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盒在供桌上震动,不是一次,而是三次短促的颤动后,停顿半息,再发出一次延长的震鸣。丁浩的手指还搭在盒盖边缘,掌心贴合处的阵纹微微发烫,像有细针在皮下穿行。他没闭眼,也没动,只是盯着烛火——火焰依旧稳定,没有偏移,但香炉里的灰烬忽然向一侧滑落,堆成一个歪斜的“车”字轮廓,随即散开。
他低头看香盒。玉片残片在盒底泛着冷光,表面裂纹中渗出一丝极淡的灰绿色痕迹,像是从内部渗出的体液。他将残片取出,放在掌心,闭眼。
画面断续涌入。
雨。极密的雨线砸在挡风玻璃上,雨刷左右摆动,频率跟不上积水速度。方向盘剧烈抖动,指尖能感受到那种不受控的震颤。车头倾斜,冲向护栏,轮胎在湿滑路面打滑,发出刺耳摩擦声。水浪从破碎的车窗灌入,冰冷刺骨。一个男人的面孔在驾驶座上扭曲,嘴唇开合,却听不清话语。最后是沉入水底的窒息感,黑暗从四面挤压而来。
意识深处响起低语:“……不是意外……有人动了车……救不了我,但别让别人也……”
声音戛然而止。
丁浩睁开眼,呼吸略重,额角渗出冷汗。他将玉片放回香盒,手指在盒盖上停留片刻。三短一长——这频率他记得。押送车启动时,玉片也震过同样的节奏。不是警告,不是威胁,是信号。亡魂的信号。
他起身,走到柜台后,拨通沈墨的私人号码。电话响了五声,无人接听。他挂断,发了一条短信:“查一下最近的公交落水事故,司机家属是否有异常举动。”
然后坐下,等。
天色渐亮,窗外街道仍冷清。他没合眼,右手无意识摩挲着桃木牌,牌面那道新裂痕从根部延伸而出,触感粗糙。他想起前几天的新闻。老周——车队司机,四十出头,事故当天独自驾驶末班车,途经城西跨江桥转弯处失控坠河,车上七人全部溺亡。新闻通报称“雨夜路滑,操作不当”,事故定性为意外。
现在,香盒震了,香灰聚形,玉片传念。
不是意外。
手机震动。沈墨回电。
“你问的那个事故,”沈墨声音低沉,“司机老周的妻子昨夜报警,说丈夫托梦,称‘刹车失灵是人为’,还提到‘老陈’的名字。她坚持要查,局里当迷信处理,没立案。”
丁浩握紧手机,“她说什么内容?”
“她说老周在梦里反复说‘车被动了手脚’,让我别信意外。她记下了梦里的话,一字不差。”
“她看到什么?”
“她说老周站在床边,浑身湿透,嘴唇发青,只说了一句:‘老陈碰过我的车。’然后就消失了。”
丁浩沉默。老陈——车队维修工,和老周同组多年,两人有过争执,但不算深仇。若老周魂魄执意点名,绝非无因。
“你信吗?”沈墨问。
“你不信?”丁浩反问。
电话那头停顿两秒。“我查了行车记录仪,数据完整,显示刹车系统无故障代码。但……”沈墨声音压低,“车辆打捞后,制动油管有轻微磨损痕迹,像是被锐器刮过,但角度异常,不像自然磨损。”
丁浩闭眼,脑中浮现玉片传递的画面——方向盘抖动,制动力不均,车辆失控前有短暂挣扎。若油管被人为磨损,遇高压或震动可能瞬间泄漏,刹车失效。雨夜、弯道、车速,所有条件叠加,足以酿成“意外”。
“她报警后,局里怎么处理?”
“口头安抚,建议心理疏导。没人去查老陈,也没人调维修记录。”
“你调了?”
