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太阳像个懒汉,刚爬过东边的山头,就又躲进了云层里。杂货店的灶房里却暖烘烘的,苏婉儿正往糯米粉里加水,面团在她手里揉得光溜溜的,像个雪白的胖娃娃。灶膛里的火光舔着锅底,映得她脸颊通红,连鬓角的碎发都染上了暖意。
“婉儿姐,汤圆要包甜的!” 念安趴在灶台边,手里攥着颗蜜枣,眼睛盯着面团,“小精灵说,甜汤圆能把影阁的寒气都粘住,让它们跑不掉。”
刘明坐在灶门前添柴,柴火 “噼啪” 作响,火星子偶尔蹦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很快就灭了。他手里拿着块黢黑的石头,是从后院的老灶底挖出来的,石头上沾着层厚厚的烟垢,却在火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这是 ‘灶心石’,” 他用布擦了擦石头,“太爷爷说,老灶用久了,灶心会凝结块石头,吸足了烟火气,能镇住藏在灶膛里的邪祟。”
话刚说完,铜镜突然蒙上层水汽,擦净后,长安的景象清晰起来 —— 郡主正和侍女们在厨房里包汤圆,灶台上摆着个青瓷碗,碗里的汤圆滚圆雪白,和苏婉儿揉的面团一模一样。郡主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柴,灶门的火光映得她眉眼弯弯,像藏着两簇小火苗。
“他们也在过冬至!” 苏婉儿揪下块面团,搓成小圆球,“郡主说,长安的影阁残余躲在老灶台里,用 ‘阴火’ 污染食物,吃了的人会浑身发冷,上吐下泻,只有用灶心石煮的水,才能解这邪毒。”
铜铃铛 “叮铃” 响时,周小满端着个木盆走进来,盆里装着些黑色的粉末,像磨碎的炭。“刘大哥,爷爷让我送 ‘灶心灰’ 来,” 她把木盆放在灶台上,“这是临安老灶烧了十年的灶心灰,混在汤圆馅里,能防阴火的邪气,吃了肚子里暖暖的。”
灶心灰刚倒出来,灶膛里突然 “呼” 地窜起股绿火,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刺鼻的气味,像烧着了烂菜叶。锅里的清水瞬间变得浑浊,浮起层泡沫,像有什么东西在水里挣扎。
“是阴火!” 刘明赶紧把灶心石扔进锅里,石头遇水发出 “滋滋” 的声响,绿火顿时矮了下去,锅里的水慢慢变清,泡沫也消失了,“太爷爷说得对,灶心石真能克阴火。”
念安把灶心灰拌进蜜枣馅里,包成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放进锅里。汤圆浮起来的时候,雪白的皮透着淡淡的红,像裹着层霞光。“小精灵说,这些汤圆会发光!” 他用勺子舀起一个,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咬了口,蜜枣的甜混着灶心灰的烟火气,在舌尖化开,“好吃!比上次王奶奶做的还甜。”
铜镜里的长安,郡主也在煮汤圆,灶心石沉在锅底,汤圆浮在水面,像一颗颗白玉珠。侍女们端着汤圆分给百姓,吃了汤圆的人脸色渐渐红润,之前发冷的症状全没了,连打出来的饱嗝都带着暖意。几个影阁成员想往灶台里塞阴火,却被灶心石的红光弹开,绿火在他们手里炸开,烧得他们嗷嗷直叫。
“王大爷他们也该来了,” 苏婉儿往锅里添了些水,“我特意多包了些,让大家都尝尝灶心灰汤圆。”
话音刚落,王大爷就推门进来,带着股寒气,手里提着壶米酒:“俺闻着香味就来了!” 他搓着冻红的手,凑到灶边取暖,“刚才在镇上转了圈,好多人家的灶台都起了绿火,俺把灶心灰分给他们,现在都好了,这东西比姜汤还管用。”
汤圆煮了一锅又一锅,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守界人们陆续赶来,围坐在灶房里,手里捧着碗热汤圆,边吃边说笑着,把冬至的寒意都驱散了。周小满的爷爷喝了口米酒,抹了抹嘴:“守界人守的不就是这点烟火气吗?只要灶膛里有火,锅里有汤圆,再邪的东西也进不来。”
