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潜游的时候,我发现我们岛这边的海参不少。”
叶祈安说了句不相关的话。
其他人疑惑,就又听她开口:
“但是都没有人吃,不只是我们,就连海边的那些渔民们一般也不会吃。”
因为产量实在太大了,也因为做不好。
更是因为从小吃到大。
海参的东西,只要是海边的人赶海就不会少见。
“现在外面正缺粮,海参产量跟得上的话,可以建一家专门的制粉厂,让海参粉也成为一种粮食,一种代餐。”
前些年国家粮食不够吃,就给大家发的是代餐,但是这种代餐和营养完全都搭不上。
而是只能填饱人的肚子,味道还难吃得要命。
叶祈安几个人都是吃过苦的。
可是现在一想到那个味道还是有些忍不住,面色僵硬。
海参粉与其一对比,简直就是天上人间的差距。
“哈哈哈哈,好丫头,果然想得和我一样。”
谭政委笑得开怀,然后他面对着纪黎明表情严肃:
“小纪,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我会让人专门去捞海参,你来教会大家怎么制作海参粉,行不行?”
纪黎明下意识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紧接着就是保证。
“行。”
“政委放心,我一定把大家都教会。”
不提,这本来就是纪黎明的目的,单凭谭政委的这句话,他也毫不含糊。
“别紧张,部队不会白要你的,会给奖励。”
谭政委拍了拍纪黎明的肩膀。
有些疼。
但纪黎明还是扯了扯嘴角:“政委不用,真不......”
“要的要的,行了,先不说这事了,你先去忙吧,我也去安排人手。”
纪黎明忽然想起:“政委,除了海参以外,还有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磨成粉。”
“哦?”
“像是生蚝,虾肉还有螺肉......这些都可以。”
谭政委若有所思,脸上的喜色更甚了。
他看着三营营长正要说话,余光落到了叶祈安身上,话音立马就转变了:
“好,这样,祈安你刚做完任务回来,正好没事,你就负责跟小纪对接。”
“是。”
———
没有出任务的军人同志们,最近忙得那是一个热火朝天。
洗海参,涮海参,晾海参,腌海参,晒海参......
洗生蚝,涮生蚝,晾海参,腌生蚝,晒生蚝......
......
各种各样的海鲜统一捞过来,然后让大家分门别类,一对一按照各自开始忙活。
很累很热......
可一想到劳动成果变成粮食,大家完全忽略了这份劳累。
纪黎明瞧着像是有一种赶秋收的架势。
为了防止大家中暑了,他专门去大厨房申请了绿豆,给大家用来熬绿豆汤喝。
之前做成成品的50斤海参粉也被他们分了。
本来纪黎明是想着平分的,只是大家都不同意。
最后他一个人被分了一半。
其他5个人平分了25斤,也就是一人5斤。
纪黎明有些心酸,又有些感动,然后他找陈宴借了几块钱。
把这25斤海参粉一点没留,全部寄回原主的老家了。
之所以借钱,是因为他身上一毛钱都没有。
原主来之前大家是凑了点钱给他,可是一路上花得也差不多了。
纪黎明算着时间,估计应该也到了原主的村子。
———
小安村是徽城安氏舒县底下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庄。
但也很有名。
因为才20户人家,但村子穷得连狗都不愿意过来。
小安村大队长摸着咕噜咕噜直响的肚子,低头把腰带解了,然后用力的又勒紧,死死的系上。
“不饿了,不饿了。”
他自言自语。
旁边他的媳妇抹了一把眼泪。
低头哄着饿得虚脱的大孙子。
才5岁的小孩,乖乖地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一点都没有叫饿。
脑袋饿得大大的,身子瘦得皮包骨头。
大队长看了一眼孙子,心疼得都快直抽抽了。
村里都快断粮了。
向上面求助,可是不止他们村子,其他村子也一样。
他咬咬牙:“媳妇,你去把面饼子给铁栓烧一个。”
这面饼子说是面饼子,其实是野菜混合着麦糠,本来是给大队里的牲口吃的。
可人都吃不起饭了,哪里还能喂牲口?
之前村里把唯一的一头猪给卖了,换了些粮食回来,又把一些钱给了黎明娃子带走。
穷家富路,哪能让村里的娃子光秃秃地走?
可这样一来,粮食就更少了。
这面饼子说是饼子其实不大,只有他家5岁大孙子巴掌那么大。
一个面饼子混着水煮煮,熬成一大锅水,省着点吃,能够他们全家吃一天了。
又熬过一天。
但没有进账,山上的野菜也被挖完了,面饼子越来越少啊!
想到了粮食柜里面仅仅只剩下三个的面饼,大队长媳妇刚扬起的嘴角,又拉了下来。
“要不...要不就煮小半块吧,煮了都给铁栓。”
至于儿子和男人,心疼啊,怎么不心疼啊?
可粮食就那么多。
大人还能忍着,小娃娃要是再不吃的话,真的会没命的......
大队长坐在那里闷声闷气,猛然间站了起来,却眼前一黑,差点摔了个仰倒。
“不用,我再去公社问问,要是公社再不给我们粮食的话,我...我就去他们门口吊死......”
大队长媳妇也没有阻止。
她也不想阻止了。
家里都已经快断粮了,早死晚死有什么区别?
儿子和儿媳妇身体比他们好些,去山上找一天也只能找几根野菜回来。
可这点,杯水车薪够干什么?
大队长媳妇怔怔出神。
她已经麻木了。
就是那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一只小手摸着她的脸,颤颤巍巍。
紧接着就是,奶声奶气却又虚弱至极的声音。
小小的铁栓睁着眼睛,他懂了一点事,知道死是什么概念?
“奶,铁...铁栓...不饿......”
“爷...爷爷...不死......”
