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表秒针猛然停滞,霜层疯狂扩散,如今那股冰冷的气息却开始缓缓退却,似有一场未知的秘密被慢慢揭开。**霜层在怀表表壳上缓缓退去,如同呼吸般从铜质边缘向内收缩,最终消失在接缝深处。丁浩指尖残留的冷意也随之淡去,像是被抽离的电流,只留下皮肤下轻微的麻木感。他将玉片收回布包,黑布重新裹紧,裂纹中那“陈立诚”三字彻底隐没。
沈墨合上平板,怀表在证物袋里已不再有动静。
丁浩说:“它不再释放信号了。”
沈墨点头:“能量场归零。信息传完了。”
丁浩盯着桌面碳化的香灰残迹,粉末边缘呈环形剥落,像是被高温瞬间灼烧过。他伸手轻触怀表外壳,温度已与室温无异。这时,沈墨打开警用终端,调出户籍系统。陈立诚档案下方,附有一条极简亲属记录:子,陈维,1977年7月8日生,户籍迁出时间:1998年,去向:境外。
“比悬案晚一天。”丁浩低声说,“他不是在等父亲的秘密曝光,是在等自己成年那天,最后一笔赎金到账。”
沈墨目光一凝:“1207.07,跨年夜,十二点零七分七秒。他来取钱,结果发现怀表醒了。”
“不止是钱。”丁浩站起身,“是终结。三十年的赎金链,最后一环在他手里。他必须确保陈文昭永远闭嘴。”
沈墨立即申请调取陈维出入境记录。近五年内,此人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入境,次日清晨离境,行程固定,落脚点均为本市,住宿登记为“商务会晤”。
沈墨冷笑,“是来收取这最后一笔费用。”
丁浩走向书房,脚步落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回响。十二只古董钟依旧静止,指针凝固在各自的时间点。他逐一检查钟体背面的发条旋钮,手指在第八只钟——停在9:02的黄铜座钟——底座边缘停住。
旋钮松动。
他拧动半圈,齿轮未啮合,指针可手动拨动。其余十一只,发条紧绷,无法外力调整。
“这只钟被改过。”丁浩说,“指针是人为拨到9:02的。”
沈墨立刻拍照取证:“他在伪造时间序列?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只?”
丁浩取出棉签,从证物袋中蘸取微量金属粉末,轻轻涂抹在第八只钟的齿轮缝隙。粉末在灯光下泛出油膜光泽,与之前残留液体成分一致。
“他戴着手套,但拧发条时,机油从袖口渗出。”沈墨低声道,“作案时留下的。”
丁浩闭眼,将玉片贴于耳后,感知残留场域。这一次,没有乱流,没有逆旋,只有一段清晰的节奏:1.2秒一次脉冲,按金属密度顺序激活钟表。
“他利用怀表的共振频率,干扰特定钟表的齿轮。”丁浩睁开眼,“让它们在特定时刻停摆,制造‘死亡发生在00:00’的假象。”
“可法医判定死亡时间是午夜。”沈墨皱眉。
“那是表面数据。”丁浩走向书桌,取出高速摄影仪记录的脉冲序列,“怀表倒跳十二次,对应十二只钟。最后一次停摆,是6:11。案发后六小时。”
沈墨迅速核对时间轴:“如果陈维第一次进入是12:07,杀人后离开,六小时后再回来调整第十二只钟……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为了掩盖真实死亡时间。”丁浩说,“他拨回所有钟表至00:00,制造跨年猝死的假象。但他不知道,怀表逆走一圈,会投射隐藏编号——1920-7-350。那个‘-7-’,是陈立诚在古钟坊的员工编号。”
沈墨猛地抬头:“所以他必须回来,试图终止怀表运行?”
“失败了。”丁浩指向表壳,“能量已完全释放。他来,只是确认任务完成。”
沈墨立即申请对陈维实施边控。两小时后,技术科传来消息:陈维今晨已购票离境,航班尚未起飞。
机场拦截成功。
审讯室灯光冷白,陈维坐定,西装笔挺,神情平静。“我和陈文昭是商业往来,每年一次结算钟表修复费用。他猝死,我很遗憾。”
沈墨将交易记录摊在桌上:807.07、950.07、1120.07、1207.07。
“这是什么?”他问。
“服务费。”陈维目光未动。
“尾数都是07。”沈墨翻开户籍档案,“你父亲陈立诚,1977年7月7日涉案。你,1977年7月8日出生。赎金支付日期,全部对应7月7日。巧合?”
