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轩的尸体被迅速而无声地清理出去,仿佛他从未踏入过这间御书房。地上的血迹被擦净,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腥气也被龙涎香迅速覆盖。唯有那几张摊在御案上的北漠舆图和密信,以及程无双手中那枚精巧的铜管,证明着方才发生的一切并非幻觉。
御书房内,气氛比之前更加诡异。潜伏的锦衣卫已经退下,只剩下陈默、程无双,以及侍立一旁、脸色发白的王德发。
陈默没有去看那些足以改变北境战局的机密文件,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探针,落在程无双身上,从头到脚,细细审视。
她依旧穿着那身便于行动的深色衣裙,发髻有些微散乱,几缕青丝垂在颊边,更衬得脸色苍白,但那双向来清亮的凤眸,此刻却深不见底,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决绝后的空虚。
“你如何进来的?”陈默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听不出喜怒。
程无双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平稳:“回陛下,臣妾……知道一条从坤宁宫通往御书房的旧时密道。是……是祖父当年告知,以备宫中万一有不测时,陛下可暂避。”
程破虏!又是程破虏!
陈默眼神微凝。程破虏作为先帝心腹,知道一些宫中密道并不奇怪。但将这等机密告知程无双,其用意就值得玩味了。是真为保驾?还是为程家留一条后路?
“你如何知道朕今日会在此见他?又如何知道那‘同心蛊’的破解之法,需以‘封脉断魂针’刺入其心脉母丹汇聚之处?”陈默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目光如炬。
程无双抬起头,迎上陈默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臣妾不知陛下今日定然见他。只是近日心神不宁,预感或有大事发生,故一直通过密道在附近等候。至于破解之法……”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痛楚:“是祖父留下的手札中所载。祖父……他似乎早已料到,当年送出宫的那个孩子,终有一日会知晓身世,会心生妄念,甚至……会走上邪路。手札中记录了‘同心蛊’的辨识与这唯一的、凶险的破解之法,并嘱托,若此人果真祸乱天下,程家后人……当以此法,清理门户,以报先帝知遇之恩,赎……程家可能背负之罪。”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合情合理。程破虏老谋深算,为防万一留下后手,完全符合其性格。程无双作为程家嫡女,知晓这些秘密,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似乎也顺理成章。
然而,陈默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
时机太巧了!巧得像是精心计算过。沈墨轩刚刚亮出同归于尽的底牌,程无双的“封脉断魂针”就到了。这真的只是巧合?
程家……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程破虏是忠是奸?程无双此刻是戴罪立功,还是……另有所图?
他看着程无双那苍白而坚定的脸,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疏离。这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让他心生怜惜的女人,此刻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透的迷雾。
“你可知,擅闯御前,已是死罪?”陈默的语气依旧冰冷。
“臣妾知道。”程无双再次跪下,以头触地,“臣妾愿领一切罪责。只求陛下明鉴,程家满门忠烈,祖父更是对先帝、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今日之举,绝非为了脱罪,而是为了……拨乱反正,以正朝纲!”
她的话语铿锵,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赤诚。
陈默沉默地看着她伏地的背影,许久,才缓缓道:“起来吧。”
程无双依言起身,垂首而立。
“沈墨轩伪造密诏,勾结北漠,罪证确凿,现已伏诛。此事,到此为止。”陈默的声音带着一种定调子的威严,“对外,便称其突发恶疾,暴毙于府中。其江南产业,由朝廷派人接管。北漠之事,依计而行。”
他这是要将沈墨轩的威胁和程家的秘密,一并掩盖下去。毕竟,天家“双生子”的丑闻和先帝密旨的真伪,一旦公开,对皇权威严的打击是巨大的。
“臣妾……遵旨。”程无双低声道。
“你……”陈默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一丝,却依旧带着疏离,“先回宫去吧。近日……便在宫中静养,无事,不必外出。”
这依旧是变相的软禁。
程无双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看了陈默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有解脱,有黯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臣妾,告退。”
她再次行礼,然后转身,沿着来时的密道,悄无声息地离去,如同她来时一样。
御书房内,只剩下陈默和王德发。
“陛下,宸妃娘娘她……”王德发小心翼翼地问道。
“派人看住密道出口。没有朕的允许,不许她再踏足御书房范围。”陈默揉了揉眉心,语气疲惫,“另外,去查!查程破虏是否真的留下了那样的手札!查程无双近日所有的行踪!”
