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元旦过后的第二天。
天空中飘落着雪花,凛冽的北风,带着彻骨的寒意。
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裹得严严实实。
棉帽子、厚围巾把脑袋和脖子捂得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双眼睛。
龚樰穿着一件套在外面的蓝色毛衣,娇滴滴的站在八一厂门口。
只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行李包,轻装简从显得有些寒颤。
龚樰呼出一口白色雾气,将自己的介绍信交给门岗。
待对方查阅后,才有保卫科的队员热情的领着她进入厂里。
一个女人从沪上匆匆赶来燕京,没有接车的人,到了厂门口也没有人提前迎接。
见龚樰有点见生,保卫科的队员脸上洋溢着几分自豪,热情地介绍道:
“姑娘,我们厂里刚到了一批国外的设备,稀罕玩意儿!领导们都去验收了。”
“嗯!”
龚樰内敛轻柔的应了一声。
这敷衍的一声,让队员的热情瞬间被浇灭,认为女孩是不想搭理自己。
……
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港岛电影蓬勃发展,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八一厂通过港岛的渠道,引进西方的先进拍摄设备是最为高效的方法。
在一堆运输木箱当中,两个同等规格的大木箱最为显眼。
西德的阿莱35mm胶片摄像机,ARRI 35bL系列拍摄设备。
张建国知道价格后,小心肝都一颤,惊叹道:
“好家伙,这一套设备就要10万美金?”
哪怕按官方汇率,1美元=1.5元。
他一个月上百块的工资,需要干五十多年才买的起。
离谱的是厂里还还整了两部回来,不包括其它的拍摄辅助器械。
老书记沧桑的手,轻轻抚摸着木箱,欣慰道:
“多亏了小同志的建议,八一厂才用上这么好的设备啊!”
有了先进的设备,八一厂就能拍摄更加出色的电影。
哪怕电影的故事内容不行,光是画面的质量就能吸引到观众。
“我听说岛国的摄像机好还更便宜。”
杨副厂长在一旁像是无意的说起,他作为分管后勤的副厂长,设备到了才知道这个事。
感觉在八一厂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创作部和技术部的厂领导看向他露出厌恶的目光。
他们作为电影资深行业人员,谁不知道西方的技术比岛国好?
贵肯定是有道理的啊!
而且有最好的设备,为什么要用便宜货?
张华微微一笑,主动为众人解释起来:
“这一套拍摄设备,不光有拍摄胶片机,还有专用的镜头组、取景器等配件,最适合用于拍摄复杂的战争画面。”
“西德的技术比美国差,价格便宜。但对比岛国强,贵上一点是合理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同样是好莱坞电影拍摄的主流选择。”
西德蔡司镜头的光学性能无与伦比,非常适合战场细节捕捉。
《拯救大兵瑞恩》使用的同系列,兼顾轻量化和高画质,设备又耐用。
1986年西影厂引进阿美设备拍摄《红高粱》,耗资约70万元人民币(含技术培训),相当于20万美元。
听到技术更好的美国制片商都在用,厂领导们也是点头赞许。
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啥意见,虽然国内和日、美关系缓和,能通过一些渠道采购设备,但上面哪有外汇让八一厂买这些玩意。
听完张华的解释,老书记认真的叮嘱道:
“技术部需要与港岛来的人尽快熟悉这批设备,以便投入到大决战的拍摄中!”
为了让国内熟悉这些设备怎么操作,同行的还有几个技术人员。
“老书记,我的项目刚好可以让他们先熟悉设备。”张华主动提醒道。
自己提建议把这批东西搞回来,不就是想用上好设备?
看出张华的小心思,陈俊微笑道:
“小同志,没有人能跟你抢走这批设备。”
不清楚张华是装糊涂,还是心急使用上设备。
港岛竟然能答应将设备送来,说明张华提议的电影出海计划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八一厂谁还敢不重视张华?