陈维手指微动。
沈墨继续:“你每年跨年夜入境,取走最后一笔。但这次,你发现怀表开始倒转,投射出你父亲的编号。你父亲没死,他改名换姓,一直在境外汇款。而你,是最后一任收款人。”
陈维依旧沉默。
丁浩走进审讯室,手中无物,只将一枚棉签放在桌上,正是沾有金属粉末的那支。
“这只怀表可不简单,是瑞士匠人特别定制的,有两个发条系统。主发条负责正常走时,副发条能储存特殊信号。陈文昭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做了点手脚,让表能倒着走。”
陈维眼神终于颤动。
“你拨回所有钟表至00:00,以为能伪造死亡时间。”丁浩声音平静,“但你忘了,这只表逆跳一圈,就会拼出‘1920-7-350’。你父亲的名字,就藏在第七个字符里。”
陈维喉结滚动。
“你父亲被冤枉。”丁浩说,“当年火灾,是陈文昭为吞并古钟坊故意纵火,嫁祸于你父亲。他勒索三十年,每一笔都记在怀表里。你父亲不敢反抗,只能付款。而你,继承了这笔债,也继承了复仇的资格。”
陈维缓缓抬头:“你们没有证据证明是我杀了他。”
沈墨打开平板,播放书房监控片段:跨年夜12:07,一名男子进入死者居所,面容清晰。正是陈维。
“你第一次进入,杀人。”沈墨说,“六小时后,你再次返回,试图关闭怀表。但第十二只钟,你没来得及调回00:00,它停在了6:11。”
陈维闭上眼。
“你父亲的编号,赎金的规律,你出生的日期,怀表的逆走机制,第十二只钟的松弦痕迹。”丁浩说,“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你不是来复仇的,你是来收尾的。但你低估了时间。”
陈维睁开眼,声音沙哑:“他活该。他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所以他用最后的力气,让时间替他说话。”丁浩说,“你父亲的名字,刻在表芯里。他不是怕你父亲的秘密曝光,他是怕真相被埋。”
陈维低头,手指缓缓握紧,又松开。
“我父亲……临终前给我写过一封信。”他低声道,“他说,如果有一天‘辰光’牌怀表开始倒转,就代表锁开了。证据会自己走出来。”
审讯结束。
沈墨走出警局,夜风拂面。丁浩站在街灯下,手中玉片静静躺在布包里,裂纹不再发光。
“结束了。”丁浩说。
沈墨点头:“是啊,时间终于走正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审讯室方向,灯光已熄。
丁浩将布包收回内袋,指尖无意擦过怀表证物袋的封口。袋面凝结了一小圈水珠,呈环形分布,与最初收集金属粉末时的痕迹完全一致。
他停下动作,盯着那圈水痕。
沈墨已走到台阶下,回头等他。
丁浩没有动。
水珠沿着塑料袋边缘缓缓滑落,其中一滴坠向地面,在触及水泥前,秒针在附近某只挂钟内轻轻“咔”了一声。
沈墨合上平板,怀表在证物袋里已不再有动静。
丁浩说:“它不再释放信号了。”
沈墨点头:“能量场归零。信息传完了。”
丁浩盯着桌面碳化的香灰残迹,粉末边缘呈环形剥落,像是被高温瞬间灼烧过。他伸手轻触怀表外壳,温度已与室温无异。这时,沈墨打开警用终端,调出户籍系统。陈立诚档案下方,附有一条极简亲属记录:子,陈维,1977年7月8日生,户籍迁出时间:1998年,去向:境外。
“比悬案晚一天。”丁浩低声说,“他不是在等父亲的秘密曝光,是在等自己成年那天,最后一笔赎金到账。”
沈墨目光一凝:“1207.07,跨年夜,十二点零七分七秒。他来取钱,结果发现怀表醒了。”
“不止是钱。”丁浩站起身,“是终结。三十年的赎金链,最后一环在他手里。他必须确保陈文昭永远闭嘴。”
沈墨立即申请调取陈维出入境记录。近五年内,此人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入境,次日清晨离境,行程固定,落脚点均为本市,住宿登记为“商务会晤”。
沈墨冷笑,“是来收取这最后一笔费用。”
丁浩走向书房,脚步落在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回响。十二只古董钟依旧静止,指针凝固在各自的时间点。他逐一检查钟体背面的发条旋钮,手指在第八只钟——停在9:02的黄铜座钟——底座边缘停住。
旋钮松动。
他拧动半圈,齿轮未啮合,指针可手动拨动。其余十一只,发条紧绷,无法外力调整。
“这只钟被改过。”丁浩说,“指针是人为拨到9:02的。”
沈墨立刻拍照取证:“他在伪造时间序列?可为什么偏偏是这一只?”
