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山中日月与心头重负-《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通往宜兴山区的路,比他们想象中更加崎岖漫长。所谓的“小径”,大多时候只是野兽踏出的痕迹,或是雨水冲刷出的沟壑,掩映在枯黄的灌木和嶙峋的怪石之间。夜色成了唯一的庇护,却也带来了无数未知的危险。

  顾言笙背负着沈惊鸿,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沈惊鸿虽然消瘦,但终究是个成年男子,加上重伤无法配合,所有的重量和平衡都压在顾言笙一人身上。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与沈惊鸿伤口渗出的血水混合在一起,冰冷粘腻。他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用力而剧烈颤抖,小腿被尖锐的岩石和荆棘划出道道血口,但他始终咬紧牙关,一声不吭,只是凭借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力,机械地迈动着双腿。

  林薇紧随在侧,一手举着一根临时削制的、充当探路杖的木棍,一手随时准备搀扶。她的目光既要留意脚下湿滑不平的路面,又要警惕四周黑暗中任何可疑的声响。每一次顾言笙脚步踉跄,她的心都会提到嗓子眼;每一次沈惊鸿因颠簸发出无意识的闷哼,都像针一样扎在她的心上。

  她手中的紫吴萸已经被小心地收好,但那驱蛇的奇特药香似乎依旧若有若无地萦绕在身边,成了这黑暗旅途中唯一令人心安的气息。

  后半夜,天空飘起了冰冷的细雨,使得山路更加泥泞湿滑。寒冷如同无孔不入的细针,穿透他们单薄的衣衫,直刺骨髓。三人的体力都在急速消耗,呼吸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团团白雾。

  “休息……一下……”顾言笙终于支撑不住,在一块相对背风的大岩石下停下脚步,声音嘶哑得几乎说不出话。他小心翼翼地将沈惊鸿放下,自己则瘫软在地,靠着岩石大口喘息,连抬起手臂的力气都没有了。

  林薇连忙查看沈惊鸿的状况。他依旧昏睡着,脸色在雨水的浸润下更显苍白,但呼吸还算平稳。她用自己的袖子,徒劳地试图替他擦去脸上的雨水和寒意。

  “不能再这样走下去了。”林薇看着几乎虚脱的顾言笙和昏迷不醒的沈惊鸿,心中充满了焦虑,“必须找个地方避雨,生火取暖,不然没被鬼子找到,我们先要冻死在这里。”

  顾言笙无力地点了点头,连说话的力气都省了。

  天快亮时,雨势稍歇。借着微弱的晨光,他们发现在半山腰一处密林深处,似乎有一个黑黢黢的洞口。

  “去那里看看!”林薇精神一振。

  两人再次鼓起余力,搀扶着(主要是顾言笙背负)沈惊鸿,艰难地朝着那个洞口挪去。

  幸运的是,那是一个不大的天然岩洞,入口被茂密的藤蔓遮掩,内部干燥,虽然有些野兽粪便的气味,但足以遮风避雨。这简直是上天赐予的避难所!

  他们将沈惊鸿安置在洞内最干燥的地方。顾言笙几乎是一头栽倒在地,瞬间就陷入了昏睡,他实在太累了。林薇也疲惫不堪,但她强撑着,先用收集到的相对干燥的枯枝和苔藓,在一个背风的角落小心翼翼地升起一小堆篝火。

  跳跃的火焰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光亮,也驱散了一些洞内的潮气和心中的阴霾。林薇将沈惊鸿挪到靠近火堆的地方,替他盖上所有能御寒的东西,又烧了点热水,一点点喂他喝下。

  温暖似乎让沈惊鸿的状况好转了一些。他再次从昏沉中短暂醒来,眼神比之前又清明了几分。他看了看燃烧的篝火,又看了看守在旁边、眼窝深陷、却依旧强打精神的林薇,以及不远处瘫睡如泥的顾言笙,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到……哪里了?”他声音依旧虚弱,但吐字清晰了一些。

  “还在山里,但应该已经离开东山镇范围了。”林薇轻声回答,将水囊递到他唇边,“你感觉怎么样?”

  沈惊鸿就着她的手喝了几口水,微微摇了摇头,示意自己还好。他的目光落在跳跃的火焰上,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陆子明……还说了……什么?”

  林薇愣了一下,仔细回想,摇了摇头:“没有了,他只让我们带那句话给你。”她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惊鸿,‘青瓷瓶底的裂缝’……到底是什么意思?陆子明他……是敌是友?”

  这个问题困扰她太久了。

  沈惊鸿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火焰在他深邃的瞳孔中跳跃,映照出几分冷冽和嘲讽。

  “……他……是生意人。”沈惊鸿的声音带着一种洞悉世事的疲惫,“只做……有利可图的……买卖。”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积蓄力气,也似乎在权衡措辞。

  “‘青瓷瓶’……指的是……一个……代号‘瓷器’的……长期潜伏计划。”他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洞壁偷听去,“‘裂缝’……意味着……这个计划内部……出现了叛徒……或者……致命的漏洞。”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代号“瓷器”的潜伏计划?内部出现了叛徒或漏洞?这消息太震撼了!

