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御林军”被打得找不着北-《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看到炮兵阵地上密集的爆炸和滚滚浓烟,敌1师的官兵们一下子就傻了眼。

  但敌人的师长、旅长没有傻眼,他们命令5团马上出击。

  立时,近千敌人就嗷嗷叫着冲向了红军的阻击阵地。

  看到敌人停止炮击的时候,魏洪江就让阻击部队返回了阵地后面的山坡上。当这近千敌人一边开枪,一边冲过来时。没人搭理他们,狙击队员们只管敌人身后的轻重机枪。干掉敌人所有轻重机枪后,红军阻击部队才进入阵地。此时,敌人已经冲到距离阵地不到200米的距离。

  进入阵地的红军,立即架起小炮和轻重机枪。

  最先开火的是小炮连,55门小炮,3个急速射,冲锋的敌人就没有能站着的人了。

  当然,敌人不是全被消灭了,而是能站着的人也全都趴到地上了。敌人团长指挥士兵在地面上匍匐前进,快速地爬向红军阵地。

  看到这一情况,红军阻击阵地上的人都傻了眼,还可以这样玩吗?你们可是精锐部队呀,部队的威严到哪里去了?

  但狙击手们可不会管那些事,300-400米的距离,他们一枪一个,高兴愉快地练起了枪法。

  守在阵地后面山坡上狙击的是六期队员,180支狙击步枪,他们刚打了两三发子弹,那些在地上爬行的敌人就再也没有能爬动的了。

  在远处用望远镜看到全过程的敌人旅长、师长,全都红了眼睛。可怜他们这些英勇的5团官兵兄弟了!

  看到敌人被全部消灭后,魏洪江知道已经达到了目的,他让狙击队员撤往山后之后,就开始组织阻击阵地上的所有红军官兵,扶着被流弹打中的几名受伤战士,开始起身慢慢向山后撤退,

  敌1师全体官兵眼睁睁地看着红军官兵,就在他们不远处旁若无人地慢慢撤走,全都傻了眼。他们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骄傲和自豪全都被眼前的一幕撞击得无影无踪了。

  丢人呀,丢到姥姥家去了!奇耻大辱!还怎么回去见重庆的父老乡亲!

  敌1师师长拔出手枪,刚要有所动作,就被一旅旅长,一把把枪抢了过去。

  一旅旅长说:“师长,别着急,还有我们呢!这才刚开始,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是呀,师长,还有我们呢!”这时候,师参谋长、三旅长、二旅长都抢着说话了。

  参谋长还说:“师长宽宽心,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我们并没有败嘛!再说,还有军长给我挺着的嘛。”

  师长羞愧地低下了头,转身找个地方就生闷气去了。

  参谋长赶紧指挥侦察营派人跟上红军,营长说早就跟上去了。参谋长又指挥后勤部队挖坑埋葬了那一个团的官兵。之后,他才指挥部队跟踪红军向连天山行进。

  这时候,参谋长没忘他们身后5公里远处的榴弹炮部队,他派了一名传令兵去通知,结果传令兵很快回来说,没有见到榴弹炮部队。他又派侦察营的一个连去找,2个小时后回来报告说,还是没有找到。参谋长不用想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但红军怎么做到的呢?参谋长寻思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

  其实,早在敌人全旅的小炮轰炸红军阵地时,曹班和方班就带领五期队员,利用炮弹爆炸的声音掩护,干掉了敌人保护榴弹炮的那一个连,并让侦察连的同志们搬走了榴弹炮。敌人的两门75毫米榴弹炮早就换主人了。

  当到达连天山安营扎寨之后,敌1师师长向刘湘汇报了今天的情况。他跟随刘湘已经二十多年了,虽然是上下级关系,但跟亲兄弟也没啥区别。所以,刘湘没有责备他,只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让刘湘再调一个旅来,再送一些迫击炮和弹药来。

  彩彩、魏洪江看到敌人已经来到山下,但敌人没有包围连天山,他俩还觉得有点奇怪。

  魏洪江解释说:“应该是敌人被打怕了,不敢轻易包围我们。”

  彩彩说:“估计又要搬援兵了。”“还会要补给!”

  彩彩让报务员给何庆东发报,让注意打劫敌人的补给。

  接到电报后,何庆东一直在想,从重庆到江安县,陆地道路基本都是山地,这些地方很容易遭到伏击;因此,敌人肯定是不敢走陆路运送补给的。如果敌人走水路,半路上不好截击。只有在怡乐镇那个码头或上岸后的半路上才好下手。

  另外,敌人会用多少人来接补给呢?如果超过两个团,那就麻烦了,自己啃不动,还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但敌人用一个团来接补给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他想好了,只能是,想办法炸毁敌人的补给。

  何庆东去找曹班和方班,说了自己的想法。曹班说,要炸毁敌人的补给应该不难。但那么多补给,直接炸毁了太可惜。方班的意思也是,还是应该想办法劫到红军手中来。

  听了这两人的话,何庆东都想揍这两小子。心里骂道,你以为老子不想吗,那不是劫不了才来找你们的吗?你们以为别人都傻呀!

  何庆东问二人有啥好主意,二人说到时候就会有主意的。这不跟没说一样吗?何庆东本想拿话噎他们一下,突然意识到,好像有点东西在里面,有门!想一想,高手在面对强敌或复杂情况的时候,不可能做计划的,主动权在人家手里,你的计划肯定不如人家的变化快。只能见招拆招,灵活应对!好吧,那就到时候再说!

  两天后,刘湘给敌1师运送了十船物资。运送船队经过合江县时,侦察连的同志们就发现了船队。

  此时,曹班和方班还在怡乐镇那个码头那里溜达呢,他们已经在这附近溜达两天了。这里地势开阔,不便于埋伏,但他俩人还试图找出点什么来。他俩认可的地方是,桥头村至关口村中间的那段山路,这是他们熟悉的地势,他俩认为在那里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