……
在八一厂收到昂贵拍摄设备的同时,总政宣传部却收到更有价值的消息。
港岛那边同意300万港币购买《山楂树之恋》的东南亚版权,提议500万港币拿下全球的版权运营。
慷慨的提出送过来的拍摄设备,无偿捐赠给八一厂。
很明显港岛对八一厂的电影很感兴趣。
要知道港岛一部普通的电影制作,都是一百多万。
五百万港币拿下一部电影的版权费,对于正在收缩业务的邵氏已经算不少了。
许久,看完信件的李老摘下眼镜,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旁人笑道:
“八一厂以后终于不是赔钱的玩意了!”
一部30多万成本的电影,在港岛能卖出10倍以上的钱,这换以前谁敢相信。
“那我们是直接答应?”助理脸上带着喜色。
李老沉吟了一会,“东南亚的版权先卖给他们,全球版权等八一厂参加完电影节,再看看情况吧!”
“可是,国外对我们的电影一直都是抵制的。”
助理有些担心,他觉得落袋的钱才安逸。
港岛报出的版权费,足以支撑八一厂明年的财政预算。
同时是一笔可以给总政添上业绩的外汇!
李老不假思索,坚定的说道:“这是八一厂小年轻提出的战略,说明年轻人比我们这帮老家伙看的更远!”
《山楂树之恋》在国际电影市场的价值,他老人家心里也没底。
可国际电影市场不是港岛这块小地方能比的,说不定真能放出一颗大卫星呢!
李老想到自己很久没有视察八一厂,顿时心里意动了起来。
……
龚樰来到八一厂的第一晚,没有见到神秘的剧组团队。
只是在厂后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分配到一间演员剧团的临时宿舍。
闲来无事,她默默沉浸在即将拍摄的剧本《情书》中。
自己要一人分饰两角,两个长相相同的自己。
当龚樰翻到剧本的最后一页,入神的读起上面的内容。
“学生们冲目瞪口呆的我嚷着:
“里面,里面的卡片!”
“那是中学时代的我的画像。”
“我突然发现,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偷看我的表情。”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好痛!
整篇平淡的剧情,结尾的话语却让龚樰心头一揪。
她代入女主的心境,发现这是一份如此沉重的情感。
天空中飘落着雪花,凛冽的北风,带着彻骨的寒意。
路上的行人都行色匆匆,裹得严严实实。
棉帽子、厚围巾把脑袋和脖子捂得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双眼睛。
龚樰穿着一件套在外面的蓝色毛衣,娇滴滴的站在八一厂门口。
只带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行李包,轻装简从显得有些寒颤。
龚樰呼出一口白色雾气,将自己的介绍信交给门岗。
待对方查阅后,才有保卫科的队员热情的领着她进入厂里。
一个女人从沪上匆匆赶来燕京,没有接车的人,到了厂门口也没有人提前迎接。
见龚樰有点见生,保卫科的队员脸上洋溢着几分自豪,热情地介绍道:
“姑娘,我们厂里刚到了一批国外的设备,稀罕玩意儿!领导们都去验收了。”
“嗯!”
龚樰内敛轻柔的应了一声。
这敷衍的一声,让队员的热情瞬间被浇灭,认为女孩是不想搭理自己。
……
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港岛电影蓬勃发展,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八一厂通过港岛的渠道,引进西方的先进拍摄设备是最为高效的方法。
在一堆运输木箱当中,两个同等规格的大木箱最为显眼。
西德的阿莱35mm胶片摄像机,ARRI 35bL系列拍摄设备。
张建国知道价格后,小心肝都一颤,惊叹道:
“好家伙,这一套设备就要10万美金?”
哪怕按官方汇率,1美元=1.5元。
他一个月上百块的工资,需要干五十多年才买的起。
离谱的是厂里还还整了两部回来,不包括其它的拍摄辅助器械。
老书记沧桑的手,轻轻抚摸着木箱,欣慰道:
“多亏了小同志的建议,八一厂才用上这么好的设备啊!”
有了先进的设备,八一厂就能拍摄更加出色的电影。
哪怕电影的故事内容不行,光是画面的质量就能吸引到观众。
“我听说岛国的摄像机好还更便宜。”
杨副厂长在一旁像是无意的说起,他作为分管后勤的副厂长,设备到了才知道这个事。
感觉在八一厂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只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创作部和技术部的厂领导看向他露出厌恶的目光。
他们作为电影资深行业人员,谁不知道西方的技术比岛国好?
