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绝境之悟与翰墨乾坤-《全球直播:我带领华夏逆天改命》

  全球直播的画面被一分为三,如同三柄重锤,敲击在每一个观众的心上:

  左侧,是西北戈壁,“星火”实验室外,冠军侯霍去病那璀璨却逐渐淡薄的英魂虚影,依旧以长枪遥指震荡不休的空间漩涡,进行着信念的角力,金色的光辉与银色的漩涡在天地间激烈对抗;

  右侧,是一片光怪陆离、不断扭曲变幻的【概念虚空】,这里没有坚实的大地,没有既定的物理法则,只有流动的色彩、破碎的意念和低语般的虚无回响。陈远脸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正被那名面露残忍笑容的归墟壮汉步步紧逼;

  而刚刚出现的中间画面,则是一片新的景象——系统新的强制征召,无视主世界的危机,再次降临!

  白光散去,李慕雪,一位省级博物馆的年轻文物修复师,发现自己站在一片荒芜的平原上。风沙掠过,带着苍凉。她的面前,矗立着一座半截断裂的、布满玄奥符文却黯淡无光的巨大古碑。碑身被一种粘稠的、不断蠕动的黑色雾气所缠绕,那黑雾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蚀、抹除着碑文上承载的信息。

  与她同时出现的,还有两人:一位是来自阿三的苦行僧,另一位是来自埃及的考古学家。

  “是‘蚀文黑雾’!它在抹除这座石碑承载的文明信息!”埃及考古学家惊恐地喊道,试图用仪器扫描记录这消亡的过程,却显得徒劳无功。

  阿三苦行僧则立刻盘膝坐下,闭目念诵起古老的经文,身上散发微光,试图驱散不详。但那黑雾只是稍稍避开他周身范围,依旧顽固地、全面地侵蚀着古碑的主体。

  唯有李慕雪,在最初的惊慌后,迅速冷静下来。作为一名与古物朝夕相处的修复师,她对这些承载历史的器物有着超乎常人的共情。她没有去看那两人,而是快步走到碑前,甚至无视了那令人心智昏沉的黑色雾气,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极其轻柔地抚摸那些她看不懂却感觉异常亲切的符文。

  “别念了,没用的。”她头也不回,语气带着文物工作者特有的、基于经验的冷静,“这不是靠‘信仰’能驱散的东西。它在吞噬‘历史’本身,吞噬的是‘意义’。”

  她闭上眼,仿佛在感受石碑冰冷的“体温”和其下微弱跳动的“脉搏”。她开始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对着石碑低语,不是咒语,而是她工作时习惯性的、与文物沟通的念叨:

  “别怕……我们能修好……”

  “这刀工,真厉害啊……当初刻下它的人,一定怀着很坚定的信念吧?”

  “要坚持住啊……你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后世的人,还在等着听呢……”

  奇迹般地,随着她那充满共情与守护意念的低语,石碑上那几乎熄灭的光芒,竟然微弱地、但确实地闪烁了一下,变得稍微明亮了一丝。而一直侵蚀它的黑雾,仿佛受到了某种无形力量的阻碍,侵蚀的速度肉眼可见地减缓了。

  与此同时,概念虚空位面。

  “看来你的‘祖宗’也帮不了你了,陈指挥。”归墟壮汉狞笑着,手中的锯齿短刀上缠绕的黑气在此地异常活跃,仿佛在吸收周围弥漫的“虚无”概念,“在这片连存在本身都模糊的地带,感受真正的绝望吧!你所守护的一切,最终都会归于这样的混沌!”

  他猛地前冲,刀锋划过的地方,本就变幻不定的空间泛起更剧烈的涟漪,直取陈远咽喉!这一击不仅快如闪电,更带着归墟特有的“虚无道痕”,试图从物理和精神层面双重瓦解陈远。

  陈远精神力近乎枯竭,身体沉重如同灌铅。他凭借本能和残存的气力,脚下步伐混乱地移动,险之又险地避开了致命的刀锋,自己却差点被脚下突然扭曲的“地面”绊倒。这个位面没有实体威胁,却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一切终无意义”的虚无意念,如同冰冷的海水,持续侵蚀消磨着他的意志。

  “挣扎有何意义?归墟才是最终的真相!看看这里,连时间和空间都无法稳固,你所珍视的文明、情感、记忆,终将和我们脚下这片虚空一样,什么都不会剩下!”壮汉狂笑着,攻势愈发凌厉,刀锋上的黑气几乎要触及陈远的皮肤。

  陈远一边艰难闪躲,一边感受着这片虚空的特性。这里并非纯粹的“无”,而是无数破碎概念、消亡文明残留意念的堆积场,是“意义”被消解后的坟场。

  归墟认为文明终将归于虚无,所以毁灭是慈悲。方舟认为情感是缺陷,所以绝对理性是进化。它们都走向了某种摒弃了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极致’。

  那华夏文明数千年风雨飘摇,为何从未真正断绝?我们依靠的,难道不正是那看似‘低效’的、在一次次绝境中,于‘虚无’的威胁下,依旧顽强地创造‘意义’、赋予‘过程’以价值的——韧性吗?

  他想起了愚公移山,面对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选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用行动定义价值;

  想起了司马迁受辱后,选择“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用文字对抗遗忘;

  想起了无数像王大妈、张海、刘志刚、李慕雪这样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最朴素的行动对抗着消亡与虚无,为文明的画卷添上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笔……

  “错了……你们都错了……”陈远喘息着,低声说道,这声音却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力量,穿透了虚空的混乱,清晰地传遍了直播的每一个角落,“文明的伟大,从不在于追求一个永恒不灭的、完美的‘结果’……而在于……明知终点或许是虚无,却依旧在‘过程’中,用爱与创造、用记忆与传承,倔强地写下属于‘人’的——篇章!”