他必须确认,程无双今日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毫无私心。
“老奴明白。”王德发躬身应下,犹豫了一下,又道:“陛下,那北漠的舆图和密信……”
陈默的目光终于落回御案上那些染着沈墨轩鲜血的文件上,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沈墨轩已死,内忧暂除。现在,是时候全力应对北漠了!
他拿起那份标注着北漠兵力部署的舆图,仔细看了片刻,眼中精光一闪。
“传李毅八百里加急军报!”陈默沉声道,“将这份舆图和密信抄录副本,即刻送往前线!告诉他,北漠内乱,机不可失!让他根据情报,大胆用兵!朕要在三个月内,看到北漠彻底臣服,或者……分崩离析!”
“是!”
---
程无双回到坤宁宫配殿(她被安排的住所),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窗边。窗外暮色渐沉,宫灯次第亮起,将她的身影拉得孤单而寂寥。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样式古朴、边缘已经摩挲得光滑的乌木小盒,打开。里面并非什么珠宝,而是几页泛黄的、字迹苍劲的纸张——正是程破虏留下的真正手札。
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眼中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手札上所载,与她告诉陛下的并无二致。祖父确实留下了“同心蛊”的记载和破解之法,也确实嘱托程家后人清理门户。
但手札的最后几页,却记载了一些她未曾言明,也永远不打算让陛下知道的事情。
那上面写着,先帝在送出皇子之后,内心备受煎熬,曾密令程破虏,若宫中皇子(即陈默)不堪大任,或国逢巨变,可凭另一道真正的、写明身份的密诏,迎回江南皇子,以保社稷……
而那道真正的密诏,就在程破虏去世前,交给了她。并告诫她,此诏关乎国本,非到万不得已,江山倾覆之际,绝不可现世!
她今日出手,固然是为了清理门户,拨乱反正,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在陛下对程家产生怀疑、关系出现裂痕之时,用一种最激烈的方式,表明程家的立场和价值,重新赢得陛下的……哪怕只是一丝半点的倚重和信任?
她利用了祖父的遗泽,利用了陛下的危局,完成了一场精准的刺杀,也进行了一场孤注一掷的政治投注。
结果看似成功了,沈墨轩伏诛,程家“戴罪立功”。
可她与陛下之间,那层因猜忌和算计而产生的隔阂,却似乎更厚了。
她收起手札,擦干眼泪,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路是她选的,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程家的荣耀,祖父的遗志,都需要她来维系。至于陛下那里……只能交给时间了。
---
北境,征北大将军行辕。
李毅看着由快马送来的、盖有皇帝玉玺和兵部大印的北漠机密舆图及密信抄件,激动得几乎要仰天长啸!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他狠狠一拳砸在沙盘边缘,震得上面的小旗簌簌抖动。
有了这些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情报,北漠大军在他眼中几乎成了透明!兵力虚实,粮草囤点,各部矛盾,一览无余!
“传令下去!”李毅须发皆张,声若洪钟,“命左路军赵佶,按图所示,突袭额尔敦部粮草囤积地‘野火原’!命右路军周遇,穿插至巴特尔部侧后,断其归路!中军随本将,直扑北漠王庭!”
“老子要趁他病,要他命!一举荡平北漠!”
