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筝里的商机与影阁的"断线计"-《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立冬的风刮得紧,小镇的广场上却热闹非凡。十几个孩子举着风筝疯跑,线轴转得"嗡嗡"响,天上飘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有绣着太阳纹的丝绸鸢,有画着罐头图案的棉布蝶,最惹眼的是只巨大的"守界号"帆船风筝,帆布上印着两界贸易的清单,在风里哗啦啦地响。

  "这都是用影阁的假丝绸做的!"念安举着线轴,鼻尖冻得通红,"小精灵说,假丝绸轻,飞得比真丝绸还高!王大爷说,能卖钱!"

  王大爷果然支了个小摊,摆着些裁好的假丝绸碎片和竹篾:"五毛钱一个风筝架子,一块钱能买半米假丝绸,自己动手扎,比买现成的划算!"他身边堆着十几个扎好的风筝,上面贴着"买风筝送长安贴纸"的小广告,贴纸印着郡主的"现代奇物铺"招牌。

  刘明蹲在摊旁算账,铅笔在本子上画着:"假丝绸成本几乎为零,一个风筝卖五块,除去竹篾和线,纯赚三块五。昨天卖了三十个,今天看样子能翻倍......"他突然抬头,看见周小满爷爷背着个布包匆匆走来,包上沾着些白色的粉末。

  "刘小子,影阁在风筝线上动手脚了!"周爷爷掏出截断线,线头结着团白霜,"这是'冰线粉',见风就脆,放着放着线就断,刚才有好几个孩子的风筝被刮跑了,都说是咱的风筝质量差!"

  念安突然指着天上:"看!那只帆船风筝线断了!"巨大的风筝摇摇晃晃往镇外飘,线轴滚在地上,上面果然沾着白霜。更糟的是,风筝上印的贸易清单被人改了,"长安丝绸换现代罐头"变成了"守界人用假货骗钱",字迹歪歪扭扭,是影阁的手笔。

  铜镜里的长安,西市上空也飘着风筝,郡主的"现代奇物铺"门口,几个影阁的人正往线轴上撒粉末,其中只风筝突然断线,拖着"假打火机炸伤人"的布条往皇宫方向飘,吓得路人纷纷躲闪。郡主举着把剪刀,正剪断那些有问题的风筝线,对着镜头比划"换线"的手势。

  "他们想让两界的人都觉得咱们的东西不靠谱!"苏婉儿捡起那截断线,用打火机烧了烧,白霜立刻化成黑水,带着股腥气,"是影核粉末做的,遇冷就硬化,得换种线才能防住。"

  刘明突然一拍大腿:"用尼龙线!现代的钓鱼线,防冻防磨,影阁的冰线粉奈何不了它!"他让周小满去杂货店取来几卷钓鱼线,线轴上还印着"耐寒-30℃"的字样,"咱们免费给孩子们换线,顺便宣传——真风筝用真线,就像真贸易用真心!"

  王大爷立刻喊起来:"免费换线啦!用咱现代的'钢筋线',保证刮不断!"孩子们一听,都围了过来,手里举着断线的风筝。念安给每个孩子发了张新贴纸,上面画着木灵碎片的蓝光,"贴在风筝上,小精灵会保护它不被坏蛋捣乱!"

  果然,贴了贴纸的风筝断线后,竟能自己晃晃悠悠飞回来,像被无形的线牵着。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指着自己的蝴蝶风筝:"它刚才差点撞到树,突然转了个弯!"念安得意地扬起下巴:"是小精灵在帮忙!"

  影阁的人见计不成,竟放出几只"黑蛇风筝",布面涂着墨,线轴缠着硫磺粉,飞过之处,其他风筝的布面都被熏出黑印。王大爷举着扁担去打:"敢在咱的地盘撒野!看俺不把你们的蛇头打下来!"

  刘明让孩子们把风筝往广场中央聚,念安举起木灵碎片,蓝光扫过,所有风筝突然发出微光,黑蛇风筝一靠近就"滋滋"冒烟,线轴上的硫磺粉被蓝光烧成了灰。孩子们拍手欢呼,跟着风筝跑,把黑蛇风筝围在中间,吓得它们线都断了,落进旁边的池塘里。

  铜镜里的郡主也用同样的法子击退了影阁风筝,她让侍卫们把断了线的风筝捡回来,重新糊上真丝绸,写上"两界贸易,诚信为本",再放飞时,天上的风筝排着队,像条彩色的长龙。

  傍晚收摊时,王大爷数着零钱笑得合不拢嘴:"卖了八十个风筝,换线收了点手工费,净赚两百多!"他把钱递给刘明,"这钱得存着,开春咱办个'风筝节',让长安也派人来参加,到时候......"

  "到时候用风筝运小东西!"念安抢着说,"小精灵说,风筝能带货,比如把长安的香囊绑在上面,飘到咱这儿,就不用等信使了!"

  刘明望着天上渐渐落下来的风筝,觉得这立冬的风都带着暖意。他知道,风筝线不仅连着天上的鸢,更连着两界人的信任——影阁想剪断它,却不知越是拉扯,这线就越结实。就像那些用假丝绸做的风筝,本是用来捣乱的废品,却被孩子们的笑声变成了商机,变成了两界人互相瞧着乐的新鲜玩意儿。

  铜铃铛在寒风里响,混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线轴被整齐地收进箱子,上面还沾着点冰线粉的残渣,像在提醒着什么,又像在说:这点小伎俩,奈何不了心里亮堂的人。而那只巨大的帆船风筝,被小心地叠起来,帆布上的贸易清单被重新写过,末尾加了句:"下一站,风筝带货,长安的蜜饯,现代的糖果,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