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炮烙(上)-《唐穿日常》

  说起身世,安安高昂的情绪不免低落下去。

  “后来和鸟儿学会了鸟语?”明洛看她牙齿手指就大概清楚,从小泥里土里滚大的孩子。

  不比若姚,但凡有条件有空闲,都把自己收拾地一干二净,指甲缝里绝不会有脏东西。

  “差不多。安安年纪小,什么都帮不上忙。只能乖乖地不给大家添乱,以前有户地主家很好,夸我会赶鸟,不让鸟儿吃麦谷粒子。”

  “其实是安安每次拿一小把麦子想方设法地哄鸟儿,还抓虫子给它们吃,它们吃饱了,又和安安混熟了,多少没好意思当着安安的面啄庄稼了。”

  明洛抓住缝隙赶紧故障:“安安最棒了。安安还能让鸟儿帮着做什么呢?是不是可以送信?”

  安安显得颇为迟疑:“可安安……也不知道信要送去的地方在哪里,鸟儿要飞多久,有什么标记和气味可以形容?”

  明洛眉头皱了起来。

  话说,古代的鹰隼信鸽都咋训的?

  那么灵地能定位到某个人?还是某个固定场所?

  “就是说,鸟儿凭气味和标记物辨认方向位置?”

  “还有太阳星星月亮,河流山谷都是的。”安安最高兴与人说道自己的鸟类认知,特别明洛眼下是她主子。

  “鸟儿们的眼睛很灵的,而且视野范围广,又是在天上飞翔的俯视范围,几乎是一目了然。”

  明洛先放下了信鸽方面的执念,务实问:“你能让一只鸟儿报前方的路况如何吗?比如前方……”

  她扬声问:“离麦庄还有几里路?”

  “三四里。”

  “对,安安你要不查探查探,这三四里路是个什么情况?”明洛觉得真是神乎其神。

  居然有人会和鸟儿说话。

  “好嘞。”

  安安没觉得多难,况且这是郊外,寻一只温顺乖巧的鸟儿帮帮忙,她有信心,她有次还靠鸟儿找到回家的路了。

  “嘟嘟嘟嘟。”

  她发出着很有规律的声响,轻微又伴着莫名的节奏。

  那种类似示意猫狗过来的哚哚哚声。

  “娘子身上有吃的吗?最好是谷子虫子这类的。”

  明洛指了指她身侧的麻袋,“里头就是去岁的粟米,都去了壳的粗粮,行不?”也不好什么都吃人家秦王府的,力所能及处,自力更生为好。

  “行的行的。”

  安安没敢自作主张,但一得到明洛的首肯,便开始解麻袋上捆得结实的麻绳,没多时便捧着一把粟米哄来了一只不起眼的鸟。

  和后世麻雀差不多的那款。

  明洛眼看鸟吃得迫不及待,又和安安说得眉开眼笑,旋即灵敏万分地腾空往他们前往的方向飞去。

  “谈成了?”

  “当然。有吃的话很容易。”安安很珍惜地一一捡起被鸟啄出外头的粟米粒,不免有些人小鬼大的伤感。

  前年的一次饥荒,不说鸟没得吃,地主一家都险些吃不上饭。她生怕方圆几里的鸟雀成为人们的食物,早早被她通知到位,呼啦啦地全飞光了。

  下场简单明了,她与好些老奴被紧张度日的地主家再度转卖出去,而地主一家靠着卖奴婢的几袋粮食,大抵撑了过去。

  兜兜转转地,她进了城,又侥幸只饿了一段时间的肚子,便遇上了人美心善的宋娘子。

  自此她总能从自己的吃食里扣出一点余粮,哄一哄城里没处安家,时不时‘家破鸟亡’的鸟儿们。

  很快,在明洛眨眨眼的功夫间,那棕色的只只(即麻雀)便乖觉无比地停在了安安身上,仰着圆鼓鼓的小脑袋开始汇报。

  安安一边信守诺言地捧着粟米,一边嘀嘀咕咕地小声道。

  等明洛目送只只飞远后,安安笑眯眯道:“路都好的,就是转过那边的亭子,会有株树横在树上,树干都烂穿了,是株槐树。”

  她多少知道明洛是在试探考察她。

  当即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

  明洛含笑点头,又驱马向前,叫过平娃确认情况。

  这一路,明洛的脑细胞积极开动着,特别在见着一株槐树倒在官路上的事实后,她苦思冥想着小鸟的作用。

  不过颖娘在庄子前的翘首以待瞬间将她拉回了现实。

  “医师!”

  一听这带着哭腔的声儿,明洛就默默叹了口气。

  “怎样?”她声音很稳。

  越是病人情绪崩溃,为医者越要沉得住气。

  “医师,妾不能没有二郎,妾已经没有家了。妾的孩子都死了!”颖娘这一日的情绪在不断塌陷,到此时已经做不到自我修复了。

  明洛跳下马来,示意平娃带着药材和药箱赶紧来姚二安置的院子,自己则一马当先与颖娘先过去。

  院子里是姚五红着眼收拾一只野鸡,小的两个手上也没闲着,有样学样地干着倒水递东西的轻活。

  “医师!”

  姚五一看明洛风尘仆仆而来,立刻惊得站起了身。

  “我去瞧瞧你阿兄的情况。”

  明洛没和姚五寒暄,也顾不得对俩孩子露个笑脸,屋内光线很暗,门窗都按她的吩咐关得很紧,包括帷幔死死拢住那方的胡床。

  “就中午勉强醒来和我说不想活了,他说疼得厉害,根本活不下去,后来他没再醒过,就偶尔说了两句胡话。”

  “念叨着什么……?”

  明洛本能问。

  又细细端详着姚二的创面,平心静气把了脉。

  到这一刻,的确是气若游丝。

  “说是让我不要蹉跎在他身上,让我寻个……”颖娘如何说得出口,她只泣不成声。

  很快平娃把用得上的药材打包装了箱笼过来,又背着药箱进了屋。

  “金樱子认识吗?你和良财,还有其他人一块去熬,洗净后用水煮,没过根,熬两个时辰,粘稠即可。”

  明洛当机立断吩咐平娃,又问起颖娘炭盆有没有备下。

  “备了的。我去问管事要,一听是要治病用的,立即给了上好的银丝炭,一点烟气都闻不出。”

  颖娘忙不迭去转角处搬出一盆烧着厉害的炭,红彤彤地映在她没什么血色的脸庞上。

  “铁块铁钩都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