战争的齿轮,因为沈墨轩之死和这些关键情报的注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转动。
大夏的利剑,终于要露出它最锋利的獠牙。
而此刻,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来自江南、羽毛染着暗红血迹的信鸽,跌跌撞撞地飞入了京城,落入了一处早已废弃的宅院。
它所携带的,并非寻常消息,而是一个关于江南漕帮内部因沈墨轩之死即将发生剧烈动荡的……最后预警。
沈墨轩虽死,但他留下的巨大权力和财富真空,以及那些潜伏的党羽,即将掀起新的波澜。
内忧,并未随着主谋的死亡而彻底平息。新的暗礁,已然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形成。
御书房内,气氛比之前更加诡异。潜伏的锦衣卫已经退下,只剩下陈默、程无双,以及侍立一旁、脸色发白的王德发。
陈默没有去看那些足以改变北境战局的机密文件,他的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探针,落在程无双身上,从头到脚,细细审视。
她依旧穿着那身便于行动的深色衣裙,发髻有些微散乱,几缕青丝垂在颊边,更衬得脸色苍白,但那双向来清亮的凤眸,此刻却深不见底,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决绝后的空虚。
“你如何进来的?”陈默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听不出喜怒。
程无双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声音平稳:“回陛下,臣妾……知道一条从坤宁宫通往御书房的旧时密道。是……是祖父当年告知,以备宫中万一有不测时,陛下可暂避。”
程破虏!又是程破虏!
陈默眼神微凝。程破虏作为先帝心腹,知道一些宫中密道并不奇怪。但将这等机密告知程无双,其用意就值得玩味了。是真为保驾?还是为程家留一条后路?
“你如何知道朕今日会在此见他?又如何知道那‘同心蛊’的破解之法,需以‘封脉断魂针’刺入其心脉母丹汇聚之处?”陈默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目光如炬。
程无双抬起头,迎上陈默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臣妾不知陛下今日定然见他。只是近日心神不宁,预感或有大事发生,故一直通过密道在附近等候。至于破解之法……”
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痛楚:“是祖父留下的手札中所载。祖父……他似乎早已料到,当年送出宫的那个孩子,终有一日会知晓身世,会心生妄念,甚至……会走上邪路。手札中记录了‘同心蛊’的辨识与这唯一的、凶险的破解之法,并嘱托,若此人果真祸乱天下,程家后人……当以此法,清理门户,以报先帝知遇之恩,赎……程家可能背负之罪。”
她的话语条理清晰,合情合理。程破虏老谋深算,为防万一留下后手,完全符合其性格。程无双作为程家嫡女,知晓这些秘密,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似乎也顺理成章。
然而,陈默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
时机太巧了!巧得像是精心计算过。沈墨轩刚刚亮出同归于尽的底牌,程无双的“封脉断魂针”就到了。这真的只是巧合?
程家……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程破虏是忠是奸?程无双此刻是戴罪立功,还是……另有所图?
他看着程无双那苍白而坚定的脸,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和……疏离。这个曾经与他并肩作战、让他心生怜惜的女人,此刻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透的迷雾。
“你可知,擅闯御前,已是死罪?”陈默的语气依旧冰冷。
“臣妾知道。”程无双再次跪下,以头触地,“臣妾愿领一切罪责。只求陛下明鉴,程家满门忠烈,祖父更是对先帝、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今日之举,绝非为了脱罪,而是为了……拨乱反正,以正朝纲!”
她的话语铿锵,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赤诚。
陈默沉默地看着她伏地的背影,许久,才缓缓道:“起来吧。”
程无双依言起身,垂首而立。
“沈墨轩伪造密诏,勾结北漠,罪证确凿,现已伏诛。此事,到此为止。”陈默的声音带着一种定调子的威严,“对外,便称其突发恶疾,暴毙于府中。其江南产业,由朝廷派人接管。北漠之事,依计而行。”
他这是要将沈墨轩的威胁和程家的秘密,一并掩盖下去。毕竟,天家“双生子”的丑闻和先帝密旨的真伪,一旦公开,对皇权威严的打击是巨大的。
“臣妾……遵旨。”程无双低声道。
“你……”陈默看着她,语气缓和了一丝,却依旧带着疏离,“先回宫去吧。近日……便在宫中静养,无事,不必外出。”
这依旧是变相的软禁。
程无双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反驳,只是深深地看了陈默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言,有解脱,有黯然,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臣妾,告退。”
她再次行礼,然后转身,沿着来时的密道,悄无声息地离去,如同她来时一样。
御书房内,只剩下陈默和王德发。
“陛下,宸妃娘娘她……”王德发小心翼翼地问道。
“派人看住密道出口。没有朕的允许,不许她再踏足御书房范围。”陈默揉了揉眉心,语气疲惫,“另外,去查!查程破虏是否真的留下了那样的手札!查程无双近日所有的行踪!”