叶祈安说了句不相关的话。
其他人疑惑,就又听她开口:
“但是都没有人吃,不只是我们,就连海边的那些渔民们一般也不会吃。”
因为产量实在太大了,也因为做不好。
更是因为从小吃到大。
海参的东西,只要是海边的人赶海就不会少见。
“现在外面正缺粮,海参产量跟得上的话,可以建一家专门的制粉厂,让海参粉也成为一种粮食,一种代餐。”
前些年国家粮食不够吃,就给大家发的是代餐,但是这种代餐和营养完全都搭不上。
而是只能填饱人的肚子,味道还难吃得要命。
叶祈安几个人都是吃过苦的。
可是现在一想到那个味道还是有些忍不住,面色僵硬。
海参粉与其一对比,简直就是天上人间的差距。
“哈哈哈哈,好丫头,果然想得和我一样。”
谭政委笑得开怀,然后他面对着纪黎明表情严肃:
“小纪,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
“我会让人专门去捞海参,你来教会大家怎么制作海参粉,行不行?”
纪黎明下意识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紧接着就是保证。
“行。”
“政委放心,我一定把大家都教会。”
不提,这本来就是纪黎明的目的,单凭谭政委的这句话,他也毫不含糊。
“别紧张,部队不会白要你的,会给奖励。”
谭政委拍了拍纪黎明的肩膀。
有些疼。
但纪黎明还是扯了扯嘴角:“政委不用,真不......”
“要的要的,行了,先不说这事了,你先去忙吧,我也去安排人手。”
纪黎明忽然想起:“政委,除了海参以外,还有其他的东西也可以磨成粉。”
“哦?”
“像是生蚝,虾肉还有螺肉......这些都可以。”
谭政委若有所思,脸上的喜色更甚了。
他看着三营营长正要说话,余光落到了叶祈安身上,话音立马就转变了:
“好,这样,祈安你刚做完任务回来,正好没事,你就负责跟小纪对接。”
“是。”
———
没有出任务的军人同志们,最近忙得那是一个热火朝天。
洗海参,涮海参,晾海参,腌海参,晒海参......
洗生蚝,涮生蚝,晾海参,腌生蚝,晒生蚝......
......
各种各样的海鲜统一捞过来,然后让大家分门别类,一对一按照各自开始忙活。
很累很热......
可一想到劳动成果变成粮食,大家完全忽略了这份劳累。
纪黎明瞧着像是有一种赶秋收的架势。
为了防止大家中暑了,他专门去大厨房申请了绿豆,给大家用来熬绿豆汤喝。
之前做成成品的50斤海参粉也被他们分了。
本来纪黎明是想着平分的,只是大家都不同意。
最后他一个人被分了一半。
其他5个人平分了25斤,也就是一人5斤。
纪黎明有些心酸,又有些感动,然后他找陈宴借了几块钱。
把这25斤海参粉一点没留,全部寄回原主的老家了。
之所以借钱,是因为他身上一毛钱都没有。
原主来之前大家是凑了点钱给他,可是一路上花得也差不多了。
纪黎明算着时间,估计应该也到了原主的村子。
———
小安村是徽城安氏舒县底下的一个十分偏僻的小村庄。
但也很有名。
因为才20户人家,但村子穷得连狗都不愿意过来。
小安村大队长摸着咕噜咕噜直响的肚子,低头把腰带解了,然后用力的又勒紧,死死的系上。
“不饿了,不饿了。”
他自言自语。
旁边他的媳妇抹了一把眼泪。
低头哄着饿得虚脱的大孙子。
才5岁的小孩,乖乖地闭着眼睛躺在床上,一点都没有叫饿。
脑袋饿得大大的,身子瘦得皮包骨头。
大队长看了一眼孙子,心疼得都快直抽抽了。
村里都快断粮了。
向上面求助,可是不止他们村子,其他村子也一样。
他咬咬牙:“媳妇,你去把面饼子给铁栓烧一个。”
这面饼子说是面饼子,其实是野菜混合着麦糠,本来是给大队里的牲口吃的。
可人都吃不起饭了,哪里还能喂牲口?
之前村里把唯一的一头猪给卖了,换了些粮食回来,又把一些钱给了黎明娃子带走。
穷家富路,哪能让村里的娃子光秃秃地走?
可这样一来,粮食就更少了。
这面饼子说是饼子其实不大,只有他家5岁大孙子巴掌那么大。
一个面饼子混着水煮煮,熬成一大锅水,省着点吃,能够他们全家吃一天了。
又熬过一天。
但没有进账,山上的野菜也被挖完了,面饼子越来越少啊!
想到了粮食柜里面仅仅只剩下三个的面饼,大队长媳妇刚扬起的嘴角,又拉了下来。
“要不...要不就煮小半块吧,煮了都给铁栓。”
至于儿子和男人,心疼啊,怎么不心疼啊?
可粮食就那么多。
大人还能忍着,小娃娃要是再不吃的话,真的会没命的......
大队长坐在那里闷声闷气,猛然间站了起来,却眼前一黑,差点摔了个仰倒。
“不用,我再去公社问问,要是公社再不给我们粮食的话,我...我就去他们门口吊死......”
大队长媳妇也没有阻止。
她也不想阻止了。
家里都已经快断粮了,早死晚死有什么区别?
儿子和儿媳妇身体比他们好些,去山上找一天也只能找几根野菜回来。
可这点,杯水车薪够干什么?
大队长媳妇怔怔出神。
她已经麻木了。
就是那眼泪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一只小手摸着她的脸,颤颤巍巍。
紧接着就是,奶声奶气却又虚弱至极的声音。
小小的铁栓睁着眼睛,他懂了一点事,知道死是什么概念?
“奶,铁...铁栓...不饿......”
“爷...爷爷...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