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古劳模尧:社畜始祖的摸鱼(不是)摸鱼(真摸鱼)指南-《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尧,姓伊祁,名放勋,史书记载,他老人家出生的画风就不太像人类。

  有的说他是母亲庆都在黄河边走夜路的时候目睹赤龙盘旋,当晚就感应而孕;有的说踩着硕大的脚印就怀上了。

  总之,古圣先贤的降生总是和气象预报员有得一拼——

  动静必须大,场面必须诡异,才能彰显天命所归!

  而今日我翻开故纸堆,却赫然窥破了另一层真相!

  那光环过于耀眼,无非是把人类幼崽常规的出息放大了八十倍再加以文艺特效罢了。

  细看尧的奋斗史,分明写满了两个字——社畜!

  还是卷到骨髓里、操碎心肝脾胃肾的那类极品社畜!

  那夜洛阳城郊,年轻的尧(或许还是普通版放勋同志)刚解决完一起邻里争水引发的群体械斗,头发还没来得及洗,拖着身子爬上草席打算入睡。

  他刚闭上眼,半梦半醒之间,一个浑身仙气缭绕、手持玉笏、胡子长到可以当围脖用的老头(号称天帝特使)突然飘到他榻前!

  “咳,放勋同志,组织上决定啦,由你来当这个天下总裁!”

  尧的嘴角猛地一抽,翻个身的力气都耗尽了。

  “……组织?我看是‘折磨’还差不多?我只求睡个踏实觉……明早还得去河堤上组织加固工程!”

  结果呢?

  还没等他婉拒(或者抗议),一顶光华万丈、重若泰山的帝王冠冕直接从九霄云外精准降落,当场压扁了旁边无辜的陶水罐。

  就这样,尧在朦胧中,被赶鸭子上架,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和一个比夜色还黑的眼圈,开启了他人间卷王的悲催生涯。

  若把五帝之一的尧代入现代职场剧,那一定是一部《我在部落时代的007没有尽头》。

  试想,在那个没有气象卫星的年代,尧的头衔除了帝王,兼职的岗位简直离谱!

  他是首席风控官、天文台台长、农业顾问团团长兼首席预言家,几乎是一个人扛起了整个部落对未知天气的焦灼关注。

  每当春耕时分,他率领众臣站在山巅上望天,神色凝重,宛如即将参加一场难度系数爆表的现场开卷考试。

  某日,年长的羲和(天文官代表)颤巍巍地把画满星象的羊皮卷展开:“老大,老夫……老夫夜观星斗,参宿位置似乎略有偏斜……”

  尧接过那张比后世藏宝图更抽象的画作,凝神细看半天,忽然在某个角落用力一点!

  “看这里!北斗第七星的勺柄边缘泛出一圈奇怪的淡红色!绝对有问题!”

  大家围上前努力辨认,有人悄悄嘀咕:“淡红?陛下……这羊皮卷年久泛黄,本身就是淡红的吧?”

  然而尧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不对!那不一样!我确定我昨晚在梦中梦见一位白须老者拿着这根星星做的叉子叉住一只异常活跃的土拨鼠了!”

  这神逻辑,竟被他凑出个“今年春季恐怕多风少雨”的结论。

  于是,全民抗旱总动员轰轰烈烈展开。

  尧命人掘井挖渠,并亲自带头挑水灌溉……哪知两个月后,春雨竟绵绵不绝落了下来,一场罕见春汛即将袭来!

  大家慌忙在雨水中扛着锄头往地里跑,紧急挖泄洪沟、加固田埂时,满腹疑惑憋得难受!

  “老大!您那梦中叉鼠的神棍……不是,神谕……现在看是不是该反着理解啊?”

  尧抹了把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的液体,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尴尬地沉默良久,忽然握拳一砸泄洪渠的木桩!

  “此乃本帝考验尔等执行力和危机意识!看,准备充分,水患不就轻松扛住了吗?”

