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极细微的瑟缩还是被李秀宁敏锐地捕捉到。
她轻呵了一声,将思绪从记忆里拔出来,无趣地缩回了手。
“怕什么,不过看你腰身纤细,一时新奇罢了。”
明洛则突发奇想地串联起一种恐怖的可能,不会柴绍就好这一口吧,难道公主拨去的那俩婢子也是和她一般的纤瘦?
这明明是以丰美为主的时代啊——
“有点受惊,不知公主要作什么。”明洛努力装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
“写方子吧。”李秀宁朝不远处的书案努了努嘴。
明洛如蒙大赦般地逃开,规矩地端正坐好,提笔蘸墨一笔一划开始写。
中途不乏李秀宁各种阴阳怪气的调调。
“这都不用问问我的情况吗?”
“医者的望闻问切去哪儿了?”
“我还等着你来诊脉呢……”
明洛对毛笔字一直不太适应,就算现代学过许多年,如今写来还是有点别扭,有几个字她实在记不清繁体的笔画,索性心一横直接简写。
“字写得可以啊。”李秀宁又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
明洛拿不准她是不是在说反话,不卑不亢道:“公主谬赞了。”
“你错了,我可从不乱夸人。”李秀宁近来被压抑地略狠,凡是能被她挑出毛病来的,一律都要刺上一两句,眼下也不例外。
明洛四下望了望,想瞧瞧这位公主的字迹。
“怎么,还想看我的字不成?”李秀宁语气轻快,伸了伸懒腰。
明洛没作答,只眨巴着眼看她。
这是极具杀伤力的凝视。
李秀宁爽朗地笑了两声,便慢吞吞地从榻上起身,与明洛一般俯身于案前,执笔飞快写下数行数词。
“是关雎。”明洛有点艰难地辨认了出来,低低道。
与想象中的或娟秀或大气不同,平阳公主的字基本偏草,连笔极多,主打一个潇洒放荡。
“你还读过诗经?”李秀宁扬眉道。
明洛怔了一怔,点了点头。
这会儿再说没有,欲盖弥彰的味儿也太重了。
李秀宁哈了一声,示意她念一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一说一,明洛压根不是照着她的字读的,完全只是凭着记忆里的关雎大略复诵了遍。
“碗娘说你不是她本家的,你自己说。”李秀宁闲闲拨弄着修剪得当的指甲,漫不经心地笑道。
明洛神情微僵,诸般情绪皆隐到长长的羽睫之后,唯有几许惶惑与忧惧凝在眼中,逼成雪亮如针的一点。
“不方便说?”李秀宁抬眸看她。
“这几年变故太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明洛嗫嚅着道。
李秀宁眼风扫过她,转头大致看了遍她写的方子,一语道破关键:“是在想着怎么编话应付我吧?既能让我满意,又符合前后因果。”
“公主……”明洛怯怯唤了声。
“不想说就不说吧。左右看你长相谈吐,总不能是北面的奸细。”李秀宁说着连自个儿都笑了,指尖点了点案几上的纸张。
“这几味药,很寻常啊……配在一块有安胎的作用?”李秀宁咋舌。
“我随便写的。是药三分毒,我不建议公主每天喝什么安胎药的。”明洛光棍道。
李秀宁呆了呆,用力拍了两下大腿,展颜笑道:“好!你很好!”激动之余,她手上一使劲,轻巧撕碎了那张明洛写的方子。
“请容我为公主诊脉。”
李秀宁难得痛快地伸出了手腕,神清气爽地看着四周支支吾吾的婢女和嬷嬷们。
明洛对中医号脉这一块是不精通的,只是在数月的历练后,到底硬生生摸索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把脉心得。
“你多大?十五六?”李秀宁兴味渐起,问道。
“十五。”
“说了人家没有?”
明洛右眼一跳,突突了两下,挤出一丝生硬的笑:“还没有。”
李秀宁慢慢悠悠地起身,揉了揉眉心的花钿,眸光流转:“怎么,怕我强留你于此,不好嫁人吗?”
