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山风呼啸。
目送着赵昺那支队伍离去,那位一直强压怒火的蒙古悍匪猛地策马上前。
他毫不客气地用蒙古语对汉人匪首厉声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放他们挟持首领逃走?莫非是想借刀杀人,自己上位?!”
汉人匪首一听此话,鼻孔重重冷哼一声,语带讥讽:“想上位的恐怕是你吧?首领还在对方刀下,你就敢莽撞动手?莫非是盼着首领早点死?”
他语气一转,愈发凌厉:“你看不清那少年公子身边的色目武士何等精锐吗?这分明是北地汉人世侯家的子弟出来历练!”
“若真如他所言,附近埋伏着大队探马赤军,一旦交战,你我今日谁能活着走出这片山林?”
这一连串质问让蒙古悍匪顿时语塞。
可一想起也儿吉尼那精准狠辣的一箭,他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却仍强撑着争辩:“你最好祈祷首领平安归来!否则老子定宰了你给首领谢罪!”
说罢猛拉缰绳,调转马头愤然离去。
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汉人匪首眼中寒光一闪,低声对身旁心腹吩咐:“派人跟上去,手脚干净点,千万别惊动对方。等接回首领之后……”
他下颚微微一抬,放低语气道:“在半道下手。”
手下立即心领神会,一挥手,带着几名骑手悄无声息地没入林间,朝着赵昺一行人离去的方向追去。
尘土飞扬,马蹄践踏腐草之声,踢踏落下。
而此时赵昺的一行人,策马疾驰数十里,见身后并无追兵,这才勒住马缰。
众人方一停步,党项武士们便默契地调转马头,于前方四下散开警戒。
也儿吉尼驱马至赵昺身侧,沉声问道:“公子,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赵昺并未立刻回答。
他目光冷冽,先扫过那个仍瘫伏在马背上的蒙古匪首,随即对尉三郎令道:“三郎,将此僚斩了,丢下山涧。”
尉三郎闻言,毫无迟疑,手起刀落。
那蒙古匪首正心存侥幸,一会脱困如何报复……忽然脖颈之上一阵寒意袭来,整个人尚未及反应,刀锋已抹过其咽喉。
少年顺势拎起衣领,干脆利落地将尸身甩向山道旁深涧,血迹未沾衣袍半分。
此时,赵昺方转向也儿吉尼,朗声下令:“速遣一骑回石寨,禀报文公此处情由。其余人等……”
他猛然掣出腰间弯刀,刃光直指来路:“随吾杀回匪阵,救回山民同胞!”
也儿吉尼闻言,纵声长笑,慨然应诺。
尉三郎更是热血激荡,猛勒战马紧护公子左右——他早知公子决不会弃民独遁!
十余骑毅然折返,除一骑绝尘报信外,余众皆无回顾,直奔险地而去。
赵昺一行策马回奔,去时谨慎,返时决绝,马蹄声比先前更为急促。
才驰出数里,尉三郎忽抬臂前指,低喝道:“也哥,有尾巴!”
也儿吉尼凝目望去,只见远处林道间果然隐现四五骑身影,正逡巡前行。
他毫不迟疑,手臂一挥,身侧数名党项武士应声张弓。
箭离弦、风骤响,不过眨眼之间,那几名汉人匪探尚未回过神来,便已中箭坠马。
受惊的坐骑嘶鸣四散,与赵昺一行擦身奔逃。
此刻匪众大队仍滞留于原处等候消息。
还藏身树干之间的山民面如死灰,大气不敢稍出。
汉人匪首早已下马,正独自于林间空地上来回踱步。
他心中所谋甚大:若心腹顺利接回首领先行、再于半道将其了结,他便要趁蒙古人群龙无首之际,一举吞并这支人马。
合作本是权宜,野心却可燎原。
他招手唤来早先被蒙古人鞭伤的那名部下,附耳低语。
对方眼神一厉,默然领命,转身便悄无声息地没入前阵蒙古匪群之中。
嘱咐完一切事宜,汉人匪首便坐下饮水,刚饮两口,前方队伍忽然传来一阵惊叫。
他暗骂一声,撂下水壶起身查看,却只见人群攒动,视野尽被遮挡。
他不得已只能翻身上马,刚坐稳马背,定眼一看,便惊得心肝剧颤。
只见离去的那队色目武士竟去而复返,于阵前列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入密集的匪群之中!
霎时间,他脑中轰然,只道是那世侯公子果真引大军杀回。
可待定神细看,却发觉来者不过数十骑,心下稍安,随即又猛地一沉:不好!
