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终究成了,亲手为自己世界打造地狱的,首席设计师。
“现在,选择权在您手中,高士奇先生。”
K女士的声音如终审判书般落下,
“您可以继续推行‘平衡’,将您的世界彻底雕琢成本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或者,您可以停下——让冲突回归,让痛苦重生,让您的朋友们,重新握住战斗与牺牲的‘意义’。”
“无论您作何选择,”她微微欠身,优雅得像一台精准咬合的齿轮机,
“公司都将是最终的赢家。”
话音消散的瞬间,她的身影已在办公室的光影里缓缓“溶解”,仿佛从未有过实体。
原地只余下,那座文件堆叠的山峰,那份价值暴涨三倍的估值报告,以及三个被推入完美绝境的“核心资产”。
高士奇伫立窗前,凝视着那个被自己亲手扭曲的美丽世界。
他真切触摸到,“平衡”这个概念,所能孕育的,最极致的“失衡”。
他坠入了一个无法用算力拆解的神级悖论。
而托尼·斯塔克,望着高士奇的背影,又扫了一眼桌上,那堆积如山、散发着冰冷金属味的规则条款。
心生一念!
如果既无法从外部击碎规则,也不能从内部消解价值……
那么,或许只剩下最后一条路——
将这该死的游戏,彻底玩脱。
主动去扮演,一个他们最不愿成为的角色——
去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员工”。
办公室里,那份价值翻了三倍的估值报告,像一束无声燃烧的冰焰,在三人瞳孔里投下幽冷的光。
高士奇亲手缔造的地狱,竟成了这家公司最畅销的艺术品。
这个事实,比任何有形的枷锁都更沉,压得人喉头发紧。
“我错了。”
高士奇的声音响起,卸下了神性的威严,只剩下凡人的喟叹。
他望着窗外那个被“平衡”得近乎窒息的世界,那双总含着矛盾的眼睛里,终于泄露出些许动摇。
他本想用“无”来对抗“有”,到头来却亲手将“无”,打磨成了更昂贵的商品。
他每一次挣扎着反抗,都被这个系统精准捕获、包装,再以更高的价格兜售出去。
“我们都错了。”
马特·默多克早已放弃了倾听,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此刻能听到的,只有自己被明码标价后反复回荡的回声。
“我们总想着‘解决’某个问题,但对他们而言,我们从不是问题——我们本身,就是答案。”
托尼·斯塔克既没看窗外,也没瞥那份报告。
他只是死死盯着高士奇的背影,目光锐利如刀。
“不。”
托尼冷静得像一块正在承受极限压力测试的合金,
“我们没错。我们只是……还不够狠。”
他迈步走到高士奇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一同望向那个名为“静滞的完美”的,被扭曲的世界。
“你想让这产品变得‘无聊’。”
托尼开口,语气里没有半分安慰,更像一场冷酷的复盘,
“典型的工程师思路:让机器缺了燃料就转不起来。但你忘了,我们的‘客户’——那些更高维度的‘鉴赏家’,他们从不消费燃料。”
“他们消费的是‘意识概念’。而你,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更顶级的新概念。”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像在吐露一个浸满黑暗的商业机密:
“所以,我们不能再想着破坏产品了。我们要破坏的是……‘市场’。”
马特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望向他。
“我们要做最完美的员工。”
托尼嘴角勾起毫无笑意的弧度,
“要榨干公司所有资源,动用我们全部的‘合作者’权限,去打造一款现象级的、注定成为爆款的‘产品’。”
高士奇缓缓转过身,那双始终藏着矛盾的眼睛紧紧锁定托尼——他知道,这绝非终点。
“这款产品,”
托尼的声音几乎低成耳语,
“会有英雄史诗的宏大,有你那‘完美静滞’的哲学深度。它会有冲突,有牺牲,有成长,有让所有‘读者’,都死死咬住不肯松口的情感钩子。它将完美贴合他们所有的KpI指标,一分不差。”
“但是,”
托尼眼中燃起一簇火焰,
“这个故事的核心,只有一个。”
“它的主角,会慢慢意识到,自己活在一个故事里。”
“他会挣扎,会痛苦,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那个‘作者’、那个‘读者’。他的终极目标不是拯救世界,而是要从书页里爬出来,揪住那个正看着他受苦的‘人’的衣领,问出一句话——”
“‘你为什么,要看着我受苦?’”
