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话 水土不服-《空姐的NBA男友》

  陈一鸣深吸一口气站上球场,替换下伊森·帕克的瞬间,场边零星的掌声还没落地,他的第一次触球就出了岔子。

  队友三分线外递来的传球不算快,他却像手心里抹了油,指尖刚碰到球面就往斜后方滑去,篮球砸在脚背上弹到场外。

  裁判哨声响起时,他甚至还维持着伸手去捞的姿势,整个人僵在原地。

  “搞什么?!”看台上立刻炸了锅,有观众把手里的爆米花桶往地上墩了墩,“这就是替补?连球都接不稳?”

  他还没从失误里缓过神,下一个回合的防守又出了问题。对手一个简单的挡拆,他绕着掩护跑慢了半拍,眼睁睁看着对方小个子后卫从他身边溜过去,轻松上篮得手。

  回防时他想加速追,脚下却像被黏住似的,差点同手同脚摔在地上。

  “喂!眼神看哪儿呢?!”场边的卡特已经站了起来,领带被他扯得歪歪扭扭。

  更糟的还在后面。一次快攻反击,凯勒布把球往他跑位的方向送,那是个几乎喂到嘴边的传球,他却判断错了落点,伸手去够时篮球擦着指尖飞过,直接出了底线。

  紧接着他又在持球突破时被断,转身回防时绊倒了自己,结结实实摔在地板上,膝盖传来一阵钝痛。

  “废物!滚下去吧!”看台上的谩骂声越来越密集,有人举着饮料杯冲他比划,“这水平还打什么球?回家抱孩子去吧!”

  陈一鸣的脸像被火烧一样烫,手心全是冷汗,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似的狂跳。他想集中精神,可耳边的议论声、裁判的哨声、队友的呼喊全搅在一起,脑袋里乱成一团浆糊。

  不过短短几分钟,因为他接二连三的失误,原本巨大的分差瞬间被缩小到4分,对手每次得分,看台上的欢呼都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你他妈是猪吗?!”卡特终于忍不住爆了粗口,他冲到边线附近,指着陈一鸣的鼻子骂道,“眼睛长头顶上了?挡拆不会绕?传球接不住?你是来梦游的还是来打球的?给我站稳了!防守时看住你的人!接球用点心!再失误一次你就给我滚回替补席烂着!”

  骂声像冰雹一样砸过来,陈一鸣低着头,嘴唇咬得发白,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

  一轮进攻结束,凯勒布边回防边往他身边靠了靠,声音压得很低:“怎么回事?状态这么差?”

  陈一鸣喘着粗气,喉咙发紧:“你们……你们节奏太快了,我跟不上……”

  “呵。”旁边的杰森发出一声嗤笑,语气里满是不屑。

  下一回合,杰森持球推进时明显放慢了脚步,像是刻意在等他。

  可贝拉队的防守立刻变了,原本松散的联防瞬间收紧,几个人像围墙似的堵在陈一鸣附近,他想跑位接球,却被两个防守球员死死卡在中间,连伸手的空隙都没有。

  杰森在三分线外晃了几下,眼看传球路线全被封死,只能把球分给了另一侧的凯勒布。

  从那之后,场上的局面变得微妙起来。凯勒布、杰森他们几个像是达成了默契,干脆打起了4打5。

  球在他们之间传得飞快,却再也没往陈一鸣手里送过一次。他像个局外人似的在场上跑来跑去,偶尔摸到球,也是两次争抢中抢到的篮板。

  第一次抢到篮板时,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把球甩给了最近的凯勒布,力道没控制好,篮球砸在凯勒布膝盖上弹了一下,幸好对方反应快才没脱手。

  第二次他又抓到一个长篮板,这次他不敢再用力,轻轻一推,结果角度偏了,篮球直接飞出了界外。

  “操!”卡特在场边把战术板往地上一摔,塑料板裂了道缝。

  就在这时,第一节结束的哨声终于响起。陈一鸣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弯着腰撑着膝盖大口喘气,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板上,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场边的嘘声和骂声还在继续,他却连抬头的勇气都没有了。

  “你他妈干什么呢?我怎么跟你说的?!”

  卡特的怒吼几乎要掀翻体育馆的屋顶,他几步冲到陈一鸣面前,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对方脸上,

  “挡拆要卡到位!篮板要卡位!对方小个子突破你得补防!你看看你刚才那脚步,跟灌了铅似的!人家大前锋在篮下是擎天柱,你呢?你就是个移动障碍物!白长那么大个子了?!”

  陈一鸣低着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皮肤上。他能感觉到周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有队友的无奈,有对手的嘲讽,还有替补席上若有若无的窃笑。

  卡特的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他心上,可他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脑子里只剩下刚才那些失误的画面在反复闪现,空白一片。

  卡特骂了半天,见他始终一声不吭,胸口剧烈起伏着,猛地转头看向替补席,目光落在金家贤身上。

  “第二节你上,打4号位。”他的声音依旧带着怒火,却比刚才稍微收敛了些。

  随后他又伸手指了指陈一鸣,眼神像刀子一样刮过:“看看人家怎么打的!学学什么叫卡位,什么叫策应,什么叫防守!别在这儿杵着像个傻子!”

  说完,他转身走向战术板,对着其他球员开始布置第二节的战术,声音洪亮,每一个指令都清晰有力,仿佛刚才那个暴怒的人只是瞬间的幻影。

  替补席这边瞬间安静下来。山口拓趁大家都在听卡特布置战术,悄悄挪到陈一鸣身边,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声音压得很低,带着真切的关切和一丝好奇:“哥们,多好的机会啊,你怎么打成这样啊?”

  陈一鸣的肩膀垮了下来,头埋得更低了,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眼圈微微泛红:

  “我跟不上,他们打得太快了……很多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球就传过来了,感觉和他们差距好大……”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满心都是自责。

  球场对面的观众席上,林慧慧攥着手里的应援棒,指节都泛了白。她其实不太懂篮球战术,分不清什么是挡拆什么是联防,但她看得出来,陈一鸣在场上像个迷路的孩子,总是慢半拍。

  队友的传球他接不住,对手的动作他防不住,和凯勒布他们那种行云流水的配合比起来,简直像两个世界的人。

  她急得直跺脚,心里火烧火燎的——他明显还不适应这种强度的比赛啊!

  林慧慧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她看来“跟不上节奏”的陈一鸣,已经是国内同年龄段球员里最拔尖的苗子,只是这片赛场的速度与强度,对他来说,终究还是太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