与此同时,压阵在后方的匪群队伍。
那蒙古悍匪正蹲坐在地,拎着酒壶骂骂咧咧,满口尽是侮辱汉人的污言秽语。
周遭汉人匪徒皆不敢近前,唯有一人闻声而动:正是早先挨过鞭挞、通晓蒙语的那名汉人匪徒。
他紧攥袖中短刃,想起首领吩咐,当即堆起谄笑凑上前去,恰逢前方惊乱四起。
他以为首领已然发动,时机已至,便躬身用蒙语道:“头人,当家有事让俺转告……”
蒙古悍匪正因前方骚动烦躁不堪,闻声不耐道:“当家?屁的当家!那废物有什么屁话,快说!”
汉人匪徒贴身上前,低语道:“当家的说……您这张臭话连篇的嘴,不如带到地下,跟阎王聊个痛快!”
蒙古人饮酒正酣,骤闻此言怒不可遏,挥掌欲掴,却忽觉腹间一凉。
他低头一看,一柄短刃竟避开软甲,直没入心腹!
他挣扎欲起,却被对方死死压住;欲呼,嘴又被迅速捂住。
此时众匪皆被前方战况吸引,无人留意后方动静。
那汉人匪徒发出一声桀桀冷笑,就势将瘫软的尸身扶作醉卧之态,犹不放心,又连捅数刀。
直至捂口的手掌再探不到鼻息,方才伪装妥当,悄然退入阴影之中。
而远在前方慌乱的源头,自然是匪寇被驰骋而归的党项武士一轮冷箭突袭引起的骚动。
只见箭矢破空之处,人群如刈草般溃散,顷刻间倒下数十位身影,且竟无一人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狭窄的山道上,匪众互相推挤踩踏,惊叫哀嚎不绝于耳,混乱如沸。
赵昺勒马立于坡上,冷眼俯视这般景象,终是深切体会何为“乌合之众”。
二百余人竟被十数骑冲得阵脚大乱,惶惶如丧家之犬,实乃土鸡瓦狗之辈。
党项武士箭矢射尽,匪寇中才勉强有人嘶喊着组织起长矛阵势,却无一人敢踏过满地尸首向前逼近。
也儿吉尼岂容他们喘息?
箭囊一空,众党项武士当即挥刀跃马,如两道铁流般分驰而出,直贯匪群。
马蹄踏碎勉强举起的木盾,弯刀挥落之处,人头滚地;一个冲锋来回,又将匪阵撕开一道血口。
不待残匪重整,第二队党项骑手已呼啸而至,刀光再闪!
铁蹄践踏之下,残存的抵抗顷刻崩解,唯有血泥溅染山林。
目送着赵昺那支队伍离去,那位一直强压怒火的蒙古悍匪猛地策马上前。
他毫不客气地用蒙古语对汉人匪首厉声斥道:“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放他们挟持首领逃走?莫非是想借刀杀人,自己上位?!”
汉人匪首一听此话,鼻孔重重冷哼一声,语带讥讽:“想上位的恐怕是你吧?首领还在对方刀下,你就敢莽撞动手?莫非是盼着首领早点死?”
他语气一转,愈发凌厉:“你看不清那少年公子身边的色目武士何等精锐吗?这分明是北地汉人世侯家的子弟出来历练!”
“若真如他所言,附近埋伏着大队探马赤军,一旦交战,你我今日谁能活着走出这片山林?”
这一连串质问让蒙古悍匪顿时语塞。
可一想起也儿吉尼那精准狠辣的一箭,他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却仍强撑着争辩:“你最好祈祷首领平安归来!否则老子定宰了你给首领谢罪!”
说罢猛拉缰绳,调转马头愤然离去。
望着对方远去的背影,汉人匪首眼中寒光一闪,低声对身旁心腹吩咐:“派人跟上去,手脚干净点,千万别惊动对方。等接回首领之后……”
他下颚微微一抬,放低语气道:“在半道下手。”
手下立即心领神会,一挥手,带着几名骑手悄无声息地没入林间,朝着赵昺一行人离去的方向追去。
尘土飞扬,马蹄践踏腐草之声,踢踏落下。
而此时赵昺的一行人,策马疾驰数十里,见身后并无追兵,这才勒住马缰。
众人方一停步,党项武士们便默契地调转马头,于前方四下散开警戒。
也儿吉尼驱马至赵昺身侧,沉声问道:“公子,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赵昺并未立刻回答。
他目光冷冽,先扫过那个仍瘫伏在马背上的蒙古匪首,随即对尉三郎令道:“三郎,将此僚斩了,丢下山涧。”
尉三郎闻言,毫无迟疑,手起刀落。
那蒙古匪首正心存侥幸,一会脱困如何报复……忽然脖颈之上一阵寒意袭来,整个人尚未及反应,刀锋已抹过其咽喉。
少年顺势拎起衣领,干脆利落地将尸身甩向山道旁深涧,血迹未沾衣袍半分。
此时,赵昺方转向也儿吉尼,朗声下令:“速遣一骑回石寨,禀报文公此处情由。其余人等……”
他猛然掣出腰间弯刀,刃光直指来路:“随吾杀回匪阵,救回山民同胞!”
