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才女贵妃的“敏捷开发”-《朕的摸鱼哲学》

  皇后的“岗位说明书”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虽未掀起滔天巨浪,却在坤宁宫乃至整个后宫漾开了一圈微妙的涟漪。苏玉衡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明确目标和条理的方式处理宫务,虽然依旧沉静,但眉宇间那层忧悒似乎淡去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于“绩效”的审慎与锐利。

  陈默乐见其成,但他知道,后宫这个“项目组”里,并非只有皇后一位关键“成员”。还有一位,同样需要他这位“项目经理”投入精力去“沟通”和“激励”——居住在缀锦宫的才女贵妃,林微月。

  林微月出身江南清流世家,其父是闻名天下的大儒,她本人更是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尤其诗词一道,被誉为“闺阁李杜”,未入宫时便已才名远播。她容貌清丽,气质如空谷幽兰,自带一股书卷清气。入宫后,她虽不争宠,却也因其才情和家世,自然而然地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这位才女对新政,尤其是那些“奇技淫巧”和“与民争利”的举措,私下里是颇有微词的。她曾在与几位交好嫔妃的诗社活动中,作过几首含蓄讥讽“匠气”过重、失了“风雅”本心的诗词。这些风声,自然逃不过陈默的耳朵。

  处理林微月,不能像对待皇后那样用“岗位职责”去约束,她的价值不在于管理,而在于其文化符号意义和潜在的舆论影响力。强压只会适得其反,需要的是引导,是让她从内心深处认同,或者说,至少不再抵触。

  这一日,陈默处理完朝政,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回乾清宫或去坤宁宫,而是摆驾来到了缀锦宫。

  缀锦宫布置得极为雅致,不见多少金玉俗物,多是书籍、古琴、字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林微月闻讯出迎,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雅宫装,未施粉黛,只简简单单挽了个髻,插着一支青玉簪,却自有一股清华气度。

  “臣妾参见陛下。”她行礼如仪,声音清越,如同玉磬轻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贵妃不必多礼。”陈默虚扶一下,目光扫过殿内陈设,最后落在临窗书案上一幅墨迹未干的山水画上,“贵妃好雅兴,这幅《秋山访友图》,笔意空灵,墨色淋漓,已得倪云林三分神髓了。”

  林微月微微一愣,似乎没料到皇帝竟能一眼看出画风渊源,还点评得如此内行。她敛目道:“陛下谬赞,臣妾闲暇涂鸦,不敢当此盛誉。”

  陈默笑了笑,走到书案前,看似随意地拿起一张空白的宣纸,又拈起一支小楷笔,道:“朕近日忙于俗务,许久未曾领略诗词之趣了。今日偶得闲暇,不知贵妃可愿与朕,玩一个游戏?”

  “游戏?”林微月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不错。”陈默点头,“你我二人,效仿古人联句,但规则稍改。不限主题,一人一句,需承接上句之意,但……每一句必须在七步之内完成,旨在捕捉刹那灵感,如何?”

  这便是陈默构思的“诗词敏捷开发”(Poetry Agile Developnt)!快速迭代,即时反馈,强调思维的敏捷性与协作性,避免陷入传统诗词创作那种漫长的、孤芳自赏式的推敲。

  林微月从未听过如此新奇的玩法,七步成诗本就极难,还要两人接龙,更是考验机智与默契。她清冷的眸子里,第一次燃起了一丝跃跃欲试的好奇光芒。“陛下有令,臣妾自当奉陪。”

  “那便由朕起头。”陈默略一沉吟,几乎是脱口而出:“云卷千峰色,”(描绘远景,气象开阔)

  林微月几乎不假思索,踏前一步,接口道:“风吟万壑松。”(承接“风”,细化场景,有声有色)

  陈默立刻跟上第二步:“泉流石上冷,”(转向近景,注入触觉感受)

  林微月第三步接上,语速加快:“鹤唳碧霄空。”(由地面到天空,意境空灵)

  两人你来我往,步伐轻移,诗句如同被无形丝线串联的珍珠,不断迸发:

  陈默:“古径苔痕绿,”

  林微月:“幽庭花影重。”

  陈默:“心随野鹤远,”(开始转入抒情)

  林微月:“意共闲云慵。”(巧妙回应,意境相合)

  ……

  不过数十息之间,一首完整的五言律诗已然成型!虽然未必是传世佳作,但其中流露出的自然意趣和两人之间难得的默契,让林微月微微有些喘息,脸颊也泛起了一丝红晕,看向陈默的眼神,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惊异与探究。这位皇帝,不仅懂画,诗才竟也如此敏捷!

  陈默放下笔,笑道:“贵妃果然才思敏捷,名不虚传。此游戏,可还有趣?”

