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睁开眼,指尖还贴在太阳穴上。刚才的画面停在那块表盘的数字上——十点五十六分。他没说话,只是缓缓放下手。
沈墨正站在物证科门口等结果,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他抬头看了丁浩一眼,“你看到的时间,和他第一次靠近侧门的动作间隔不到两分钟。”
“他不是临时起意。”丁浩声音低沉,“是按计划走的。”
话音未落,技术员从走廊另一头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鞋印比对出来了。现场提取的足迹模型与张强羁押时所穿运动鞋完全吻合,纹路、磨损位置、足弓受力曲线全部一致。”
沈墨接过报告,翻到鉴定结论页。上面写着:“倾向性认定为同一鞋底所留,排除其他常见42码运动鞋型号可能性。”
“纹路匹配度多少?”丁浩问。
“百分之九十二以上。”技术员指着图示区域,“尤其是右脚外侧第三道横向沟槽,有明显人为刮擦痕迹,和嫌疑人鞋子底部的金属丝残留完全对应。”
沈墨把报告递过去。丁浩接过,目光落在三维压痕图上。那是一串深浅不一的印记,起点在后门内侧门槛边缘,延伸至客厅过道,最后止于书房门前。
“他还记得自己踩了哪里。”丁浩低声说。
沈墨点头:“现在差的是他在屋里动过的直接证据。”
“我去看看。”丁浩转身朝物证室走。
几分钟后,他蹲在装有地毯残片的密封箱前,手指轻轻搭在箱壁。闭眼瞬间,记忆涌入——黑暗中,脚步声缓慢前行,右脚落地时略带拖沓,像是刻意控制节奏。每一步之间相隔约七十厘米,稳定得如同机械计数。
他忽然睁眼:“他的右脚不舒服,走路有点偏重右侧。”
沈墨皱眉:“张强体检记录里没有腿部伤病。”
“不是病。”丁浩摇头,“是习惯。他平时总用右腿支撑身体重心,站久了会自然倾斜。”
沈墨立刻调出厂区监控回放。画面中,张强在轮毂打磨台前作业,左手下压工具,右手扶住支架,身体微微向右倾,一站就是半小时不动。
“这个姿势会影响走路?”他问。
“长期单侧负重,肌肉会有记忆。”丁浩看着屏幕,“他进屋的时候,也是这样走的。”
沈墨迅速联系现场勘查组,调取书房门口那段模糊鞋印序列的照片。技术人员将图像增强处理后,标记出每一枚足迹的压力分布区域。
“第三步开始,右脚后跟压力明显增大。”技术员指着分析图,“第五步时,右脚掌外侧着地面积比正常行走多出三成。”
“和你说的一致。”沈墨看向丁浩。
“而且……”丁浩顿了顿,“他在保险柜前停了一下。”
“多久?”
“大约三秒。”丁浩闭眼回忆,“低头看了一眼,才动手撬。”
沈墨立即核对时间线。案发当晚十一点零三分,别墅电力系统曾出现短暂中断,持续四秒。监控记录显示,正是那一刻,书房摄像头停止工作。
“停电不是意外。”他说,“是他动手的信号。”
两人回到会议室时,白板已被重新整理。左侧贴着钥匙坯比对图、氟碳漆残留检测报告;中间是撬痕分析与左撇子操作模拟视频截图;右侧则排列着资金流水、搜索记录、多次踩点监控时间轴。
沈墨将鞋印鉴定报告钉在最中央。
“入口确认——他有钥匙;进入路径确认——鞋印连贯;作案时机确认——停电同步动作。”他一边说,一边用红笔画出连接线,“再加上DNA、工具匹配、口音特征……现在每一环都咬死了。”
丁浩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所有证据。突然,他伸手点了点鞋印序列下方的一个空白备注栏。
“这里应该加一条。”他说,“他进门后,先停了一秒。”
“什么?”沈墨回头。
“就在后门内侧。”丁浩闭眼,意识再次沉入那段记忆,“脚刚踏进去,整个人静了一下。像是在听动静,又像在调整呼吸。”
沈墨盯着他:“你能确定这不是错觉?”