这间办公室里,弥漫开一种连“叙事资本”都无法衡量的全新沉寂。
马特理解了他的意思:
“托尼……你这是在创造一个‘诅咒’。一个能污染读者的故事。你是在往‘市场’本身,投毒。”
“完全正确,这正是我想要的!”
托尼脸上绽开苍白的笑,
“我们伤不到他们,维度的天堑横亘在中间。但我们能让他们‘害怕’。让他们阅读我们这个‘产品’时,感到被审视、被追问,甚至被威胁的寒意。”
“当看故事不再是安全的消遣,当角色隔着纸页对你发出诘问,你猜,这个‘市场’还能存在多久?”
这是属于同归于尽的计划。
他们要创造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叙事病毒,借由“产品”本身,去侵染那些“消费者”。
高士奇陷入了沉默。
他那属于“平衡”的神性正在疯狂运算,试图推演这个计划的后果,得到的结果却只有一片混沌——无法预测,更无法平衡。
这比他以往任何决定都要凶险百倍。
“我们没法保证成功。”高士奇的声音凝重如铁,
“甚至可能,只是为他们再添一个更刺激的‘角色觉醒’品类,让他们赚得更多。”
“我知道。”托尼坦然颔首,
“这是一场豪赌。但我们已经没有筹码可输了。困在他们的规则里,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规则锻造成我们的武器。”
他凝视着高士奇,目光灼灼如炬:
“你拥有‘平衡’的力量,却一直用来‘抹平’一切。现在,我需要你用它来‘放大’——放大最微小的‘不协调’,最不起眼的‘怀疑’。”
“让它像裂变的原子般膨胀,直到撕裂整个故事的虚假表皮,露出那足以灼穿一切的‘真实’。”
高士奇闭上眼。
脑海中,那个被他亲手塑造成完美囚笼的世界再次浮现——他的人民在绝对安全里褪尽灵魂,成了精致的提线木偶。
他终于明白:被动防御的“平衡”,不过是在亲手打造更华丽的牢笼。
“现在,选择权在您手中,高士奇先生。”
K女士的声音如终审判书般落下,
“您可以继续推行‘平衡’,将您的世界彻底雕琢成本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或者,您可以停下——让冲突回归,让痛苦重生,让您的朋友们,重新握住战斗与牺牲的‘意义’。”
“无论您作何选择,”她微微欠身,优雅得像一台精准咬合的齿轮机,
“公司都将是最终的赢家。”
话音消散的瞬间,她的身影已在办公室的光影里缓缓“溶解”,仿佛从未有过实体。
原地只余下,那座文件堆叠的山峰,那份价值暴涨三倍的估值报告,以及三个被推入完美绝境的“核心资产”。
高士奇伫立窗前,凝视着那个被自己亲手扭曲的美丽世界。
他真切触摸到,“平衡”这个概念,所能孕育的,最极致的“失衡”。
他坠入了一个无法用算力拆解的神级悖论。
而托尼·斯塔克,望着高士奇的背影,又扫了一眼桌上,那堆积如山、散发着冰冷金属味的规则条款。
心生一念!