  “臣妾……从未如此作过诗。”林微月坦言,语气中带着一丝新奇后的兴奋,“仿佛……仿佛思绪被逼到了极致,反而迸发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这便是‘敏捷’之妙。”陈默顺势引入概念,“不仅诗词如此,世间万事,有时慢工出细活,有时却需快速迭代,小步快跑,在行动中调整,在协作中完善。譬如朝廷新政,看似繁杂,实则亦是不断尝试、调整、优化的过程,其最终目的,仍是富国强民,与诗词追求意境之美,异曲同工。”

  他没有直接反驳她对新政的偏见,而是通过共同的体验,将“敏捷”、“迭代”、“协作”这些概念,与她熟悉的诗词创作联系起来,潜移默化地改变她的认知。

  林微月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书案角落一本摊开的、显然是古籍残卷的书,眉头微微蹙起,轻轻叹了口气。

  “贵妃为何叹息?”陈默问道。

  “让陛下见笑了。”林微月指着那残卷道,“此乃臣妾家传的一本前朝算经残本,其中有一道‘鬼谷算题’,涉及物不知数,臣妾推演多日,始终不得其解,卡在了最后一步。”

  陈默凑近一看,题目大致是:有一堆物品,三个三个数剩两个,五个五个数剩三个,七个七个数剩两个,问物品总数几何?这分明是中国古代着名的“韩信点兵”问题,也就是现代数论中的一次同余方程组!

  这对于来自信息时代的陈默而言,几乎是基础知识。他看着林微月那困扰又执着的模样,心中一动,这正是进一步打破她对“奇技淫巧”偏见的绝佳机会!

  “此题……朕或可一试。”陈默拿起笔,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写下一连串林微月完全看不懂的符号和算式——他直接运用了数论中的中国剩余定理解法。

  林微月起初不明所以,但看着陈默笔下那些奇异的符号如同拥有生命般跳跃组合,最终推导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并代入原题验证,果然完全符合!她那双清澈的眸子,瞬间瞪得溜圆,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光芒!

  “陛……陛下!这……这是何解法?这些符号……”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完全忘记了君臣礼仪,凑到纸前仔细观看。

  陈默放下笔,淡然一笑:“此乃数学之规律,与诗词之格律,本质皆是探寻世间隐藏的秩序与美感。贵妃觉得诗词格律是风雅,为何这数学规律,便是‘匠气’呢?”

  他点到为止,没有过多解释现代数学,只是将结果和方法展现给她看。

  林微月看着纸上那简洁而神奇的解答过程,又抬头看看眼前这位深不可测的皇帝,心中原有的那些关于“匠气”、“俗务”的偏见,在这一刻,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悄然消融了大半。她第一次发现,原来 beyond 诗词书画之外,还有如此严谨而充满智慧的世界!

  “陛下……臣妾……受教了。”她深深一福,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敬佩。

  陈默知道,这位才女贵妃,已经从单纯的“文科才女”,开始向“理科迷妹”转变了。他今日的“敏捷开发”与“数学破局”,效果显着。

  又闲谈了几句,陈默便起身离开了缀锦宫。

  走在宫道上,他心情不错。后宫两位最重要的“项目成员”,初步沟通成效良好。接下来,就该应对外部“客户”了——那个可能来自北漠,或者其他邻国的“和亲”需求。

  然而,他刚回到乾清宫,还没来得及喝口茶,王德发便急匆匆地呈上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是程无双的第二封急信!

  陈默展开一看,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程无双在信中禀报,他顺着漕运沉船线索追查,发现所有线索都隐隐指向一个庞大的、盘踞在运河沿线的水匪团伙“漕帮”。而更令人心惊的是,他安插的探子冒死传回消息,这个“漕帮”的幕后主导,极有可能与那位神秘巨贾沈墨轩有关!沈墨轩似乎正在利用“漕帮”, systetically 地截断或延缓通往北方的漕粮运输!

  不仅如此,程无双还提到,江南市面上近期开始出现一些关于“陛下宝钞”即将贬值的流言,虽然尚未形成风潮,但其散布的方式和时机,都显得颇为蹊跷,似乎有人在暗中推动!

  沈墨轩……截断漕运……动摇宝钞信用……

  陈默的手指紧紧捏着密报,指节泛白。

  这个潜在的“皇兄”,动作比他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他这是要双管齐下,既要掐断朝廷的经济命脉(漕运),又要动摇朝廷的金融根基(宝钞)!

  内忧未平,外患又起。而这新的外患,竟可能源于皇室内部数十年前埋下的祸根!

  陈默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他知道,与这位从未谋面的“兄弟”之间的较量,已经不再是遥远的猜测,而是迫在眉睫的现实!

  他必须立刻做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