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的清晨,依旧被浓郁的檀香笼罩着,仿佛与外界的纷扰彻底隔绝。鸟鸣透过繁密的枝叶,也变得有些沉闷。陈默踏进宫门时,太后正坐在暖榻上,对着窗外一株半枯的石榴树出神,手里捻着佛珠,节奏比往日似乎快了些许。
“儿臣给母后请安。”陈默依礼参拜,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殿内。陈设依旧,只是那檀香气味之下,似乎隐隐混杂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药味,并非太后平日服用的安神汤药,而是带着点苦涩和辛烈,与他那夜在龙椅后闻到陈旧墨迹时一般,需要极其敏锐的感知才能捕捉。
“皇帝来了。”太后回过神,脸上挤出一丝惯常的、带着疏离的温和笑容,“前朝事忙,不必日日过来。哀家这里一切都好。”
宫女奉上茶点,依旧是上好的雨前龙井和精致的宫廷点心。陈默没有去动,只是看着太后,语气平和:“母后气色似乎比前些日子好了些,想来是静养有效。只是这宫中檀香虽好,闻久了也嫌沉闷,儿臣昨日得了一些海外进贡的醒神香,清冽提神,回头让王德发送些过来,给母后换换口味。”
他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试探那异常药味的来源。若太后宫中真藏了人,用了虎狼之药,必然要想办法掩盖气味。
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笑道:“皇帝有心了。只是哀家礼佛多年,习惯了这檀香气息,旁的香味反倒觉得冲撞。就不必麻烦了。”
她拒绝得自然,却更显得欲盖弥彰。
陈默不再坚持,转而提起另一个话头:“听闻前两日礼亲王王妃入宫,陪母后说了许久的话?皇叔如今在府中静养,有王妃代为尽孝,母后也能宽慰些。”
提到礼亲王,太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笑容淡了些:“是啊,难为她有心。只是你皇叔年纪大了,经不得事,如今这一病……唉,只盼着他能早日康复才好。”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却避开了王妃具体说了什么。
“母后放心,皇叔乃国之柱石,朕已派了最好的太医,用了最好的药材,定当无恙。”陈默语气诚恳,目光却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太后那层面具,“说起来,儿臣近日翻阅旧档,看到一些关于前朝秘闻的记载,提及一种来自西南边陲的奇药,名为‘血竭’,于化瘀生肌有奇效,只是药性猛烈,寻常病症用不上。不知太医院可有此类药材储备?若对皇叔病情有益,朕即刻下旨调拨。”
“血竭?”太后脸上的血色似乎褪去了一分,捻动佛珠的速度明显加快,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哀家……哀家久居深宫,不通药理,未曾听闻此物。你皇叔的病,太医署自有章程,皇帝就不必过于操心了。”
她的反应,几乎是印证了苏玉衡的发现!太后不仅知道“血竭”,而且对此物极其敏感!
陈默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母后说的是,是儿臣多虑了。”他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仿佛随口问道,“儿臣进来时,似乎闻到一丝不同于檀香的气味,可是母后换了新的安神香?或是宫中何处需用药熏消毒?”
这是他第二次提及气味,直指核心!
太后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她猛地攥紧了手中的佛珠,指节泛白。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那丝若有若无的异常药味,在陈默的刻意点破下,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可辨。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
良久,太后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陈默,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淡漠和忧色的眼睛里,此刻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慌,有挣扎,有哀求,甚至……有一丝深藏的绝望。
“皇帝……”她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颤抖,“你……你今日来,究竟想问什么?”
她不再掩饰,也无法再掩饰。
陈默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与她对视:“儿臣只是关心母后凤体。母后宫中若有不便,或有什么难处,尽管告知儿臣。这天底下,没有儿子不能为母亲分忧的事。”
他这话,既是给太后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后的通牒。
太后的嘴唇哆嗦着,眼眶瞬间红了。她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冷峻、目光如炬的儿子,不再是记忆中需要她庇护的孩童,而是一个执掌生杀予夺、洞察一切的帝王。她所有的掩饰,在那双眼睛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默儿……”她第一次,在私下里唤了他的名字,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哭腔和无尽的疲惫,“哀家……哀家也是没有办法……”
眼泪,终于从她眼角滑落,滴在深色的宫装衣襟上,洇开一小团深色。
她这突如其来的崩溃和这声久违的“默儿”,让陈默心中微微一震。他预想过太后的狡辩、否认,甚至是以死相逼,却没想到会是这般情状。
“母后有何难处,但说无妨。”陈默的声音放缓了些,但警惕并未放松。
太后却只是流泪,不住地摇头,仿佛有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紧紧攥着佛珠,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是……是为了藏在您宫中的那个人吗?”陈默不再迂回,直接点破。
太后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失,眼中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失声叫道:“你……你怎么知道?!”
果然!
