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谋划阻援-《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突击大队在忙着培养新队员,邓大猛却在为下一步攻击目标伤脑筋。

  目前,刘存厚在镇巴境内的兵力还有5个团。在县城北面的杨家河镇和陈家滩镇这两个小镇子上分别驻有一个团的兵力,镇巴县城驻有3个团的兵力。

  第一支队原先确定的是要先打掉外围镇子驻军,最后再攻打县城。但邓大猛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没办法跳到镇巴县城北面去,打掉杨家河镇和陈家滩镇驻军。原因是,如果游击军主力绕到北面去打那两个镇子,那镇巴县城的驻军就有可能向南逃窜,如果这时候刘存厚再从万源县城出兵,那留在盐场镇和渔渡镇的两个大队就危险了。如果分兵,一个大队去消灭敌人一个团,把握性不大,弄不好就会产生重大伤亡;即使只守不攻,在两个镇子加上县城敌人的联合攻击下,也必然产生重大伤亡。如果分两个大队去北面打那两个镇子,一方面,那两个镇子和县城的驻军一旦夹击游击军,容易造成危险;另一方面,敌人如果从万源出兵攻击盐场镇和渔渡镇的两个大队,从镇巴县出兵攻击驻扎在小洋镇的支队部和两个大队,那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不仅取得不了战果,还肯定会产生大量伤亡。

  怎样才能有个万全之策呢?还是9个人商量,没有结果。再问那个“直回路”,彩彩只是说:“我们可以打阻击”,就没了!

  邓大猛想不出办法,只好顺着彩彩这个思路想下去,想着想着,邓大猛突然就有思路了。邓大猛把几个军事干部叫过来,说出了他的想法。

  一是把驻防盐场镇和渔渡镇的两个大队集中到小洋镇来,在增加主力军力的同时,不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二是调一个大队到北面去阻击那两个镇的敌人北逃。三是主力全力攻击镇巴县城。

  郭振兴对全力攻击镇巴县城提出了一点疑问。他认为,镇巴县城守军如果没有援军,那游击军攻破镇巴县城应该没有问题;但攻击敌人重兵驻防的坚城,必然会产生重大伤亡。如果久攻不下,万源县城的敌人再派兵来增援,那游击军将陷入被动的局面。

  刘红成认为,万源的敌人必定会来增援。刘存厚就这点家当,他不会看着我们一点一点地吃掉而坐视不管的。特别是当我们要吃掉镇巴县城的敌人时,刘存厚要是不管,我们就会继续吃掉北面那两个镇子的敌人,那他就会损失7个团的兵力了,加上之前在通江县损失的两个团的兵力,这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后期他几乎就无力再战了。

  那刘存厚是否一定会来增援呢?赵成新认为,也不一定。他认为,现在红军第10师、第11师在通江驻防,随时可以攻击宣汉县、达县、开江县等这些刘存厚刚刚重新占领的县城,刘存厚不能不考虑。但与我们要吃掉他的7个团相比,哪一头重要呢,不知道他会怎么认定、怎样决策。有一点我们可能忽略了,刘存厚拉队伍的能力是很强的。他手里有的是银子,又有兵工厂,很容易拉起队伍来。我们之前攻打宣汉县、开江县和达县时就发现,他当时给了民团不少钱,也派了军官去训练,正要把民团变成正规军。这次我们攻打镇巴县时,已经见识到了,他已经把这里的民团几乎全部变成了他的正规军。刘存厚现在重新占领万源、宣汉、开江和达县这几个县城后,正大量抽丁,说不定又武装起来几个团了。可能他已经有足够的力量阻挡红军两个师和游击军的攻击了。所以,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所考虑。

  这时候,刘红成接话了,他认为前面几位说得都有道理,但对于刘存厚是否来援这事,他觉得,谁也说不准。但君子不立危城之下,我们首先要做好自身的防御,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再考虑进攻消灭敌人。因此,他赞同邓大猛的方案,不管刘存厚是否要来增援或解围,我们必须马上把驻防盐场镇和渔渡镇的两个大队集中到小洋镇来,不给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

  刘红成说到这里时,邓大猛打断他的话说:“对撤回两个大队,你们谁还有意见?”大家都说没有,之后,邓大猛立即让报务员传达命令。

  刘红成后面接着分析,我们在撤回两个大队后,我们就立于了不败之地。之后,我们有两种思路,一是先避其锋芒,意思就是一旦万源县城敌人来援,那我们就离开小洋镇,避免两头受敌,这么做的结果就是,镇巴县城的敌人会溜到万源县城去。当然,在万源县城敌人没来增援之前,我们该干什么继续干。二是我们把部队全部集中在小洋镇,用一个大队阻击镇巴县城之敌,用主力消灭万源县城来援之敌。这一个办法,虽然我们会受一定的损失,但一下消灭6个团的敌人,我们取得的战果会非常大,并且回手就可以重新解放万源、宣汉等几个县城,彻底消灭军阀刘存厚。

  郭振兴、邓大猛都不赞成和敌人硬拼,郭振兴还提出,镇巴县是游击军新到地域,周边还有陕军部队、王三春的土匪等,还是小心为上。因此,刘红成说的第二点就不用考虑了,那就只剩下第一条。

  何庆东认为,大家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他相信刘存厚一定会来增援的。他如果不来增援,他的实力就会被游击军一点一点地削弱。如果他能救出镇巴县城的敌人,那他的实力并不会受多大损失。两相比较,他一定会来增援。当然,他来增援,风险就是那两个红军师的问题。但目前他占领的都是县城,两个红军师在没多少重武器的情况下,要攻击一个县城,难度还是很大的。基于此判断,刘存厚一定会孤注一掷,派出3-4个团的兵力来增援。

  邓大猛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大家思考得透彻,又一次感觉到自己能力的欠缺。这时候,他又想起了以前想过多次的事情,那就是,想用担架抬着王昆跟随部队指挥打仗。要是有王昆在,就一切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