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个神童-《长梦令》

  “神童脚短!”

  当值公公瞧见年仅四岁的我,因身形太过矮小,怎么也跨不过宫殿那道高高的门槛,竟这般脱口而出。

  我抬眸,漫不经心地瞟了他一眼,旋即脆生生、扯着嗓子大声回道:

  “天子门高!”

  “哈哈哈……”

  刹那间,大殿之上,传来景帝清澈爽朗的笑声。

  这,便是我初次入宫,觐见皇帝陛下的场景。

  清晨,那轮温柔得好似能掐出水来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紫禁城的每一方,每一寸。

  每一座宫殿,都仿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华裳,庄重肃穆,又熠熠生辉,夺目得紧。

  父亲将我抱过文华殿的门槛,刚走进去,便急忙拉着我“扑通”一声跪下,高声禀道:

  “微臣李淳,携幼子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小神童,上前来。”

  景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温和,悠悠传来。

  父亲轻轻推了我一把,我心里怯生生的,一步一步走近端坐在龙椅上的景帝。

  抬眼望去,只见他双眸深邃而明亮,恰似一汪清泉,嘴角还噙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我忙低下头,恭恭敬敬地抬手施礼道:

  “参见陛下。”

  景帝瞧我模样生得可爱极了,满心欢喜,一把将我抱了起来,放在他的右膝之上。

  他瞧见父亲还在下面站着,便饶有兴致地考验我,问道:

  “儿子坐,老子站,合乎礼乎?”

  我脑子一转,想也不想,当即应声答道:

  “嫂嫂溺,叔叔救,权宜之计。”

  “哈哈哈哈……”

  景帝再度爆发出一连串清脆的笑声。

  双眸中流露出对我的兴趣,简直都快要溢出来了。

  紧接着,他又开口问:

  “小神童叫什么名字呀?”

  “回陛下,我叫李展,小字长安。”

  “李长安,嗯!好名字。朕听闻你竟会写一尺大字,不知是真是假,可否写来,让朕一饱眼福?”

  我乖巧地点了点头,从他温暖的怀中跳下来,走到旁边的桌案前,拿起毛笔,稳稳当当地写了个“龙”字。

  景帝见状,忍不住高声称赞:

  “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本事,当真是不简单。该赏!”

  一旁的公公麻溜地命人拿来宝钞赐予我。

  待那宝钞递到父亲手上时,他惊喜万分,忙不迭地提醒我:“长安,还不快谢恩!”

  “谢陛下赏赐。”我仰起头,冲着景帝甜甜地笑了笑。

  恰在此时,另一位公公急匆匆走进殿内,高声禀报:“启禀皇上,杭娘娘求见。”

  “快宣。”

  眼前的杭贵妃是我第一位觐见的后宫娘娘。

  她是景帝独子的生母,平日里最得景帝宠爱了。

  只见娘娘莲步轻移,袅袅婷婷走进大殿,朝皇帝盈盈下拜,娇声道:“臣妾恭请陛下圣安。”

  “爱妃快快免礼!”

  景帝竟然起身走下台阶,体贴地搀扶着杭娘娘入座。

  杭娘娘瞧见我站在一旁,好奇地问道:

  “呦,这是谁家的孩子呀?”

  “他是李淳的小公子——李长安。可别看他年纪小,厉害着呢。长安,你再写个字给贵妃娘娘瞧瞧!”

  景帝一脸笑意,向我吩咐道。

  我歪着脑袋,心里琢磨着,写个什么字好呢?

  眼珠子滴溜一转,嘿,有了!

  我拿起笔,在纸上一挥而就,写下一个“凤”字。

  杭娘娘瞧了,顿时笑得眉眼弯弯,连忙命宫女赏我糕点吃,嘴里还不住地夸赞我聪慧过人。

  这一趟入宫觐见,景帝夫妇对我这个小小孩童的印象深刻极了,当即同意等我再长大些,便可与其他神童一起入顺天府学读书。

  皇帝口中所说的那些神童,都是从全国各地被举荐到朝廷的,之后还会由翰林院的大儒们亲自教习。

  我自七岁开始入学,四年之后,便跟着黎大猷先生学习。

  黎先生是当年的新科状元,肚子里的学问,简直深不可测。

  在一众学生当中,他最器重我、刘夏、陈因和杨义宁了。

  这一日,我跟着黎先生去翰林院办事。他去忙公务了,我一个人闲得无聊,便在翰林院里四处逛了起来。

  走着走着,突然瞧见东屋门口,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

  好多诸生都在那儿,一个个伸长了脖子,从窗户外面使劲儿往里瞅。

  我心里好奇得很,忍不住琢磨,他们到底都在看啥呢?

  “哎哎,听说四川参政罗绮大人举荐来一个神童,可厉害了。顾大人正在里头考他呢。”

  有个消息灵通的人,压低了声音,跟周围的人小声说着。

  “是吗?首辅大人亲自考问,那这人肯定不一般呐。”

  “听说他爸爸是兵部右侍郎程信……”

  “顾大人考的啥呀?”

  “好像是让他以‘圣节’和‘瑞雪’为题做诗,还得作一篇《经书义论》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

  他们的话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使劲儿挤过层层人群,好不容易才把脑袋凑了过去,赶忙往里头瞅。

  只见桌案前,站着一位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玉雪可爱的少年。

  瞧模样,约莫十二、三岁。

  那眉毛,恰似远山含黛,弯弯的,好看极了;眼睛呢,犹如秋水般澄澈,波光流转;鼻梁挺秀,嘴唇仿佛点了朱砂一般,红得恰到好处。

  肌肤白皙似美玉,还透着淡淡的红晕,活脱脱就是那初绽的桃花。

  他身形高挑,身姿挺拔得好像一根青竹,浑身透着一股清雅出尘的气质。

  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淡定的气度,叫人看一眼,就再也移不开目光。

  发髻高高束起,发带上还镶着闪闪发光的珍珠。身上穿着极好的锦缎衣裳,腰间缠着金色丝绦,还悬着碧玉、香囊,一看就是出自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

  他恭恭敬敬地将写好的诗作和文章,递到顾贤面前。

  首辅大人看完后,不住地点头称赞:“小梦徽文笔超然,宏博大气,果然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多谢顾大人赞誉。”那少年笑着抬手,施了一礼。

  “你可愿意留在北京读书呀?”顾贤问道。

  “学生当然愿意!”他想都没想就立即回答。

  “好,那你就留在这儿学习吧,一应廪饩皆由翰林院提供,我让他们安排最好的老师教你!”顾贤瞧着眼前这个文采斐然的少年,满心满眼都是喜爱。

  我站在外面,瞧着这一幕,心里很是羡慕,他能得到首辅大人的这般夸赞,多了不起啊!

  望着他脸上那自信满满的笑容,我也不自觉地,嘴角微微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