也儿吉尼闻言,纵声长笑,慨然应诺。
尉三郎更是热血激荡,猛勒战马紧护公子左右——他早知公子决不会弃民独遁!
十余骑毅然折返,除一骑绝尘报信外,余众皆无回顾,直奔险地而去。
赵昺一行策马回奔,去时谨慎,返时决绝,马蹄声比先前更为急促。
才驰出数里,尉三郎忽抬臂前指,低喝道:“也哥,有尾巴!”
也儿吉尼凝目望去,只见远处林道间果然隐现四五骑身影,正逡巡前行。
他毫不迟疑,手臂一挥,身侧数名党项武士应声张弓。
箭离弦、风骤响,不过眨眼之间,那几名汉人匪探尚未回过神来,便已中箭坠马。
受惊的坐骑嘶鸣四散,与赵昺一行擦身奔逃。
此刻匪众大队仍滞留于原处等候消息。
还藏身树干之间的山民面如死灰,大气不敢稍出。
汉人匪首早已下马,正独自于林间空地上来回踱步。
他心中所谋甚大:若心腹顺利接回首领先行、再于半道将其了结,他便要趁蒙古人群龙无首之际,一举吞并这支人马。
合作本是权宜,野心却可燎原。
他招手唤来早先被蒙古人鞭伤的那名部下,附耳低语。
对方眼神一厉,默然领命,转身便悄无声息地没入前阵蒙古匪群之中。
嘱咐完一切事宜,汉人匪首便坐下饮水,刚饮两口,前方队伍忽然传来一阵惊叫。
他暗骂一声,撂下水壶起身查看,却只见人群攒动,视野尽被遮挡。
他不得已只能翻身上马,刚坐稳马背,定眼一看,便惊得心肝剧颤。
只见离去的那队色目武士竟去而复返,于阵前列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射入密集的匪群之中!
霎时间,他脑中轰然,只道是那世侯公子果真引大军杀回。
可待定神细看,却发觉来者不过数十骑,心下稍安,随即又猛地一沉:不好!
与此同时,压阵在后方的匪群队伍。
那蒙古悍匪正蹲坐在地,拎着酒壶骂骂咧咧,满口尽是侮辱汉人的污言秽语。
周遭汉人匪徒皆不敢近前,唯有一人闻声而动:正是早先挨过鞭挞、通晓蒙语的那名汉人匪徒。
他紧攥袖中短刃,想起首领吩咐,当即堆起谄笑凑上前去,恰逢前方惊乱四起。
他以为首领已然发动,时机已至,便躬身用蒙语道:“头人,当家有事让俺转告……”
蒙古悍匪正因前方骚动烦躁不堪,闻声不耐道:“当家?屁的当家!那废物有什么屁话,快说!”
汉人匪徒贴身上前,低语道:“当家的说……您这张臭话连篇的嘴,不如带到地下,跟阎王聊个痛快!”
蒙古人饮酒正酣,骤闻此言怒不可遏,挥掌欲掴,却忽觉腹间一凉。
他低头一看,一柄短刃竟避开软甲,直没入心腹!
他挣扎欲起,却被对方死死压住;欲呼,嘴又被迅速捂住。
此时众匪皆被前方战况吸引,无人留意后方动静。
那汉人匪徒发出一声桀桀冷笑,就势将瘫软的尸身扶作醉卧之态,犹不放心,又连捅数刀。
直至捂口的手掌再探不到鼻息,方才伪装妥当,悄然退入阴影之中。
而远在前方慌乱的源头,自然是匪寇被驰骋而归的党项武士一轮冷箭突袭引起的骚动。
只见箭矢破空之处,人群如刈草般溃散,顷刻间倒下数十位身影,且竟无一人能组织起有效抵抗。
狭窄的山道上,匪众互相推挤踩踏,惊叫哀嚎不绝于耳,混乱如沸。
赵昺勒马立于坡上,冷眼俯视这般景象,终是深切体会何为“乌合之众”。
二百余人竟被十数骑冲得阵脚大乱,惶惶如丧家之犬,实乃土鸡瓦狗之辈。
党项武士箭矢射尽,匪寇中才勉强有人嘶喊着组织起长矛阵势,却无一人敢踏过满地尸首向前逼近。
也儿吉尼岂容他们喘息?
箭囊一空,众党项武士当即挥刀跃马,如两道铁流般分驰而出,直贯匪群。
马蹄踏碎勉强举起的木盾,弯刀挥落之处,人头滚地;一个冲锋来回,又将匪阵撕开一道血口。
不待残匪重整,第二队党项骑手已呼啸而至,刀光再闪!
铁蹄践踏之下,残存的抵抗顷刻崩解,唯有血泥溅染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