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御史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在死寂的宣政殿。
弹劾曹德纯!
结党营私!贪墨国帑!操纵采买!侵吞民脂民膏!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砸在百官的心头,也砸在曹德纯那张瞬间失去血色的老脸上。
满朝文武,呼吸都为之一滞。无数道目光,惊骇、探究、幸灾乐祸、难以置信,齐刷刷地射向那位昂然立于殿中的御史,又小心翼翼地瞟向御座之上,以及文官队列中垂手而立、仿佛老僧入定的丞相沈墨。
是沈墨指使的?他终于要对他这个曾经的宫内盟友动手了?还是……这是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陈默坐在龙椅上,指尖无声地扣紧了冰冷的扶手。他心中亦是震动。他确实准备好了对曹德纯动手,但没想到,这把火会由一个小小的御史率先点燃!这打乱了他的步骤,却也……送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
他目光扫过沈墨,后者眼帘低垂,面无表情,让人看不透其心中所想。而站在武将班列后方的曹德纯,最初的惊惶过后,脸上迅速涌起一股被羞辱的潮红,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那御史,名叫杨继忠,是个出了名的愣头青,以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着称,在清流中颇有声望。此刻,他手持玉笏,挺直脊梁,脸上带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决绝,显然是有备而来。
“杨御史,”陈默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弹劾朝廷重臣,非同小可。你所言之事,可有实据?”
“臣有!”杨继忠声音洪亮,从袖中掏出一本奏章,双手高举,“曹德纯勾结奸商,把持光禄寺采买,以次充好,虚报价格,数年之间,贪墨银钱数以十万计!其党羽遍布司礼监、户部、光禄寺,形成贪腐网络,蠹国害民!此为其一!”
“其二!曹德纯利用职权,安插亲信,把持宫禁消息,结交外臣,图谋不轨!去岁先帝病重期间,其便多次与某些藩王使者秘密往来,其心可诛!”
“其三!近日宫外流民械斗,致使无辜死伤,经查,亦有曹德纯党羽在背后煽风点火,意图制造混乱,挟制君上!”
三条罪状,一条比一条骇人听闻!尤其是第二条“结交藩王”,第三条“挟制君上”,这几乎已是谋逆大罪!
朝堂之上,哗然之声再也抑制不住!
“血口喷人!”曹德纯终于忍不住,猛地出列,噗通跪倒在地,声音尖利,带着哭腔,指向杨继忠,“陛下!陛下明鉴啊!老奴伺候先帝与陛下,兢兢业业,不敢有片刻懈怠!这杨继忠,分明是受人指使,构陷老奴!他这是要搅乱朝纲,离间陛下与老奴的君臣之情啊!陛下!”
他老泪纵横,磕头不止,一副受了天大冤屈的模样。
陈默冷眼看着他的表演,心中毫无波澜。这老狐狸,演技倒是一流。
“曹公公稍安勿躁。”陈默淡淡道,“杨御史既然敢当廷弹劾,想必有所依仗。是非曲直,总要辩个明白。”
他目光转向杨继忠:“杨御史,你指控曹公公贪墨,证据何在?指控其结交藩王、煽动流民,又有何凭证?”
杨继忠显然准备充分,立刻将手中奏章呈上,并由随行书吏抬上一个小箱子,里面是部分他与同僚暗中查访获得的账目副本、商人供词(已匿名处理)等物证。
“陛下,此为部分物证及涉案商人、胥吏之供词!虽非全部,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至于其结交藩王、煽动流民之事,臣亦有线索与人证,然事关重大,人证不便当庭对质,恳请陛下允臣密奏!”
这话合情合理。涉及藩王和宫闱隐秘,确实不宜在朝堂上公开。
曹德纯见状,立刻尖声道:“陛下!此皆是一面之词!定是有人伪造证据,构陷老奴!老奴恳请陛下,将此诬告之徒下狱治罪!以正视听!”
“曹公公此言差矣!”又一位官员出列,是都察院的另一位御史,显然与杨继忠是同道,“若无真凭实据,杨御史岂敢以性命相搏,弹劾内相?倒是曹公公,为何如此急于将弹劾之人治罪?莫非是做贼心虚?”
“你!”曹德纯气得浑身发抖。
“陛下!”户部一位侍郎出列,他是曹德纯的党羽之一,“光禄寺采买,流程复杂,牵涉众多,岂能因些许账目问题,便断定曹公公贪墨?至于结交藩王等事,更是子虚乌有!此乃有人欲借机清除异己,扰乱朝局!”
