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纪灵犀天真烂漫,性子活泼,并不适合嫁入规矩森严,关系复杂的勋贵或高门望族。
纪黎明希望能为她寻一位家世清白可靠,本人有出息,性情开朗有趣,能懂得并呵护她纯真性子的夫君。
书房里,墨香与茶香交织。
纪黎明望着坐在对面,正摆弄着腰间一枚玲珑玉佩的小妹纪灵犀,眼神温和。
“灵犀。”
他开口,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安静:“过来看看这个。”
纪灵犀抬起头。
一双杏眼里带着些许疑惑,放下玉佩,乖巧地走到书案边:
“哥哥,是什么好东西呀?是不是又给我淘换了新话本子?”
纪黎明将三张用工整小楷书写的花笺推到她面前:
“话本子稍后再说,你先看看这个。”
“你的终身大事,哥哥替你留心了几个人选,都是我觉得家世、品性、才干都还算出挑,性情也与你可能合得来的。”
“你瞧瞧,心里更属意哪一种?”
纪灵犀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红云,嗔怪地瞥了兄长一眼。
才低下头,好奇地拿起那三张花笺,细细看去。
第一张花笺上写着光禄寺少卿嫡次子赵文睿,家世清白。
年纪轻轻已是举人,正在备考春闱,性情温和,喜好音律雅集。
是个规规矩矩、前途光明的读书种子。
第二张花笺上则是鸿胪寺丞独子周翊然,家世清贵。
虽不热衷科举,却以书画闻名京师。
尤其擅长工笔花鸟,已被顶尖书画院聘为画师,性情洒脱风趣。
是个富有才情、懂得生活的雅致人物。
她的目光掠过前两张,落在第三张花笺上。
上面写的是国子监徐司业家三公子,徐晏之。
纪灵犀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这位徐公子...似乎很不一样。
他并非不学无术,相反,他已考取了秀才功名,且名次优异,学识渊博,极喜阅读,经史子集、杂记趣谈无不涉猎。
但他却并未一头扎进科场,反而转身投入商海。
凭借过人的头脑和爽朗磊落的性情,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笺纸上还特意注了一笔:
为人风趣幽默,见识广博,谈吐极佳。
一个既读得懂圣贤书,又懂得世间烟火,还会说笑逗趣的年轻人形象,瞬间在纪灵犀脑海中鲜活起来。
这比前两位似乎都要有趣得多!
她抬起头,眼眸亮晶晶的,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指尖点在“徐晏之”的名字上。
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雀跃和一点点害羞:
“哥哥...我...我觉得这位徐公子...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他会读书,肯定明事理,他风趣,相处起来定然不会无趣,他还能把生意做好,多厉害呀!”
“而且...他家也在京城呢。”
纪黎明看着小妹毫不犹豫地选择,唇角漾开欣慰的笑意。
果然,灵犀天真却不懵懂。
她本能地选择了那个最能让她感到快乐和自在的人。
纪黎明收起花笺,含笑点头:
“好,我们灵犀眼光真好,这位徐公子,哥哥也暗中考察过,确实是个妙人。”
“既然你觉得好,那便让你嫂嫂寻个由头,安排你们先见上一见。”
“总得你自己亲眼看了,觉得喜欢才好。”
“嗯!”
纪灵犀用力点头。
———
孟枕月得了纪黎明的嘱托,又见小姑子自个儿也点了头,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她并未大张旗鼓,只精心筹办了一场小范围的荷花宴。
给徐家递帖子时,特意委婉地提了句“家中小妹亦喜荷花,性子活泼,若徐夫人不介意,可带府上公子小姐一同来玩耍”。
徐夫人是聪明人,自然领会其中深意。
宴设在临水的敞轩,清风拂过,带来满池荷香。
孟枕月将一切安排得舒适自然。
既不显刻意,又足够雅致。
纪灵犀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浅碧色的轻罗襦裙。
裙摆绣着缠枝莲纹,衬得她如同含苞待放的新荷,清新娇俏。
她心里有些紧张,又忍不住期待。
坐在嫂嫂身边,一双明眸却忍不住悄悄往入口处瞟。
不多时,徐夫人便带着一位身材挺拔,穿着月白长衫的年轻人到了。
那年轻人便是徐晏之。
他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的清雅。
却又因时常在外经营生意,眉宇间比寻常书生多了几分洒脱和精明。
他步履从容,跟在母亲身后,礼仪周到地向主家问好。
“纪夫人,叨扰了。”
徐夫人笑着与孟枕月寒暄。
“徐夫人哪里话,您能来,蓬荜生辉。”
孟枕月笑着回应,目光自然地落到徐晏之身上:
“这位便是府上三公子吧?果真一表人才。”
徐晏之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清朗悦耳:
“晚生徐晏之,见过纪夫人。”
举止落落大方,毫无忸怩之态。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孟枕月身旁的纪灵犀,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
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微微颔首:
“这位想必便是纪小姐。”
纪灵犀忙站起身,依着礼数回了一礼,脸颊微红:
“徐公子。”
声音虽轻,却如出谷黄莺。
孟枕月笑着打圆场:
“都是年轻人,不必太过拘礼。”
“灵犀,你方才不是还说池东那株并蒂莲开得稀奇?不如请徐公子一同去观赏一番?”