明洛端坐在案边,大腿以下早已酸痛无比,此时抬脸仰望着她,勉力将自己从榻上支撑起来。
“公主,我是求之不得。”
“留在我这儿吗?”李秀宁微微蹙眉。
明洛实话实说:“嫁人后肯定过得没您的府里好。”想想红楼梦里那些大丫鬟被称作什么,副小姐呢,削破了脑袋抢一个爷身边的通房位置,不是没缘由的。
李秀宁颇觉荒唐,轻笑道:“你又没呆过,怎么便笃定了。”她眼珠一转,问得刁钻,“为奴婢你也愿意么?要知道,你如今可是良民。”
明洛恢复了站姿,很是一板一眼地认真作答:“嫁人对我而言,极大可能就是换一个陌生的地方当牛做马,不仅没有报酬,而且任人驱使。”
上至公婆长辈,下至小姑小叔。
可能是她的言辞过于诚恳,李秀宁在最初的震惊和不解里慢慢平静下来,竟从明洛的这两句淡淡的话语中品出几分心灰意冷。
“公主这些日子务必好好保养,等熬到第四个月就能稍稍轻快些了,往街上走走逛逛,可以散散心。”明洛扬起笑容,盈盈看向她。
“意思是能骑马了?”李秀宁眼睛猛地一亮。
明洛无语,失笑道:“骑马是甭想了,等公主出完月子再说吧。马上颠簸,胎儿经不起这么折腾。”
李秀宁撇了撇嘴,埋怨道:“还以为你和他们多不一样呢。”
“前三个月,后三个月容易出事。剩下的……中间三四个月,正好给公主喘口气。”
明洛瞄着身旁老成持重的一位嬷嬷,还有那捧着寝衣的婢女,知李秀宁到了午歇的时辰,主动告退说要去领赏。
李秀宁很是痛快地大手一挥,还抓了把金瓜子放在她手上。
“谢公主。”明洛小心地拢着满手心的瓜子,模样憨厚可掬,极得人喜爱。
“来来,再抓一把呗。”李秀宁又很随意地往她手上倒了一点,看她手忙脚乱地捡拾,哈哈笑了一会儿,半晌又觉得这样不好,微微肃了肃脸。
她轻呵了一声,将思绪从记忆里拔出来,无趣地缩回了手。
“怕什么,不过看你腰身纤细,一时新奇罢了。”
明洛则突发奇想地串联起一种恐怖的可能,不会柴绍就好这一口吧,难道公主拨去的那俩婢子也是和她一般的纤瘦?
这明明是以丰美为主的时代啊——
“有点受惊,不知公主要作什么。”明洛努力装作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
“写方子吧。”李秀宁朝不远处的书案努了努嘴。
明洛如蒙大赦般地逃开,规矩地端正坐好,提笔蘸墨一笔一划开始写。
中途不乏李秀宁各种阴阳怪气的调调。
“这都不用问问我的情况吗?”
“医者的望闻问切去哪儿了?”
“我还等着你来诊脉呢……”
明洛对毛笔字一直不太适应,就算现代学过许多年,如今写来还是有点别扭,有几个字她实在记不清繁体的笔画,索性心一横直接简写。
“字写得可以啊。”李秀宁又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
明洛拿不准她是不是在说反话,不卑不亢道:“公主谬赞了。”
“你错了,我可从不乱夸人。”李秀宁近来被压抑地略狠,凡是能被她挑出毛病来的,一律都要刺上一两句,眼下也不例外。
明洛四下望了望,想瞧瞧这位公主的字迹。
“怎么,还想看我的字不成?”李秀宁语气轻快,伸了伸懒腰。
明洛没作答,只眨巴着眼看她。
这是极具杀伤力的凝视。
李秀宁爽朗地笑了两声,便慢吞吞地从榻上起身,与明洛一般俯身于案前,执笔飞快写下数行数词。
“是关雎。”明洛有点艰难地辨认了出来,低低道。
与想象中的或娟秀或大气不同,平阳公主的字基本偏草,连笔极多,主打一个潇洒放荡。
“你还读过诗经?”李秀宁扬眉道。
明洛怔了一怔,点了点头。
这会儿再说没有,欲盖弥彰的味儿也太重了。