“清除异己?”兵部尚书张威冷哼一声,他虽与曹德纯无直接冲突,但对其并无好感,“若自身清白,何惧调查?若真如杨御史所言,贪墨数十万两,那才是真正的蠹虫,不清除,才是国之大害!”
“张尚书!你此言何意?!”
“字面意思!”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支持杨继忠的清流御史、部分与曹德纯有隙的官员,与曹德纯的党羽、以及一些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互相攻讦,引经据典,唾沫横飞。往日庄严肃穆的宣政殿,此刻竟如同市集般喧闹。
沈墨依旧沉默着,如同风暴眼中的礁石。
陈默高坐龙椅之上,看着下方这出众生相,心中冷笑。很好,水已经彻底搅浑了。
他没有立刻制止,而是任由他们吵了片刻,直到声音渐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吵够了?”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堂堂朝会,国之重地,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陈默语气转厉,“杨御史弹劾,依律陈情。曹公公辩白,亦是常理。尔等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如何查明真相,反倒在此互相攻讦,岂不令人笑话!”
他目光扫过杨继忠和曹德纯:“既然各执一词,朕便给你们一个当庭对质的机会。”
他顿了顿,语速放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杨御史,你指控曹公公贪墨,首要便在光禄寺采买。朕问你,若朕此刻派人彻查光禄寺及涉案皇商近三年所有账目,并与市价逐一比对,可能查清虚实?”
杨继忠精神一振,立刻道:“必然能水落石出!臣恳请陛下彻查!”
曹德纯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陛下,账目繁杂,彻查需时,恐耽误朝廷正事……”
“耽误正事?”陈默打断他,目光锐利,“是查清贪墨、整顿纲纪是正事,还是任由蠹虫啃噬国库是正事?曹公公,你在怕什么?”
曹德纯被噎得说不出话。
陈默不再看他,转而看向一直沉默的沈墨:“丞相,你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沈墨身上。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沈墨缓缓出列,躬身道:“陛下,杨御史弹劾,证据虽非十足,然其心可嘉,所指之事,亦关乎朝廷体统、国库安危。老臣以为,当查。”
他话锋一转,却又道:“然,曹公公乃内廷重臣,侍奉两朝,未有显过。若仅凭风闻弹劾便轻易下狱,恐寒了内侍之心,亦非稳妥之道。不若……先行停职,由陛下指派得力干臣,会同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待查明真相,再行定夺。如此,既不纵容奸恶,亦不冤枉忠良,方为公允。”
老成谋国,滴水不漏。既同意了查,又保了曹德纯暂时不被下狱,给了双方缓冲的余地,也给了他自己和各方势力运作的空间。
陈默心中冷笑,沈墨果然还是这般滑不溜手。但他这个提议,目前来看,确实是最稳妥,也最能被各方接受的方案。
“丞相所言,老成持重。”陈默点了点头,目光重新看向下方,“即日起,司礼监提督太监曹德纯,暂停一切职务,于府中静候调查。此案,由……”
他的目光在朝臣中扫过,最终落在了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身上:“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主理,另……着镇北侯程无双,协理此案,负责调阅账目、缉拿相关人证!”
让程无双这个军方大佬协理!这明显是要加强调查的力度和掌控力!
曹德纯身子晃了晃,脸色灰败,瘫软在地,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退朝!”
陈默不再多言,起身离去。
朝会散去,百官们心思各异地退出宣政殿。杨继忠昂首挺胸,如同得胜的将军。曹德纯被两个小太监搀扶着,脚步虚浮。沈墨走在最后,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难明。
陈默回到乾清宫,立刻召见了程无双。
“方才朝堂之上,你都看到了。”陈默语气急促,“曹德纯停职,是三法司会审,沈墨的人必然插手其中。朕让你协理,就是要你抢在他们前面,把最关键的人证、物证给朕牢牢控制在手里!尤其是那个失踪的光禄寺采买太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那几家皇商的真实账本,必须拿到!”
程无双眼中凶光一闪,抱拳道:“陛下放心!臣晓得厉害!这就去办!”
看着程无双领命而去,陈默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扳倒曹德纯的大幕已经拉开,但这其中变数太多。沈墨的态度暧昧,三法司内部派系林立,曹德纯经营多年,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
这场御前辩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腥风血雨,还在后头。
王德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安:“陛下,坤宁宫那边传来消息……皇后娘娘……似乎动了胎气,传了太医……”
陈默猛地转身。
沈清月……在这个节骨眼上?
弹劾曹德纯!
结党营私!贪墨国帑!操纵采买!侵吞民脂民膏!