  得,锅完美甩开,员工加班理由充分成立!

  比起捉摸不定的老天爷,尧身边几位骨干的下限才真正是深不可测。

  史称“四凶”,放现在人力资源部门能气到当场摔简历离职。

  穷奇:这家伙据说外形是老虎背上插翅膀?

  日常人设是混乱中立到混乱邪恶之间反复横跳。

  尧有次召集诸部首领商讨公平资源分配法则,穷奇全程像个兴奋的多动症患者围着议事火塘转圈拍手!

  “乱起来!吵起来!谁拳头大谁分最多肉!”

  浑敦:就是史书里名字被简化成“混沌”的那位。

  此君宛如职场佛系天花板,仿佛随时准备羽化登仙。

  尧委派他去督建新族地的粮仓,十天半月后尧去现场视察,差点当场心梗!

  这家伙抱着陶罐坐在空地上晒日光浴,脚边放着半罐没喝完的米酒,对尧咧嘴一笑。

  “陛下!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没有墙,粮食可以自由吸收日月精华,吸收万物灵气,这不比关起来好?”

  尧差点当场原地躺下!

  粮仓地基在哪里?

  他分明还在原地“沉思”呢!

  饕餮:这位堪称行走的暴食黑洞。

  尧派他前往灾情严重的西边视察并配发紧急口粮,饕餮大人驾到灾区第一件事?

  命令部属搭起帐篷,生起篝火,将原本要分发的救命粮围成防御圈——当场开吃!

  吃得打嗝之余才拍拍肚子勉强想起:“哦对了……那个谁来着?让饿瘪肚子的人过来排队领些……野菜汤底吧!”

  更离谱的事在尧召回他的路上发生:这家伙路过一处险峻山道,两边是悬崖峭壁。

  他忽然仰望星空(或许是天空?)发出哲思感慨!

  “如此美景,岂可无肉?若切下左边这座山的峰尖,串上右边这座山的顶尖,架在中间火堆上烤熟,蘸上野蜂蜜……”

  随从听得冷汗直冒:“大人醒醒!这悬崖掉下去别说野蜂蜜,就是蜂蜜腌的蜜饯也捞不回来的!”

  梼杌:暴躁老哥中的战斗哥。

  尧分配他去东边处理一件水源纠纷——

  事情本身并不复杂,无非是两族为了上游截水打架。

  梼杌大人到场,听取一方陈述只到中途,忽然不耐烦地一声怒吼:“啰嗦!”

  劈手夺过旁边火堆里刚烧红的大木棒子:“抢水是吧?老子今天叫你们都没水喝!”

  说完就对着刚挖好引入上游水的沟渠一顿狂砸!

  下游人傻眼,上游人也吓懵。

  争端是否平息?

  至少短时间内双方确实不再抢“水沟”里的水了——

  那水沟都被梼杌砸得连泥巴汤都不剩了!

  尧面对这群“神一样的员工”,时常觉得天庭丢给他的不是权柄。

  分明是一只装满不定时炸药桶的特快专递,拆开哪一只都能炸他个人仰马翻。

  夜深人静批处理卷宗时,尧扶额哀叹:老天爷啊!

  您赐我冠冕那夜的风一定不正经!

  吹歪了您老人家的思路吧?

  帝王家总有不成器的儿孙,尧也未能幸免。

  他的宝贝儿子丹朱殿下,简直是部落时代里的纨绔先锋。

  当老爹在泥水里亲自指导疏浚河道时,丹朱在干什么?

  这位天才搞出了个豪华创新项目——

  他派人用质地细滑、打磨得能当镜子照的玉石(或许是玉片?)制作了一套巨大华美的棋盘!

  铺在干净整洁的高台上,命人扛来粗壮的树干现场劈削出棋子在玉盘上推来推去!

  还美其名曰“推枰演阵”!

