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蓬被贬下凡间时,正好摔进了高老庄的猪圈——圈里又脏又臭,十几头猪挤在一起,吃着烂菜叶和馊饭,长得瘦骨嶙峋。“这是什么鬼地方?”他想用法力,却发现仙力被封印了,只能像普通猪一样,拱着猪圈的泥。
高老爷来喂猪时,见这头新猪长得肥头大耳,不像其他猪那么瘦,好奇地扔了块红烧肉给他。天蓬拱着肉,心里却在琢磨:就算成了猪妖,也得搞钱!他看着圈里的猪——高老庄的人养猪“靠经验”,什么时候喂、喂多少、怎么喂,全凭感觉,难怪猪长得慢、成本高。
当天下午,天蓬就用爪子在猪圈的泥地上,画起了《猪饲料配方表》——他在天庭管过军需,知道“标准化”的重要性:玉米能长肉,占30%;麦麸能助消化,占20%;野菜便宜,能填肚子,占40%;剩菜能节约成本,占10%。又画了《生长周期表》:1个月长20斤,2个月长50斤,3个月长80斤,就能出栏。
高老爷再来喂猪时,看见泥地上的表格,吓了一跳:“这猪怎么会画画?”他蹲下来,看着表格上的数字,半信半疑——玉米30%、麦麸20%、野菜40%、剩菜10%,听起来挺有道理。他决定试试,当天就按配方配了饲料,喂给天蓬和其他猪。
没一个月,奇迹发生了——天蓬长了20斤,比其他猪多涨10斤;其他猪也长了15斤,比之前多涨5斤。高老爷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真是神猪啊!”他立刻让下人按配方喂所有猪,还把天蓬单独关在一个干净的猪圈里,每天喂红烧肉和米酒。
天蓬看着自己越来越肥的身子,心里却在算成本账:之前喂烂菜叶,每天成本5文\/头;现在按配方喂,玉米1文、麦麸0.5文、野菜0.3文、剩菜0.2文,每天成本2文\/头,成本降低60%!生长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3个月,出栏时间缩短50%!
高老爷的儿子高才,见猪长得快,想偷偷改配方——把野菜从40%改成60%,想更省钱。结果没几天,猪就开始拉肚子,长得慢了。天蓬用爪子在泥地上画了个“成本预警表”:野菜超过50%,猪会拉肚子,治疗成本5文\/头,反而更贵。高老爷一看,连忙骂了高才一顿,按原配方喂。
为了验证配方的稳定性,天蓬又让高老爷分两组喂:一组按他的配方,一组按老方法。三个月后,配方组的猪平均长80斤,老方法组的平均长40斤,配方组的出栏重量是老方法的2倍,成本却只有一半。高老爷拿着秤,激动得手都抖了:“神猪!真是神猪!以后咱们高老庄的猪,就按你的配方喂!”
他立刻让下人扩建猪圈,从10头猪扩到100头,按天蓬的配方喂。附近的村民听说高老庄的猪长得快,都来打听配方。高老爷想保密,天蓬却用爪子画了个“配方授权表”:村民按配方养猪,每出栏1头猪,给高老庄1文钱授权费。高老爷一算,100个村民,每个养10头,每月出栏1000头,授权费1000文,比自己养猪还赚!他立刻答应,把配方告诉了村民。
没半年,高老庄的猪就出了名——方圆百里的屠夫都来收购,价格从8文\/斤涨到10文\/斤,还供不应求。天蓬躺在豪华猪圈里,看着高老爷每天数钱,心里乐开了花——就算成了猪妖,他的“标准化”生意,照样能赚大钱!
他在泥地上(相当于之前的星石片)写下“养猪标准总结”:
1. 配方标准化:玉米30% 麦麸20% 野菜40% 剩菜10%,成本从5文\/头·天降到2文,降低60%;
2. 周期标准化:1月20斤、2月50斤、3月80斤出栏,时间从6月缩短到3月,效率提升100%;
3. 风险预警:明确野菜超50%会拉肚子,避免村民乱改配方,损失率从10%降到0;
4. 授权盈利:村民每出栏1头猪交1文授权费,月增利1000文,躺着赚钱。
写完,天蓬看着自己肥硕的身子,心里明白:接下来要做的,是“品牌化”——给猪肉起个名字,做个招牌,把价格再提一提,让高老庄的猪肉,成为凡间的“特供品”!
