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吃上高中学霸软饭的那个同学8-《快穿炮灰他总抢男主软饭吃》

  清大的校园里,梧桐叶开始泛黄,秋意渐浓。

  阮知夏和纪黎明并肩走在林荫道上,是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下午的微观经济学,笔记借我看看?”

  纪黎明侧头,对身旁的阮知夏说。

  他手里提着她的电脑包,姿态自然。

  阮知夏从帆布包里拿出笔记本递过去,嗔怪道:

  “你昨晚又熬夜写代码了?黑眼圈都快掉地上了。”

  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心疼。

  “接了个小项目,赚点外快。”

  纪黎明接过笔记本,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

  周围空气都仿佛甜了几分。

  “放心,不会耽误陪阮老师去图书馆的。”

  他们分别被清大计算机系和经管学院录取。

  虽然不同院系,但宿舍楼离得不远,课程也常有交集。

  高中时形影不离的陪伴,在大学里延续了下来。

  “哇,你看,是那个‘探花郎’和状元学姐!”

  旁边路过几个新生,小声议论着,眼神里满是羡慕。

  “他们感情真好,天天一起吃饭自习。”

  “是啊,听说‘探花郎’还是编程大神,入学没多久就被老师看中参与项目了。”

  这样的目光和议论,他们早已习惯。

  纪黎明凭借高考的“探花”名头和那张过分出众的脸。

  迅速成为校园风云人物。

  而阮知夏,作为省状元,美丽与智慧并存,同样备受关注。

  他们的恋情,从高中延续到大学,被誉为“学霸情侣”的典范。

  不知道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

  走到女生宿舍楼下,阮知夏接过电脑包:

  “那我先上去了,下午教室见?”

  “嗯。”

  纪黎明点头,看着她转身,又忽然叫住她,“夏夏。”

  “嗯?”阮知夏回头。

  “银杏叶,很衬你。”

  他目光落在她衣领那枚一直佩戴的胸针上,语气温柔。

  阮知夏脸一热,抿嘴笑了:

  “知道啦!快回去补觉!”

  说完,脚步轻快地跑进了宿舍楼。

  阮知夏的宿舍是四人间。

  她一进门,室友李萌就凑了过来,挤眉弄眼:

  “哎哟,咱们的‘探花郎’夫人回来啦?又是护送到楼下?”

  另一个室友王琳也从书本里抬起头,推了推眼镜:

  “知夏,你家纪大神今天又帮你占座了?下午的经济学概论,帮我们也占个后排呗?”

  阮知夏哭笑不得:“你们呀!占座可以,但是要认真听课!”

  “知道啦,阮大学霸!”

  李萌搂住她的肩膀,“说真的,你们俩也太甜了吧?”

  “天天一起上课、吃饭、泡图书馆,纪大神还那么帅,能力又强,对你更是没的说。”

  “你这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吗?”

  阮知夏心里甜丝丝的,嘴上却谦虚:

  “哪有那么夸张,他就是...比较细心。”

  “这还叫不夸张?”

  王琳也加入进来,“上次你感冒,他愣是从男生宿舍煮了姜茶送过来,还在楼下等了半小时。”

  “我们可都看见了!”

  正说笑着,阮知夏的手机响了,是纪黎明的微信:

  【到宿舍了,这就睡。下午给你带奶茶,老规矩,三分糖去冰加椰果。】

  阮知夏笑着回复:

  【好,你快睡。】

  李萌眼尖瞥到,夸张地捂住胸口:

  “啊啊啊!连奶茶喜好都记得一清二楚!这狗粮我吃撑了!”

  宿舍里顿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阮知夏在这样的调侃中,既有些不好意思,又充满了幸福感。

  另一边,纪黎明回到男生宿舍。

  他的室友许东东正在打游戏,见他回来,头也不回地喊:“黎明,快!这关boSS我打不过了,帮个忙!”

  纪黎明走过去,随手敲了几下键盘,屏幕上原本张牙舞爪的boSS应声倒地。

  “牛啊!大神!”

