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等待的焦灼2-《凡人吴普同》

  志愿表交上去后的日子,仿佛被无限拉长。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冀中平原,西里村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每天清晨,吴普同总是在第一缕曙光透过窗棂时就醒来,躺在床上听着母亲在院子里忙碌的声响,心里开始新一轮的期盼与忐忑。

  这天一早,吴普同帮着母亲在灶房生火做饭。灶膛里的火苗跳跃着,映照着他若有所思的脸庞。

  "去歇着吧,"李秀云见儿子心神不宁的样子,往锅里下了把玉米碴子,"这儿有妈呢。"

  吴普同摇摇头,继续往灶膛里添柴:"我帮您看着火。"

  早饭时,玉米粥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屋子里。吴小梅揉着惺忪的睡眼从里屋出来,看见哥哥已经起床,有些惊讶:"哥,你怎么起这么早?"

  "睡不着了。"吴普同简短地回答,眼睛不自觉地瞟向窗外。

  饭后,吴普同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门口的榆树下。树影婆娑,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他手里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耳朵竖着,时刻留意着村口的动静。每当远处出现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影,他的心就会猛地一跳,直到确认那不是邮递员才慢慢平静下来。

  上午九点多,日头已经升得老高。吴普同回到屋里,看见妹妹正在摆弄那台黑白电视机。

  "哥,来看电视吧,《新白娘子传奇》快开始了。"吴小梅兴奋地调着频道,屏幕上雪花点点,伴随着刺耳的杂音。

  吴普同心不在焉地坐在炕沿上,眼睛盯着屏幕,心思却早已飘远。

  电视剧开始了,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在小小的屏幕上演绎着。吴小梅看得入神,时不时为剧中人物的遭遇唏嘘感叹。

  "哥,你说白娘子为什么一定要嫁给许仙啊?"看到动情处,吴小梅忍不住发问。

  "啊?什么?"吴普同猛然回神,显然没跟上剧情。

  "你又走神了!"吴小梅撅起嘴,"整天就知道想录取通知书的事。"

  吴普同苦笑一下,正要回答,忽然听到院外传来自行车铃声。他像触电般猛地站起来,快步走到院门口。可惜只是邻居家的亲戚来访,不是邮递员。

  失望而归,吴小梅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忍不住安慰道:"哥,别太着急了。你的分数不是过线了吗?肯定能录取的。"

  "你不懂,"吴普同叹了口气,"过线不代表一定能录取。志愿填报很重要,万一..."

  他的话没说完,但忧虑已经写在脸上。吴小梅懂事地不再多问,继续专注地看电视。剧中正在播放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的情节,她看得眼圈发红。

  中午,李秀云从地里回来,满身是汗。她摘下草帽,一边扇风一边问:"今天有消息吗?"

  吴普同摇摇头,帮母亲打水洗手。

  "急什么,"李秀云安慰道,"该来的总会来的。先去吃饭吧。"

  午饭是简单的捞面条配黄瓜丝。三人坐在院里的石桌旁吃着,谁都没有说话。只有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鸣叫,更添了几分燥热。

  饭后,吴普同主动要求帮母亲下地干活。玉米地里的杂草长得飞快,需要经常清理。李秀云戴着草帽,弯腰在田里忙碌着,汗水浸透了她的衣衫。

  "妈,我来吧。"吴普同接过锄头,学着母亲的样子除草。

  "小心点,别伤了玉米苗。"李秀云直起腰,用袖子擦着额头的汗珠。

  锄头在泥土间起落,发出规律的声响。吴普同机械地重复着动作,心思却飘到了远方。他想起了复读班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每年都有分数过线却没被录取的,志愿填报太重要了..."这个念头像阴影一样笼罩在心头,让他的锄头变得越来越沉重。

  干活累了,母子二人就坐在田埂上休息。李秀云从带来的水壶里倒出凉开水,递给儿子。

  "别太担心,"她轻声安慰道,"妈知道你尽力了。不管结果怎么样,你都是妈的骄傲。"

  吴普同点点头,目光却依然望着远处蜿蜒的乡间小路。

  傍晚时分,暑气稍退。吴普同回到家里,看见吴小梅正在院里喂鸡。小姑娘学着母亲的样子,把谷粒撒在地上,嘴里还"咕咕"地叫着。

  "哥,你回来啦!"看见哥哥,她兴奋地跑过来,"今天晚上的《新白娘子传奇》是大结局呢!"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黑白电视机前。屏幕上雪花依然很多,但并不影响观看。今晚的大结局,白娘子终于从雷峰塔中解脱,与许仙团圆。

  吴小梅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感慨:"太好了!白娘子终于自由了!"