高老爷来喂猪时,见这头新猪长得肥头大耳,不像其他猪那么瘦,好奇地扔了块红烧肉给他。天蓬拱着肉,心里却在琢磨:就算成了猪妖,也得搞钱!他看着圈里的猪——高老庄的人养猪“靠经验”,什么时候喂、喂多少、怎么喂,全凭感觉,难怪猪长得慢、成本高。
当天下午,天蓬就用爪子在猪圈的泥地上,画起了《猪饲料配方表》——他在天庭管过军需,知道“标准化”的重要性:玉米能长肉,占30%;麦麸能助消化,占20%;野菜便宜,能填肚子,占40%;剩菜能节约成本,占10%。又画了《生长周期表》:1个月长20斤,2个月长50斤,3个月长80斤,就能出栏。
高老爷再来喂猪时,看见泥地上的表格,吓了一跳:“这猪怎么会画画?”他蹲下来,看着表格上的数字,半信半疑——玉米30%、麦麸20%、野菜40%、剩菜10%,听起来挺有道理。他决定试试,当天就按配方配了饲料,喂给天蓬和其他猪。
没一个月,奇迹发生了——天蓬长了20斤,比其他猪多涨10斤;其他猪也长了15斤,比之前多涨5斤。高老爷高兴得合不拢嘴:“这真是神猪啊!”他立刻让下人按配方喂所有猪,还把天蓬单独关在一个干净的猪圈里,每天喂红烧肉和米酒。
天蓬看着自己越来越肥的身子,心里却在算成本账:之前喂烂菜叶,每天成本5文\/头;现在按配方喂,玉米1文、麦麸0.5文、野菜0.3文、剩菜0.2文,每天成本2文\/头,成本降低60%!生长周期从6个月缩短到3个月,出栏时间缩短50%!
高老爷的儿子高才,见猪长得快,想偷偷改配方——把野菜从40%改成60%,想更省钱。结果没几天,猪就开始拉肚子,长得慢了。天蓬用爪子在泥地上画了个“成本预警表”:野菜超过50%,猪会拉肚子,治疗成本5文\/头,反而更贵。高老爷一看,连忙骂了高才一顿,按原配方喂。
为了验证配方的稳定性,天蓬又让高老爷分两组喂:一组按他的配方,一组按老方法。三个月后,配方组的猪平均长80斤,老方法组的平均长40斤,配方组的出栏重量是老方法的2倍,成本却只有一半。高老爷拿着秤,激动得手都抖了:“神猪!真是神猪!以后咱们高老庄的猪,就按你的配方喂!”
他立刻让下人扩建猪圈,从10头猪扩到100头,按天蓬的配方喂。附近的村民听说高老庄的猪长得快,都来打听配方。高老爷想保密,天蓬却用爪子画了个“配方授权表”:村民按配方养猪,每出栏1头猪,给高老庄1文钱授权费。高老爷一算,100个村民,每个养10头,每月出栏1000头,授权费1000文,比自己养猪还赚!他立刻答应,把配方告诉了村民。
没半年,高老庄的猪就出了名——方圆百里的屠夫都来收购,价格从8文\/斤涨到10文\/斤,还供不应求。天蓬躺在豪华猪圈里,看着高老爷每天数钱,心里乐开了花——就算成了猪妖,他的“标准化”生意,照样能赚大钱!
他在泥地上(相当于之前的星石片)写下“养猪标准总结”:
1. 配方标准化:玉米30% 麦麸20% 野菜40% 剩菜10%,成本从5文\/头·天降到2文,降低60%;
2. 周期标准化:1月20斤、2月50斤、3月80斤出栏,时间从6月缩短到3月,效率提升100%;
3. 风险预警:明确野菜超50%会拉肚子,避免村民乱改配方,损失率从10%降到0;
4. 授权盈利:村民每出栏1头猪交1文授权费,月增利1000文,躺着赚钱。
写完,天蓬看着自己肥硕的身子,心里明白:接下来要做的,是“品牌化”——给猪肉起个名字,做个招牌,把价格再提一提,让高老庄的猪肉,成为凡间的“特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