  就在他于这“概念虚空”中,对抗着归墟的“虚无”理念,明悟“过程”与“意义”之珍贵的瞬间!

  他怀中那方祖传砚台最深处,一道微不可察的裂纹,悄然弥合了一丝。一股远不如之前磅礴,却更加精纯、更加内敛、并且天然带上了一丝对抗“概念虚无”特性的暖流,如同暗夜中燃起的星火,缓缓流入他干涸的精神世界。

  【个人指挥系统】提示悄然响起,不再有光华闪耀,却更加深沉:

  【文明引领者于“概念虚无”环境中勘破“文明意义在于过程”之真谛,契合本质,精神境界提升!】

  【社稷山河印修复度微弱提升!解锁隐藏特性:【文明火种】——当文明遭遇重大挫折、处于概念性消亡边缘时,可被动凝聚文明残余信念,保留最核心的文明印记,于绝对虚无中守护“存在”的根基,等待重生之机。(终极保底能力)】

  【基于对“过程”与“意义”的领悟,获得临时状态:【意义锚定】——在一定时间内,极大增强对“虚无”、“遗忘”、“精神腐蚀”等概念性攻击的抗性。】

  陈远的精神力恢复了一丝,更重要的是,那股源自文明底蕴的“意义锚定”之力,让他在这片虚空中仿佛找到了立足的基石,心神前所未有的清明和稳定。他看向那归墟壮汉的眼神,不再有丝毫动摇,仿佛对方只是这虚无背景中一个注定要被扫除的噪点。

  他不再一味闪躲,看准壮汉一次攻击的间隙,并指如笔,以体内那丝新生的、蕴含着“定义意义”力量的气息为墨,在空中虚划!划过的轨迹,玄奥而古朴,隐约构成了一个篆字——“定”!

  此字一出,并非狂暴的能量冲击,而是一股稳定概念、定义存在、抗拒虚无的意念波纹,无声地扩散开来!

  那归墟壮汉周身的“虚无道痕”黑气,如同滚汤泼雪,剧烈翻腾并迅速消散!他感觉自己与这片虚空的亲密联系被强行切断,那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消失了,动作瞬间变得凝滞沉重,脸上露出了极致的难以置信与惊骇!

  “你?!你怎么可能……在这片虚空里……定义‘存在’?!”他惊恐地大叫,世界观仿佛受到了冲击。

  陈远趁此机会,迅速后撤,目光冷静如冰,飞速扫过这片变幻的虚空。他意识到,在这里,纯粹的武力效果有限,但基于文明信念的“定义”与“赋予意义”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必须利用环境,找到彻底摆脱甚至反击的方法。

  与此同时,古碑位面。

  李慕雪的低声呼唤与共情似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古碑上的光芒越来越盛,终于,当光芒炽烈到一定程度时,一个头戴幞头、身着唐袍、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炬、一身浩然正气的中年文人虚影,缓缓自碑文中浮现,仿佛穿越了千年时光。

  他先是看了一眼那仍在念经的苦行僧和手足无措的考古学家,微微摇头,随即目光落在李慕雪身上,眼神温和而充满赞许,朗声道:“善!后世子孙,未忘根本!吾乃颜真卿,此碑乃吾凝聚毕生‘忠义’之气所刻,岂容尔等邪祟玷污!”

  话音落下,他虚影抬手,凌空挥毫!一个巨大的、金光闪耀、笔力千钧的“烈”字凭空出现,如同煌煌大日降临,至阳至刚的忠烈之气澎湃而出,瞬间将缠绕碑身的“蚀文黑雾”驱散大半!残余的黑雾发出无声的尖啸,狼狈地退缩到远处,不敢再靠近。

  那阿三苦行僧和埃及考古学家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一切手段,在这纯粹的、精神层面的浩然正气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全球直播】前,无数龙国观众激动得难以自持,热泪盈眶!

  “是颜鲁公!是书写《祭侄文稿》的颜真卿!”

  “忠义之气,千古不灭!这就是我们的脊梁!”

  “哭了!我们的文明,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来的啊!”

  颜真卿的虚影看向李慕雪,递过一枚由光芒凝聚的、蕴含着他忠烈精神的【忠义印】虚影(一次性感悟):“邪祟虽退,其根未除。持此印,可辨忠奸,镇邪佞,护我华章不绝。望汝秉承此心,不负韶华。”

  李慕雪恭敬地双手虚托,接过那枚沉甸甸的精神印记,热泪盈眶,坚定地点了点头:“晚辈定不负先辈所托!”

  征召时间结束。白光笼罩三人。李慕雪带回的反哺,正是这份无比珍贵的【忠义精神印记】的感悟。

  李慕雪成功守护文明遗迹,获得精神反哺,为龙国文明注入了又一道坚韧的精神防线;

  陈远于绝境中悟道,勘破文明真谛,获得关键性顿悟与战略级保底能力【文明火种】,并凭借【意义锚定】暂时稳住了虚空危局,找到了对抗归墟理念的方法;

  而主世界实验室外,霍去病的虚影在耗尽最后一丝力量,发出一声仿佛来自远古的、满含不甘与警告的长啸后,终于彻底化作漫天金光,消散于天地之间。那空间漩涡虽然也因此缩小了近半,极不稳定地闪烁着,却并未完全关闭,依旧如同一个狰狞的伤疤,顽强地试图钻透最后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