“不是。”丁浩睁开眼,“那一刻,空气变了。他闻到了屋里的味道——香薰蜡烛混着旧书的气息。他原本紧张,但那股味让他放松了半秒。”
沈墨沉默片刻,随即拨通内勤电话:“查林先生生前的习惯。他晚上会不会点蜡烛?”
等待回复时,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候审室的方向。几分钟后,对讲机响起:“确认了。死者每周五都会在客厅点一支雪松味蜡烛,案发当晚也有燃烧痕迹。”
“他知道这个习惯。”丁浩说,“所以他不怕屋里有人。”
沈墨缓缓点头。所有的碎片正在拼合成完整的图像——一个熟悉环境、精心准备、行动精准的人,一步步走入目标房间,完成预谋已久的行动。
他拿起笔,在白板最顶端写下四个字:**行为闭环**。
然后转身面对丁浩:“下一步,审讯室见真章。”
丁浩没动。他还在看着那串鞋印照片。某一刻,他忽然开口:“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沈墨停下脚步。
“他走得很稳。”丁浩声音很轻,“不像闯入者,像回家的人。”
沈墨没接话。他收起卷宗,走向审讯区。
丁浩跟在后面,经过走廊拐角时,看见审讯室灯亮着。张强坐在桌后,双手交叠放在桌面,头微微低垂,像个等待上课的学生。
沈墨推门进去,把鞋印鉴定报告拍在桌上。
“我们找到了你在书房留下的脚印。”他说,“从后门进来,右脚微拖,七步到保险柜前。你停了三秒,然后开始撬锁。”
张强抬起头,眼神平静。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说。
沈墨冷笑一声,拉开椅子坐下:“你说你没进过那栋房子?可你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清清楚楚。”
张强嘴唇动了动,依旧摇头:“我没去过。”
沈墨起身,绕到他身后,语气不变:“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鞋底会在那里留下痕迹?”
张强没回答。他只是慢慢抬起右手,摸了摸左腕内侧。
丁浩站在单向玻璃外,手掌贴在冰凉的玻璃面上。他闭上眼,感知再次浮现——那只手摸过手腕疤痕,动作缓慢,带着某种熟悉的安心感。
就像每次行动前,确认自己的标记还在。
沈墨正站在物证科门口等结果,手里捏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监控截图。他抬头看了丁浩一眼,“你看到的时间,和他第一次靠近侧门的动作间隔不到两分钟。”
“他不是临时起意。”丁浩声音低沉,“是按计划走的。”
话音未落,技术员从走廊另一头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个透明文件袋。“鞋印比对出来了。现场提取的足迹模型与张强羁押时所穿运动鞋完全吻合,纹路、磨损位置、足弓受力曲线全部一致。”
沈墨接过报告,翻到鉴定结论页。上面写着:“倾向性认定为同一鞋底所留,排除其他常见42码运动鞋型号可能性。”
“纹路匹配度多少?”丁浩问。
“百分之九十二以上。”技术员指着图示区域,“尤其是右脚外侧第三道横向沟槽,有明显人为刮擦痕迹,和嫌疑人鞋子底部的金属丝残留完全对应。”
沈墨把报告递过去。丁浩接过,目光落在三维压痕图上。那是一串深浅不一的印记,起点在后门内侧门槛边缘,延伸至客厅过道,最后止于书房门前。
“他还记得自己踩了哪里。”丁浩低声说。
沈墨点头:“现在差的是他在屋里动过的直接证据。”
“我去看看。”丁浩转身朝物证室走。
几分钟后,他蹲在装有地毯残片的密封箱前,手指轻轻搭在箱壁。闭眼瞬间,记忆涌入——黑暗中,脚步声缓慢前行,右脚落地时略带拖沓,像是刻意控制节奏。每一步之间相隔约七十厘米,稳定得如同机械计数。
他忽然睁眼:“他的右脚不舒服,走路有点偏重右侧。”
沈墨皱眉:“张强体检记录里没有腿部伤病。”
“不是病。”丁浩摇头,“是习惯。他平时总用右腿支撑身体重心,站久了会自然倾斜。”
沈墨立刻调出厂区监控回放。画面中,张强在轮毂打磨台前作业,左手下压工具,右手扶住支架,身体微微向右倾,一站就是半小时不动。
“这个姿势会影响走路?”他问。
“长期单侧负重,肌肉会有记忆。”丁浩看着屏幕,“他进屋的时候,也是这样走的。”
沈墨迅速联系现场勘查组,调取书房门口那段模糊鞋印序列的照片。技术人员将图像增强处理后,标记出每一枚足迹的压力分布区域。
“第三步开始,右脚后跟压力明显增大。”技术员指着分析图,“第五步时,右脚掌外侧着地面积比正常行走多出三成。”
“和你说的一致。”沈墨看向丁浩。
“而且……”丁浩顿了顿,“他在保险柜前停了一下。”
“多久?”
