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吃上尚书长女软饭的那个书生11-《快穿炮灰他总抢男主软饭吃》

  “纪公子请坐。”

  孟枕月抬起头,放下手中的账册,语气平和:

  “冒昧请公子前来,耽搁公子静养了。”

  “小姐言重了,能略尽绵力,是小生的荣幸。”

  纪黎明一坐下,孟枕月也不多客套。

  她直接将那间笔墨铺子的几处存疑账目指给他看。

  又拿出几种不同价位的墨锭和纸张样品摆在一旁。

  “公子请看,这是铺中近来采买的几种松烟墨,单价相差颇大,但据管事所言,品质皆属上乘。”

  “我对此不甚了解,公子常年用墨,不知可能分辨一二?”

  “再者,这采购量与时价似乎也略有出入......”

  她的问题清晰直接,切中要害。

  纪黎明收敛了玩笑的心思,神色变得认真起来。

  原主家里是商贾,耳濡目染之下,对这些东西都有所了解。

  何况还是文房四宝这些东西。

  他伸出左手,拿起那几锭墨。

  先是仔细观看纹理色泽,又凑近轻嗅其味。

  甚至用手指极轻地蹭了一点墨粉捻开细看。

  纪黎明观察得极为仔细,神情专注:

  “小姐请看。”

  他指着其中一锭价格中等的墨道:

  “此墨色泽乌黑均匀,手感坚实细腻,轻嗅有淡淡松香,确是不错的松烟墨。”

  “而这一锭......”

  他又拿起价格最贵的那锭:“价格虽高,纹理反显得略粗,香味也过于浓郁,似是掺了少许香料掩盖什么,恐怕并非其标榜的顶级松烟,性价比反而不如前者......”

  接着,他又就纸张的厚度、纤维、洇墨效果以及不同品类在学子中的受欢迎程度一一说来。

  言之有物,分析透彻,许多见解甚至与孟枕月暗中调查到的市场情况不谋而合,甚至更为细致。

  孟枕月听得极为专注,不时微微颔首。

  她看向纪黎明的目光中,欣赏和探究之色越来越浓。

  他果然不止空有皮囊和才名,于这些“俗务”上,竟真有如此实在的见识。

  两人一个冷静提问,一个从容分析,一问一答间,竟格外默契。

  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亭中,落在两人身上,勾勒出一幅意外的和谐画面。

  躲在远处假山后偷偷观望的孟竹月,激动地捂住了嘴,大眼睛亮晶晶的。

  而闻讯赶来,藏在另一侧回廊拐角处的石氏。

  看着亭中女儿与那俊俏才子相对而坐,言谈甚欢的场景,脸上露出了无比欣慰和满意的笑容。

  这纪公子,真是越看越顺眼!

  这女婿,看来是选对了!

  ———

  时光荏苒,春闱放榜之日转眼即至。

  这一日,尚书府门前街巷早早便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比往日更加喧闹。

  锣鼓声、报喜声、道贺声此起彼伏。

  京畿之地,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思。

  更何况是抡才大典的放榜之日。

  听竹轩内却依旧显得颇为宁静。

  纪黎明一身家常便袍。

  正用左手执卷,慢悠悠地翻着一本前朝笔记。

  神色平和,仿佛外面那震天的喧嚣与他毫无干系。

  元宝则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院子里来回踱步。

  时不时伸长脖子往外探看,嘴里念念有词:

  “怎么还没消息...少爷您怎么就一点不急呢!”

  福伯倒是沉稳地坐在廊下,手里拿着一把蒲扇,看似在纳凉。

  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和不时望向院门的眼神,也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少爷虽说才学是有的,但这京城藏龙卧虎。

  结果如何,实在难料。

  相较于听竹轩表面平静下的暗流涌动,主院那边的气氛则更为外露一些。

  石氏一早便有些坐立不安,派了好几拨小厮去贡院外打听消息。

  她心中既期待又忐忑。

  期待的是若纪黎明果真高中。

  那她这“慧眼识珠”的未来岳母自然是脸上有光,女儿的婚事更是锦上添花。

  忐忑的是万一......

  万一榜上无名,或是名次不佳......

  那这精心安排的“养伤”相看,岂不是成了笑话?

  孟竹月也兴奋得很,缠着娘亲问东问西:

  “娘亲,纪哥哥能中状元吗?他长得那么好看,学问肯定也好!”

  孟枕月则依旧待在自己的锦瑟院中。

  书案上摊开着几本账册,算盘放在手边,但她今日拨动算珠的频率明显慢了许多。

  窗外隐约传来的喧闹声让她有些难以静心。

  她端起手边的茶盏,却发现茶已微凉。

  就在这各方焦灼的等待中。

  府门外传来一阵极其喧哗的锣鼓声。

  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响亮,伴随着一声极其洪亮、拖着长腔的唱喏。

  穿透重重庭院,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角落:

  “捷报——”

  “恭贺安南府纪黎明纪老爷高中丙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

  这一声如同惊雷,瞬间炸响了整个府!

  “中了!中了!头名!是会元!少爷是会元!”

  元宝第一个跳了起来,声音尖得几乎变了调。

  狂喜地冲向纪黎明,差点被门槛绊倒。

  福伯猛地站起身,手中的蒲扇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一向沉稳的脸上瞬间涌上巨大的惊喜和激动,眼圈竟微微有些发红,连声道:

  “好!好!好!”

  纪黎明手中的书卷终于慢条斯理地放下。

  仿佛那惊天的喜讯,还不如书中的一个字值得他多留意片刻。

  他抬眼看了看激动得快要窜上房的元宝和眼圈发红的福伯,唇角勾起一抹极浅淡的弧度,语气慵懒又带着点儿恰到好处的困扰:

  “啧,不过是运气好了些,题目恰好都对上了胃口罢了,值得这般大呼小叫?”

  他微微蹙眉,像是嫌弃元宝的喧闹打扰了他的清静。

  “少爷!这可是会元!头名啊!”

  元宝急吼吼地强调,觉得自家少爷这反应也太淡定了些。

  以往也就算了,可这是会元,会元啊!

  纪黎明示意他噤声,漫不经心:

  “知道了知道了,小声些,这般吵嚷,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没见过世面呢。”

  那语气,仿佛中的不是惊动京城的会元,而是学堂里一次寻常的默写得了甲等。

  他甚至还轻轻叹了口气,像是有些惋惜:

  “早知如此,那日最后一道策论便不该写得那般随意,倒是显得不够严谨了。”

  福伯:“......”

  激动的心情瞬间被噎了一下。

  元宝:“......”

  张大了嘴,一时不知该狂喜还是该无语。

  又来又来,自家少爷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