李秀宁哈了一声,示意她念一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有一说一,明洛压根不是照着她的字读的,完全只是凭着记忆里的关雎大略复诵了遍。
“碗娘说你不是她本家的,你自己说。”李秀宁闲闲拨弄着修剪得当的指甲,漫不经心地笑道。
明洛神情微僵,诸般情绪皆隐到长长的羽睫之后,唯有几许惶惑与忧惧凝在眼中,逼成雪亮如针的一点。
“不方便说?”李秀宁抬眸看她。
“这几年变故太大,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明洛嗫嚅着道。
李秀宁眼风扫过她,转头大致看了遍她写的方子,一语道破关键:“是在想着怎么编话应付我吧?既能让我满意,又符合前后因果。”
“公主……”明洛怯怯唤了声。
“不想说就不说吧。左右看你长相谈吐,总不能是北面的奸细。”李秀宁说着连自个儿都笑了,指尖点了点案几上的纸张。
“这几味药,很寻常啊……配在一块有安胎的作用?”李秀宁咋舌。
“我随便写的。是药三分毒,我不建议公主每天喝什么安胎药的。”明洛光棍道。
李秀宁呆了呆,用力拍了两下大腿,展颜笑道:“好!你很好!”激动之余,她手上一使劲,轻巧撕碎了那张明洛写的方子。
“请容我为公主诊脉。”
李秀宁难得痛快地伸出了手腕,神清气爽地看着四周支支吾吾的婢女和嬷嬷们。
明洛对中医号脉这一块是不精通的,只是在数月的历练后,到底硬生生摸索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把脉心得。
“你多大?十五六?”李秀宁兴味渐起,问道。
“十五。”
“说了人家没有?”
明洛右眼一跳,突突了两下,挤出一丝生硬的笑:“还没有。”
李秀宁慢慢悠悠地起身,揉了揉眉心的花钿,眸光流转:“怎么,怕我强留你于此,不好嫁人吗?”
明洛端坐在案边,大腿以下早已酸痛无比,此时抬脸仰望着她,勉力将自己从榻上支撑起来。
“公主,我是求之不得。”
“留在我这儿吗?”李秀宁微微蹙眉。
明洛实话实说:“嫁人后肯定过得没您的府里好。”想想红楼梦里那些大丫鬟被称作什么,副小姐呢,削破了脑袋抢一个爷身边的通房位置,不是没缘由的。
李秀宁颇觉荒唐,轻笑道:“你又没呆过,怎么便笃定了。”她眼珠一转,问得刁钻,“为奴婢你也愿意么?要知道,你如今可是良民。”
明洛恢复了站姿,很是一板一眼地认真作答:“嫁人对我而言,极大可能就是换一个陌生的地方当牛做马,不仅没有报酬,而且任人驱使。”
上至公婆长辈,下至小姑小叔。
可能是她的言辞过于诚恳,李秀宁在最初的震惊和不解里慢慢平静下来,竟从明洛的这两句淡淡的话语中品出几分心灰意冷。
“公主这些日子务必好好保养,等熬到第四个月就能稍稍轻快些了,往街上走走逛逛,可以散散心。”明洛扬起笑容,盈盈看向她。
“意思是能骑马了?”李秀宁眼睛猛地一亮。
明洛无语,失笑道:“骑马是甭想了,等公主出完月子再说吧。马上颠簸,胎儿经不起这么折腾。”
李秀宁撇了撇嘴,埋怨道:“还以为你和他们多不一样呢。”
“前三个月,后三个月容易出事。剩下的……中间三四个月,正好给公主喘口气。”
明洛瞄着身旁老成持重的一位嬷嬷,还有那捧着寝衣的婢女,知李秀宁到了午歇的时辰,主动告退说要去领赏。
李秀宁很是痛快地大手一挥,还抓了把金瓜子放在她手上。
“谢公主。”明洛小心地拢着满手心的瓜子,模样憨厚可掬,极得人喜爱。
“来来,再抓一把呗。”李秀宁又很随意地往她手上倒了一点,看她手忙脚乱地捡拾,哈哈笑了一会儿,半晌又觉得这样不好,微微肃了肃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