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未等郭振兴让那名排长组建骑兵连,就有侦察兵回来报告:有一个中队的鬼子,在江边三汊子位置从船上下来后,正在江边的大道上大量地抓捕溃兵,并时不时地与溃兵发生枪战。
郭振兴让部队立即出发,同时让17个广西老兵带着从新来的士兵中选出的20个代表一同前往。
来到江边的大道上,郭振兴只发现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围着一地数千名溃兵,就问侦察排长,其它人呢?排长汇报说“奔汤沟镇去了!”
为什么奔汤沟镇去?郭振兴想了一下就明白了,一定是去找寻昨天那54个鬼子。
先打哪一部分呢?按正常逻辑,应该先消灭鬼子的大队人马,然后再回来收拾这一小队鬼子;如此的话,郭振兴又担心这些鬼子把溃兵押到江对岸去。不犹豫,郭振兴准备先收拾掉这50多个鬼子再说。
面对长江边上两三公里范围内一览无余的平坦地势,什么隐蔽、什么伏击战术就不要想了,只能强攻;而且强攻还只能由突击排来完成。郭振兴心疼突击排的狙击队员们,怕他们有闪失,久久下不了决心。
这时候,新来那些士兵选出的20个代表中,有一个叫黄彦波的连长看出了郭振兴的顾虑。是呀,谁能看不出来呢,就这地势,你不强攻还能有别的办法吗?再看看部队,一个炮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突击排,让谁去进攻?只能是突击排!突击排,那可都是神枪手呀,个个是宝贝,牺牲一个都是部队很大的损失!
黄彦波说:“长官,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么多兄弟都战死了,我们不怕再死一次。你把任务交给我们吧。我们不能让神枪手去做无谓的牺牲!”
郭振兴很欣喜地看着黄彦波,并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的理解,谢谢你们!但你们也才刚刚随我们部队行动,怎么能让你们去冲锋呢!”
黄彦波说:“长官,你让我们都骑马冲锋,我们学学骑兵去砍杀那些鬼子!你让那些神枪手后面再跟进,我保准那些鬼子一个也跑不了!”
郭振兴让参谋马上安排,但那20名新来的士兵代表和广西老兵很多人也就刚刚会骑马;为了避免在战马冲刺时掉落马下,他们让其它人用绳子、布条等能用的东西把他们紧紧地绑到马上,然后就举起马刀,骑马站成了一排。
看着这些自告奋勇的勇士们,郭振兴眼眶都湿润了!他挥了挥手,黄彦波就带着这20多名骑兵缓缓地从低洼的地势中走了出来。之后,一字排开,大致排队整齐后,黄彦波马刀向前一指,战马就慢慢跑了起来。
第一队“骑兵”刚刚出击,突击排的队员们就骑马在他们后面排成一排,准备跟随在他们后面300米左右的距离一起冲锋。
40多匹战马一起出击,虽然没有多大的声势,但也让那一小队的日本鬼子傻了眼。他们万万也想不到,被打得丢盔卸甲的中国军队,居然还会有骑兵敢向天下无敌的大日本皇军进攻!但鬼子毕竟训练有素,他们只是慌乱了一下,马上就架起了携带的3挺轻机枪和3具掷弹筒,并就地组织了一条散兵线。
这时候,第一队“骑兵”的战马越跑越快,战士们在马背上死死地抓住马具,生怕自己从马背上掉下来。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了,鬼子的机枪开始炒豆般地响了起来,掷弹筒也开始连续不断地发射炮弹。
这时,这些骑兵们就看到在鬼子散兵线前的剧烈爆炸和腾起的巨大烟雾。还没等烟雾散去,骑兵们就冲到了鬼子跟前。
骑兵们正想怎样把马停下来,好用马刀劈砍鬼子时,他们却看到了让他们惊奇不已的一幕:一群一群的溃兵正在和鬼子搏斗,骑兵们好不容易举起的马刀,都没法往下砍。
等烟雾散尽,已在300米外开始瞄准的狙击队员们也找不到敌人了。郭振兴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兴奋地用右拳在空中猛击了一下,嘴里高喊到:“太好了!”
