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讨论-《唐穿日常》

  她等不到三日后了,必须立刻马上见到明洛。

  宋家医馆近来生意极好,一来声名远播后的连锁反应,二来药价便宜不坑人。不说明洛,宋平每日都忙得不行。

  除了秋花外,宋平还另招了个药僮。

  李秀宁的车驾自然驶不进去,只在车上闭目养神地等着,不多时便听一阵说笑声传来,一身寒气的明洛没敢直接往她边上窜,缩在车帘处给她请安。

  满心烦扰而不得其解的李秀宁语出惊人:“刘武周打晋阳了。”

  明洛微微张开了嘴,好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始毕可汗不是上月刚死吗?”按理说,新可汗没那么急不可待吧,总得先把内部料理顺了才好出兵…

  “始毕可汗是死在夏州的。”李秀宁淡淡道。

  这意味着先前几乎所有准备都就绪了,只欠一声令下了。

  明洛反应过来后想通关节,慢慢道:“刘武周是不可能往北走的,要想发展只能南下。其实对大局而言,那也是迟早要清除的边患,没有雁门朔方,如何抵御突厥。晋阳作为第一线,风险太大。”

  “你去过并州?”李秀宁盯着她。

  “没有。”

  李秀宁徐徐直起身子,伸手将她拉到自己边上:“雁门朔方都是从哪儿听来的?”不要说平民女子了,就是她几个姐妹都不一定说得上来。

  “自己看书得的。”明洛坦然道。

  她并不遮掩什么,连世子府逃婢的身份都和李秀宁坦白了,其他还有啥编不出来的。

  “那你预估下,然后呢?”并州可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晋阳更是重中之重,李秀宁压根不敢想丢掉并州的下场。

  自古以来…

  “自古以来,没有得河东而入不了关中的说法。一旦失了并州,关中难以东出,秦晋之好不就很说明问题吗?”明洛和李秀宁想到一块去了。

  河东之地,后世的山西,如今的并州。

  东接河北,北阻雁门,西临黄河,南通中原。

  秦汉都是以关中河东为根据地兼并天下,横扫六合的。

  李秀宁轻笑道:“合该送你去当幕僚参军。”

  “实不相瞒,我这半桶水的见识,也就在你面前胡说八道一通,去了正经的府衙作幕僚,怕是要被人骂去读女则女训的。那班昭自负才华,仗着自己没了男人,乱写一通祸害人。”

  明洛对着东汉有名的班氏兄妹,后汉书的作者,半点没有好气。

  瞧瞧班昭所着书籍里面的话,每一句都踩着男女平等的字在跳舞。

  明洛嗤之以鼻的态度极大程度上令李秀宁感到好奇,她虽说对此也不屑一顾,但不至于太过离经叛道,她是谁教出来的?脑子里装的啥东西呢。

  “你分析分析,说的好我保举你去秦王府当个幕僚。”李秀宁画着大饼,漫不经心道。

  明洛大惊,苦笑不由自主地溢了出来。

  天杀的,她去秦王府干嘛?坐冷板凳还是往后院姬妾发展?

  况且她不是看不懂脸色。

  房乔显然对她存有疑虑,这基本也是秦王本人对她的态度。

  只是一没有确切的证据,二来她算是有功之人,只消日后不接触军政要事,想来他们也不会怎么刨根究底。

  万事最怕当真。

  她是个经不起查的,处处都是破绽。

  “看不上秦王府?”李秀宁故意道,“难道想去东宫……”

  “公主莫取笑我了,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清楚,哪里能去天潢贵胄手边做事,你要真有心保举,我看长安府衙的官吏是个好差事。”明洛实诚极了,她是真想当个旱涝保收的公务员。

  秦王府,那是什么地方?

  就算知道那是最大最后的赢家,又怎么样呢?

  她不是男儿身,早前还惹出不少事端,浑身上下都沾染着说不清的古怪,怎么可能得到信任?

  退一万步说,秦王信她又怎样。

  她帮得上什么?

  把火枪火药发明出来吗?

  还是能把突厥的地图,高句丽的地形描绘出来?

  拜托,她的字哪里入得了李世民的眼?还有写文章出口成章的谈吐?这年头做官最要紧的就是文笔口才。

  她不过有点急智和伶俐罢了,大场面是不够看的。

  倒是……明洛垂下了眼眸。

  她这模样身段混个侍妾指不定能成。

  “哟,你还挺懂。”车外有人来请示,李秀宁只淡淡吩咐了句候着。

  明洛看车马不动,终于意识到对方是特意来寻自己说话的,心下更是忐忑,耐不住地挪动了下身子。

  “你说吧,我听着。”

  李秀宁自不会对她用刑什么的,就那么不咸不淡地打量着她。

  言多必失。

  只要开口不愁听不出猫腻。

  明洛晓得今日是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稍稍斟酌了下用词后缓缓道:"敢问公主,晋阳城是谁主事?

  李秀宁抿唇不语。

  “公主对其可有信心?”

  有,但不多。

  “晋阳与马邑相距不远,是刘武周南下的第一站。出师不利的话,公主认为可会就此打住?在晋阳城下耗个数月后无功而返?”明洛循序渐进。

  呵呵,刘武周出兵背后显然有突厥的推手,搞不好还拿了人不少骑兵战马,若是分毫未得,突厥要怎么交代?战马和骑兵的损耗呢?尤其狼子野心一显,覆水难收啊。

  明洛再接再厉:“晋阳城坚,非朝夕可得。所以刘武周一定会分兵,一定会打其他城池的主意,最好把晋阳变成孤城,再徐徐图之。”

  攻城作战,不外乎几种法子,硬攻强打是最愚蠢的。

  在没有大炮火药的古代,凭冷兵器的攻城器械再高级再新颖,但凡城中人死守,准备充足,最后即便打下来,也是惨胜。

  看郝昭守陈仓就知道了,诸葛亮的水平都打不下几千人守的城。

  晋阳的士卒兵器可得是陈仓的数倍,乃至十数倍。

  搞间谍战,策反心怀异心的人,收买动摇的墙头草,诱敌出城等等才是最明智的打法。

  “并州其他城池,守将如何?”明洛清晰记得,等今年十一月李世民从龙门渡河的时候,并州一大块只有个西南角还是李唐的了。

  可见民心不在唐。

  李秀宁知道的比明洛还是详细齐全许多,待得她一个个地斟酌下来,脸色便格外难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