所以当了军官。”
“节帅赏了我二十亩地,爹娘不用再辛辛苦苦地给人家耕种了!”
“如今更是被调任到了宣抚使衙门任职!”
“只要我好好跟着节帅干,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吃穿不愁!”
禁卫军的俘虏们看到董俊的美好生活。
再想到自己如今是阶下囚,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
“你们也都别垂头丧气!”
“其实啊!”
“你们也能过好日子!”
董俊的话也勾起了禁卫军俘虏们的好奇心。
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怎么可能。
他们几代人都穷得叮当响。
无论是祖辈还是父辈,都没过一天好日子。
他们虽奋力挣扎,可如今看样子也没什么希望。
“我家节帅说了,现在百姓的日子过得苦,那都是因为那些权贵将钱粮土地都占去了!”
“他们吃得多了,占得多了,那自然我们就没吃没喝没穿!”
“咱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地,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全是被那些权贵压榨的!”
董俊挥舞着手臂说:“只要跟着我们节帅,将那些高高在上的,欺负我们,盘剥我们的权贵推翻!”
“那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董俊的话让禁卫军俘虏们若有所思。
他们也的确是对那些权贵很不满。
可要推翻权贵,他们想都不敢想。
人家有权有势,他们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你们也别怕那些权贵!”
“那些权贵一样是人,都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
“他们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那是因为我们不敢反抗!”
“纵使有那么一两个人反抗,也会被他们收拾!”
“可要是我们这些穷人能联起手来,那他们就该害怕了!”
董俊对禁卫军俘虏们说:“以前辽州,沧州也有不少高高在上的权贵。”
“他们作威作福,嚣张得很!”
“可我们大军一到,他们立马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辽州和沧州的百姓如今都分到了宅院,分到了土地!”
“所以啊!”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能彻底推翻权贵,过上舒坦日子!”
“到时候,你们就能分到土地,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可你们要是给那些权贵效力,充当他们的走狗爪牙!”
“那你们这辈子可就翻不了身了!”
“你们的子子孙孙,还得一直受这些权贵的欺压!”
董俊说着,看向了这些禁卫军俘虏。
他问众人:“你们愿意充当权贵的爪牙走狗吗?”
禁卫军的俘虏们都摇头。
“那就对了!”
“现在你们在禁卫军效力,那就是给大乾的那些官老爷,那些权贵充当走狗爪牙!”
“你们可得早早醒悟啊,别再为他们卖命,去欺负咱们穷苦百姓了!”
“咱们穷苦人就得互相帮扶!”
“咱们讨逆军本就是穷苦人出身,打仗就是为了让穷苦人能吃饱饭、有房住、有衣穿!”
“加入我们讨逆军吧!”
董俊劝说一众禁卫军俘虏说:“推翻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打回你们家乡去!”
“把那些欺负你们的地痞恶霸统统杀死,你们就能分到土地宅院,过上舒坦日子!”
董俊他们这些被抽调到宣抚使衙门的都是百户以上军官。
他们不仅仅忠诚,还识文断字。
不久前还在宣抚使衙门接受了集中的学习培训。
现在董俊被派遣到这边来游说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俘虏,自然是游刃有余。
董俊的话通俗易懂,直入人心。
禁卫军的这些俘虏们在他的一番游说下,不少人当场就改变了立场。
以前他们浑浑噩噩,压根儿不明白自己为啥会如此穷困。
不管他们怎么拼命努力,都过不上舒坦日子。
可如今算是彻底明白了!
因为有人一直变着法儿地欺压盘剥他们,他们才会穷困潦倒成这样。
他们现在要加入讨逆军,要推翻那些欺负他们的权贵阶层。
他们也盼着能分到土地,不再挨冻受饿!
        起初禁卫军的俘虏们还有所警惕。
许多话不愿意说。
可在董俊的有意地引导下。
很快这些禁卫军的俘虏就打开了话匣子。
他们争先恐后地诉说着自身的苦难遭遇。
要么家里没有土地,一直给大户人家当佃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饱饭。
许多人年至三四十,家徒四壁,仍未娶妻。
传宗接代,延续香火可是大事。
要是没有娶妻生子,那就是最大的不孝。
可他们实在是太穷了,他们压根就娶不起女人。
他们投身军旅,效力朝廷。
想的是杀敌立功,改变自己穷苦的命运。
可惜天不遂人愿。
军中等级森严不说。
这战场上更是凶险万分。
哪怕立下了功劳,现在也拿不到多少赏赐。
朝廷说战事结束后,等朝廷有了钱粮再补发赏赐。
可很多人还没等到战事结束,就已经战死了。
他们不少亲人,同村的人非但没有立下功勋,反而是命丧战场。
一直在战场上拼杀,不断有熟悉的人战死。
长时间的战争,已使这些禁卫军将士不再奢望通过杀敌立功来改变命运。
他们只是希望脱离军队,回到家乡去。
穷是穷一点,至少还活着。
可在军中,指不定哪天就死了。
但对于禁卫军的将士们来说。
现在他们想要回家,难如登天。
原本以为与楚国的战事结束后就能回家。
谁知道一纸军令,就将他们北调到了沧州这边平叛,还要继续打仗厮杀。
这让许多思乡心切的禁卫军将士心生不满。
可军令如山,他们也不得不从。
他们只是希望早点结束战事,回到家里去,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他们的冬衣都还没发放下来。
他们的对手讨逆军也比楚国的军队更难对付。
别看他们现在高歌猛进,不断朝着沧州州城的方向推进。
可是他们的伤亡却在与日俱增。
董俊有意让这些禁卫军俘虏诉说遭遇。
这些禁卫军俘虏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他们控诉命运不公,抱怨老天为何如此苛待。
不少人想着家里年迈的爹娘,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一些人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
不知家中如今如何。
看到双眼通红、哭泣不止的禁卫军俘虏。
董俊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诸位兄弟!”
