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显影液背后的哮喘陷阱-《阴魂委托簿》

  铁皮柜的夹层口缓缓合拢,金属板发出轻微摩擦声。丁浩一步上前,手指迅速压住边缘,阻止其完全闭合。他抽出紫外线灯,重新对准接缝处斜照,光束在缝隙中游移片刻,内部机括再次“咔”地轻响,暗格弹开。

  沈墨立刻靠过来,目光落在夹层深处——锡纸包裹的底片已被取走,但角落残留着几滴干涸的透明液体,在紫外线下泛出微弱蓝痕。

  “这不是水。”丁浩低声说,指尖小心避开直接接触,“显影液不会留下这种反光。”

  沈墨掏出取证袋和棉签,迅速采样。“马上送技侦化验。”他按下对讲机,简洁通报位置与物证类型,随后翻出手机里的尸检摘要,“老郑肺部有急性炎症反应,气管痉挛痕迹明显,法医初步判断是哮喘发作致死。”

  “可他的药瓶是满的。”丁浩盯着工作台角落那个蓝色小瓶,标签上写着“沙丁胺醇”,日期未过期,“发病前没人见过他使用,说明不是突发失控。”

  沈墨点头:“如果环境里有强刺激源呢?”

  丁浩没答,而是走向显影液储存区。三只标着“D-76”的塑料桶整齐排列,其中一桶开口未封,气味刺鼻。他凑近闻了闻,眉头微皱。“这浓度不对,正常配比不该这么冲。”

  “你懂这个?”沈墨问。

  “我爸早年给摄影协会供过冲洗耗材,家里存过配方表。”丁浩从手机里翻出一张照片,打开后是手写的稀释比例,“标准是一份原液兑九份水,但现在这桶……”他用试纸蘸取少许,颜色瞬间转深,“至少三倍浓缩。”

  沈墨立刻联系技术组增派人员复核试剂成分,并调取郑同德病历档案。不到十分钟,信息回传:死者确诊重度支气管哮喘十余年,曾因职业暴露申请过特殊岗位调整。

  “他知道自己不能碰高浓度化学剂。”丁浩看着空药瓶,“可有人让他不得不进这个房间。”

  他闭眼,将胸前玉片贴于太阳穴,缓缓伸出手,探向放大机旁那团模糊的存在。郑同德魂魄剧烈震颤,随即画面涌入脑海——

  深夜,暗房无人。田凯独自站在显影液桶前,拧开一瓶贴着“废弃母液”标签的容器,将黑色液体倒入新鲜配制的溶液中。随后,他伸手关闭墙上的通风开关,动作缓慢毫不停顿。

  下一幕,郑同德推门而入,咳嗽两声,拿起托盘准备冲洗底片。刚打开桶盖,一股浓烈气味扑面而来。他脸色骤变,急忙去掏药瓶,却发现口袋空了。镜头最后定格在他踉跄后退,撞倒椅子,双手抓挠喉咙的画面。

  丁浩猛然睁眼,呼吸急促。

  “怎么了?”沈墨察觉异样。

  “他不是来修相机的。”丁浩声音低沉,“他是来布置现场的。田凯提前换了药——老郑的吸入剂被人动过手脚,根本拿不出来。”

  沈墨立即下令查封田凯登记时留在前台的随身物品。十五分钟后,结果传来:药瓶外观一致,但内部填充物为无活性溶剂,仅保留外壳标识。

  “双重保险。”沈墨冷声道,“既制造致命环境,又切断自救可能。”

  就在此时,技术组反馈显影液检测结果:样本含高浓度对苯二胺,属强致敏物,短时间吸入即可引发敏感人群严重呼吸道反应,配合密闭空间效果更甚。

  “排风系统呢?”丁浩问。

  沈墨查看设备日志,确认最后一次手动关闭时间为案发当日十七点零三分,恰好是郑同德进入暗房前十分钟。监控虽未拍到操作者,但权限记录显示仅有两名技术人员拥有远程控制权限,而另一人当天请假。

