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糖瓜粘牙的甜香和送灶王爷上天的青烟仿佛还在空气中若有若无地飘荡,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四。西里村的年历上,这一天清晰地刻着两个字——**扫房**!
送走了灶王爷,汇报完了一家的善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彻底清除这一年来积累的尘垢晦气,以最洁净、最敞亮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迎接即将归来的灶王爷和其他诸位神明。
清晨,冬日的阳光虽然清冷,却带着一种催促的明亮,斜斜地照进吴家小院。吴建军和李秀云早已严阵以待。堂屋地上,放着几大捆新买的、微微泛黄但坚韧厚实的**毛头纸**(一种廉价的、专用于糊窗户的纸),一小桶自家熬制的**浆糊**(用白面加水在锅里熬成的粘稠糊糊),几把新扎的、用高粱穗或竹枝绑成的**长柄扫帚**(专门对付屋顶),几块洗得发白但吸水力极强的旧布(抹布),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洗脸盆**,里面盛着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冰凉刺骨的清水。
“同同,小梅,都起来!”李秀云的声音带着扫房日特有的严肃和干劲,“今儿谁也不许偷懒!家宝,让赵大娘抱你去她家玩会儿,别在这儿添乱!”
吴普同和小梅揉着眼睛从炕上爬起来,睡意还未完全消散,但听到“扫房子”三个字,精神头立刻来了。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充满新奇和“破坏”乐趣的大型游戏。
**撕旧:告别往岁的痕迹**
扫房的第一步,是彻底的“破坏”——**撕掉旧窗纸**!
吴家堂屋和东西两间卧房的窗户,都是老式的木格窗棂。去年过年时精心糊上的白毛头纸,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雨打尘蒙,早已变得灰黄、脆弱,有的地方破了洞,用旧报纸或别的纸片勉强糊着,有的地方则被顽皮的吴普同和小梅用手指头捅出了“了望孔”。
“开撕!”李秀云一声令下,仿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吴普同和小梅欢呼一声,立刻扑向自己够得着的窗户。伸出小手,抓住窗纸的一角,用力一扯!
“嗤啦——”
一声脆响,一整片灰黄的旧纸被撕扯下来,露出了后面黑黢黢的木格窗棂。阳光立刻从撕开的破洞中投射进来,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柱,光柱里,无数细小的尘埃在疯狂舞动。
这“嗤啦嗤啦”的撕纸声,如同一种宣泄,充满了打破旧物的快感。孩子们尤其兴奋,争先恐后地撕扯着,比赛谁撕得快、撕得干净。灰扑扑的旧纸片像蝴蝶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很快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
撕纸的过程也充满了“考古”的乐趣。旧窗纸的背面,往往会留下过去一年的“印记”:
* 被雨水洇湿又干涸后留下的黄褐色水渍,像一幅幅抽象的地图。
* 夏天蚊虫撞击留下的斑斑点点“血迹”和翅膀的残骸。
* 角落里,可能还粘着去年秋天误闯进来、最终干瘪的苍蝇或蛾子。
* 更让吴普同惊喜的是,他在撕自己小屋的窗纸时,竟然在窗棂角落发现了一小片卷起来的、用铅笔歪歪扭扭画着“小人打仗”的作业纸!那是他去年偷偷藏起来的“大作”,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此刻重现,仿佛打开了一小段尘封的时光,让他既害羞又得意。
旧纸撕净,露出了窗户本来的面貌——积满厚厚灰尘、挂着蛛网的木格窗棂,以及镶嵌在窗棂上那些原本透明、如今却布满污渍和水痕的小块玻璃(条件稍好的人家会在窗户中间镶嵌几块小玻璃采光)。一年的风尘,清晰地勾勒在每一个角落。
**扫顶:与蛛网尘埃的鏖战**
接下来,就是最“硬核”、最考验体力和技巧的环节——**打扫屋顶和墙壁高处**!