  当尧顶着满头泥水一身疲惫地巡视完堤坝工程回来,就看到儿子在干净得反光的玉盘旁边。

  被一群侍女打扇喂果,指挥着数十个壮汉汗流浃背地推石头树干,玩得不亦乐乎!

  尧气得差点把鞋底砸过去:“推阵?!我看你是把咱们部落的老底都快推干净了!”

  当洪水肆虐,四野哀鸿,子民衣衫褴褛地在泥浆里重建家园时,丹朱又憋出新花样!

  他召集一群闲散青年,将兽皮缝成大囊,充满气,然后在山坡下放水冲击——

  美美地开始玩上古版激情漂流!

  还邀请美女在旁边跳舞助兴。

  尧接到线报差点背过气去!

  他怒其不争地仰天质问:“祖宗泉下有知,丹朱这孩子是不是当年在黄河岸边被鲤鱼撞了脑袋?”

  面对这等惨淡局面,尧居然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被誉为明君。

  深究其道,这位上古卷王悟出了“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终极摆烂……哦不,终极治理哲学。

  任人唯‘听劝’——

  自己不懂?

  让懂的来!

  洪水滔天之际,大臣们开会商议对策。

  有人推荐鲧:“鲧有家传治水秘术!可以挡!”

  尧捏着眉头质疑:“我听说这家伙性子太硬,太倔。”

  台下大臣(内心OS:您手下四凶都硬到能当棒槌了,还在意这个?)连忙递梯子。

  “老大,眼下也没别人可用了啊,死马当活马医总比不医强!”

  尧摸着脑袋叹气:“唉,试试就试试吧,万一……他治不好,最多洪水更猛烈些?难道还能漫到我的茅草屋顶上?”

  于是乎鲧上了岗,开始了轰轰烈烈用“息壤”堵水的九年工程,场面一度极其壮观——

  如同现代建筑工地堆满钢筋水泥围挡,然而堵了东决西,补了北漏南,最终功亏一篑。

  尧远远望着一片泽国,摇头叹气!

  “你看看,我就说嘛……光‘硬’没用啊。不过这趟实践,至少证明堵不如疏是真理嘛!学费贵了点……但数据详实!”

  禅让制,古今罕见的政权和平交接典范。

  但您猜尧在禅让过程中如何甩锅避嫌?

  尧私下先和大臣们开了小会。

  “哎呀,我这工作干得心累体乏,准备卸任养老。来来来,大家头脑风暴一下,谁适合接班?别客气,说真话!”

  大臣放齐立刻推销皇储:“这还用问?您嫡亲的太子丹朱贤明通达……”

  尧眉毛一挑,还没说话,旁边另一大臣兜马上拍案而起!

  “他贤明?他那是玩玉盘推树干玩得通达吧?还通达!他再通达下去,我们部落连能扛玉盘的木头都得被他糟蹋绝种了!”

  (此句虽为艺术创造,史书未载放齐具体如何推销丹朱,但确实提到尧认为儿子“顽凶”,不足以君天下)

  眼看场面有点尴尬,尧顺势一摊手,转向全体高层。

  “这样,大家觉得举才就得公平公正公开!我提个人,大家看合不合适……有没有意见?没意见咱就往群众面前推了!”

  待众人勉强通过(没人敢反对),尧立刻把选秀摊子铺到田间地头,组织盛大的“百姓代表大会”。

  只见尧安排人手,在一处村口大树下摆开几个粗陶壶。

  村里老少爷们不明就里地围拢过来。

  尧亲自登场主持。

  “父老乡亲们!今天不为别的,就为给大家介绍一位优秀青年同志!他品德过硬!他能力超群!他就是来自姚墟的舜!”

  话音未落,底下有人喊:“这小伙儿干活踏实!”

  尧立刻捕捉:“听听!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有人补充:“俺家牛前两天病歪歪,他连夜采药给看好了!”