这便是创造独处的机会了。
纪灵犀心跳快了几分,抬眸看向徐晏之。
见他含笑望着自己,目光清澈坦荡,便鼓起勇气点了点头:
“徐公子若有兴趣,请随我来。”
纪黎明希望能为她寻一位家世清白可靠,本人有出息,性情开朗有趣,能懂得并呵护她纯真性子的夫君。
书房里,墨香与茶香交织。
纪黎明望着坐在对面,正摆弄着腰间一枚玲珑玉佩的小妹纪灵犀,眼神温和。
“灵犀。”
他开口,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安静:“过来看看这个。”
纪灵犀抬起头。
一双杏眼里带着些许疑惑,放下玉佩,乖巧地走到书案边:
“哥哥,是什么好东西呀?是不是又给我淘换了新话本子?”
纪黎明将三张用工整小楷书写的花笺推到她面前:
“话本子稍后再说,你先看看这个。”
“你的终身大事,哥哥替你留心了几个人选,都是我觉得家世、品性、才干都还算出挑,性情也与你可能合得来的。”
“你瞧瞧,心里更属意哪一种?”
纪灵犀的脸颊瞬间飞上两朵红云,嗔怪地瞥了兄长一眼。
才低下头,好奇地拿起那三张花笺,细细看去。
第一张花笺上写着光禄寺少卿嫡次子赵文睿,家世清白。
年纪轻轻已是举人,正在备考春闱,性情温和,喜好音律雅集。
是个规规矩矩、前途光明的读书种子。
第二张花笺上则是鸿胪寺丞独子周翊然,家世清贵。
虽不热衷科举,却以书画闻名京师。
尤其擅长工笔花鸟,已被顶尖书画院聘为画师,性情洒脱风趣。
是个富有才情、懂得生活的雅致人物。
她的目光掠过前两张,落在第三张花笺上。
上面写的是国子监徐司业家三公子,徐晏之。
纪灵犀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这位徐公子...似乎很不一样。
他并非不学无术,相反,他已考取了秀才功名,且名次优异,学识渊博,极喜阅读,经史子集、杂记趣谈无不涉猎。
但他却并未一头扎进科场,反而转身投入商海。
凭借过人的头脑和爽朗磊落的性情,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笺纸上还特意注了一笔:
为人风趣幽默,见识广博,谈吐极佳。
一个既读得懂圣贤书,又懂得世间烟火,还会说笑逗趣的年轻人形象,瞬间在纪灵犀脑海中鲜活起来。
这比前两位似乎都要有趣得多!
她抬起头,眼眸亮晶晶的,像是发现了什么宝藏,指尖点在“徐晏之”的名字上。
声音里带着掩不住的雀跃和一点点害羞:
“哥哥...我...我觉得这位徐公子...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他会读书,肯定明事理,他风趣,相处起来定然不会无趣,他还能把生意做好,多厉害呀!”
“而且...他家也在京城呢。”
纪黎明看着小妹毫不犹豫地选择,唇角漾开欣慰的笑意。
果然,灵犀天真却不懵懂。
她本能地选择了那个最能让她感到快乐和自在的人。
纪黎明收起花笺,含笑点头:
“好,我们灵犀眼光真好,这位徐公子,哥哥也暗中考察过,确实是个妙人。”
“既然你觉得好,那便让你嫂嫂寻个由头,安排你们先见上一见。”
“总得你自己亲眼看了,觉得喜欢才好。”
“嗯!”
纪灵犀用力点头。
———
孟枕月得了纪黎明的嘱托,又见小姑子自个儿也点了头,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她并未大张旗鼓,只精心筹办了一场小范围的荷花宴。
给徐家递帖子时,特意委婉地提了句“家中小妹亦喜荷花,性子活泼,若徐夫人不介意,可带府上公子小姐一同来玩耍”。
徐夫人是聪明人,自然领会其中深意。
宴设在临水的敞轩,清风拂过,带来满池荷香。
孟枕月将一切安排得舒适自然。
既不显刻意,又足够雅致。
纪灵犀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浅碧色的轻罗襦裙。
裙摆绣着缠枝莲纹,衬得她如同含苞待放的新荷,清新娇俏。
她心里有些紧张,又忍不住期待。
坐在嫂嫂身边,一双明眸却忍不住悄悄往入口处瞟。
不多时,徐夫人便带着一位身材挺拔,穿着月白长衫的年轻人到了。
那年轻人便是徐晏之。
他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一股书卷气的清雅。
却又因时常在外经营生意,眉宇间比寻常书生多了几分洒脱和精明。
他步履从容,跟在母亲身后,礼仪周到地向主家问好。
“纪夫人,叨扰了。”
徐夫人笑着与孟枕月寒暄。
“徐夫人哪里话,您能来,蓬荜生辉。”
孟枕月笑着回应,目光自然地落到徐晏之身上:
“这位便是府上三公子吧?果真一表人才。”
徐晏之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清朗悦耳:
“晚生徐晏之,见过纪夫人。”
举止落落大方,毫无忸怩之态。
他的目光随即转向孟枕月身旁的纪灵犀,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艳。
随即化为温和的笑意,微微颔首:
“这位想必便是纪小姐。”
纪灵犀忙站起身,依着礼数回了一礼,脸颊微红:
“徐公子。”
声音虽轻,却如出谷黄莺。
孟枕月笑着打圆场:
“都是年轻人,不必太过拘礼。”
“灵犀,你方才不是还说池东那株并蒂莲开得稀奇?不如请徐公子一同去观赏一番?”
这便是创造独处的机会了。
纪灵犀心跳快了几分,抬眸看向徐晏之。
见他含笑望着自己,目光清澈坦荡,便鼓起勇气点了点头:
“徐公子若有兴趣,请随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