  许东东崇拜地看着他,“对了,你跟阮姐今晚还去图书馆吗?能不能帮我要一下她室友李萌的微信?”

  纪黎明脱下外套,懒洋洋地躺到床上:“自己去要,我补觉,别吵我。”

  “别啊兄弟,帮帮忙嘛!你看你跟阮姐出双入对的,也照顾一下我们这些单身狗的感受啊!”

  许东东哀嚎。

  另一个室友张斌从上铺探出头:

  “就是!黎明,分享一下恋爱经验呗?怎么才能找到阮姐那样又漂亮又聪明,还死心塌地的女朋友?”

  纪黎明闭着眼,嘴角却微微勾起:

  “经验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室友们一阵嘘声,却也不得不服气。

  纪黎明和阮知夏,确实是他们仰望的存在。

  无论是学业还是感情。

  放暑假,阮知夏和纪黎明一起回阮家吃饭。

  饭桌上,阮父放下筷子,神情比平时严肃了几分。

  “夏夏,黎明,你们上大学也一年多了,感觉怎么样?”

  阮父开口问道。

  阮知夏放下汤匙:

  “挺好的爸爸,课程能跟上,也参加了一些社团活动。”

  纪黎明也点头:“谢谢叔叔关心,一切都好。”

  阮父点点头:

  “嗯。今天叫你们,除了吃饭,还有一件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他看向阮知夏,“夏夏,你学的计算机,理论要联系实际。”

  “爸爸公司最近在筹备一个新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涉及大数据分析和用户体验优化。”

  “我想让你来牵头做个前期调研和方案雏形。”

  阮知夏有些惊讶:“我?爸爸,我才大二,能行吗?”

  “怎么不行?”

  阮父语气肯定,“你是我的女儿,我相信你的能力。”

  “这个项目不算大,但能让你接触到真实的商业场景和技术应用。”

  “算是给你练练手。”

  他又看向纪黎明:“黎明,你在这方面很有天赋,思维也活络。”

  “这个项目,我希望你辅助夏夏,主要负责技术可行性评估和可能的技术难点预判。”

  “你们俩配合默契,高中那次林州项目我就看在眼里。”

  “这次,算是给你们的一个小考验。”

  纪黎明坐直了身体,认真回答:

  “好的,叔叔,我会尽力协助夏夏。”

  阮知夏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纪黎明,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和斗志:

  “我知道了,爸爸。我们会努力做好的!”

  接下项目后,阮知夏和纪黎明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

  除了日常上课,几乎所有课余时间都泡在了图书馆或计算机房。

  “爸爸给的这些用户数据维度太多了,交叉分析起来好乱。”

  阮知夏对着满屏的Excel表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纪黎明拉过椅子在她身边坐下。

  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调出一个简洁的界面:

  “用这个。我写了个数据清洗和可视化的小程序,应该能帮你理清思路。”

  屏幕上,杂乱的数据迅速被归类、整合,变成直观的图表。

  阮知夏眼睛一亮:“太棒了!你怎么想到的?”

  “看你昨天对着数据发愁,晚上回去就顺手写了一个。”

  纪黎明顺手把她手边凉掉的水,换成了一杯温热的奶茶:

  “三分糖,去冰,加椰果。”

  阮知夏心里一暖,吸了一口奶茶,甜度刚好:

  “谢谢...不过你昨晚又熬夜了?”

  “没多久。”

  纪黎明避重就轻,指向屏幕:

  “你看,这部分用户行为有明显的聚类特征,我们可以从这里入手做个性化推荐......”

  两人头挨着头讨论方案,偶尔因为技术细节争论几句。

  但总能很快达成共识。

  那种默契,让偶尔过来送资料的阮父助理都暗自赞叹。

  项目初步方案汇报会上。

  阮知夏站在会议室前方,流畅地阐述着她的构想。

  她准备充分,ppt做得清晰美观,讲解条理分明。

  然而,当她提到计划采用一种较新的推荐算法时。

  项目部一位资深李经理提出了质疑。

  “阮经理,这个算法听起来很新颖,但技术是否成熟?实施风险会不会太高?”