  “可以锁定是他关的。”丁浩看向铁皮柜,“他还知道老郑的习惯——每次冲洗重要底片都会单独配液,所以特意选了新开的一桶下手。”

  沈墨当即申请搜查令,目标直指田凯住所。由于涉及公共安全风险,审批流程加速,半小时内获批。便衣警员先行抵达布控,发现屋内无人,门窗完好,但书房书架有明显移动痕迹。

  警方破门后,在夹层暗格起获五瓶同批次浓缩显影液,瓶身编码与暗房残留物完全匹配。电脑主机硬盘被格式化,但数据恢复显示其近期多次连接境外IP,聊天记录中频繁提及“晋南账本交接”“老摄影师处理完毕”“底片已清除”等内容。

  另有一条发送于案发次日凌晨的消息:“郑某突发哮喘死亡,新闻已有报道,应无后续麻烦。”

  沈墨接到汇报时,正站在暗房中央核对时间线。他把新证据逐项录入平板,抬头看向丁浩:“现在我们有了动机、手段、预备行为和事后态度,只差最后一环——他如何确保老郑一定会用那桶毒液。”

  丁浩没有回答,而是再次靠近魂魄。这一次,他主动牵引记忆流,深入追溯事发前四十八小时的片段。

  画面浮现——田凯坐在客户休息区,手里拿着一杯茶,与郑同德闲聊。

  “您这儿还用手工配液啊?现在都用预混包了。”

  “老习惯改不了。”郑同德笑着,“自己调才放心。”

  “听说您最近接了个大活儿?黑白纪实系列?”

  郑同德点头:“挺重要的片子,得用最好的药水。”

  “那我这瓶‘特调加强版’送您试试?”田凯从包里取出一个密封瓶,“朋友从德国带回来的,浓度高,显影快,细节特别锐。”

  郑同德迟疑:“这……太贵重了。”

  “放您这儿备用,不用就算了。”

  几天后,田凯来电催问进度,言语间提醒:“我那瓶原液您要是用了,记得别兑太多水,不然浪费。”

  丁浩睁开眼,将这段对话完整转述。

  沈墨冷笑:“打着帮忙的名义送毒,还提前铺好心理暗示。等老郑真要用时,自然会选择‘最好的药水’。”

  两人沉默片刻。窗外夜色已深,警车陆续撤离,店内只剩一盏安全灯亮着。

  丁浩走到工作台前,重新检查那桶被污染的显影液。桶壁内侧有一道细微划痕,像是被什么尖锐物刮过。他凑近细看,发现划痕排列成一组数字:047。

  “这是……”沈墨也注意到异常。

  “底片编号。”丁浩低声说,“他留下的标记。他知道这张片子会被洗出来,所以他标记了它。”

  沈墨立刻调取田凯电脑中的备份文件,搜索关键词“047”。在一个加密压缩包里,找到一段删除未净的日志记录:“必须确认047号影像未留存,否则前功尽弃。”

  “他不怕底片本身,怕的是内容被看见。”丁浩望着放大机,“老郑藏了底片,但他没想到,连冲洗过程都被设计成了杀人工具。”

  沈墨收起平板,语气坚定:“明天一早发布通缉令,全城协查田凯行踪。”

  丁浩没动。他低头看着玉片,感受到一丝微弱却持续的震动。郑同德魂魄站在原地,不再焦躁拍打空气,而是静静望着他,嘴唇微动,仿佛想说什么。

  丁浩缓缓走近,伸手触碰虚影。

  记忆碎片再度闪现——田凯离开前,蹲在铁皮柜旁,用螺丝刀轻轻敲击底部金属板,嘴里念叨:“光能显影,也能封门……但你知道吗?真正的秘密不在底片里。”

  画面戛然而止。

  丁浩猛地回头,盯住那个刚刚自动闭合的夹层。他用力拉开,仔细检查内壁,手指抚过边缘一圈细小凹槽。

  凹槽呈环形分布,中心有个极小的孔洞,像某种感应装置。

  他掏出紫外线灯,调整角度,让光线垂直射入孔中。

  一秒后,夹层背面弹出第二层隔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