  吴普同虽然也在看电视,但明显心不在焉。他的耳朵始终留意着院外的动静,生怕错过邮递员的到来。

  电视剧播完,吴小梅还沉浸在剧情中,拉着哥哥讨论:"哥,你说许仙等了白娘子这么多年,值得吗?"

  吴普同怔了怔,忽然觉得这个问题莫名触动了自己:"值得吧...既然认定了,等再久也值得。"

  "可是等多难受啊,"吴小梅歪着头,"要是我,肯定等不了这么久。"

  夜深了,吴普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想起白天和妹妹的对话,不禁苦笑。等待确实难受,但有些事情,值得等待。

  第二天,等待继续。吴普同开始找各种方式打发时间。他会在院子里观察蚂蚁搬家,一看就是大半天。那些小小的生灵排着长队,不知疲倦地搬运着食物,仿佛永远都有明确的目标。

  有时,他会翻出以前的课本,随意地翻阅。那些熟悉的公式和课文,此刻看起来既亲切又遥远。他知道,无论录取结果如何,这些知识都已经成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

  一天下午,吴普同正在院里劈柴,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一阵喧闹声。他放下斧头,看见几个村民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听说邻村有个孩子收到通知书了!"

  "是吗?哪个学校的?"

  "好像是个专科学校,不过总算有着落了。"

  这些议论像针一样扎在吴普同心上。他默默地回到屋里,坐在炕沿上发呆。母亲看出他的心事,轻声安慰道:"别着急,咱们的肯定也在路上了。"

  为了让儿子分心,李秀云特意找出一些针线活让吴普同帮忙。于是,在这个闷热的下午,吴家出现了一个罕见的景象:吴普同坐在院里的槐树下,笨拙地帮着母亲缝补衣服,而吴小梅则在一边指导。

  "哥,针要这样拿,"小姑娘认真地示范着,"对,就这样,然后从这里穿过去..."

  吴普同的手指远不如拿笔时灵活,针脚歪歪扭扭,但却异常认真。这一刻,他暂时忘记了焦虑,全身心投入到这项陌生的工作中。

  傍晚,吴建军从邻村打工回来,带回了一些时鲜的瓜果。看到儿子在帮母亲做针线活,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

  "今天有消息吗?"吃饭时,吴建军问道。

  吴普同摇摇头,扒拉着碗里的饭粒。

  "不急,"父亲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好事多磨。"

  晚饭后,一家人照例围坐在电视机前。最近电视台在重播《西游记》,吴小梅看得目不转睛。

  "哥,你看孙悟空多厉害!"看到精彩处,她忍不住拉拉哥哥的衣袖。

  吴普同勉强笑了笑,心思却不在电视上。他的目光不时瞟向窗外,耳朵竖着,捕捉着任何可能是邮递员到来的声响。

  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等待的焦灼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吴普同学会了用各种方式打发时间:有时帮母亲做家务,有时教妹妹写字,有时只是坐在院里发呆。

  一天,吴小梅突然说:"哥,你要是去上大学了,会不会想家啊?"

  吴普同怔了怔,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沉浸在等待的焦虑中,几乎没想过真正离开家的情景。

  "当然会想啊,"他摸摸妹妹的头,"想爸妈,也想你。"

  "那你能不能经常回来?"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

  "当然能,"吴普同笑了,"放假就回来。"

  这个简单的对话,让吴普同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他开始想象大学生活的样子,想象背着行囊离开家的场景,想象学成归来的那一天...

  等待还在继续,但焦虑渐渐被期待取代。吴普同知道,无论结果如何,生活都会继续。而此刻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夜幕降临,院子里蛐蛐开始鸣叫。吴普同坐在门槛上,望着满天繁星。妹妹靠在他身边,已经昏昏欲睡。

  "哥,你看那颗星星真亮,"吴小梅指着天空,"是不是牛郎星啊?"

  "可能是吧,"吴普同轻声回答,"听说对着星星许愿很灵验。"

  "那我要许愿哥哥早日收到录取通知书!"小姑娘立刻双手合十,认真地许起愿来。

  看着妹妹天真的模样,吴普同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也许等待很漫长,但有这样温暖的陪伴,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