吴建军是这场战役的主力。他拿起那柄新扎的、足有两米多长的扫帚(俗称“笤帚疙瘩”或“大扫帚”),绑扫帚的高粱穗或竹枝坚硬而富有弹性。他深吸一口气,像一位即将上阵的将军,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堂屋那被烟熏火燎得黝黑的屋顶椽子、檩条以及糊着旧报纸的顶棚(条件好的是芦苇扎的顶棚,吴家是糊的报纸)。
“都出去!把地上东西盖好!”吴建军发出指令。屋顶的积尘一旦扫落,那将是一场“暴风雪”。
李秀云赶紧把地上的水盆、浆糊桶、新窗纸都搬到屋外,又把堂屋的桌子、板凳、水缸等能搬动的家什都挪到角落,盖上破麻袋或旧草席。吴普同和小梅则被“驱逐”到院子里,扒着门框,好奇又有点紧张地往里张望。
吴建军站在屋子中央,双臂运足力气,高高举起长柄大扫帚,朝着屋顶最边缘的角落,用力地扫了过去!
“唰——哗啦——”
一阵沉闷的响声伴随着大量灰黑色的、絮状的尘埃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沉积了一年的灰尘、蛛网、甚至还有干枯的蚊虫尸体,在扫帚的威力下纷纷解体、坠落。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浓烈的、陈旧的土腥味和霉味,呛得人直想咳嗽。
这仅仅是开始。吴建军挥动长臂,大扫帚如同他的武器,在屋顶的各个角落纵横捭阖。他时而踮起脚尖,时而侧身弯腰,扫帚头精准地掠过每一根椽子、每一道檩条缝隙、顶棚的每一个褶皱。所到之处,“灰雪”纷纷扬扬,蛛网应声而破,化作一缕缕飘荡的细丝。
“咳咳…爹,好多灰啊!”扒在门口的吴普同忍不住喊道。
“别进来!”吴建军的声音在灰尘弥漫中显得有些沉闷,他动作不停,汗水已经从他额头渗出,混合着落下的灰尘,在他脸上划出几道滑稽的痕迹。
最难清理的是墙角与屋顶相接的“蜘蛛王国”。那里往往盘踞着最顽固、最庞大的蛛网,像一层层灰黑色的纱帐,守护着早已不知去向的蜘蛛主人。吴建军需要格外小心,用扫帚尖轻轻挑破蛛网的中心,然后快速旋转扫帚头,将整片蛛网缠绕卷起,再猛地一拽!一大团纠缠着灰尘和虫尸的“战利品”便跌落尘埃。偶尔,也会惊动一两只藏匿的、惊慌失措的潮虫或灶马(一种
送走了灶王爷,汇报完了一家的善恶,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彻底清除这一年来积累的尘垢晦气,以最洁净、最敞亮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迎接即将归来的灶王爷和其他诸位神明。
清晨,冬日的阳光虽然清冷,却带着一种催促的明亮,斜斜地照进吴家小院。吴建军和李秀云早已严阵以待。堂屋地上,放着几大捆新买的、微微泛黄但坚韧厚实的**毛头纸**(一种廉价的、专用于糊窗户的纸),一小桶自家熬制的**浆糊**(用白面加水在锅里熬成的粘稠糊糊),几把新扎的、用高粱穗或竹枝绑成的**长柄扫帚**(专门对付屋顶),几块洗得发白但吸水力极强的旧布(抹布),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洗脸盆**,里面盛着刚从井里打上来的、冰凉刺骨的清水。
“同同,小梅,都起来!”李秀云的声音带着扫房日特有的严肃和干劲,“今儿谁也不许偷懒!家宝,让赵大娘抱你去她家玩会儿,别在这儿添乱!”
吴普同和小梅揉着眼睛从炕上爬起来,睡意还未完全消散,但听到“扫房子”三个字,精神头立刻来了。对他们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充满新奇和“破坏”乐趣的大型游戏。
**撕旧:告别往岁的痕迹**
扫房的第一步,是彻底的“破坏”——**撕掉旧窗纸**!
吴家堂屋和东西两间卧房的窗户,都是老式的木格窗棂。去年过年时精心糊上的白毛头纸,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雨打尘蒙,早已变得灰黄、脆弱,有的地方破了洞,用旧报纸或别的纸片勉强糊着,有的地方则被顽皮的吴普同和小梅用手指头捅出了“了望孔”。
“开撕!”李秀云一声令下,仿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吴普同和小梅欢呼一声,立刻扑向自己够得着的窗户。伸出小手,抓住窗纸的一角,用力一扯!