“昨晚调了。老周出事前三天,车辆曾进厂例行保养,登记表上是老陈签字。但监控缺失四十七分钟,正好覆盖车辆停靠维修区的时间段。”
丁浩睁开眼,目光落在供桌上的香盒。香灰已散,但“车”字残留的轮廓仍在。他起身,从柜子里取出旧账本,翻开最后一页。
“魂有所归,事有所解”之下,墨迹未干。他提笔,在下方添写一行小字:“门未关,魂未散,事未了。”
笔尖顿住,没写句号。
他合上账本,放进香盒底层,盖好。香盒静置供桌,表面裂纹中的灰绿色痕迹已干,但指尖触碰时,仍能感知到微弱脉动。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通灵不是单向通道。他以为自己是守门人,只负责送魂归途。但现在,门另一侧的执念开始主动叩击。香盒不再是被动容器,而是接收器。亡魂的信息,正通过残玉与血阵的共鸣,直接投射到他的意识中。
老周没走。他的魂被卡在坠车瞬间,执念未消,无法安息。他托梦妻子,是求援,也是控诉。而香盒的震动,是他在向另一个能听见的人传递真相。
丁浩站起身,走到门边。清晨的风从门缝钻入,带着湿气。他望着空荡的街道,右手抚过桃木牌上的裂痕。医疗组说他至少要休两周,脑波异常,神经负荷已达临界。他胸口仍闷,呼吸深时肋骨处传来锯齿般的钝痛。
但他不能停。
上一案闭,执念未散。这一案来,叩门即响。他守的不是店,是门。门后是阴,门前是阳。有人死于非命,有人冤魂不散,他就得听,就得查。
他转身回店,从柜台下取出一只袋子,里面是事故现场的公开照片。他铺开在桌上,目光落在车辆右前轮附近——制动油管走向清晰,但连接处有细微划痕,边缘不齐,像是被工具反复刮擦所致。
不是老化,是破坏。
他拿起笔,在照片背面写下两个字:老陈。
手机再次震动。沈墨发来一条新消息:“维修记录我拷了一份,发你邮箱。别用公网,用加密通道。”
丁浩点头,没回。他关掉店灯,只留供桌烛火。香盒摆在正中,玉片在盒底泛着幽光。他将手掌覆上盒盖,低声说:“老周,我听见了。”
香盒震了一下,极轻,像心跳。
他没移开手。
烛火依旧稳定燃烧,映在香盒表面,裂纹中的干涸痕迹泛着哑光,像一层封印的痂。丁浩闭眼,呼吸放缓。他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查维修记录,访车队员工,验油管痕迹,找老陈的行动轨迹。他没有警权,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
但他有香盒,有玉片,有亡魂的执念。
门外,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洒水口喷出扇形水雾,打湿了路边的水泥沿。丁浩睁开眼,看向门口。
水雾散去,街道恢复干燥。
他低头看香盒。玉片残片在盒底泛着冷光,表面裂纹中渗出一丝极淡的灰绿色痕迹,像是从内部渗出的体液。他将残片取出,放在掌心,闭眼。
画面断续涌入。
雨。极密的雨线砸在挡风玻璃上,雨刷左右摆动,频率跟不上积水速度。方向盘剧烈抖动,指尖能感受到那种不受控的震颤。车头倾斜,冲向护栏,轮胎在湿滑路面打滑,发出刺耳摩擦声。水浪从破碎的车窗灌入,冰冷刺骨。一个男人的面孔在驾驶座上扭曲,嘴唇开合,却听不清话语。最后是沉入水底的窒息感,黑暗从四面挤压而来。
意识深处响起低语:“……不是意外……有人动了车……救不了我,但别让别人也……”
声音戛然而止。
丁浩睁开眼,呼吸略重,额角渗出冷汗。他将玉片放回香盒,手指在盒盖上停留片刻。三短一长——这频率他记得。押送车启动时,玉片也震过同样的节奏。不是警告,不是威胁,是信号。亡魂的信号。
他起身,走到柜台后,拨通沈墨的私人号码。电话响了五声,无人接听。他挂断,发了一条短信:“查一下最近的公交落水事故,司机家属是否有异常举动。”
然后坐下,等。
天色渐亮,窗外街道仍冷清。他没合眼,右手无意识摩挲着桃木牌,牌面那道新裂痕从根部延伸而出,触感粗糙。他想起前几天的新闻。老周——车队司机,四十出头,事故当天独自驾驶末班车,途经城西跨江桥转弯处失控坠河,车上七人全部溺亡。新闻通报称“雨夜路滑,操作不当”,事故定性为意外。
现在,香盒震了,香灰聚形,玉片传念。
不是意外。
手机震动。沈墨回电。
“你问的那个事故,”沈墨声音低沉,“司机老周的妻子昨夜报警,说丈夫托梦,称‘刹车失灵是人为’,还提到‘老陈’的名字。她坚持要查,局里当迷信处理,没立案。”
丁浩握紧手机,“她说什么内容?”