陈默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他逼视着太后,语气转冷:“母后,您可知私藏身份不明、尤其可能是朝廷钦犯,是何等大罪?您可知此事若传扬出去,会引发怎样的滔天巨浪?您是我大雍的太后,是朕的生母!您究竟为何要行此险着,将自己,将整个皇室置于如此境地?!”
他的质问,如同重锤,击碎了太后最后的心理防线。
她瘫软在暖榻上,掩面痛哭,声音凄楚而绝望:“哀家……哀家是为了你父皇!是为了先帝啊!”
先帝?
陈默瞳孔骤缩!这怎么可能?先帝早已驾崩多年!
“你胡说!”陈默霍然起身,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先帝龙驭上宾已久,此事天下皆知!母后,你休要……”
“他没有死!”
太后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却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拗,嘶声道:“你父皇他没有死!他只是……只是受了重伤,一直在哀家这里静养!”
轰隆!
如同晴天霹雳,在陈默脑海中炸响!
先帝未死?一直藏在慈宁宫?这……这简直荒谬绝伦!匪夷所思!
无数疑问瞬间涌上心头:如果先帝未死,为何要诈死?他受了什么重伤?为何要隐匿在深宫之中?这么多年,他为何不露面?朝政更迭,安王谋逆,他为何始终沉默?太后又为何要帮他隐瞒?
还有……那个黑衣人,与先帝又是什么关系?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陈默的认知,让他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他死死盯着太后,试图从她崩溃的神情中分辨出真伪。
“他……他现在何处?”陈默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有些沙哑。
太后只是哭泣摇头,不肯再说。
就在这时,殿外隐约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类似于某种鸟类啼鸣的哨音,短促而尖锐,一闪即逝。
太后的哭声戛然而止,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度惊恐的神色,她猛地看向内殿的方向,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陈默也听到了那声哨音,心中警铃大作!这绝非宫中应有的声音!
他不再理会崩溃的太后,身形一动,如同猎豹般,毫不犹豫地朝着内殿方向疾步而去!
他倒要看看,这慈宁宫内,究竟藏着怎样一个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
而那声诡异的哨音,又预示着怎样的变故?
太后看着皇帝决绝闯入内殿的背影,绝望地伸出手,似乎想阻拦,最终却只是无力地垂下,发出一声如同哀鸣般的叹息。
风暴,已然降临。
“儿臣给母后请安。”陈默依礼参拜,目光却不着痕迹地扫过殿内。陈设依旧,只是那檀香气味之下,似乎隐隐混杂着一丝极淡的、若有若无的药味,并非太后平日服用的安神汤药,而是带着点苦涩和辛烈,与他那夜在龙椅后闻到陈旧墨迹时一般,需要极其敏锐的感知才能捕捉。
“皇帝来了。”太后回过神,脸上挤出一丝惯常的、带着疏离的温和笑容,“前朝事忙,不必日日过来。哀家这里一切都好。”
宫女奉上茶点,依旧是上好的雨前龙井和精致的宫廷点心。陈默没有去动,只是看着太后,语气平和:“母后气色似乎比前些日子好了些,想来是静养有效。只是这宫中檀香虽好,闻久了也嫌沉闷,儿臣昨日得了一些海外进贡的醒神香,清冽提神,回头让王德发送些过来,给母后换换口味。”
他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是在试探那异常药味的来源。若太后宫中真藏了人,用了虎狼之药,必然要想办法掩盖气味。
太后捻动佛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笑道:“皇帝有心了。只是哀家礼佛多年,习惯了这檀香气息,旁的香味反倒觉得冲撞。就不必麻烦了。”
她拒绝得自然,却更显得欲盖弥彰。
陈默不再坚持,转而提起另一个话头:“听闻前两日礼亲王王妃入宫,陪母后说了许久的话?皇叔如今在府中静养,有王妃代为尽孝,母后也能宽慰些。”
提到礼亲王,太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笑容淡了些:“是啊,难为她有心。只是你皇叔年纪大了,经不得事,如今这一病……唉,只盼着他能早日康复才好。”她叹了口气,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忧虑,却避开了王妃具体说了什么。
“母后放心,皇叔乃国之柱石,朕已派了最好的太医,用了最好的药材,定当无恙。”陈默语气诚恳,目光却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太后那层面具,“说起来,儿臣近日翻阅旧档,看到一些关于前朝秘闻的记载,提及一种来自西南边陲的奇药,名为‘血竭’,于化瘀生肌有奇效,只是药性猛烈,寻常病症用不上。不知太医院可有此类药材储备?若对皇叔病情有益,朕即刻下旨调拨。”
“血竭?”太后脸上的血色似乎褪去了一分,捻动佛珠的速度明显加快,声音也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哀家……哀家久居深宫,不通药理,未曾听闻此物。你皇叔的病,太医署自有章程,皇帝就不必过于操心了。”
她的反应,几乎是印证了苏玉衡的发现!太后不仅知道“血竭”,而且对此物极其敏感!
