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孤城血-《朕的摸鱼哲学》

  北境的寒风,裹挟着雪沫和血腥气,呜咽着掠过黑石口残破的城头。关隘之下,北漠人的营帐如同密密麻麻的毒蘑菇,蔓延到视线的尽头。攻城锤撞击城门的闷响,箭矢破空的尖啸,垂死者的哀嚎,以及守军声嘶力竭的怒吼,交织成一曲惨烈的死亡乐章。

  守将王贲,一个满脸虬髯、浑身浴血的汉子,拄着卷刃的战刀,靠在垛口后剧烈地喘息。他左肩插着一支狼牙箭,深可见骨,却无暇处理。城头上,能站着的守军已经不足千人,个个带伤,甲胄破碎,眼神却如同濒死的狼,死死盯着下方如同潮水般涌来的北漠士兵。

  “将军!西侧城墙又被凿开一个口子!弟兄们快顶不住了!”一个浑身是血的校尉连滚带爬地冲过来,声音带着哭腔。

  王贲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嘶吼道:“顶不住也得顶!李毅大将军的援军就在路上!给老子把檑木滚石全砸下去!火油!还有火油吗?!”

  “没了!将军!火油昨天就用完了!”

  王贲眼中闪过一丝绝望,随即又被疯狂取代:“那就用石头砸!用刀砍!用牙咬!绝不能让一个北漠狗崽子爬上城头!想想你们身后的父母妻儿!想想京城里的陛下!”

  他挣扎着站起身,举起卷刃的战刀,用尽全身力气咆哮:“大夏儿郎!死战——!”

  “死战——!”残存的守军爆发出最后的血勇,如同扑火的飞蛾,迎向那仿佛无穷无尽的敌人。

  然而,实力的差距太过悬殊。北漠人显然得到了准确的情报,对黑石口的防御弱点了如指掌,攻势一波猛过一波。城门在连续的重击下,已经出现了裂痕,门后的顶门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关隘后方,突然传来了沉闷如雷的马蹄声!紧接着,是如同海啸般的喊杀声!

  一面残破的“李”字帅旗,出现在地平线上,如同利剑,撕开了沉沉的暮色!

  “援军!是我们的援军!”城头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狂喜呼喊!

  王贲精神大振,几乎要虚脱倒地,他死死抓住垛口,看着那支如同洪流般冲向敌阵的骑兵,热泪盈眶:“来了……终于来了……”

  李毅一马当先,手中长槊如同毒龙出洞,瞬间将一名北漠百夫长挑飞!他带来的虽是轻装疾行的先锋骑兵,人数不过万余,但胜在出其不意,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狠狠捅入了北漠大军攻城部队的侧翼!

  北漠人显然没料到援军来得如此之快,阵脚顿时大乱!攻城部队被迫转身迎战,城头的压力骤减。

  “开城门!随我杀出去!接应李将军!”王贲嘶哑着下令,带着还能动弹的数百守军,如同决堤的洪水,从即将破碎的城门中涌出,与援军里应外合!

  一时间,黑石口下,杀声震天,血肉横飞!

  ---

  京城,程府(实为软禁之所)。

  程无双站在庭院中,仰望着北方灰蒙蒙的天空。她虽被变相软禁在此,不得外出,也不得接触外人,但凭借程家在军中的老关系,还是能零星收到一些北境的消息。

  黑石口危在旦夕,李毅将军驰援……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在她脑海中拼凑出北境惨烈的战况。她仿佛能听到那震天的喊杀,闻到那浓郁的血腥。

  她的手,无意识地抚摸着腰间,那里原本应该佩着她的短刀。如今刀已不在,空余一腔无处发泄的焦灼与无力。

  祖父程破虏的身影,那封先帝密诏,陛下冰冷回避的态度……这一切都像巨石压在她心头。她知道,程家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而此刻,北境的将士正在浴血奋战,她这个曾经纵横沙场的将军,却只能被困在这方寸之地,如同笼中鸟!

  “小姐……”一名老仆,也是程家的老人,悄悄来到她身后,低声道,“外面……有消息递进来。”

  程无双猛地转身:“什么消息?”

  老仆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是关于……江南那位‘安乐伯’的。”

  程无双眼神一凝:“说!”

  “我们留在江南的眼线冒死传信,沈墨轩在接旨受封后,其麾下商行虽然降低了运价,但运往北方的粮草军械,数量……远不及他对外宣称的那么多!而且,押运的队伍路线诡异,时常偏离主航道,似乎……似乎在刻意拖延,或者……另有所图!”

  程无双的心猛地一沉!果然!沈墨轩绝不可能真心支持朝廷!他所谓的“降价支持”,不过是麻痹陛下的烟雾!他是在暗中掐断北境的补给线!甚至在为北漠输送物资?!

  这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

  必须立刻告诉陛下!