“她说老周在梦里反复说‘车被动了手脚’,让我别信意外。她记下了梦里的话,一字不差。”
“她看到什么?”
“她说老周站在床边,浑身湿透,嘴唇发青,只说了一句:‘老陈碰过我的车。’然后就消失了。”
丁浩沉默。老陈——车队维修工,和老周同组多年,两人有过争执,但不算深仇。若老周魂魄执意点名,绝非无因。
“你信吗?”沈墨问。
“你不信?”丁浩反问。
电话那头停顿两秒。“我查了行车记录仪,数据完整,显示刹车系统无故障代码。但……”沈墨声音压低,“车辆打捞后,制动油管有轻微磨损痕迹,像是被锐器刮过,但角度异常,不像自然磨损。”
丁浩闭眼,脑中浮现玉片传递的画面——方向盘抖动,制动力不均,车辆失控前有短暂挣扎。若油管被人为磨损,遇高压或震动可能瞬间泄漏,刹车失效。雨夜、弯道、车速,所有条件叠加,足以酿成“意外”。
“她报警后,局里怎么处理?”
“口头安抚,建议心理疏导。没人去查老陈,也没人调维修记录。”
“你调了?”
“昨晚调了。老周出事前三天,车辆曾进厂例行保养,登记表上是老陈签字。但监控缺失四十七分钟,正好覆盖车辆停靠维修区的时间段。”
丁浩睁开眼,目光落在供桌上的香盒。香灰已散,但“车”字残留的轮廓仍在。他起身,从柜子里取出旧账本,翻开最后一页。
“魂有所归,事有所解”之下,墨迹未干。他提笔,在下方添写一行小字:“门未关,魂未散,事未了。”
笔尖顿住,没写句号。
他合上账本,放进香盒底层,盖好。香盒静置供桌,表面裂纹中的灰绿色痕迹已干,但指尖触碰时,仍能感知到微弱脉动。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通灵不是单向通道。他以为自己是守门人,只负责送魂归途。但现在,门另一侧的执念开始主动叩击。香盒不再是被动容器,而是接收器。亡魂的信息,正通过残玉与血阵的共鸣,直接投射到他的意识中。
老周没走。他的魂被卡在坠车瞬间,执念未消,无法安息。他托梦妻子,是求援,也是控诉。而香盒的震动,是他在向另一个能听见的人传递真相。
丁浩站起身,走到门边。清晨的风从门缝钻入,带着湿气。他望着空荡的街道,右手抚过桃木牌上的裂痕。医疗组说他至少要休两周,脑波异常,神经负荷已达临界。他胸口仍闷,呼吸深时肋骨处传来锯齿般的钝痛。
但他不能停。
上一案闭,执念未散。这一案来,叩门即响。他守的不是店,是门。门后是阴,门前是阳。有人死于非命,有人冤魂不散,他就得听,就得查。
他转身回店,从柜台下取出一只袋子,里面是事故现场的公开照片。他铺开在桌上,目光落在车辆右前轮附近——制动油管走向清晰,但连接处有细微划痕,边缘不齐,像是被工具反复刮擦所致。
不是老化,是破坏。
他拿起笔,在照片背面写下两个字:老陈。
手机再次震动。沈墨发来一条新消息:“维修记录我拷了一份,发你邮箱。别用公网,用加密通道。”
丁浩点头,没回。他关掉店灯,只留供桌烛火。香盒摆在正中,玉片在盒底泛着幽光。他将手掌覆上盒盖,低声说:“老周,我听见了。”
香盒震了一下,极轻,像心跳。
他没移开手。
烛火依旧稳定燃烧,映在香盒表面,裂纹中的干涸痕迹泛着哑光,像一层封印的痂。丁浩闭眼,呼吸放缓。他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查维修记录,访车队员工,验油管痕迹,找老陈的行动轨迹。他没有警权,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
但他有香盒,有玉片,有亡魂的执念。
门外,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洒水口喷出扇形水雾,打湿了路边的水泥沿。丁浩睁开眼,看向门口。
水雾散去,街道恢复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