  尧立刻提高音量:“瞧瞧!急公好义,品德斐然!”

  甚至角落里传来质疑:“好像对他爹有点……太怂了?”

  尧马上严肃回答:“这说明啥?说明人家百折不挠!逆境成才!你们再看看他那后娘弟弟……”

  尧话锋一转,巧妙地引导大家去挖掘舜原生家庭的极品事迹,反而凸显舜的忍辱负重、心地纯良。

  大会在一片“大舜贤能!”(被尧引导带动)的朴素呼喊中圆满结束。

  流程公开透明,群众热情高涨,结果完美。

  尧抚掌感叹:“看见没?群众路线是我致胜法宝!群众认可的人,我这位置才传得安心,传得没毛病!”

  尧对舜的考验,堪称一场量身定做、残酷精密的真人极限生存挑战赛。

  副本一:《地狱级家族相处模拟器》

  尧大手一挥,将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娥皇女英)送到舜那偏僻寒酸的窝棚里“实习当家”!

  美其名曰:观察他在家如何处理家庭矛盾。

  舜家中住着些什么神仙角色?

  他的亲爹瞽叟(老糊涂兼老瞎眼),后妈(心思歹毒堪比黑山老妖),还有个被宠坏的同父异母弟弟象(坑兄专业户,堪称上古白眼狼代表)。

  这种搭配,活脱脱就是一部狗血家庭伦理剧的顶级模板。

  后妈和象看着两位帝女,眼珠子差点红得滴出血来。

  嫉妒像野草一样疯长。

  某日趁舜出门,象便撺掇瞽叟:“爹!谷仓顶漏得不像话了!叫哥哥上去修修吧?”

  瞽叟耳根子软,立刻召唤舜上仓顶。

  这三位看着舜刚爬上去,便迅疾掏出早已备好的干草柴禾堆积在仓廪四周,果断点火!

  火焰顿时腾空而起!

  浓烟滚滚中,舜急中生智,抄起他干活常备的两顶宽大竹笠(当降落伞使用),抓住仓顶边缘,凌空一跃!

  他竟神奇地乘风滑翔,稳稳落在地上!

  仓下纵火三人组看得呆若木鸡!

  舜掸掸身上的灰,对目瞪口呆的象平静道:“下次修仓顶前,记得提醒我把梯子靠外面点,好下来。”

  这心理素质和身手,堪称上古特种兵生存教程范本。

  副本二:《百毒入腹:食堂安全管理员速成》

  尧微微一笑,下一项考验随即送达。

  舜被邀请参加在尧帝“皇宫”(大概是大号茅草顶棚 夯土广场)举行的盛大宴会。

  群臣列席,气氛庄严。

  珍馐美味陆续端上,舜刚欲动筷,尧突然举杯郑重宣告!

  “今日饮食,乃舜亲身督查采办制作!大家敬请品尝,看看舜的‘诚意’如何?”

  全场齐刷刷的目光聚焦舜!

  这无异于把他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万一食材出了问题,或者里面不小心混入了有毒物质导致大臣当场口吐白沫,舜就是幕后黑手的唯一嫌疑人!

  更惊悚的是,尧安排的后厨工作人员里,可能还混入了他那位擅长药理的臣子(或者是后爹后妈派的奸细)。

  一顿饭吃得惊心动魄!

  舜面不改色地微笑着,不断请众位大臣“尝尝这个”“品品那个”,同时暗中使出通天神力……

  哦不,是使出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提前试毒手法(传说舜有一种神奇本领,能感知食物的细微异样)。

  总之,一顿饭下来,无人中毒,无人呕吐,众人皆赞“味美放心”。

  这场“食堂生死局”被舜成功化解。

  副本三:《猛兽峡谷迷宫求生》

  终极考验降临。尧派舜去一片从未开发的、野兽成群的恐怖丛林(“入于大麓”)。

  执行某项绝密勘察任务(具体任务史无明载,可能是勘察新的土地资源?也可能是找矿?)。

  并刻意交代:风雨晦暝、方向莫辨,凶险至极!