54个鬼子,全部被捅成了马葫芦。8个溃兵,倒在了机枪口下,20多个骑兵和战马,包括突击排的人马无一受伤。
郭振兴骑马来到这些溃兵面前,高声喊到:“我们是新组建的新四军,欢迎各位勇士和我们一起杀鬼子,一起杀光这些畜生,你们过过瘾后,愿意走的再回你们的老部队。”
那些溃兵听见这些话后有些将信将疑,但新四军救了他们,他们也不能不感恩。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为了救他们,仅仅20多名骑兵就敢奋不顾身地冲向50多名鬼子,他们当时很多人都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现在,新四军长官又说,以后还允许他们回老部队去,这么大义和这么仁义的长官,他们怎么能驳了长官的面子呢!
于是,就有人带头高喊:“同意!”“同意!”再后面大家就都跟着喊“同意!”“同意!”
郭振兴心里想的是另外的100多名鬼子,于是就让任文德带几名后勤战士在此整理溃兵队伍,并让后面带往银屏镇;他则带部队向汤沟镇行进,去消灭那100多鬼子。
就100多个鬼子,郭振兴也不敢小瞧。黄彦波告诉郭振兴,要防止鬼子的炮火,鬼子的炮打得非常准。
郭振兴告诉黄彦波,现在鬼子在明,部队在暗,正是部队打伏击的好时候。
但要打伏击,就要选好伏击阵地。这里可不是在四川,这是长江边上。在汤沟镇到长江边全都近似平原的地方,哪里去找伏击阵地呢。昨天的伏击阵地,那是只伏击54人,今天至少是120多人!
郭振兴问黄彦波有什么想法,黄彦波说,这里唯一可以隐藏人的地方,就是那一片芦苇,但芦苇前面的道路只有100来米长,而鬼子一个中队的行军队伍应该有200米长,甚至可能超过300米。所以,这里根本不具备伏击条件,没法伏击鬼子。
郭振兴说:“如果把神枪手全部埋伏在芦苇丛中,把机枪阵地布置在芦苇前面道路的正前方,挡住鬼子的去路,把炮兵阵地建在远处。等鬼子中间部队经过芦苇丛时,就开火。那样,已经走过芦苇丛的鬼子就处在机枪的射程之下,被机枪消灭;还未到芦苇丛的鬼子就用炮火消灭。”
黄彦波问:“咱们的火炮隐藏在哪里,近处没有任何可隐藏的地方。另外,火炮还要在鬼子的火炮开火前先开火才行。”
郭振兴让部队立即出发,同时让17个广西老兵带着从新来的士兵中选出的20个代表一同前往。
来到江边的大道上,郭振兴只发现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围着一地数千名溃兵,就问侦察排长,其它人呢?排长汇报说“奔汤沟镇去了!”
为什么奔汤沟镇去?郭振兴想了一下就明白了,一定是去找寻昨天那54个鬼子。
先打哪一部分呢?按正常逻辑,应该先消灭鬼子的大队人马,然后再回来收拾这一小队鬼子;如此的话,郭振兴又担心这些鬼子把溃兵押到江对岸去。不犹豫,郭振兴准备先收拾掉这50多个鬼子再说。
面对长江边上两三公里范围内一览无余的平坦地势,什么隐蔽、什么伏击战术就不要想了,只能强攻;而且强攻还只能由突击排来完成。郭振兴心疼突击排的狙击队员们,怕他们有闪失,久久下不了决心。
这时候,新来那些士兵选出的20个代表中,有一个叫黄彦波的连长看出了郭振兴的顾虑。是呀,谁能看不出来呢,就这地势,你不强攻还能有别的办法吗?再看看部队,一个炮兵连、一个机枪连、一个突击排,让谁去进攻?只能是突击排!突击排,那可都是神枪手呀,个个是宝贝,牺牲一个都是部队很大的损失!
黄彦波说:“长官,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么多兄弟都战死了,我们不怕再死一次。你把任务交给我们吧。我们不能让神枪手去做无谓的牺牲!”
郭振兴很欣喜地看着黄彦波,并握着他的手说:“谢谢你的理解,谢谢你们!但你们也才刚刚随我们部队行动,怎么能让你们去冲锋呢!”
黄彦波说:“长官,你让我们都骑马冲锋,我们学学骑兵去砍杀那些鬼子!你让那些神枪手后面再跟进,我保准那些鬼子一个也跑不了!”