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砸在百官的心头,也砸在曹德纯那张瞬间失去血色的老脸上。
满朝文武,呼吸都为之一滞。无数道目光,惊骇、探究、幸灾乐祸、难以置信,齐刷刷地射向那位昂然立于殿中的御史,又小心翼翼地瞟向御座之上,以及文官队列中垂手而立、仿佛老僧入定的丞相沈墨。
是沈墨指使的?他终于要对他这个曾经的宫内盟友动手了?还是……这是皇帝自导自演的一出戏?
陈默坐在龙椅上,指尖无声地扣紧了冰冷的扶手。他心中亦是震动。他确实准备好了对曹德纯动手,但没想到,这把火会由一个小小的御史率先点燃!这打乱了他的步骤,却也……送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
他目光扫过沈墨,后者眼帘低垂,面无表情,让人看不透其心中所想。而站在武将班列后方的曹德纯,最初的惊惶过后,脸上迅速涌起一股被羞辱的潮红,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那御史,名叫杨继忠,是个出了名的愣头青,以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着称,在清流中颇有声望。此刻,他手持玉笏,挺直脊梁,脸上带着一种“舍生取义”的决绝,显然是有备而来。
“杨御史,”陈默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弹劾朝廷重臣,非同小可。你所言之事,可有实据?”
“臣有!”杨继忠声音洪亮,从袖中掏出一本奏章,双手高举,“曹德纯勾结奸商,把持光禄寺采买,以次充好,虚报价格,数年之间,贪墨银钱数以十万计!其党羽遍布司礼监、户部、光禄寺,形成贪腐网络,蠹国害民!此为其一!”
“其二!曹德纯利用职权,安插亲信,把持宫禁消息,结交外臣,图谋不轨!去岁先帝病重期间,其便多次与某些藩王使者秘密往来,其心可诛!”
“其三!近日宫外流民械斗,致使无辜死伤,经查,亦有曹德纯党羽在背后煽风点火,意图制造混乱,挟制君上!”
三条罪状,一条比一条骇人听闻!尤其是第二条“结交藩王”,第三条“挟制君上”,这几乎已是谋逆大罪!
朝堂之上,哗然之声再也抑制不住!
“血口喷人!”曹德纯终于忍不住,猛地出列,噗通跪倒在地,声音尖利,带着哭腔,指向杨继忠,“陛下!陛下明鉴啊!老奴伺候先帝与陛下,兢兢业业,不敢有片刻懈怠!这杨继忠,分明是受人指使,构陷老奴!他这是要搅乱朝纲,离间陛下与老奴的君臣之情啊!陛下!”
他老泪纵横,磕头不止,一副受了天大冤屈的模样。
陈默冷眼看着他的表演,心中毫无波澜。这老狐狸,演技倒是一流。
“曹公公稍安勿躁。”陈默淡淡道,“杨御史既然敢当廷弹劾,想必有所依仗。是非曲直,总要辩个明白。”
他目光转向杨继忠:“杨御史,你指控曹公公贪墨,证据何在?指控其结交藩王、煽动流民,又有何凭证?”
杨继忠显然准备充分,立刻将手中奏章呈上,并由随行书吏抬上一个小箱子,里面是部分他与同僚暗中查访获得的账目副本、商人供词(已匿名处理)等物证。
“陛下,此为部分物证及涉案商人、胥吏之供词!虽非全部,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至于其结交藩王、煽动流民之事,臣亦有线索与人证,然事关重大,人证不便当庭对质,恳请陛下允臣密奏!”
这话合情合理。涉及藩王和宫闱隐秘,确实不宜在朝堂上公开。
曹德纯见状,立刻尖声道:“陛下!此皆是一面之词!定是有人伪造证据,构陷老奴!老奴恳请陛下,将此诬告之徒下狱治罪!以正视听!”
“曹公公此言差矣!”又一位官员出列,是都察院的另一位御史,显然与杨继忠是同道,“若无真凭实据,杨御史岂敢以性命相搏,弹劾内相?倒是曹公公,为何如此急于将弹劾之人治罪?莫非是做贼心虚?”
“你!”曹德纯气得浑身发抖。
“陛下!”户部一位侍郎出列,他是曹德纯的党羽之一,“光禄寺采买,流程复杂,牵涉众多,岂能因些许账目问题,便断定曹公公贪墨?至于结交藩王等事,更是子虚乌有!此乃有人欲借机清除异己,扰乱朝局!”
