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工作哪里有进山好玩?-《我从青云山知青林场走来》

  这几年大学停了,城里的年轻人都没地方上班,年轻的农民们向上改变阶级的通道基本上只剩参军这一条路了,但解放后出生的孩子开始成年了,参军竞争非常的激烈。

  为了鼓励上山下乡,本地的参军政策里有一条:优先招收有两年以上知青经历的青年,所以林勇峰家老二在69年也报名加入知青行列,在70年初被送到闽省生产建设兵团,现在满两年了,今年可以报名参军了。

  “大婶婆,其他地方我不知道,就我原先服役的部队,安全的很,现在国家越来越强大了,也没多少战打。而且,一当兵就算是开始工作了,算工龄的,还有机会上军校。”

  在林鸿彬的记忆里,现在的抗美援越的部队已经撤出越南了;抗美援老(老挝)还在进行,但技术兵种比较多,还有就是防空部队;北方的中苏冲突在我国氢弹爆炸后就安静了很多,对轰了多年的金门炮战也没死几个人。

  如果这个世界没多大改变,那后面几年没什么战,直到猴子挑衅被迫自卫反击。

  “安全就好,安全就好,上不上军校靠他们自己了。我家老大这一去几年就没回家过,我这心啊,总悬着,不踏实。”

  “总会存够假期的。”现在交通不便,如果假期不够长,可能都不够在路上用的。林鸿彬也是辗转快四天才到家的,虽然只是隔了一个省。

  “看我这聊着的,耽误你了,我给你拿个篮子装小狗。”

  “那谢谢大婶婆了。”

  拎了5只小狗回家了,三公两母。奶奶在准备午饭了,看林鸿彬带了5只小狗,说道:

  “乖孙,这么多小狗你养的了吗?”

  “奶奶,林场那么大,这几条可能都不够。奶奶,帮我留点米汤。我去还篮子。”

  林鸿彬拎着篮子往村尾走,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手上多了两条七八斤的大鲢鱼。到了林勇峰家,大婶婆客气推着不肯收,林鸿彬把鱼放在篮子里就跑了。

  “这孩子,太客气了!”大婶婆拎着鱼自言自语道。

  回到家,正好可以吃午饭了,爷爷也回来了,还是那么准时。

  河虾很鲜美,比林鸿彬记忆中的任何虾的味道都鲜美,应该是空间优化的结果。吃着吃着,奶奶又提到相亲的事上:

  “老头子,现在乖孙都上班了好几天了,他的婚事得抓紧了,一天天的,正事不干。”

  “知道知道,我已经托人在找了!”

  看来最近没什么成果。

  这男的20岁就是法定结婚年龄的年代,林鸿彬算的上大龄青年了。

  大龄青年在农村可不好找对象,适龄的人少了,要么已经结婚了,要么在知青队伍里,一时半会见不到人。

  加上林鸿彬这大学生加干部的身份,在山沟沟里一时半会也真的找不到合适的。

  爷爷没问林鸿彬在林场怎么样,林鸿彬也没说。

  吃完午饭,林鸿彬就用早上从林场带过来的篮子拎着5只小毛团,带了一捆稻草走了,跟爷爷奶奶说是回林场,实际上是想往深山里跑。

  工作哪里有进山好玩?不知道这算不算翘班?

  林鸿彬不是个合格的猎人,猎人进山该准备的东西都没准备,就想仗着空间这一外挂搞点野生动物在空间里养着。

  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把狗、篮子和稻草都收进空间,把小狗放在房子的门前,让小狗子们自由撒欢。

  稻草给鸡蛋垫上,然后朝深山跑去。过了半个多小时,林鸿彬先弄些干柴进了空间,准备给小狗们熬点鲫鱼汤,这空间里都过了5个小时了,应该饿惨了。

  买的锅总算是用上了,不过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给小狗们用的。

  忘了给小狗准备食具了,又闪出了空间砍了根竹子,切了五个小竹碗给小狗当食具,闻到鱼汤的味道,五个小毛团围着林鸿彬嗷嗷叫了,当把凉了的鱼汤倒进小竹碗,五个小毛团踉跄的冲过去,还有两只还摔倒了,等喝到鱼汤,五个小毛团把尾巴甩的飞起。

  很快鱼汤见底了,林鸿彬也不敢多喂。

  坐在地上,林鸿彬把小毛团都聚在身边,给它们挠下巴顺顺毛,很快小毛团们就睡了过去。林鸿彬把它们都放在篮子里。

  林鸿彬安顿好小狗后,给孵化的鸡蛋翻个,然后闪出空间,在竹林里找找有没有什么值得收进空间的动物,还真给找着一个竹鼠洞。

  竹鼠在挖掘洞道时推出泥土,在地面上形成土丘,土丘之下便是洞口。这个土丘上面没什么树叶苔藓之类的杂物,还算新鲜。

  洞口附近有竹子被咬断的痕迹,断竹还没干透,所以林鸿彬判断洞里应该有竹鼠。

  这里的冬天也偶尔下雪,下霜冻时更是冰冷刺骨,野生竹鼠也会猫窝冬眠。

  林鸿彬找了根山藤,用抓兔子的老方法,把这窝竹鼠送进空间,两大四小,不过安置在哪里却犯愁了,空间里竹子还不成林,现在把竹鼠放在那里会给竹子造成毁灭性灾难。

  竹鼠也爱打洞,土质地根本关不住,跑出去祸害甘蔗、玉米、地瓜之类的那就得不偿失了,这几种植物竹鼠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