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话 执念是否还在-《空姐的NBA男友》

  “什么事儿不能推一推吗?”林慧慧的声音裹着焦灼,从听筒里涌出来。

  于澜握着手机的指节泛白,喉结滚了滚:“和一个朋友讨论绘画的事情,他从别的州过来,今晚就走,所以……”

  心里像压着块浸了水的海绵,沉甸甸的。他哪是走不开,是怕见陈一鸣。

  姚菁箐当初一次次绕开陈一鸣奔向自己的样子还在眼前,如今自己却先松了手,那双眼该盛满多少失望和嘲讽?

  “你确定不来了?”林慧慧的语气软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恳求。

  “嗯,替我向陈一鸣带个好,有机会再见吧。”于澜听见自己的声音发涩,挂断前瞥见屏幕上林慧慧的头像暗下去,像被他亲手掐灭的光。

  遗憾混着愧疚漫上来,他转身靠在墙上,闭了闭眼。有些亏欠,或许连道歉都没资格说出口。

  于澜抬眼瞥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九点。他摩挲着衣角,心里嘀咕:许久没见那个神秘人,不知道这么久没见,他还会不会记得自己。

  换好外套走到客厅,母亲正歪在沙发上看脱口秀,屏幕的光映在她疲惫的脸上。见他要出门,她坐直了些:“这么晚了,去哪啊?”声音里裹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出去透透气,活动活动身子。”于澜踢了踢脚下的拖鞋,语气懒洋洋的。

  “还是别去了,”母亲皱着眉,把声音压得更低,“最近外面不太平,听说前天妮露大街又出事了,两个黑人……”

  “放心吧,”于澜拉开门,回头冲她笑了笑,“我跟他们不一样,这一片熟得很。”

  关上门,他瞥了眼路边那辆掉漆的破丰田——那是他的车,引擎早就不太灵光。他无奈地摇摇头,终究还是迈开腿,往洛克公园的方向跑。

  路过街角时,几个裹着卫衣的黑人小伙正围着个缩成一团的男人,见他跑过来,为首的吹了声口哨:“嘿!丹尼尔,要不要一起来?”嘴角勾着痞气的笑。

  旁边的人打量着于澜,嗤笑一声:“那家伙看样子穷得叮当响,不过他那外套,倒跟你裤子挺配。”

  于澜没搭话,目不斜视地从他们身边绕过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洛克公园的灯光泛着昏黄,于澜扶着膝盖大口喘气,胸口像揣了个风箱。许久没这么剧烈运动,腿肚子都在发颤。

  不远处的球场上,神秘人抱着球站在三分线外,看他这副模样,嘴角牵起抹苦笑:“改主意了?”话音未落,手腕轻抖,篮球划过道弧线,空心入网。

  “没有,只是过来看看,有点想你了。”于澜缓过劲,走到场边的长椅坐下,金属椅面带着夜的凉意。

  神秘人弯腰捡起球,指尖拍打着地面,咚咚声在空荡的球场格外清晰:“我听说,你们高中输了,对面有个华裔,最后时刻绝杀了你们。”

  于澜仰头望着缀着疏星的夜空,声音轻飘飘的:“我不知道,我没有看。”

  “如果你在的话,你们高中不会输的。”神秘人又投出个三分,球擦过篮网,带起一阵轻响。

  于澜忽然坐直了些,看向他的眼神亮起来:“我最近对球鞋设计很感兴趣,一次偶然认识了个叫老周的,是耐克的设计师,好像很厉害。”

  “你觉得我关心这个吗?”神秘人没回头,继续拍着球,语气淡得像水。

  “我觉得这很酷,”于澜没听出他话里的冷意,自顾自地说,带着点骄傲,“他看了我的作品,找到了灵感,也许做设计更适合我。”

  神秘人猛地停了动作,抓起篮球转身就走:“那你就不要来找我,我对你的设计没兴趣。”

  “嘿!我哪里说错话了吗?”于澜慌忙起身,望着他决绝的背影喊道。可对方头也没回,很快消失在球场尽头的阴影里。

  于澜重重叹了口气,重新跌坐回长椅。夜空的星星像是被冻住了,一动不动。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刚才还因为提起设计而发烫,此刻却凉得像浸在水里。

  风从铁丝网外钻进来,带着点枯草的气息,把球场上残留的篮球声也吹散了。

  于澜仰头望着天空,星星像是被撒在墨色绒布上的碎钻,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放弃篮球到底对不对?

  这个问题像根细刺,扎了他好一阵子,可此刻再想,忽然觉得没那么重要了。

  就像握不住的沙,既然松了手,就得认。那些球场上的呐喊,队友肩膀的温度,甚至吉姆那句没说出口的挽留,大概都随着这个决定,慢慢成了过去式。

  他站起身,最后看了眼空荡荡的球场。灯光在身后明明灭灭,篮筐的影子斜斜地拖在地上,像个疲惫的句号。

  神秘人刚才决绝的背影,或许就是在替他和这段日子道别——不必说什么,转身就够了。

  于澜转身往出口走,脚步比来时沉,却也比来时稳。夜风掀起他的衣角,带着点篮球场上特有的橡胶味,他没有回头。

  大概,这就是最后一次了。

  莱克将视频倒回最后十秒,咖啡在杯底晃出圈涟漪。

  画面里篮球弹框而出的瞬间,那个华裔少年像阵风似的从人群里钻出来,在空中舒展身体,右手稳稳按在球上,狠狠砸进篮筐——补扣得手,哨声同时响起。

  “你看这弹速,这对篮板落点的预判,”他推了推眼镜,指尖在屏幕上划出弧线,“像不像丹尼尔抢前场板的样子?连在空中拧腰的弧度都像。”

  玛丽凑过来,看着慢放画面里少年落地时扬起的球衣:“华裔孩子里,这么能跳的倒是少见。”

  “不止是跳,”莱克点开回放,“你看他启动的时机,明明落后半个身位,却像知道球会往哪飞似的。橡树山最后只上三个主力,明显没尽全力,可这记补扣,是真刀真枪的狠劲。”

  他关掉视频,杯底的咖啡渍像片模糊的影子。“总觉得在哪儿见过这股劲。”他喃喃道,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像在数少年腾空的帧数。

  玛丽把咖啡杯收走:“再像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啊,对这些孩子的执念,比当年在NCAA时还深。”

  莱克笑了笑,没反驳。窗外的路灯透过百叶窗,在墙上投下几道竖影,像极了球场上的边线。有些瞬间,旧时光和新画面总会悄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