  “我们现有的技术团队可能支撑不起来。”

  李经理语气温和,但问题很尖锐。

  阮知夏心里一紧,这是她第一次独立面对这样的专业质疑。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镇定:

  “李经理,这个算法虽然在业界应用不算特别广泛,但它的开源社区很活跃。”

  “相关资料和案例我也整理了一部分......”

  她点开附录,试图证明。

  “理念是好的,”李经理点点头,但眼神里仍有保留:

  “不过结合实际运维成本和团队学习曲线,我个人还是建议采用更稳妥的方案。”

  阮知夏脸颊有些发烫。

  不过看着纪黎明信任的眼神,把准备的资料放出来。

  “关于技术实施,我可以补充几点。”

  “第一,这套算法的核心库是开源的,我们已经做了本地化测试,运行稳定。这是我整理的测试报告和性能数据。”

  阮知夏调出一份文档。

  “第二,关于团队学习成本。”

  她手指轻点,调出另一个页面:

  “我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了一份简明的核心代码解析和常见问题排查指南。”

  “按照指南,有基础的程序员在一周内应该可以上手维护。”

  “第三,”阮知夏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后落在李经理身上。

  “如果项目组需要,在关键集成阶段,我和纪经理可以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确保平稳过渡。”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李经理看着屏幕上条理清晰的数据和文档,脸上的疑虑渐渐化为了惊讶和赞赏:

  “阮经理考虑得非常周到!连后续的技术支持都想到了,看来你这个方案,有强有力的技术后盾啊!”

  阮知夏松了口气。

  还好她准备充分。

  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阶段顺利结束,获得了阮父和项目组的一致好评。

  项目汇报结束后的周末,阮家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家宴。

  阮父亲自下厨做了几道拿手菜,饭桌上气氛轻松愉悦。

  “夏夏,黎明,这次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得很出色。”

  阮父给两人各夹了一只油焖大虾:

  “特别是夏夏,面对质疑时的应对,很有大将之风。”

  阮母也笑着附和:

  “是啊,我们夏夏越来越能干了。”

  “黎明也功不可没,技术上的支持太关键了。”

  阮知夏有些不好意思:

  “主要是黎明准备得充分,那些技术文档和测试报告都是他熬夜弄的。”

  纪黎明摇摇头:

  “思路和框架是你定的,我只是做了些辅助工作。”

  阮父看着眼前这对互相推功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欣慰。

  他放下筷子,语气变得正式了些:

  “这次项目,虽然只是前期调研,但你们展现出的能力和默契,让我很放心。所以,有件事,我想提前跟你们说一下。”

  阮知夏和纪黎明都放下餐具,认真看向阮父。

  “我年纪也大了,精力不比从前。公司未来的发展,终究要交到年轻人手上。”

  阮父目光温和地看着女儿,又转向纪黎明:

  “夏夏是我唯一的女儿,她的能力和志向,我都清楚。而黎明你......”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

  “你对夏夏毫无保留地支持,我都看在眼里。”

  “你们感情好,能力互补,是彼此最好的搭档。”

  “所以,我打算,”阮父缓缓道,“等你们大学一毕业,就结婚。”

  “同时,我会转让一部分公司股份到黎明名下。”

  这话一出,连阮母都略显惊讶地看了丈夫一眼。

  随即了然微笑。

  显然也是知情且赞同的。

  纪黎明愣住了。

  股份?

  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外。

  他看向阮父,对方眼神坦诚而坚定。

  “叔叔,这......”

  纪黎明下意识想拒绝。

  阮父抬手制止了他:“黎明,你先听我说完。”

  “我把股份给你,是基于三点考量。”

  阮父条理清晰,“第一,是你的能力。从林州项目到这次的技术支持,你的价值远超一个普通员工。”

  “第二,是为了夏夏。有你在她身边,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我都能更放心。”

  “第三,也是为了公司的未来。你们俩的结合,会让公司的管理层更加稳定,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