“大约三秒。”丁浩闭眼回忆,“低头看了一眼,才动手撬。”
沈墨立即核对时间线。案发当晚十一点零三分,别墅电力系统曾出现短暂中断,持续四秒。监控记录显示,正是那一刻,书房摄像头停止工作。
“停电不是意外。”他说,“是他动手的信号。”
两人回到会议室时,白板已被重新整理。左侧贴着钥匙坯比对图、氟碳漆残留检测报告;中间是撬痕分析与左撇子操作模拟视频截图;右侧则排列着资金流水、搜索记录、多次踩点监控时间轴。
沈墨将鞋印鉴定报告钉在最中央。
“入口确认——他有钥匙;进入路径确认——鞋印连贯;作案时机确认——停电同步动作。”他一边说,一边用红笔画出连接线,“再加上DNA、工具匹配、口音特征……现在每一环都咬死了。”
丁浩站在白板前,目光扫过所有证据。突然,他伸手点了点鞋印序列下方的一个空白备注栏。
“这里应该加一条。”他说,“他进门后,先停了一秒。”
“什么?”沈墨回头。
“就在后门内侧。”丁浩闭眼,意识再次沉入那段记忆,“脚刚踏进去,整个人静了一下。像是在听动静,又像在调整呼吸。”
沈墨盯着他:“你能确定这不是错觉?”
“不是。”丁浩睁开眼,“那一刻,空气变了。他闻到了屋里的味道——香薰蜡烛混着旧书的气息。他原本紧张,但那股味让他放松了半秒。”
沈墨沉默片刻,随即拨通内勤电话:“查林先生生前的习惯。他晚上会不会点蜡烛?”
等待回复时,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候审室的方向。几分钟后,对讲机响起:“确认了。死者每周五都会在客厅点一支雪松味蜡烛,案发当晚也有燃烧痕迹。”
“他知道这个习惯。”丁浩说,“所以他不怕屋里有人。”
沈墨缓缓点头。所有的碎片正在拼合成完整的图像——一个熟悉环境、精心准备、行动精准的人,一步步走入目标房间,完成预谋已久的行动。
他拿起笔,在白板最顶端写下四个字:**行为闭环**。
然后转身面对丁浩:“下一步,审讯室见真章。”
丁浩没动。他还在看着那串鞋印照片。某一刻,他忽然开口:“你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沈墨停下脚步。
“他走得很稳。”丁浩声音很轻,“不像闯入者,像回家的人。”
沈墨没接话。他收起卷宗,走向审讯区。
丁浩跟在后面,经过走廊拐角时,看见审讯室灯亮着。张强坐在桌后,双手交叠放在桌面,头微微低垂,像个等待上课的学生。
沈墨推门进去,把鞋印鉴定报告拍在桌上。
“我们找到了你在书房留下的脚印。”他说,“从后门进来,右脚微拖,七步到保险柜前。你停了三秒,然后开始撬锁。”
张强抬起头,眼神平静。
“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他说。
沈墨冷笑一声,拉开椅子坐下:“你说你没进过那栋房子?可你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清清楚楚。”
张强嘴唇动了动,依旧摇头:“我没去过。”
沈墨起身,绕到他身后,语气不变:“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你的鞋底会在那里留下痕迹?”
张强没回答。他只是慢慢抬起右手,摸了摸左腕内侧。
丁浩站在单向玻璃外,手掌贴在冰凉的玻璃面上。他闭上眼,感知再次浮现——那只手摸过手腕疤痕,动作缓慢,带着某种熟悉的安心感。
就像每次行动前,确认自己的标记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