“我和你们也一样!”
董俊对他们道:“我以前的家里也很穷,穷得都没裤子穿。”
“这一年到头给大户人家种地。”
“可每年种出的粮食,大多数都被大户人家收作租子。”
“遇到灾荒年月,不但交不上租子,还得倒欠不少。”
“我妹子就被爹娘送去大户人家当丫鬟,抵债了。”
“后来我妹子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以前,我们像牲畜一样活着,没有尊严,也没有希望。”
“……”
董俊说着自己的遭遇,禁卫军的俘虏们也都错愕不已。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讨逆军的官员,竟然也有如此凄惨的遭遇。
这无形中拉近了他们与董俊的距离。
“我现在是节帅麾下的官员!”
“不仅吃喝不愁,还娶了个漂亮娘子!”
董俊的一番话,让禁卫军的俘虏们对他也都羡慕嫉妒不已。
“我刚投奔节帅时,啥都不懂!”
“可是人家节帅没有嫌弃我!”
“不仅管吃管住,还请先生教我们识文断字!”
“我自己也争气!”
“在军中立下了功劳,所以当了军官。”
“节帅赏了我二十亩地,爹娘不用再辛辛苦苦地给人家耕种了!”
“如今更是被调任到了宣抚使衙门任职!”
“只要我好好跟着节帅干,这辈子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吃穿不愁!”
禁卫军的俘虏们看到董俊的美好生活。
再想到自己如今是阶下囚,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心里不是滋味。
“你们也都别垂头丧气!”
“其实啊!”
“你们也能过好日子!”
董俊的话也勾起了禁卫军俘虏们的好奇心。
他们也能过上好日子?
怎么可能。
他们几代人都穷得叮当响。
无论是祖辈还是父辈,都没过一天好日子。
他们虽奋力挣扎,可如今看样子也没什么希望。
“我家节帅说了,现在百姓的日子过得苦,那都是因为那些权贵将钱粮土地都占去了!”
“他们吃得多了,占得多了,那自然我们就没吃没喝没穿!”
“咱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地,到头来连饭都吃不饱,全是被那些权贵压榨的!”
董俊挥舞着手臂说:“只要跟着我们节帅,将那些高高在上的,欺负我们,盘剥我们的权贵推翻!”
“那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董俊的话让禁卫军俘虏们若有所思。
他们也的确是对那些权贵很不满。
可要推翻权贵,他们想都不敢想。
人家有权有势,他们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
“你们也别怕那些权贵!”
“那些权贵一样是人,都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
“他们骑在我们头上作威作福,那是因为我们不敢反抗!”
“纵使有那么一两个人反抗,也会被他们收拾!”
“可要是我们这些穷人能联起手来,那他们就该害怕了!”
董俊对禁卫军俘虏们说:“以前辽州,沧州也有不少高高在上的权贵。”
“他们作威作福,嚣张得很!”
“可我们大军一到,他们立马吓得屁滚尿流,撒腿就跑。”
“辽州和沧州的百姓如今都分到了宅院,分到了土地!”
“所以啊!”
“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能彻底推翻权贵,过上舒坦日子!”
“到时候,你们就能分到土地,娶妻生子,延续香火!”
“可你们要是给那些权贵效力,充当他们的走狗爪牙!”
“那你们这辈子可就翻不了身了!”
“你们的子子孙孙,还得一直受这些权贵的欺压!”
董俊说着,看向了这些禁卫军俘虏。
他问众人:“你们愿意充当权贵的爪牙走狗吗?”
禁卫军的俘虏们都摇头。
“那就对了!”
“现在你们在禁卫军效力,那就是给大乾的那些官老爷,那些权贵充当走狗爪牙!”
“你们可得早早醒悟啊,别再为他们卖命,去欺负咱们穷苦百姓了!”
“咱们穷苦人就得互相帮扶!”
“咱们讨逆军本就是穷苦人出身,打仗就是为了让穷苦人能吃饱饭、有房住、有衣穿!”
“加入我们讨逆军吧!”
董俊劝说一众禁卫军俘虏说:“推翻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打回你们家乡去!”
“把那些欺负你们的地痞恶霸统统杀死,你们就能分到土地宅院,过上舒坦日子!”
董俊他们这些被抽调到宣抚使衙门的都是百户以上军官。
他们不仅仅忠诚,还识文断字。
不久前还在宣抚使衙门接受了集中的学习培训。
现在董俊被派遣到这边来游说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俘虏,自然是游刃有余。
董俊的话通俗易懂,直入人心。
禁卫军的这些俘虏们在他的一番游说下,不少人当场就改变了立场。
以前他们浑浑噩噩,压根儿不明白自己为啥会如此穷困。
不管他们怎么拼命努力,都过不上舒坦日子。
可如今算是彻底明白了!
因为有人一直变着法儿地欺压盘剥他们,他们才会穷困潦倒成这样。
他们现在要加入讨逆军,要推翻那些欺负他们的权贵阶层。
他们也盼着能分到土地,不再挨冻受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