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醒脑油与暗夜里的“偷苗贼”-《大唐因为我而改变》

  小寒的夜来得早,青屿岛的滩涂被暮色浸成了墨色,只有几盏马灯悬在田埂上,昏黄的光映着驱虫草的嫩芽,像撒了把碎金子。周小满爷爷带着两个村民在巡逻,手里拎着装满醒脑油的瓷瓶——这是西域商人留下的方子,薄荷汁混着驱虫草根熬的,涂在太阳穴上,再浓的迷香也熏不晕。

  “今晚得格外当心,”老人往草叶上喷了点醒脑油,气味顺着风散开,“影阁的人白天吃了亏,夜里保准来偷苗。”他用脚尖踢了踢田边的稻草人,草人身上挂着串薄荷香囊,风吹过“哗啦啦”响,像在说“别过来”。

  念安抱着木灵碎片蹲在马灯旁,蓝光在她掌心轻轻跳。“小精灵说,东边的芦苇丛里有人!”她突然拽了拽周爷爷的衣角,指着黑暗处,“他们在数咱们的马灯,想趁换班的时候动手!”

  周爷爷赶紧示意村民熄灭两盏灯,只留最亮的那盏在中间。“给他们演场戏,”老人压低声音,“假装咱们要去吃饭,引他们出来。”三人故意拖着脚步往盐场方向走,马灯的光在地上投下歪歪扭扭的影子。

  果然,芦苇丛里有了动静。五个黑影猫着腰钻出来,手里都拿着小铲子,动作麻利地往驱虫草地里扑。领头的正是顾三的侄子,脸上的疤在月光下泛着青白,嘴里还叼着根芦苇杆,大概是怕发出声音。

  “动手!”周爷爷大喝一声,藏在暗处的村民们举着锄头冲出来,马灯重新亮起,照得黑影们无处可藏。王大爷一锄头砸在顾三侄子的铲子上,火星“噼啪”溅起:“兔崽子,白天没挨够打是吧?敢来偷苗!”

  黑影们想跑,却被田埂上的麻绳绊倒——是念安和孩子们白天埋下的“绊马索”,绳子上还系着薄荷香囊,一拽就散出香味,呛得人直打喷嚏。“抓活的!”刘明从盐场绕过来,手里拿着捆粗麻绳,“问问他们想把苗运到哪去!”

  顾三的侄子被按在地上,嘴里还骂骂咧咧:“你们这群蠢货!这草根本挡不住噬根虫,等俺们把苗运去‘黑泥沼’,让虫子把根啃烂,看你们开春种啥!”他挣扎着往地里啐了口唾沫,“影阁的‘腐根水’早就准备好了,沾一点,这地三年都长不出东西!”

  念安举着木灵碎片往他身上照,蓝光下,黑影们的裤脚果然沾着黑色的黏液,像刚从泥沼里捞出来的。“小精灵说,这水是影核粉末混着烂泥熬的!”她往黏液上撒了把薄荷粉,粉末立刻变成红色,“会烧根!”

  苏婉儿赶紧让人往地里撒石灰,白色的粉末像雪似的落在嫩芽周围:“腐根水怕碱,用石灰能中和!”她又让人把被踩倒的苗扶起来,用醒脑油擦在根部,“这油能护住根须,只要没断就能活。”

  铜镜里的长安,郡主的农庄也遭了偷。黑影们趁夜挖走了半亩青稞苗,还在地里泼了同样的腐根水。但郡主早有准备,让护卫队在苗地周围埋了铃铛,一有动静就响,不仅抓了三个贼,还把泼出去的水用沙土盖住,没伤到多少苗。“他们想让两界的苗同时烂根,”郡主对着镜头举起瓶醒脑油,“用这个擦根,效果比石灰还好!”

  “把这些偷苗贼绑去晒盐场!”王大爷让人把黑影们捆在盐堆上,“让他们尝尝被盐腌的滋味,看以后还敢不敢来!”顾三的侄子被晒得直咧嘴,却还在硬撑:“有种放了俺!影阁的大部队马上就到,到时候把你们的岛都掀了!”

  “吹吧你就,”周小满爷爷往他面前扔了块海蓬子饼,“影阁要是真有能耐,也不会让你这号货色来偷苗了。”他蹲下来,指着重新站直的驱虫草,“看见没?这苗跟咱青屿岛的人一样,骨头硬着呢,踩不烂,也烂不了根。”

  后半夜,村民们轮流守在地里,马灯的光彻夜亮着。念安把木灵碎片插在田埂中央,蓝光像座小灯塔,照亮了周围的嫩芽。她给每株苗都起了名字,这个叫“小石头”,那个叫“哈桑”,轮到最壮的那株,她想了想说:“就叫‘守界’吧,守住咱们的地界。”

  天快亮时,被绑在盐堆上的黑影们蔫了不少,尤其是那个带疤的残党,看着地里的苗直掉眼泪。“俺娘以前也种过菜,”他突然嘟囔,“她说苗长得好,日子就有盼头……”

  刘明听见了,走过去问:“想通了?”

  残党点点头,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俺们挖苗的时候,看见有株苗被踩断了,还在往土里扎根……俺突然觉得,影阁说的那些‘毁了地就没人敢来’,都是瞎话。”

  第二天,村民们把偷苗贼交给官府,却留下了那个带疤的残党。“给你个机会,”王大爷扔给他把锄头,“把踩倒的苗都扶正,浇上醒脑油,干好了留你在盐场干活。”残党愣了愣,抓起锄头就往地里冲,动作比谁都卖力。

  哈桑先生的船队从西域回来了,带来了新的驱虫草种子和西域的“护根肥”。“这肥是用骆驼粪和甘草熬的,”哈桑举着袋子给大家看,“能让根长得比筷子还粗,虫子咬不动!”他让人把肥撒在地里,黑褐色的粉末带着股草木香,和薄荷味混在一起,倒不难闻。

  小寒的太阳升起来时,滩涂的驱虫草在阳光下舒展叶片,被扶起来的苗也挺直了腰。念安给“守界”浇了点水,嫩芽上的露珠滚落,像在眨眼睛。“小精灵说,它们会越长越壮,等开花了,就会把影阁的坏心思都赶走。”

  铜镜里的郡主也在给青稞苗施肥,农庄的伙计们唱着歌,声音响亮。郡主对着镜头举起株壮苗,根须密密麻麻,像把小刷子。

  滩涂的风还带着凉意,却吹不散地里的香气。刘明望着那些摇曳的嫩芽,觉得这小小的草里藏着大大的道理——影阁的“偷苗计”再毒,也偷不走希望的根,就像这土地,就算被踩烂、泼了脏水,只要有人守着、护着,春天一到,照样能冒出新绿。

  马灯被挂在田埂的竹竿上,白天也亮着,像在告诉所有路过的人:这里的苗有人守,这里的希望,谁也偷不走。铜铃铛在风里轻响,混着远处孩子们的笑声,像在为这些倔强的生命,唱一首关于扎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