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可以多养些动物了-《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和郭子好、邱明林预约下明天一起砌火炕和浴室。

  晚饭前,几位女知青看到小狗,又是一阵撸。

  吃完饭,林鸿彬和郭子好在办公室点起灯,喝水,聊天,等着两位组长过来,上周约好的。林鸿彬把郭子好也拉上了。

  不一会,黄逢乾和王志成联袂而来。

  “场长好!”

  “来了,过来坐。这两天想的怎么样?”

  “场长,我们这还是不太明白。”

  “没事,一起交流。”

  林鸿彬拿出本子,撕下一张纸。

  “我们先梳理一下流程,我把他画出来。”

  “我们每天干活的第一步是什么?是去仓库领工具对吧?那我画一个格子,表示仓库,画一个箭头,表示物品的流转方向,旁边写个工具,表示是什么物品,这个能看明白吧?”

  “能!”

  “能!”

  “先从伐木组的开始,拿了工具之后,第二步是什么?伐木?好,我画一格子代表伐木,那伐木有什么要求?对木材来说要求多大的才能采伐?杂木采伐又有什么要求?伐木的注意事项有什么?有哪些安全要求?把它写在旁边,嗯好了。那第三步呢?分段是吧,同样分成两种情况,对不?.......”

  “接着是劈柴组,从伐木组的接过木段,开始劈柴,到扎捆,然后到堆垛,然后装车,都画出来,劈柴要注意什么?有什么要求?在旁边写上。扎捆有什么要求.....”

  “我们把这个画出来,想想每个环节要做哪些事情、做这些事情人均产能、注意点难点在哪里、转到下个环节需要什么手续等等,然后通过管理整个流程,调整人力、物力等等,让整体更高效.......”

  “作为生产部门,一定要有数据观念,用数据去体现工作成果,评判标准也尽量的数据化,谁干的好干的不好,要用数据体现,以后要给谁评优秀,总得有数据说明啊......”

  互相聊和很长一段时间,当然,主要是林鸿彬说,两位组长和郭子好听。觉得聊得差不多了,“怎么样,现在有没有清楚一些?”

  “场长,这样一弄就清楚了好多。”黄逢乾摸了摸脑门,回道。

  “我也是。”王志成握住拳头稍微摇晃。

  “行,那你们回去再考虑考虑,把这个流程完善完善。”

  郭子好全程没插话,安静的看着另外三个聊着,手上拿着笔,面前放着笔记本,身体坐的板正。

  “子好,你对这个流程有什么想法?”

  “如果把整个林场的流程都理顺了,那管一个林场应该就比较简单了。”郭子好把笔轻轻的放在本子上,回道。郭子好算是林场的实际管理人,这两个组流程一出,他就觉得这东西应该不简单。

  “我最重视的其实是这个,说实话,这其实是我研究的一个课题方向,你是最熟悉林场整体运行的人,现在需要你的协助,我希望用两个月的时间弄一份草案出来,再花些时间把它完善,等到完善时我为你请功。”

  林鸿彬伸手做握手状。

  郭子好伸手握住林鸿彬的手,满脸笑意:“那就先谢谢场长了!”两人交易达成。

  两位组长直接回了宿舍,他们要消化一番。两个刚上完高中就被送到山上砍树的年轻人,哪里接触过这些东西。两个人也没什么怀疑,以为工厂都是这么做的。

  宿舍黑乎乎的,人都在外面烤火,黄逢乾点上马灯,他们两要把晚上的东西整理了一下。马灯亮起,两人挤在一起凑着微弱的灯光忙活起来。

  王志成先整理完,扔一根烟在黄逢乾笔记本边上,自己把马灯的盖子打开,嘴巴咬着烟凑上火点上,狠狠的吸了一口:“舒坦!你快好了没?”

  “快好了,你TM的不要引诱我。”

  “还别说,这么一整理,思路清晰很多,感觉管起事情更加简单了。”

  “你别打断我的思路!”

  “两根烟!”

  “一根!”

  “成交!”王志成直接把桌上的那根烟收起:“这根本来就是我的,记着,还欠我一根。”

  “行行,赶紧滚蛋!”

  “好嘞!”王志成喜滋滋的叼着烟出门了!

  林鸿彬不管他们几个怎么讨论,把几只小狗唤来跟他进了宿舍,关紧门后带着小狗进入空间,又炖了一锅的鱼汤,把今天杀兔子留的内脏加着一起煮了,弄碎了喂小狗。

  鱼汤加碎内脏,小狗们吃的那叫一个欢实。内脏放在仓库里,还是很新鲜,仓库是带保鲜功能的,猜测没有错。

  进了空间,空间打工人也得一起上线啊。

  植物生长的都挺好的,山上成熟的野果慢慢多了,除了那些草本的野果外,还有一些移植的野果树也开花结果,慢慢成熟了。

  林鸿彬重点关注了水生植物,以及苔藓、地衣,因为少,缺什么就关注什么。继续给水草分根、扦插,苔藓、地衣也做了分拆种植。

  两条小溪流大部分的地方还都是只有水流,水很清澈,也说明了水里的营养物质不够丰富,小溪里田螺都长不好。

  捞些田螺扔进水田里,它们在水田里应该长的好一些。

  继续喂猪喂鱼喂竹鼠喂小鸡,又把竹鼠挖的洞给填了,这几群竹鼠相当的不安分,不停的掏洞。

  四只小麂现在各过各的,潇洒的很,公麂也渣的很啊。

  5只小鸡明显比它们在林场的兄弟姐妹要大了一圈了。

  空间里第一批试种的作物快成熟了,预估收获不多,但还有第二批,然后接着种。

  毕竟玉米、高粱、水稻、小麦等在正常时间里120天左右都能熟透,早熟品种甚至只要8~90来天。换成空间里12左右就能收获了,一个月就能收获两次了。

  可以多养些动物了。

  可以收一批蛋进空间孵化养起来,鸡鸭鹅都可以,过些天就可以天天吃上肉了。

  就是养殖会忙很多,白天每隔一两个小时就得用意念控制投喂。

  为了生活质量的提升,忙点也是应该的!

  浇了遍水,湖面水位又下降了一些,得找机会补水啊,只是补水倒是找条水流大一些的溪流也是够的。

  游泳池有了,那就锻炼吧,浪里小白条上线。

  不知道是重生的原因还是空间的原因,或者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林鸿彬那被海风吹的有点粗糙且有点黑的皮肤开始变的白嫩,有点不像个劳动人民了。

  不知道领导见了会不会有想法?

  还有个头也在继续长,二次发育了。

  这空间有些神奇啊,看来还得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