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校友聚会-《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

  次日,斯蒂芬·金通过其经纪人,向全美主流媒体发布了一份全新的声明,与之前那份怒火冲天的谴责判若两人:

  “致所有关心《肖申克的救赎》的朋友们:

  “我必须为我此前基于片面和不实信息所发表的过激言论道歉。在昨晚观看了《夜间秀》,并与东方导演进行了一次坦诚而富有启发性的通话后,我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和那些质疑他的人们同样的错误——我被表象和噪音所蒙蔽。

  “艺术的真谛在于触动灵魂,而非拘泥于皮囊。东方导演向我阐述了他的艺术构想,并邀请我参加监督后期制作工作。他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篡改,而是为了还原,因为他就是安迪·杜佛兰在阿美利卡的其中一个化身,是‘肖申克精神’在现实中的最佳案例。”

  “我期待《肖申克的救赎》电影的上映,我相信,这将会是一次震撼人心的体验。”

  —— 斯蒂芬·金

  ……

  cNN晨间新闻

  在华盛顿国会山前,cNN记者正在采访着黑人埃尔顿·马库斯议员。

  马库斯议员面带微笑,显得从容:

  “我的某些言论可能被媒体误解了,我始终坚信并扞卫言论自由与艺术表达的自由。”

  他话锋一转:“我必须承认,摩根·弗里曼先生的声音和表演深深震撼了我,他是黑人群体中一位值得尊敬的伟大演员。”

  “但出于对选民负责的态度,避免我们的社会因任何潜在的有毒思想而分裂……我在此郑重宣布,是的,我会亲自、完整地观看《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以确保它传递的价值观,符合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精神!”

  ……

  加州,环球影业总部总裁办公室

  看完宽大的电视机屏幕上的新闻画面,西德尼·希恩伯格疑惑道:

  “一场漂亮的营销策略……哥伦比亚的宣传部门换了人?”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宣传部门负责人马克·里,特语气透着一丝后怕般的庆幸:

  “不,这应该是个意外,哥伦比亚的这部电影还在拍摄阶段,宣传的有些早了!”

  宣传都是有时效性的,他更觉得这些事情,是那个东方导演因为种族歧视引发出来,哥伦比亚被动使用资源公关。

  西德尼·希恩伯格微微颔首,认同了这个判断。

  4月份的奥斯卡颁奖季马上来临,现在这个阶段,各电影公司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紧张的公关游戏中。

  如果将宣传电影换成《浪客剑心》,反而更加合情合理。

  不对~

  为什么哥伦比亚对冲奥作品这么不上心,这个疑惑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了西德尼·希恩伯格敏锐的直觉上。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炬地射向马克·里特:

  “马克,哥伦比亚公司的公关工作主要发力点到底集中在哪里?他们不可能放弃颁奖季!”

  “《甘地传》!”

  马克·里特几乎是脱口而出,“他们把资源几乎全押在了这一部片上!东方导演只是他们的备选。”

  随后想到收集的资料内容,介绍道:

  “哥伦比亚今年还扶持了一部A级冲奖制作,而那个东方导演的项目只有可怜的200万美元投资。”

  西德尼·希恩伯格一听,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

  “该死,这么优秀的导演没有获得竞争对手的重视,难道还不值得你们去挖掘过来。”

  “他…还没有脱离东方国家!”马克·里特声音带着一丝迟疑。

  当下好莱坞A级制作投入顶级预算、一线主创(导演\/演员)、广泛发行资源的核心项目。

  单部预算普遍在1000万-3000万美元,以商业大片为主,瞄准票房爆款与奥斯卡荣誉双目标。

  对比可怜的200万美元投资,确实没有显示出足够的重视。

  \"蠢货!\"

  西德尼·希恩伯格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怒火,

  \"现在是关系的友好时期,环球不能跟东方合拍电影?现在正是和那个东方导演建立合作关系的好时候。\"

  他走到马克·里特身前,声音低沉的说道:

  \"准备好最顶尖的合作方案,我们要让这位东方导演看到,在环球,他能获得的不仅是投资,更是真正跨文化的创作自由。\"

  “明、明白了!\"马克·里特急忙应声,随后便逃离办公室。

  西德尼·希恩伯格深深叹了一口气,目光重新投向媒体对张华的那些报道。

  欧洲影国际电影节的声望、《浪客剑心》的市场热度、《夜间秀》上曝光片段的惊艳质感。

  这位东方导演的潜力早已昭然若揭,分明是下一个斯皮尔伯格。

  可公司这群手下,竟连这般敏锐的嗅觉都没有。

  太让他失望了……

  ……

  三月底,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

  春日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棕榈树,在校园的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华抱着几本厚厚的电影理论书,走在熟悉的道路上,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与以往不同。

  显然二月份那场席卷媒体的风暴,以及不久前在《夜间秀》上的惊天逆转。

  让他在这个电影人才的摇篮里,成为了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现象”。

  他径直走向霍华德·苏伯导师的办公室。

  门虚掩着,他敲了敲。

  “请进。”

  里面传来苏伯教授沉稳的声音。

  “啊,我们‘现实中的安迪·杜佛兰’回来了。”

  霍华德·苏伯放下手中的笔,语气轻松地调侃道,\"怎么,你这次是来继续请假的?还是打算把课堂直接搬到片场去?\"

  张华微微一笑:\"拍摄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是该回来补上落下的课程了。\"

  \"接近尾声?\"

  霍华德·苏伯教授挑了挑眉,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专业的审视。

  二月份才开机,现在不过三月底。

  这个学生的拍摄进度,快得让他不得不担心品质。

  他站起身,语气变得严肃:

  “现在学院那帮老家伙都在等着看,你究竟会交出怎样惊艳的答卷。我可不想让别人说,教出来的学生,拍了一部粗制滥造的拼凑之作。”

  张华平静地迎上导师的目光,嘴角上扬:

  \"请放心,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打磨,绝不会让你失望!\"

  霍华德·苏伯凝视片刻,眼底渐渐泛起欣慰的笑意。

  他拉开抽屉,取出一份邀请函,

  \"周末学院有个校友聚会,你必须到场。\"

  导师的声音里带着不容推拒的温和,\"有几位杰出的校友会出席,我相信,他们也一定很想认识你。\"

  奥斯卡评选期间,电影公司和公关团队会通过各种方式来为影片和演员进行宣传推广。举办或参与酒会等社交活动是常见的手段之一。

  南加大校友是好莱坞最强大的学院派系之一,对奥斯卡评选产生着直接影响,颁奖季评选期间,派系内部当然少不了聚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