贵肯定是有道理的啊!
而且有最好的设备,为什么要用便宜货?
张华微微一笑,主动为众人解释起来:
“这一套拍摄设备,不光有拍摄胶片机,还有专用的镜头组、取景器等配件,最适合用于拍摄复杂的战争画面。”
“西德的技术比美国差,价格便宜。但对比岛国强,贵上一点是合理的。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同样是好莱坞电影拍摄的主流选择。”
西德蔡司镜头的光学性能无与伦比,非常适合战场细节捕捉。
《拯救大兵瑞恩》使用的同系列,兼顾轻量化和高画质,设备又耐用。
1986年西影厂引进阿美设备拍摄《红高粱》,耗资约70万元人民币(含技术培训),相当于20万美元。
听到技术更好的美国制片商都在用,厂领导们也是点头赞许。
其实他们心里也没啥意见,虽然国内和日、美关系缓和,能通过一些渠道采购设备,但上面哪有外汇让八一厂买这些玩意。
听完张华的解释,老书记认真的叮嘱道:
“技术部需要与港岛来的人尽快熟悉这批设备,以便投入到大决战的拍摄中!”
为了让国内熟悉这些设备怎么操作,同行的还有几个技术人员。
“老书记,我的项目刚好可以让他们先熟悉设备。”张华主动提醒道。
自己提建议把这批东西搞回来,不就是想用上好设备?
看出张华的小心思,陈俊微笑道:
“小同志,没有人能跟你抢走这批设备。”
不清楚张华是装糊涂,还是心急使用上设备。
港岛竟然能答应将设备送来,说明张华提议的电影出海计划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八一厂谁还敢不重视张华?
……
在八一厂收到昂贵拍摄设备的同时,总政宣传部却收到更有价值的消息。
港岛那边同意300万港币购买《山楂树之恋》的东南亚版权,提议500万港币拿下全球的版权运营。
慷慨的提出送过来的拍摄设备,无偿捐赠给八一厂。
很明显港岛对八一厂的电影很感兴趣。
要知道港岛一部普通的电影制作,都是一百多万。
五百万港币拿下一部电影的版权费,对于正在收缩业务的邵氏已经算不少了。
许久,看完信件的李老摘下眼镜,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旁人笑道:
“八一厂以后终于不是赔钱的玩意了!”
一部30多万成本的电影,在港岛能卖出10倍以上的钱,这换以前谁敢相信。
“那我们是直接答应?”助理脸上带着喜色。
李老沉吟了一会,“东南亚的版权先卖给他们,全球版权等八一厂参加完电影节,再看看情况吧!”
“可是,国外对我们的电影一直都是抵制的。”
助理有些担心,他觉得落袋的钱才安逸。
港岛报出的版权费,足以支撑八一厂明年的财政预算。
同时是一笔可以给总政添上业绩的外汇!
李老不假思索,坚定的说道:“这是八一厂小年轻提出的战略,说明年轻人比我们这帮老家伙看的更远!”
《山楂树之恋》在国际电影市场的价值,他老人家心里也没底。
可国际电影市场不是港岛这块小地方能比的,说不定真能放出一颗大卫星呢!
李老想到自己很久没有视察八一厂,顿时心里意动了起来。
……
龚樰来到八一厂的第一晚,没有见到神秘的剧组团队。
只是在厂后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分配到一间演员剧团的临时宿舍。
闲来无事,她默默沉浸在即将拍摄的剧本《情书》中。
自己要一人分饰两角,两个长相相同的自己。
当龚樰翻到剧本的最后一页,入神的读起上面的内容。
“学生们冲目瞪口呆的我嚷着:
“里面,里面的卡片!”
“那是中学时代的我的画像。”
“我突然发现,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偷看我的表情。”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好痛!
整篇平淡的剧情,结尾的话语却让龚樰心头一揪。
她代入女主的心境,发现这是一份如此沉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