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解放开江县和开县-《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当时,一起陪同前去的王翠娥、汪安群听见这话,意识到了不对,但想要制止,却来不及了。孙碧君掏出佩带的手枪,没有丝毫犹豫,朝自己的心口就是一枪,柔软的身躯立时就倒在邓大猛的身上。

  听到这个消息,突击师的领导和核心队员们更是万分伤心,忍不住热泪长流。没人敢当面替邓大猛申冤,也没人敢赞美痴情的孙碧君,更没人敢歌颂他们凄美的爱情。只有满脑袋的不理解,满心的悲伤和愤怒,既不知该针对谁,更不知道该上哪里去发泄。彩彩找了一个没人的地方,放声痛哭了好长时间,最后是郭振兴和建建找到了她,并在他们的劝说下,好不容易才回到营房。

  这次事件,让突击师的出发时间向后推迟了一天。1934年8月25日,33军突击师留下五期队员和榴弹炮后,全师向开江县开进。留下的五期队员暂时由大于班指导训练。

  部队在宣汉县境内行进时,非常顺利。只是红色地方政权大多遭到破坏,还没来得及恢复,部队的一切需求都得靠自己解决。

  当部队进入开江县境内后,杨班与已经接到红33军通知,但还处于半地下的各地方党组织一一取得了联系。地方同志提供的信息显示,此时,开江县境内各乡镇都已没有驻军,分别只有不到10人的民团在维持政权。驻守开江县城的敌人名义上是一个团,实际只有不到一个营的兵力。

  为此,杨班经过和彩彩商量,命令一团1营配合三团的1营和2营围攻开江县的敌人;三团三营视情况分别向每一个乡镇派出一个班至一个排不等的兵力,消灭民团,恢复红色政权。在消灭敌人,并帮助开江县委成立县大队之后,每人购置一个背篓,并以营为单位到云阳县高阳镇会合。

  其余部队继续向开县进攻。

  当部队到达开县境内后,杨班同样与已经接到红33军通知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地方同志提供的信息显示,与开江县几乎完全一样,开县境内各乡镇也都没有驻军,也是分别只有不到10人的民团在维持政权。驻守开县县城的敌人名义上是一个团,实际上只有五六百人。

  从得到的情况看,突击师很快就可以消灭开县境内的敌人,并打开运输通道。彩彩让郭振兴与二团负责消灭开县的敌人,完成任务后,同样给每人购置一个背篓,并到云阳县高阳镇会合。她与杨班去考虑物资运输通道建设问题,同时组织接回药品与武器装备。

  彩彩让江班给黄中成发报,希望黄中成和伊万一起乘苏联或美国、英国的舰船,将物资运送到云阳县的高阳镇。

  同时,彩彩又通过汪秀兰给昆仑货栈的李响发电报,希望能运输一些食用盐、棉花、布匹、桐油等日常用品到云阳县高阳镇来。

  之后,彩彩给郭振兴留下了一团的2营,就带着其余部队直奔云阳县高阳镇而去。

  到达高阳镇后,彩彩指挥三团3营直接就包围了民团居住的一个三合院营房,并让狙击队员们从三合院开放的那一面,打击民团士兵。刚开始,民团士兵很嚣张,一顿乱骂惹恼了这些少年队员们。队员未等彩彩下命令,他们见着民团士兵就打。打爆几人脑袋后,没想到民团士兵居然架起了机枪;但当机枪手刚摆正机枪,还未瞄准并扣动扳机时,机枪手就倒了下去,紧接着又有数发子弹飞到机枪周围。见到这精准的枪法,原273团的官兵们既觉得解气,看着就爽,又都暗自庆幸他们原先那个老团长的英明决策了。

  这时候,队员们看不到民团士兵了,他们就瞄准窗户下面、大门两侧开枪,因为他们清楚,这些位置肯定有民团士兵蹲着,而挡在民团士兵前面的墙,内芯都是竹条编制的竹板、外层糊上黄泥后再抹的白石灰,根本起不到阻挡子弹的作用。

  一通射击下来,里面的民团士兵就有人喊投降了。接着,还活着的20多个民团士兵,就举手走出了营房。他们在征得红军士兵同意后,丢下枪,又返身回房间内,拉出了10多个受重伤的士兵和10多具尸体。

  之后,杨班安排狙击队员们到能停船的“港口”四周设防;让三团3营派出一个连打扫战场,一个连协助地下党同志押送并审讯俘虏;派另一个连依据地下党提供的情报去抓捕有血债的地主,抄这些地主的家,协助建立红色政权等。

  本来,彩彩准备在第二天召开公审大会及红色政权成立大会,但杨班见到她之下阻止了她。杨班说,他想把这个镇子“建设”成为长江航道的物资接收站,这样的话,这个镇子,包括周边的几个镇子就都不能有红色政权。这次接收物资后,镇子及周边区域还会自动被刘湘部队收复。

  杨班让地下党通知周边的几个镇子,对民团士兵俘虏、土豪劣绅只进行半公开审判、处置,不要在明面上建设红色政权。

  之后,杨班与地下党同志商量,想在镇上找一户有影响,能够心向红色政权的人家,并以此成立高阳镇自卫团,确保以后各类货物在明面上的接收。

  一天后,李响发来的五船货物就已到港。

  三天后,黄中成、伊万乘两艘英国的登陆舰来到了高阳镇。黄中成说,这次一路上可没人敢拦截,很多船看到英国军舰都赶紧让出航道,一路很是威风。但说他这次租船的2000大洋可全得由江班支付,

  三个人少不了一顿大酒、一顿吹嘘。可惜高阳镇只有好酒,却没有像样的饭店,做出来的菜既麻又辣,黄中成连说吃不下去。

  吃饭的时候,伊万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到大成镇去看看红军目前的情况。黄中成没有去过根据地,他要与伊万随行。

  江班直接向李清请示两人要去根据地的问题,李清回电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