如果既无法从外部击碎规则,也不能从内部消解价值……
那么,或许只剩下最后一条路——
将这该死的游戏,彻底玩脱。
主动去扮演,一个他们最不愿成为的角色——
去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员工”。
办公室里,那份价值翻了三倍的估值报告,像一束无声燃烧的冰焰,在三人瞳孔里投下幽冷的光。
高士奇亲手缔造的地狱,竟成了这家公司最畅销的艺术品。
这个事实,比任何有形的枷锁都更沉,压得人喉头发紧。
“我错了。”
高士奇的声音响起,卸下了神性的威严,只剩下凡人的喟叹。
他望着窗外那个被“平衡”得近乎窒息的世界,那双总含着矛盾的眼睛里,终于泄露出些许动摇。
他本想用“无”来对抗“有”,到头来却亲手将“无”,打磨成了更昂贵的商品。
他每一次挣扎着反抗,都被这个系统精准捕获、包装,再以更高的价格兜售出去。
“我们都错了。”
马特·默多克早已放弃了倾听,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此刻能听到的,只有自己被明码标价后反复回荡的回声。
“我们总想着‘解决’某个问题,但对他们而言,我们从不是问题——我们本身,就是答案。”
托尼·斯塔克既没看窗外,也没瞥那份报告。
他只是死死盯着高士奇的背影,目光锐利如刀。
“不。”
托尼冷静得像一块正在承受极限压力测试的合金,
“我们没错。我们只是……还不够狠。”
他迈步走到高士奇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一同望向那个名为“静滞的完美”的,被扭曲的世界。
“你想让这产品变得‘无聊’。”
托尼开口,语气里没有半分安慰,更像一场冷酷的复盘,
“典型的工程师思路:让机器缺了燃料就转不起来。但你忘了,我们的‘客户’——那些更高维度的‘鉴赏家’,他们从不消费燃料。”
“他们消费的是‘意识概念’。而你,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更顶级的新概念。”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像在吐露一个浸满黑暗的商业机密:
“所以,我们不能再想着破坏产品了。我们要破坏的是……‘市场’。”
马特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望向他。
“我们要做最完美的员工。”
托尼嘴角勾起毫无笑意的弧度,
“要榨干公司所有资源,动用我们全部的‘合作者’权限,去打造一款现象级的、注定成为爆款的‘产品’。”
高士奇缓缓转过身,那双始终藏着矛盾的眼睛紧紧锁定托尼——他知道,这绝非终点。
“这款产品,”
托尼的声音几乎低成耳语,
“会有英雄史诗的宏大,有你那‘完美静滞’的哲学深度。它会有冲突,有牺牲,有成长,有让所有‘读者’,都死死咬住不肯松口的情感钩子。它将完美贴合他们所有的KpI指标,一分不差。”
“但是,”
托尼眼中燃起一簇火焰,
“这个故事的核心,只有一个。”
“它的主角,会慢慢意识到,自己活在一个故事里。”
“他会挣扎,会痛苦,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那个‘作者’、那个‘读者’。他的终极目标不是拯救世界,而是要从书页里爬出来,揪住那个正看着他受苦的‘人’的衣领,问出一句话——”
“‘你为什么,要看着我受苦?’”
这间办公室里,弥漫开一种连“叙事资本”都无法衡量的全新沉寂。
马特理解了他的意思:
“托尼……你这是在创造一个‘诅咒’。一个能污染读者的故事。你是在往‘市场’本身,投毒。”
“完全正确,这正是我想要的!”
托尼脸上绽开苍白的笑,
“我们伤不到他们,维度的天堑横亘在中间。但我们能让他们‘害怕’。让他们阅读我们这个‘产品’时,感到被审视、被追问,甚至被威胁的寒意。”
“当看故事不再是安全的消遣,当角色隔着纸页对你发出诘问,你猜,这个‘市场’还能存在多久?”
这是属于同归于尽的计划。
他们要创造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叙事病毒,借由“产品”本身,去侵染那些“消费者”。
高士奇陷入了沉默。
他那属于“平衡”的神性正在疯狂运算,试图推演这个计划的后果,得到的结果却只有一片混沌——无法预测,更无法平衡。
这比他以往任何决定都要凶险百倍。
“我们没法保证成功。”高士奇的声音凝重如铁,
“甚至可能,只是为他们再添一个更刺激的‘角色觉醒’品类,让他们赚得更多。”
“我知道。”托尼坦然颔首,
“这是一场豪赌。但我们已经没有筹码可输了。困在他们的规则里,唯一的出路,就是把规则锻造成我们的武器。”
他凝视着高士奇,目光灼灼如炬:
“你拥有‘平衡’的力量,却一直用来‘抹平’一切。现在,我需要你用它来‘放大’——放大最微小的‘不协调’,最不起眼的‘怀疑’。”
“让它像裂变的原子般膨胀,直到撕裂整个故事的虚假表皮,露出那足以灼穿一切的‘真实’。”
高士奇闭上眼。
脑海中,那个被他亲手塑造成完美囚笼的世界再次浮现——他的人民在绝对安全里褪尽灵魂,成了精致的提线木偶。
他终于明白:被动防御的“平衡”,不过是在亲手打造更华丽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