  果然,舜进入这片原始森林没多久,狂风骤起,暴雨倾盆!

  雷霆万钧,电光照亮潜伏林中的无数猛兽身影!

  浓密的雨雾完全吞噬了方向感。

  这换做普通人,吓都吓死了,但舜却展现出了极其可怕的野外生存导航天赋!

  据《尚书》和《史记》等文献记载,他在狂风暴雨、方向莫辨的密林中奇迹般地未迷失路途,且安全归来。

  民间演绎更是神奇:传说舜在林间遇到最凶猛斑斓巨虎的堵截,他只是平静地凝视那野兽片刻!

  那老虎竟像被无形的力量安抚,缓缓伏下,低垂头颅,退入深林;

  遇到遮天蔽日的巨蟒,巨蟒见舜眼神澄澈无惧,竟然主动绕行!

  这位未来帝王的“气场”强大到近乎物理驱兽仪。

  当舜最终全须全尾、面带平静微笑地从猛兽峡谷走出来时,尧远远看着,心知肚明!

  得,这下真找着接班人了!

  这位爷连物理防御和魔法攻击都点满了,不仅能管人,连猛兽和老天爷都给他面子!

  这包袱我甩定了!

  不但甩得心安理得,简直是甩出了历史新高度!

  禅让大典隆重上演于黄河岸边。

  尧亲手将象征天下的神玉圭交到舜掌中。

  尧感慨道:“舜啊,从今往后,这累死人的卷……这光辉大业就靠你了!朕要退休!朕要去养老!朕要去南巡看看风景,钓钓鱼!”

  (《史记》记载尧“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

  舜谦逊道:“尧帝放心,必不辱命!”

  但他心里暗自琢磨:“老领导您这甩锅也太彻底了!说好的南巡是享福,却直接跑苍梧那个地方‘狩’到不回来了?您这不是提前开溜是什么?”

  尧的头发,大概就是在日复一日的社畜生涯中,一根根掉光的,最终仅存的那几缕也熬白了。

  他留给后世的禅让制,也如他本人一样,充满了“让贤明摆烂”的奇特智慧(尽管舜之后便鲜少成功复制此模板)。

  后世帝王称他为“唐尧”,尊其为圣君。

  人们只看见了那顶冠冕的璀璨光华,却鲜少有人体味冠冕之下,那被岁月、责任、一群猪队友和一个败家子拖磨得疲惫不堪的灵魂。

  他治下的所谓盛世,与其说是“王道圣明”的必然结果,不如说是一个被逼到绝境的卷王,于无尽疲惫里摸索出来的一套高效甩锅流程——

  以退为进,无为无不为。

  夜深人静时,或许那位已化身白发老者的尧,曾坐在简陋宫殿的石阶上,望着满天星斗喃喃自语!

  “老天啊……我终究没辜负您那晚的‘大风托举’……不过下次记得看清楚点,找个比我更扛造的啊……”

  风吹过,几根白须在星光下微微颤动,仿佛上古社畜最后的倔强勋章。

  历史如同黄河之水奔涌向前,人们纪念他的“功绩”,模仿他甩锅的“智慧”!

  但真正记得他疲惫背影的,也许只有那顶跌落时砸碎过水罐的沉重冠冕,以及星空下他那无声又无比沉重的叹息。

  史册煌煌尧舜禹,岂知圣王亦社畜。

  观星参透风旱意,抗洪常陷地泥足。

  四凶在朝闹心苦,亲儿坑爹气倒颅。

  举舜妙计传百姓,避嫌甩锅有神图。

  纵有冠冕九天重,夜深独坐发丝枯。

  留得禅让身后名,几缕白须风中呼。

  原来神圣熬白头,终究不过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