  “那……‘该补了’……”她追问。

  沈惊鸿的嘴角勾起一抹极其苦涩、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弧度:“……意思是……清除……隐患。要么……修补漏洞……要么……彻底……毁掉……这件‘瓷器’。”

  他抬起眼,看向林薇,眼神里充满了凝重和一种近乎决绝的冷静:“陆子明……不是在帮我……他是在……传递一个……必须执行的……‘清理’任务。或者说……一个……警告。”

  林薇倒吸了一口冷气,浑身发冷。她终于明白了陆子明那看似简单的帮助背后,隐藏着怎样冷酷的算计和沉重的使命。他提供帮助,是为了确保沈惊鸿能活下来,去执行这个残酷的“清理”任务。那句 cryptic 的话语,是一个无法拒绝的命令,也是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沈惊鸿看着她瞬间苍白的脸色,眼中掠过一丝不忍和更深的心疼。他伸出手,极其艰难地,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她冰凉的手背。

  “……吓到……你了?”他的声音里带着歉疚。

  林薇摇了摇头,反手紧紧握住他冰冷的手指。恐惧固然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与他共同面对的决心。

  “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她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沈惊鸿深深地看着她,那目光仿佛要穿透她的灵魂。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和眼底那无法化开的、沉重的温柔。

  他没有再说话,巨大的疲惫和伤势再次将他拖入了昏睡。

  林薇守着他,看着跳动的火焰,心中波澜起伏。她原本以为找到沈惊鸿,治好他的伤,就能迎来相对的安宁。却没想到,仅仅是脱离了肉体的险境,却又瞬间坠入了一个更加复杂、更加危险的旋涡之中。“瓷器”计划,内部的叛徒,清理任务……每一个词都代表着无形的硝烟和更残酷的生死考验。

  惊鸿肩上背负的,远比她想象的还要沉重。

  她在火光下,再次拿出那株紫吴萸。深紫色的根茎在火焰映照下,泛着幽暗的光泽。这救命的药材,如今在她眼中,似乎也带上了一丝命运的讽刺色彩——它救了沈惊鸿的命,是为了让他去执行另一个可能九死一生的任务。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一直藏匿在这个岩洞里。顾言笙恢复了部分体力,负责外出寻找食物和水源,并警戒周围。林薇则专心照顾沈惊鸿,按时给他换药、喂药、喂食。

  紫吴萸和老婆婆的伤药发挥了奇效。沈惊鸿的伤口没有再恶化,红肿逐渐消退,高烧也彻底退了。虽然他依旧虚弱,需要搀扶才能勉强走动,但意识已经完全清醒,甚至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思考和交流。

  这短暂的宁静,如同暴风雨眼中的片刻喘息。洞外是茫茫林海和未知的危险,洞内是摇曳的篝火和三个相依为命的人。

  沈惊鸿靠在岩壁上,看着林薇熟练地为他更换伤口上的药泥,看着她被烟火熏得微黑却依旧清丽认真的侧脸,一种混杂着巨大幸福和深沉痛楚的情绪,在他心中无声地翻涌。

  他何其有幸,能得她如此倾心相待,跨越生死,不离不弃。

  他何其不幸,将她拖入这无尽的黑暗与危险,让她承受本不该她承受的一切。

  “薇儿……”他轻声唤道。

  “嗯?”林薇抬起头,看向他。

  “……等这件事……了结……”沈惊鸿看着她,目光深邃如同夜空,里面闪烁着一种近乎奢望的光芒,“我带你……离开……去一个……没有战争……没有算计的地方……”

  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表达对“以后”的憧憬。尽管这憧憬在当下看来,是如此渺茫而不真实。

  林薇的心猛地一颤,一股酸涩的暖流涌上心头。她看着他那双承载了太多秘密与伤痛、此刻却只为她流露出柔软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泪水无声滑落。

  “好。”她只回答了一个字,却重若千钧。

  顾言笙抱着一捆干柴从洞外进来,恰好看到这一幕。他脚步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走进来,将干柴放下,默默地坐到火堆另一侧,拨弄着火焰。

  洞内一时间只剩下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一种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气氛,在三人之间悄然弥漫。希望与沉重的负担,短暂安宁与迫近的危机,深沉的爱恋与无言的守护,交织在这小小的岩洞之中。

  山中的日月似乎过得格外缓慢,又似乎格外飞快。

  他们知道,这偷来的宁静,即将结束。前方的路,依旧笼罩在“青瓷瓶裂缝”的阴影和战争的硝烟之中,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新的陷阱,面临新的生死抉择。

  但至少在此刻,他们还在一起。篝火未熄,希望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