郭振兴让参谋马上安排,但那20名新来的士兵代表和广西老兵很多人也就刚刚会骑马;为了避免在战马冲刺时掉落马下,他们让其它人用绳子、布条等能用的东西把他们紧紧地绑到马上,然后就举起马刀,骑马站成了一排。
看着这些自告奋勇的勇士们,郭振兴眼眶都湿润了!他挥了挥手,黄彦波就带着这20多名骑兵缓缓地从低洼的地势中走了出来。之后,一字排开,大致排队整齐后,黄彦波马刀向前一指,战马就慢慢跑了起来。
第一队“骑兵”刚刚出击,突击排的队员们就骑马在他们后面排成一排,准备跟随在他们后面300米左右的距离一起冲锋。
40多匹战马一起出击,虽然没有多大的声势,但也让那一小队的日本鬼子傻了眼。他们万万也想不到,被打得丢盔卸甲的中国军队,居然还会有骑兵敢向天下无敌的大日本皇军进攻!但鬼子毕竟训练有素,他们只是慌乱了一下,马上就架起了携带的3挺轻机枪和3具掷弹筒,并就地组织了一条散兵线。
这时候,第一队“骑兵”的战马越跑越快,战士们在马背上死死地抓住马具,生怕自己从马背上掉下来。
眼看距离越来越近了,鬼子的机枪开始炒豆般地响了起来,掷弹筒也开始连续不断地发射炮弹。
这时,这些骑兵们就看到在鬼子散兵线前的剧烈爆炸和腾起的巨大烟雾。还没等烟雾散去,骑兵们就冲到了鬼子跟前。
骑兵们正想怎样把马停下来,好用马刀劈砍鬼子时,他们却看到了让他们惊奇不已的一幕:一群一群的溃兵正在和鬼子搏斗,骑兵们好不容易举起的马刀,都没法往下砍。
等烟雾散尽,已在300米外开始瞄准的狙击队员们也找不到敌人了。郭振兴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发生的一切,兴奋地用右拳在空中猛击了一下,嘴里高喊到:“太好了!”
54个鬼子,全部被捅成了马葫芦。8个溃兵,倒在了机枪口下,20多个骑兵和战马,包括突击排的人马无一受伤。
郭振兴骑马来到这些溃兵面前,高声喊到:“我们是新组建的新四军,欢迎各位勇士和我们一起杀鬼子,一起杀光这些畜生,你们过过瘾后,愿意走的再回你们的老部队。”
那些溃兵听见这些话后有些将信将疑,但新四军救了他们,他们也不能不感恩。特别是当他们看到,为了救他们,仅仅20多名骑兵就敢奋不顾身地冲向50多名鬼子,他们当时很多人都激动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现在,新四军长官又说,以后还允许他们回老部队去,这么大义和这么仁义的长官,他们怎么能驳了长官的面子呢!
于是,就有人带头高喊:“同意!”“同意!”再后面大家就都跟着喊“同意!”“同意!”
郭振兴心里想的是另外的100多名鬼子,于是就让任文德带几名后勤战士在此整理溃兵队伍,并让后面带往银屏镇;他则带部队向汤沟镇行进,去消灭那100多鬼子。
就100多个鬼子,郭振兴也不敢小瞧。黄彦波告诉郭振兴,要防止鬼子的炮火,鬼子的炮打得非常准。
郭振兴告诉黄彦波,现在鬼子在明,部队在暗,正是部队打伏击的好时候。
但要打伏击,就要选好伏击阵地。这里可不是在四川,这是长江边上。在汤沟镇到长江边全都近似平原的地方,哪里去找伏击阵地呢。昨天的伏击阵地,那是只伏击54人,今天至少是120多人!
郭振兴问黄彦波有什么想法,黄彦波说,这里唯一可以隐藏人的地方,就是那一片芦苇,但芦苇前面的道路只有100来米长,而鬼子一个中队的行军队伍应该有200米长,甚至可能超过300米。所以,这里根本不具备伏击条件,没法伏击鬼子。
郭振兴说:“如果把神枪手全部埋伏在芦苇丛中,把机枪阵地布置在芦苇前面道路的正前方,挡住鬼子的去路,把炮兵阵地建在远处。等鬼子中间部队经过芦苇丛时,就开火。那样,已经走过芦苇丛的鬼子就处在机枪的射程之下,被机枪消灭;还未到芦苇丛的鬼子就用炮火消灭。”
黄彦波问:“咱们的火炮隐藏在哪里,近处没有任何可隐藏的地方。另外,火炮还要在鬼子的火炮开火前先开火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