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名字来历-《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他伸出手去,想抱抱孩子,被自家老婆一把给推开了,“你会抱什么孩子,一边凉快去吧!”没办法,孩子不让抱,他只好起身,走到锅台跟前准备做饭。当他拿起锅盖时,发现饭已经做好。想想儿子在忙乎着照顾儿媳妇,老婆也腾不出手来,于是自己就盛饭先吃了起来。

  没过两分钟,儿子进来了。

  “妈,让我抱一会儿,你先吃饭。”

  “你先吃吧,你看看,连着打哈欠,好像要睡觉了。”

  “爸,你还有个任务,得给孩子取个名。”

  “让我取名,我都不知道是男娃女娃呢,取哈名呀!”

  “噢,我们都忙忘了,忘了告诉你了,是个女娃。”

  “还我们不告诉你男娃女娃,你自己干啥去了,都不晓得在家里帮点忙。你看看把启明忙的,这身上的汗水都还没干!要不是我插空把饭做上,一家人都得饿肚子。你这时候回来就吃饭,自己还好意思说我们!”

  好吧好吧,赶紧走人!四川女人不好惹,哪个时代都一样。

  王成有端上饭碗,立马迈出门槛,走到了自家的院坝里,边吃饭边习惯性地四周打望。

  当他快要吃完饭时,看见门前不远处的田埂上有几个人走来,再定睛一看,是梅大善人两口子和他家儿媳妇宋群芳。梅大善人拎着两刀腊肉,这1刀约2~3斤,是当地亲戚间送礼的标准礼物;他家夫人拎着一竹筐鸡蛋,儿媳妇拎着两只鸡,一家人一边走一边在说着什么。

  一看这一家人朝自家走来,王成有赶紧扒拉完最后两口饭,进屋叫上自家老婆,紧着跑了几步向梅大善人一家迎了过去。一边跑,王成有心里还一边嘀咕:他家孙子出生时,自己家只送了一筐鸡蛋,没送腊肉和母鸡,这后面咋还呀!

  ”哎呀,梅大老爷,你看这是,这哪能担当得起呀!”

  “老弟呀,祝贺祝贺,恭喜恭喜了!都乡里乡亲的,应该的,应该的!”

  “你看,这一大早,你还跑这一趟。”

  “哎,这有什么呢,老哥替你高兴,多跑多少趟都愿意呀。”

  一行人一边走一边寒暄,期间,梅大善人问了一下男女。在有说有笑中,没走几步路就来到了王成有家的院坝里,王成有赶紧招呼客人往王启明早已摆好的凳子上坐。

  这时候,梅大善人拿出10块大洋要交给王成有,王成有死活不让。梅大善人一看撕扯不过,就说:“老弟,你听我说。启明和庆昆是好兄弟,是不?是不是过命的好兄弟?启明那么有出息,比我家庆昆不知强了多少倍,我可把启明当半个儿子,以后还指望启明多提携提携庆昆呢。这不,你家的孙女,也得是我的半个孙女,你说是不是?这孩子刚生下来,花钱的地方可多呢,快收下吧!”

  拗不过梅大善人,王成有只好客气地收下了。

  还没等梅大善人坐到凳子上,梅家夫人和儿媳妇就起身直奔汪秀兰的卧室去了。一通客气声后,就听见两个女人对孩子的赞美声和对王启明不心疼老婆、不懂照顾月子里女人的批评声。

  男人们听着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聊天声,相互之间就问起了各自家里的情况。聊着聊着,梅大善人就聊到了关键问题。

  “老弟呀,孩子取名了吗?叫啥名呢?”

  王成有赶紧说:“还没呢,还没想过取啥名。大老爷,你看,这方圆十里就你的文化水平最高,你给取一个吧,我们全家人都谢谢你了。”

  “那可不行呀,给孩子取名必须是爷爷或爸爸。我虽然是爷爷辈的,也虚长了几岁,但我是外人,这名哪能由我这个外人取呢。要不这样,你们要是想好了,我给参谋参谋,还是应该行吧。”

  “嗯,那也行。启明,你想好叫啥名了吗?”

  “哎呀,爸,你就来吧,客气哈呀!”

  王成有想了一会儿才说:“我突然有个想法,我们家生的是女娃,娃娃出生的时候,不是彩霞满天吗,这好像有点兆头,我想,就叫王云彩吧!”

  梅大善人一听,马上赞同说:“这名好呀,真的太好了!老弟,王姓在百家姓里本来就排前面,云彩是美丽的象征,预示着一辈子的美好生活。在别人前面享受美好的生活,多吉祥的名字呀,这名字取得太好了!”

  看见梅大善人这么认可,王成有心里也有点得意,本想再恭维梅大善人几句,但怕适得其反,于是嘴上说:“谢谢梅老爷的认可,还有你给的这么好的解释,我们家彩彩定是一个有福之人了!”

  王启明本来不是太认可这个名字的,见梅大善人这么认同,心想,算了,等以后再改吧,于是就没有吱声。

  定完孩子的名字后,梅大善人又问了问王启明后面要到哪里去“做生意”,准备买卖些什么东西。又对自己的儿子梅庆昆一顿数落:不求上进、一事无成。最后,没忘了对一岁多的孙子一通赞扬:聪明伶俐、懂事乖巧、天天都有进步。

  其间,又有村里的李大娘、杜婆婆、张嫂、严家媳妇,还有邻村的乡亲们来送鸡蛋、母鸡、腊肉等。

  两家人聊了一会天之后,梅大善人的夫人和儿媳妇就着急回家了,于是王成有就邀请梅大善人一家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来喝满月酒。至此,梅大善人一家方才离去。

  回家的路上,梅大善人心意难平,一路无话。梅家夫人和儿媳妇一路小声地说着王家婆婆不会带小孩,孩子应该吃什么东西、用什么东西准备得都不好等等。

  到了晚上,吃完晚饭后,梅大善人把一家人叫到堂屋,郑重其事地说:“今天到王成有家去贺喜,还真受了点小刺激,我说出来,你们看看哈。这王老弟家真不能小瞧呀,你看看人家的孙女,出生的时间就这么好,取那个名字那么大,那么响亮,听着就让人舒服。看看我们家孙子:梅盛义,一下差到哪里去了。”

  夫人说:“老爷,义娃的名字,算命先生不是说很好吗,你别歪想了。”

  儿子也说:“爹,取名字的时候你不就说,做人就必须要有情有义,特别是男人。还有,我能回来,那还不是靠启明和郭振兴大哥之间的深厚情义吗。所以,爹,我也觉得义娃的名字取得好。我们就不和老王家比了吧!”

  梅大善人又说:“这孩子的名字,还好说,你们看没看到,他们一个普通人家,就生了一个女娃,怎么那么多来送礼的?看看我们家生孙子的时候,村里就王老弟和杜婆婆家来人了,外村也就来了两三家人,我怎么也想不通呀!”

  “你们是知道的,我们家一直对这些乡邻们不错吧。就说大旱天干那年,村里谁没得到我们家的救济呀!严家坝、刘家沟,还有远一点的其它村,谁来借粮我们没借。再说了,我们家虽然有100多亩水田、50亩地,一年收粮看似不少;但我们基本都卖了的,也没留多少粮食。那一次,我们也是冒不少风险的,要是第二年连着干旱的话,我们也会跟他们一起去要饭吃的。那么多人怎么就没记住我们家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