念安趴在刘明腿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眼睛都快眯成了缝。“小精灵说,灶王爷
“婉儿姐,汤圆要包甜的!” 念安趴在灶台边,手里攥着颗蜜枣,眼睛盯着面团,“小精灵说,甜汤圆能把影阁的寒气都粘住,让它们跑不掉。”
刘明坐在灶门前添柴,柴火 “噼啪” 作响,火星子偶尔蹦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很快就灭了。他手里拿着块黢黑的石头,是从后院的老灶底挖出来的,石头上沾着层厚厚的烟垢,却在火光下泛着淡淡的红光。“这是 ‘灶心石’,” 他用布擦了擦石头,“太爷爷说,老灶用久了,灶心会凝结块石头,吸足了烟火气,能镇住藏在灶膛里的邪祟。”
话刚说完,铜镜突然蒙上层水汽,擦净后,长安的景象清晰起来 —— 郡主正和侍女们在厨房里包汤圆,灶台上摆着个青瓷碗,碗里的汤圆滚圆雪白,和苏婉儿揉的面团一模一样。郡主时不时往灶膛里添柴,灶门的火光映得她眉眼弯弯,像藏着两簇小火苗。
“他们也在过冬至!” 苏婉儿揪下块面团,搓成小圆球,“郡主说,长安的影阁残余躲在老灶台里,用 ‘阴火’ 污染食物,吃了的人会浑身发冷,上吐下泻,只有用灶心石煮的水,才能解这邪毒。”
铜铃铛 “叮铃” 响时,周小满端着个木盆走进来,盆里装着些黑色的粉末,像磨碎的炭。“刘大哥,爷爷让我送 ‘灶心灰’ 来,” 她把木盆放在灶台上,“这是临安老灶烧了十年的灶心灰,混在汤圆馅里,能防阴火的邪气,吃了肚子里暖暖的。”
灶心灰刚倒出来,灶膛里突然 “呼” 地窜起股绿火,火苗舔着锅底,发出刺鼻的气味,像烧着了烂菜叶。锅里的清水瞬间变得浑浊,浮起层泡沫,像有什么东西在水里挣扎。
“是阴火!” 刘明赶紧把灶心石扔进锅里,石头遇水发出 “滋滋” 的声响,绿火顿时矮了下去,锅里的水慢慢变清,泡沫也消失了,“太爷爷说得对,灶心石真能克阴火。”
念安把灶心灰拌进蜜枣馅里,包成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放进锅里。汤圆浮起来的时候,雪白的皮透着淡淡的红,像裹着层霞光。“小精灵说,这些汤圆会发光!” 他用勺子舀起一个,吹了吹,小心翼翼地咬了口,蜜枣的甜混着灶心灰的烟火气,在舌尖化开,“好吃!比上次王奶奶做的还甜。”
铜镜里的长安,郡主也在煮汤圆,灶心石沉在锅底,汤圆浮在水面,像一颗颗白玉珠。侍女们端着汤圆分给百姓,吃了汤圆的人脸色渐渐红润,之前发冷的症状全没了,连打出来的饱嗝都带着暖意。几个影阁成员想往灶台里塞阴火,却被灶心石的红光弹开,绿火在他们手里炸开,烧得他们嗷嗷直叫。
“王大爷他们也该来了,” 苏婉儿往锅里添了些水,“我特意多包了些,让大家都尝尝灶心灰汤圆。”
话音刚落,王大爷就推门进来,带着股寒气,手里提着壶米酒:“俺闻着香味就来了!” 他搓着冻红的手,凑到灶边取暖,“刚才在镇上转了圈,好多人家的灶台都起了绿火,俺把灶心灰分给他们,现在都好了,这东西比姜汤还管用。”
汤圆煮了一锅又一锅,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守界人们陆续赶来,围坐在灶房里,手里捧着碗热汤圆,边吃边说笑着,把冬至的寒意都驱散了。周小满的爷爷喝了口米酒,抹了抹嘴:“守界人守的不就是这点烟火气吗?只要灶膛里有火,锅里有汤圆,再邪的东西也进不来。”
念安趴在刘明腿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眼睛都快眯成了缝。“小精灵说,灶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