  她快步走向院门,却被两名面无表情的锦衣卫拦住。

  “娘娘,请回。”

  程无双看着他们,知道硬闯无用。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陛下既然下令软禁她,必然是对程家,对她,已存了极大的疑虑。此刻贸然去报信,非但可能见不到陛下,这消息的来源(动用程家旧部),反而可能坐实程家“勾结外敌”的嫌疑!

  她退回院内,心中念头飞转。不能通过正常渠道,那就……

  她的目光,落在了院墙角落,那几株看似寻常的梅树上。

  ---

  乾清宫。

  陈默面前摆着两份几乎同时送到的急报。

  一份来自北境,是李毅的亲笔奏报。先锋骑兵已抵达黑石口,与守军里应外合,暂时击退了北漠攻势,稳住了防线。但北漠主力未受重创,依旧虎视眈眈。李毅请求朝廷督促后续援军和粮草军械尽快到位,以备北漠下一轮更猛烈的进攻。

  另一份,则来自骆冰。

  “陛下,江南眼线回报,沈墨轩受封‘安乐伯’后,其名下商行运往北方的物资,确有蹊跷。数量不足,路线迂回,且……我们的人发现,有几支打着其他商号旗号的船队,在夜间秘密驶往……通往北漠的走私河道方向!船上装载的,疑似是粮食和……生铁!”

  陈默一拳砸在御案上,震得笔架乱颤!

  “沈墨轩!”他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果然!这个贼子!表面接受册封,暗地里却行资敌之事!他这是要眼睁睁看着北境将士因为缺粮少械而战败!他要借北漠的刀,来屠戮大夏的江山!

  “骆冰!能否截住那些船队?”陈默的声音如同寒冰。

  “陛下,那些河道错综复杂,且多有私兵护卫,我们的人手不足,强行拦截,恐打草惊蛇,反而让沈墨轩有了防备,彻底切断漕运……”骆冰面露难色。

  陈默胸膛剧烈起伏,他知道骆冰说的是实情。现在动沈墨轩,风险太大。北境战事正酣,漕运绝不能断!

  可是,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自敌吗?!

  就在这时,王德发捧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竹筒,匆匆走了进来。

  “陛下,这……这是刚才一只信鸽落在坤宁宫院墙外的,脚上绑着的……上面写着,务必呈交陛下亲启。”王德发的声音有些古怪。

  陈默皱眉接过竹筒,抽出里面的纸条。纸条上的字迹娟秀中带着一丝熟悉的锐利,并非苏玉衡的笔迹,而是……程无双的!

  他心中一震,迅速展开。

  纸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北线粮械恐被江南‘伯爷’暗中克扣、转道。漕运命脉已入其彀中,望陛下明察,早做决断。臣妾困于方寸,唯以残躯,遥祝陛下……武运昌隆。”

  没有落款,但陈默一眼就认出了那是程无双的字迹!她竟然用这种方式,递出了消息!而且,消息内容与骆冰所报,相互印证!

  她知道了沈墨轩的动向!她也在提醒自己!

  陈默握着纸条,心情复杂难言。程无双被软禁,却依然心系北境战事,冒着风险向他示警。可程破虏的阴影,那道先帝密诏,又像一根刺横亘其间。

  他沉默良久,将纸条凑到烛火前,看着它化为灰烬。

  “传旨给周文博,”陈默的声音恢复了冷静,“让他以‘统筹北伐粮饷’为名,设立‘漕运监察司’,派驻得力人手,接管沿途几个关键码头的核验之权!所有运往北方的船只,必须接受监察司的盘查!尤其是……那些挂着其他商号旗号的!”

  他不能直接动沈墨轩,但可以给他套上枷锁!用朝廷的名义,卡住他资敌的渠道!

  “是!”骆冰领命。

  “还有,”陈默看向王德发,“告诉看守程府的人……嗯,宸妃娘娘若有什么日常用度需求,尽量满足。只要她不离开府邸……便由她去吧。”

  这已是他目前,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回护。

  王德发愣了一下,连忙躬身:“老奴明白。”

  处理完这些,陈默再次将目光投向北境的舆图。黑石口的危机暂时解除,但大战才刚刚开始。内有沈墨轩这条毒蛇暗中作祟,外有北漠二十万铁骑虎视眈眈。

  他知道,自己必须赢下这场战争。只有赢了,他才有资格和力量,去清理内部这些盘根错节的毒瘤,去面对那尴尬而危险的身世之谜,去……决定很多人的命运。

  他提起朱笔,在一份关于增调蓟镇兵马援北的奏章上,批下了一个殷红的——

  “准”。

  战争的齿轮,在鲜血与阴谋的润滑下,继续隆隆向前。

  而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来自江南的、羽毛带着特殊暗记的信鸽,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落入了北漠大军的营盘中。它所携带的消息,或许将给这场本就惨烈的战争,带来新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