陈默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母后说的是,是儿臣多虑了。”他端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仿佛随口问道,“儿臣进来时,似乎闻到一丝不同于檀香的气味,可是母后换了新的安神香?或是宫中何处需用药熏消毒?”
这是他第二次提及气味,直指核心!
太后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她猛地攥紧了手中的佛珠,指节泛白。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那丝若有若无的异常药味,在陈默的刻意点破下,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可辨。
沉默,令人窒息的沉默。
良久,太后才缓缓抬起头,看向陈默,那双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淡漠和忧色的眼睛里,此刻却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有惊慌,有挣扎,有哀求,甚至……有一丝深藏的绝望。
“皇帝……”她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一丝颤抖,“你……你今日来,究竟想问什么?”
她不再掩饰,也无法再掩饰。
陈默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与她对视:“儿臣只是关心母后凤体。母后宫中若有不便,或有什么难处,尽管告知儿臣。这天底下,没有儿子不能为母亲分忧的事。”
他这话,既是给太后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后的通牒。
太后的嘴唇哆嗦着,眼眶瞬间红了。她看着眼前这个面容冷峻、目光如炬的儿子,不再是记忆中需要她庇护的孩童,而是一个执掌生杀予夺、洞察一切的帝王。她所有的掩饰,在那双眼睛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默儿……”她第一次,在私下里唤了他的名字,声音里带着浓重的哭腔和无尽的疲惫,“哀家……哀家也是没有办法……”
眼泪,终于从她眼角滑落,滴在深色的宫装衣襟上,洇开一小团深色。
她这突如其来的崩溃和这声久违的“默儿”,让陈默心中微微一震。他预想过太后的狡辩、否认,甚至是以死相逼,却没想到会是这般情状。
“母后有何难处,但说无妨。”陈默的声音放缓了些,但警惕并未放松。
太后却只是流泪,不住地摇头,仿佛有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紧紧攥着佛珠,像是抓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是……是为了藏在您宫中的那个人吗?”陈默不再迂回,直接点破。
太后猛地抬起头,脸上血色尽失,眼中充满了极度的恐惧,失声叫道:“你……你怎么知道?!”
果然!
陈默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消失了。他逼视着太后,语气转冷:“母后,您可知私藏身份不明、尤其可能是朝廷钦犯,是何等大罪?您可知此事若传扬出去,会引发怎样的滔天巨浪?您是我大雍的太后,是朕的生母!您究竟为何要行此险着,将自己,将整个皇室置于如此境地?!”
他的质问,如同重锤,击碎了太后最后的心理防线。
她瘫软在暖榻上,掩面痛哭,声音凄楚而绝望:“哀家……哀家是为了你父皇!是为了先帝啊!”
先帝?
陈默瞳孔骤缩!这怎么可能?先帝早已驾崩多年!
“你胡说!”陈默霍然起身,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怒,“先帝龙驭上宾已久,此事天下皆知!母后,你休要……”
“他没有死!”
太后猛地抬起头,泪眼婆娑,却带着一种近乎疯狂的执拗,嘶声道:“你父皇他没有死!他只是……只是受了重伤,一直在哀家这里静养!”
轰隆!
如同晴天霹雳,在陈默脑海中炸响!
先帝未死?一直藏在慈宁宫?这……这简直荒谬绝伦!匪夷所思!
无数疑问瞬间涌上心头:如果先帝未死,为何要诈死?他受了什么重伤?为何要隐匿在深宫之中?这么多年,他为何不露面?朝政更迭,安王谋逆,他为何始终沉默?太后又为何要帮他隐瞒?
还有……那个黑衣人,与先帝又是什么关系?
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陈默的认知,让他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他死死盯着太后,试图从她崩溃的神情中分辨出真伪。
“他……他现在何处?”陈默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而有些沙哑。
太后只是哭泣摇头,不肯再说。
就在这时,殿外隐约传来一阵极其细微的、类似于某种鸟类啼鸣的哨音,短促而尖锐,一闪即逝。
太后的哭声戛然而止,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极度惊恐的神色,她猛地看向内殿的方向,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陈默也听到了那声哨音,心中警铃大作!这绝非宫中应有的声音!
他不再理会崩溃的太后,身形一动,如同猎豹般,毫不犹豫地朝着内殿方向疾步而去!
他倒要看看,这慈宁宫内,究竟藏着怎样一个足以颠覆一切的秘密!
而那声诡异的哨音,又预示着怎样的变故?
太后看着皇帝决绝闯入内殿的背影,绝望地伸出手,似乎想阻拦,最终却只是无力地垂下,发出一声如同哀鸣般的叹息。
风暴,已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