丁浩取出棉签,从证物袋中蘸取微量金属粉末,轻轻涂抹在第八只钟的齿轮缝隙。粉末在灯光下泛出油膜光泽,与之前残留液体成分一致。
“他戴着手套,但拧发条时,机油从袖口渗出。”沈墨低声道,“作案时留下的。”
丁浩闭眼,将玉片贴于耳后,感知残留场域。这一次,没有乱流,没有逆旋,只有一段清晰的节奏:1.2秒一次脉冲,按金属密度顺序激活钟表。
“他利用怀表的共振频率,干扰特定钟表的齿轮。”丁浩睁开眼,“让它们在特定时刻停摆,制造‘死亡发生在00:00’的假象。”
“可法医判定死亡时间是午夜。”沈墨皱眉。
“那是表面数据。”丁浩走向书桌,取出高速摄影仪记录的脉冲序列,“怀表倒跳十二次,对应十二只钟。最后一次停摆,是6:11。案发后六小时。”
沈墨迅速核对时间轴:“如果陈维第一次进入是12:07,杀人后离开,六小时后再回来调整第十二只钟……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为了掩盖真实死亡时间。”丁浩说,“他拨回所有钟表至00:00,制造跨年猝死的假象。但他不知道,怀表逆走一圈,会投射隐藏编号——1920-7-350。那个‘-7-’,是陈立诚在古钟坊的员工编号。”
沈墨猛地抬头:“所以他必须回来,试图终止怀表运行?”
“失败了。”丁浩指向表壳,“能量已完全释放。他来,只是确认任务完成。”
沈墨立即申请对陈维实施边控。两小时后,技术科传来消息:陈维今晨已购票离境,航班尚未起飞。
机场拦截成功。
审讯室灯光冷白,陈维坐定,西装笔挺,神情平静。“我和陈文昭是商业往来,每年一次结算钟表修复费用。他猝死,我很遗憾。”
沈墨将交易记录摊在桌上:807.07、950.07、1120.07、1207.07。
“这是什么?”他问。
“服务费。”陈维目光未动。
“尾数都是07。”沈墨翻开户籍档案,“你父亲陈立诚,1977年7月7日涉案。你,1977年7月8日出生。赎金支付日期,全部对应7月7日。巧合?”
陈维手指微动。
沈墨继续:“你每年跨年夜入境,取走最后一笔。但这次,你发现怀表开始倒转,投射出你父亲的编号。你父亲没死,他改名换姓,一直在境外汇款。而你,是最后一任收款人。”
陈维依旧沉默。
丁浩走进审讯室,手中无物,只将一枚棉签放在桌上,正是沾有金属粉末的那支。
“这只怀表可不简单,是瑞士匠人特别定制的,有两个发条系统。主发条负责正常走时,副发条能储存特殊信号。陈文昭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做了点手脚,让表能倒着走。”
陈维眼神终于颤动。
“你拨回所有钟表至00:00,以为能伪造死亡时间。”丁浩声音平静,“但你忘了,这只表逆跳一圈,就会拼出‘1920-7-350’。你父亲的名字,就藏在第七个字符里。”
陈维喉结滚动。
“你父亲被冤枉。”丁浩说,“当年火灾,是陈文昭为吞并古钟坊故意纵火,嫁祸于你父亲。他勒索三十年,每一笔都记在怀表里。你父亲不敢反抗,只能付款。而你,继承了这笔债,也继承了复仇的资格。”
陈维缓缓抬头:“你们没有证据证明是我杀了他。”
沈墨打开平板,播放书房监控片段:跨年夜12:07,一名男子进入死者居所,面容清晰。正是陈维。
“你第一次进入,杀人。”沈墨说,“六小时后,你再次返回,试图关闭怀表。但第十二只钟,你没来得及调回00:00,它停在了6:11。”
陈维闭上眼。
“你父亲的编号,赎金的规律,你出生的日期,怀表的逆走机制,第十二只钟的松弦痕迹。”丁浩说,“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事实——你不是来复仇的,你是来收尾的。但你低估了时间。”
陈维睁开眼,声音沙哑:“他活该。他毁了我父亲的一生。”
“所以他用最后的力气,让时间替他说话。”丁浩说,“你父亲的名字,刻在表芯里。他不是怕你父亲的秘密曝光,他是怕真相被埋。”
陈维低头,手指缓缓握紧,又松开。
“我父亲……临终前给我写过一封信。”他低声道,“他说,如果有一天‘辰光’牌怀表开始倒转,就代表锁开了。证据会自己走出来。”
审讯结束。
沈墨走出警局,夜风拂面。丁浩站在街灯下,手中玉片静静躺在布包里,裂纹不再发光。
“结束了。”丁浩说。
沈墨点头:“是啊,时间终于走正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审讯室方向,灯光已熄。
丁浩将布包收回内袋,指尖无意擦过怀表证物袋的封口。袋面凝结了一小圈水珠,呈环形分布,与最初收集金属粉末时的痕迹完全一致。
他停下动作,盯着那圈水痕。
沈墨已走到台阶下,回头等他。
丁浩没有动。
水珠沿着塑料袋边缘缓缓滑落,其中一滴坠向地面,在触及水泥前,秒针在附近某只挂钟内轻轻“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