“嗤啦——”
一声脆响,一整片灰黄的旧纸被撕扯下来,露出了后面黑黢黢的木格窗棂。阳光立刻从撕开的破洞中投射进来,形成一道明亮的光柱,光柱里,无数细小的尘埃在疯狂舞动。
这“嗤啦嗤啦”的撕纸声,如同一种宣泄,充满了打破旧物的快感。孩子们尤其兴奋,争先恐后地撕扯着,比赛谁撕得快、撕得干净。灰扑扑的旧纸片像蝴蝶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很快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
撕纸的过程也充满了“考古”的乐趣。旧窗纸的背面,往往会留下过去一年的“印记”:
* 被雨水洇湿又干涸后留下的黄褐色水渍,像一幅幅抽象的地图。
* 夏天蚊虫撞击留下的斑斑点点“血迹”和翅膀的残骸。
* 角落里,可能还粘着去年秋天误闯进来、最终干瘪的苍蝇或蛾子。
* 更让吴普同惊喜的是,他在撕自己小屋的窗纸时,竟然在窗棂角落发现了一小片卷起来的、用铅笔歪歪扭扭画着“小人打仗”的作业纸!那是他去年偷偷藏起来的“大作”,早已忘得一干二净。此刻重现,仿佛打开了一小段尘封的时光,让他既害羞又得意。
旧纸撕净,露出了窗户本来的面貌——积满厚厚灰尘、挂着蛛网的木格窗棂,以及镶嵌在窗棂上那些原本透明、如今却布满污渍和水痕的小块玻璃(条件稍好的人家会在窗户中间镶嵌几块小玻璃采光)。一年的风尘,清晰地勾勒在每一个角落。
**扫顶:与蛛网尘埃的鏖战**
接下来,就是最“硬核”、最考验体力和技巧的环节——**打扫屋顶和墙壁高处**!
吴建军是这场战役的主力。他拿起那柄新扎的、足有两米多长的扫帚(俗称“笤帚疙瘩”或“大扫帚”),绑扫帚的高粱穗或竹枝坚硬而富有弹性。他深吸一口气,像一位即将上阵的将军,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堂屋那被烟熏火燎得黝黑的屋顶椽子、檩条以及糊着旧报纸的顶棚(条件好的是芦苇扎的顶棚,吴家是糊的报纸)。
“都出去!把地上东西盖好!”吴建军发出指令。屋顶的积尘一旦扫落,那将是一场“暴风雪”。
李秀云赶紧把地上的水盆、浆糊桶、新窗纸都搬到屋外,又把堂屋的桌子、板凳、水缸等能搬动的家什都挪到角落,盖上破麻袋或旧草席。吴普同和小梅则被“驱逐”到院子里,扒着门框,好奇又有点紧张地往里张望。
吴建军站在屋子中央,双臂运足力气,高高举起长柄大扫帚,朝着屋顶最边缘的角落,用力地扫了过去!
“唰——哗啦——”
一阵沉闷的响声伴随着大量灰黑色的、絮状的尘埃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沉积了一年的灰尘、蛛网、甚至还有干枯的蚊虫尸体,在扫帚的威力下纷纷解体、坠落。空气中瞬间弥漫开一股浓烈的、陈旧的土腥味和霉味,呛得人直想咳嗽。
这仅仅是开始。吴建军挥动长臂,大扫帚如同他的武器,在屋顶的各个角落纵横捭阖。他时而踮起脚尖,时而侧身弯腰,扫帚头精准地掠过每一根椽子、每一道檩条缝隙、顶棚的每一个褶皱。所到之处,“灰雪”纷纷扬扬,蛛网应声而破,化作一缕缕飘荡的细丝。
“咳咳…爹,好多灰啊!”扒在门口的吴普同忍不住喊道。
“别进来!”吴建军的声音在灰尘弥漫中显得有些沉闷,他动作不停,汗水已经从他额头渗出,混合着落下的灰尘,在他脸上划出几道滑稽的痕迹。
最难清理的是墙角与屋顶相接的“蜘蛛王国”。那里往往盘踞着最顽固、最庞大的蛛网,像一层层灰黑色的纱帐,守护着早已不知去向的蜘蛛主人。吴建军需要格外小心,用扫帚尖轻轻挑破蛛网的中心,然后快速旋转扫帚头,将整片蛛网缠绕卷起,再猛地一拽!一大团纠缠着灰尘和虫尸的“战利品”便跌落尘埃。偶尔,也会惊动一两只藏匿的、惊慌失措的潮虫或灶马(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