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反鬼子扫荡(一)-《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为了说明白为什么鬼子的旅团下面只有两个联队,联队下面只有两个大队等问题,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鬼子部队的编制标准。

  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也就是常备军师团。这些部队的编制全部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到抗日战争中期时,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这时候的甲等旅团,还是设有两个联队;但其它等级旅团,就不再设联队,变成了只有4-5个步兵大队的独立混成旅团等形式。

  在得到侦察兵的消息后,培训部的三个团让出了驻防的镇子,分别向东、向西快速运动,躲过了鬼子的扫荡。

  跳出鬼子包围圈的三支部队,反过来分别攻占了滁县、来安县和定远县的很多乡镇,炸毁了一段津浦铁路。气得鬼子旅团长哇哇乱叫,却又毫无办法。

  鬼子没有围住新四军的部队,既非常不甘心,又非常生气。鬼子旅团长本想毁掉藕塘镇这个镇子,但镇长和乡绅们之前不停地给他们报告新四军的消息,现在又苦苦地哀求,鬼子没法对向他们示好的“榜样”下手,于是就在回程的路上,把火气洒向了别的村庄和镇子。一路走,一路烧杀抢掠。

  听侦察兵汇报鬼子的罪行后,三个团的官兵们都义愤填膺,决心要好好教训教训这帮畜牲不如的东西。

  在指挥部里,韦志伟说,他和杨永志研究了一套方案,希望能按他们这个方案来收拾鬼子这个旅团。大家看了方案后,方案立即就被通过。张大伟虽然有很多想法,甚至认为这方案有点儿戏,但他是新参加人员,不知道部队的实力,也怕闹笑话。由此,他的疑问就憋在了肚子里,没敢提出来。

  对于向滁县县城撤退的鬼子,韦志伟原想在皇甫山那里让鬼子享受一次“天女散花”的热情,后面想到皇甫山里埋藏的物资,就把方案改了。

  当鬼子走到琅琊山脚下时,眼看着马上就到滁县县城了,鬼子们突然看到从琅琊山上飞来了无数的炮弹。新四军干部培训学校教学培训部的反击开始了。

  配备给10团的一个直筒炮营,36门直筒炮三个极速射后,10团的战士们拆开炮身、炮架,一装褡裢,再往马背上一放,骑马就转移了。等鬼子反应过来,架炮反击的时候,新四军早已跑得没了踪影。

  对于向定远县城撤退的这伙鬼子,他们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当他们在池河边渡河,且一半已经过河,另一半还在河对岸时,突然就飞来了36枚迫击炮弹,紧接又飞来36枚,后面还飞来36枚,这是配备给7团的一个营的直筒炮在齐射。108枚105毫米炮弹,让在河边密集聚集,且躲没处躲、藏没处藏的近3000名小鬼子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

  发射3发炮弹后,7团战士们的操作同10团战士一样,他们拆开炮身、炮架,一装褡裢,再往马背上一放,骑马就转移了。

  这还没有完,扶着好几百伤兵回到滁县县城的鬼子,刚刚在营房里列队,等待鬼子军官分配住房的时候,又连着飞来了3个36枚迫击炮弹和没完没了的榴弹炮弹。

  这次袭击,把包括鬼子旅团长在内的所有鬼子都惹毛了。鬼子联队长把战刀向琅琊山一指,嘴里不知道喊了几句什么,他下面的大队长、中队长,就分别集合自己的手下,带齐各类装备,嗷嗷叫喊着冲出了营房。这时候,可以行动的1000多鬼子,有搭卡车的,有坐三斗摩托的,那些没挤上卡车和摩托车的鬼子就跑步向琅琊山冲去。

  这时候炮兵开始对着这些冲锋的鬼子轰炸,但效果很差,一辆卡车、一辆摩托都没炸着;步行的鬼子非常分散,一炮炸不上两个人。于是,炮兵们就转而向滁县火车站轰击。全营三次齐射后,直筒炮炮兵们带上火炮,骑上战马就跑到琅琊山的西面,重新建立了新的炮兵阵地;而榴弹炮却还在远处射击。

  当鬼子们看到炮兵轰炸车站的时候,肯定是更生气了。估计都在骂新四军太猖狂,得寸进尺,拿他们这些皇军不当回事儿,他们一定要杀光新四军才解心头之恨。

  搭乘6辆卡车和30多辆摩托车的300多鬼子最先来到琅琊山脚下。他们下车后,炮兵们架起6门92式步兵炮,就向山顶轰击,以为新四军的榴弹炮就在山顶似的。而10团的炮兵观察员看见鬼子的炮兵阵地后,就开始指挥校正火炮的弹着点;很快,鬼子的炮兵阵地就挨了两炮,10来个侥幸还活着的鬼子,拆解开2门尚完好的火炮,抱起火炮部件马上就离开了炮兵阵地。

  在炮兵们对战的同时,鬼子的步兵们就从山的东面开始拼命往上爬。

  当鬼子们爬到半山腰的时候,突然,前后左右的草丛中响起了一阵阵密集的枪声。鬼子们刚刚找到枪声的来源地,但还没有找到是何人开枪时,200多个鬼子就成为了枪下之鬼。剩下的百十来个鬼子虽然全都趴在草丛中,但从高处射来的子弹,最终还是让他们一一吃到了铁花生米。

  过了一会儿,步行前来的近千名鬼子到达了山脚下,他们同前面的鬼子一样,在他们中队长的指挥下,拼命向山上爬去。

  看到密密麻麻向山上爬来的鬼子,杜班担心鬼子手里的掷弹筒,就带着突击连和前面消灭的300多名鬼子装备,往琅琊山西面撤,并分别让三个排回各团参加战斗。

  鬼子们爬上了山顶,发现毛都没见着一根,气得鬼子们拿着枪四处乱射一通。

  鬼子们发现山顶既不是一块平地,也不是类似圆形的尖顶,而是有很多小山。山与山之间是谷地或起伏不大的沟壑,大约三五百米那样的宽度;这些绵延向西的小山,估计至少会有三四公里的长度。

  看到这样的地形,鬼子们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了。等在后面的鬼子大队长爬上来后,他一点都没犹豫,指挥刀向西部一指,嘴里大喊着“突刺格格!”就带着大批的鬼子向西面冲了过去。

  估计鬼子大队长一直在想,绝不能让新四军跑了。没错,新四军很对他的脾气,不仅没跑,还专门在山里等着他们。当鬼子顺着山间谷地向前跑出一公里左右路程时,10团的直筒炮又响了,连着三个齐射,108枚炮弹,将暴露在荒野中的鬼子,至少炸死炸伤了一半之多。

  在鬼子挨炸的时候,一队一队位于山边的鬼子就拼命地往小山上爬。这时候,布置在小山上的机枪就喷出了腥红的火舌。还是在这个时候,那些悍不畏死的鬼子军官们,指挥着一队队的鬼子不停地向山间谷地的前后拼命向外冲。紧急支援过来的机枪连分别把两挺魔鬼机枪的枪管都打报废了,气得团长国平大骂机枪连长不知道心疼武器,让他打完这仗背大锅去。

  在炮轰和鬼子向谷地前后冲锋的同时,埋伏在小山上的10团战士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早就开始进行打靶练习了。不到200米的距离,让战士们过足了枪瘾。

  炮击停止后,10团的战士们打得更欢。他们见到能动弹的鬼子就射击,看到一些坡坎下面可能藏有鬼子,就用小炮或掷弹筒轰击;一时打得鬼子只有招架之功,根本没有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