“清除异己?”兵部尚书张威冷哼一声,他虽与曹德纯无直接冲突,但对其并无好感,“若自身清白,何惧调查?若真如杨御史所言,贪墨数十万两,那才是真正的蠹虫,不清除,才是国之大害!”
“张尚书!你此言何意?!”
“字面意思!”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支持杨继忠的清流御史、部分与曹德纯有隙的官员,与曹德纯的党羽、以及一些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互相攻讦,引经据典,唾沫横飞。往日庄严肃穆的宣政殿,此刻竟如同市集般喧闹。
沈墨依旧沉默着,如同风暴眼中的礁石。
陈默高坐龙椅之上,看着下方这出众生相,心中冷笑。很好,水已经彻底搅浑了。
他没有立刻制止,而是任由他们吵了片刻,直到声音渐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
“吵够了?”
殿内立刻安静下来。
“堂堂朝会,国之重地,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陈默语气转厉,“杨御史弹劾,依律陈情。曹公公辩白,亦是常理。尔等身为朝廷命官,不思如何查明真相,反倒在此互相攻讦,岂不令人笑话!”
他目光扫过杨继忠和曹德纯:“既然各执一词,朕便给你们一个当庭对质的机会。”
他顿了顿,语速放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杨御史,你指控曹公公贪墨,首要便在光禄寺采买。朕问你,若朕此刻派人彻查光禄寺及涉案皇商近三年所有账目,并与市价逐一比对,可能查清虚实?”
杨继忠精神一振,立刻道:“必然能水落石出!臣恳请陛下彻查!”
曹德纯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陛下,账目繁杂,彻查需时,恐耽误朝廷正事……”
“耽误正事?”陈默打断他,目光锐利,“是查清贪墨、整顿纲纪是正事,还是任由蠹虫啃噬国库是正事?曹公公,你在怕什么?”
曹德纯被噎得说不出话。
陈默不再看他,转而看向一直沉默的沈墨:“丞相,你以为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沈墨身上。他的态度,至关重要。
沈墨缓缓出列,躬身道:“陛下,杨御史弹劾,证据虽非十足,然其心可嘉,所指之事,亦关乎朝廷体统、国库安危。老臣以为,当查。”
他话锋一转,却又道:“然,曹公公乃内廷重臣,侍奉两朝,未有显过。若仅凭风闻弹劾便轻易下狱,恐寒了内侍之心,亦非稳妥之道。不若……先行停职,由陛下指派得力干臣,会同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待查明真相,再行定夺。如此,既不纵容奸恶,亦不冤枉忠良,方为公允。”
老成谋国,滴水不漏。既同意了查,又保了曹德纯暂时不被下狱,给了双方缓冲的余地,也给了他自己和各方势力运作的空间。
陈默心中冷笑,沈墨果然还是这般滑不溜手。但他这个提议,目前来看,确实是最稳妥,也最能被各方接受的方案。
“丞相所言,老成持重。”陈默点了点头,目光重新看向下方,“即日起,司礼监提督太监曹德纯,暂停一切职务,于府中静候调查。此案,由……”
他的目光在朝臣中扫过,最终落在了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身上:“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主理,另……着镇北侯程无双,协理此案,负责调阅账目、缉拿相关人证!”
让程无双这个军方大佬协理!这明显是要加强调查的力度和掌控力!
曹德纯身子晃了晃,脸色灰败,瘫软在地,他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遇到大麻烦了。
“退朝!”
陈默不再多言,起身离去。
朝会散去,百官们心思各异地退出宣政殿。杨继忠昂首挺胸,如同得胜的将军。曹德纯被两个小太监搀扶着,脚步虚浮。沈墨走在最后,看着皇帝离去的背影,眼神深邃难明。
陈默回到乾清宫,立刻召见了程无双。
“方才朝堂之上,你都看到了。”陈默语气急促,“曹德纯停职,是三法司会审,沈墨的人必然插手其中。朕让你协理,就是要你抢在他们前面,把最关键的人证、物证给朕牢牢控制在手里!尤其是那个失踪的光禄寺采买太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还有那几家皇商的真实账本,必须拿到!”
程无双眼中凶光一闪,抱拳道:“陛下放心!臣晓得厉害!这就去办!”
看着程无双领命而去,陈默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扳倒曹德纯的大幕已经拉开,但这其中变数太多。沈墨的态度暧昧,三法司内部派系林立,曹德纯经营多年,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
这场御前辩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腥风血雨,还在后头。
王德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安:“陛下,坤宁宫那边传来消息……皇后娘娘……似乎动了胎气,传了太医……”
陈默猛地转身。
沈清月……在这个节骨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