他必须确认,程无双今日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毫无私心。
“老奴明白。”王德发躬身应下,犹豫了一下,又道:“陛下,那北漠的舆图和密信……”
陈默的目光终于落回御案上那些染着沈墨轩鲜血的文件上,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沈墨轩已死,内忧暂除。现在,是时候全力应对北漠了!
他拿起那份标注着北漠兵力部署的舆图,仔细看了片刻,眼中精光一闪。
“传李毅八百里加急军报!”陈默沉声道,“将这份舆图和密信抄录副本,即刻送往前线!告诉他,北漠内乱,机不可失!让他根据情报,大胆用兵!朕要在三个月内,看到北漠彻底臣服,或者……分崩离析!”
“是!”
---
程无双回到坤宁宫配殿(她被安排的住所),屏退了左右,独自坐在窗边。窗外暮色渐沉,宫灯次第亮起,将她的身影拉得孤单而寂寥。
她从怀中取出一个样式古朴、边缘已经摩挲得光滑的乌木小盒,打开。里面并非什么珠宝,而是几页泛黄的、字迹苍劲的纸张——正是程破虏留下的真正手札。
她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字迹,眼中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手札上所载,与她告诉陛下的并无二致。祖父确实留下了“同心蛊”的记载和破解之法,也确实嘱托程家后人清理门户。
但手札的最后几页,却记载了一些她未曾言明,也永远不打算让陛下知道的事情。
那上面写着,先帝在送出皇子之后,内心备受煎熬,曾密令程破虏,若宫中皇子(即陈默)不堪大任,或国逢巨变,可凭另一道真正的、写明身份的密诏,迎回江南皇子,以保社稷……
而那道真正的密诏,就在程破虏去世前,交给了她。并告诫她,此诏关乎国本,非到万不得已,江山倾覆之际,绝不可现世!
她今日出手,固然是为了清理门户,拨乱反正,但内心深处,何尝不是在陛下对程家产生怀疑、关系出现裂痕之时,用一种最激烈的方式,表明程家的立场和价值,重新赢得陛下的……哪怕只是一丝半点的倚重和信任?
她利用了祖父的遗泽,利用了陛下的危局,完成了一场精准的刺杀,也进行了一场孤注一掷的政治投注。
结果看似成功了,沈墨轩伏诛,程家“戴罪立功”。
可她与陛下之间,那层因猜忌和算计而产生的隔阂,却似乎更厚了。
她收起手札,擦干眼泪,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路是她选的,无论如何,都要走下去。程家的荣耀,祖父的遗志,都需要她来维系。至于陛下那里……只能交给时间了。
---
北境,征北大将军行辕。
李毅看着由快马送来的、盖有皇帝玉玺和兵部大印的北漠机密舆图及密信抄件,激动得几乎要仰天长啸!
“天助我也!天助我也!”他狠狠一拳砸在沙盘边缘,震得上面的小旗簌簌抖动。
有了这些详尽到令人发指的情报,北漠大军在他眼中几乎成了透明!兵力虚实,粮草囤点,各部矛盾,一览无余!
“传令下去!”李毅须发皆张,声若洪钟,“命左路军赵佶,按图所示,突袭额尔敦部粮草囤积地‘野火原’!命右路军周遇,穿插至巴特尔部侧后,断其归路!中军随本将,直扑北漠王庭!”
“老子要趁他病,要他命!一举荡平北漠!”
战争的齿轮,因为沈墨轩之死和这些关键情报的注入,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转动。
大夏的利剑,终于要露出它最锋利的獠牙。
而此刻,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来自江南、羽毛染着暗红血迹的信鸽,跌跌撞撞地飞入了京城,落入了一处早已废弃的宅院。
它所携带的,并非寻常消息,而是一个关于江南漕帮内部因沈墨轩之死即将发生剧烈动荡的……最后预警。
沈墨轩虽死,但他留下的巨大权力和财富真空,以及那些潜伏的党羽,即将掀起新的波澜。
内忧,并未随着主谋的死亡而彻底平息。新的暗礁,已然在平静的水面下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