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登报炮轰-《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

  国营照相馆里,一位老师傅看着镜头正指挥着一对夫妻。

  “女同志靠近点,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是无产阶级的爱情。”

  一袭白衬衫搭配黑色长裙的龚樰,宛如清新淡雅的百合花亭亭玉立的呆站着。

  人生第一次拍结婚照,她的内心还是有些紧张。

  听到老师傅的话,羞涩的往旁边同样穿着白衬衫的张华靠了靠。

  老师傅瞄了一眼镜头里的画面,一脸的和蔼慈祥,

  “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啊!

  得到老人家的认可,龚樰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咔嚓”一声。

  快门按下的声音,将饱含深情爱意的瞬间被定格在胶片之上。

  两人回家的路上,张华牵着龚樰的手,

  “结婚照拍了,证也领了,你得乖乖的让我欺负一辈子!”

  粗厚的手心传递着温暖,仿佛以后张华就是她整个世界的支撑。

  龚樰轻轻“嗯”了一声,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拂过耳畔。

  带着无尽的娇羞与甜蜜。

  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人的观念相对传统保守。

  非法同居容易被街坊四邻的嚼舌根,传出流言对一个女人非常有杀伤力。

  龚樰下意识地摸了摸放在包里的奖状,上面手写着两人的名字。

  证明着她和张华夫妻关系的合法性确立。

  ……

  在孩子上的事,张建国总感觉有些亏欠老团长。

  他怀着愧疚的心,上班第一时间跑到书记办公室负荆请罪,

  “老团长,我老张真是生了个小畜牲,没有结婚就把人家闺女祸害怀上了。”

  说完,张建国假装擦起眼泪,一把心酸一把泪委屈模样。

  “他俩什么时候好上的?”

  李书记有些惊讶,女方怀上了那可是闹出人命的事。

  两人的关系基本定下来了。

  “还不是上次出国学坏了,两个年轻人日久生情,小华一下子又没有把持住。”

  “怀上了就赶紧给两个孩子的事风风光光操办了,别让人落了口实。”

  李守正虽然心里为女儿感到惋惜,但作为长辈的他却不能马虎。

  龚樰这个娇滴滴的女孩。

  他觉得只要是正常的男人相处久了,就没有能够把持住的。

  张建国一脸无奈,言语间满是埋汰:

  “他俩今天去领证了,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做派,不准备打算操办!”

  结婚办酒席是人生大事,让亲朋好友见证祝福新人。

  而且婚事办得热闹和体面,做父母的脸上也跟着有光彩。

  张华突然整这么一出,免不了会招来一堆闲话。

  张建国感觉自己在亲戚朋友面前,以后都要抬不起头。

  “这外国的风气,有时候确实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李守正听着张建国的抱怨,心里不禁为他感到悲哀。

  要是自家儿子做出这种事儿,他非得吊起来狠狠教训一顿不可。

  女儿真跟了这样的男人,那不委屈死了!

  ……

  八一厂华影的临时办公点,老书记正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报纸。

  目光聚焦在最新一期的《文汇报》上,掠过那些方块铅字占据版面的文章。

  标题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瞳孔骤缩:

  【被桎梏的畸形文化,是谁在扼杀国内电影产业的未来?】——“第31届柏林最佳演员”、“第34届戛纳金摄像机”获得者:张华

  《在这个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份,我有幸执导并参与拍摄出《爱在黎明破晓前》作品。这是对爱情的一次深情表达,是华法文化交流跨出的重要一步。……此刻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国家,他们的电影产业创造全年500亿的经济总值,超30万人从业者,间接带动就业120万。

  可我们的电影产业,正在上演一场荒诞剧,就如同让泥瓦匠去设计电路,让乘客员去开飞机。电影审查本应是为了引导电影产业健康发展,而非粗暴地干涉艺术创作的自由。影响社会道德的不是亲吻镜头,而是文教工作落实、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我们的电影产业需要松绑,为春天的到来做出变革。我呼吁打破审查壁垒,释放创作空间。我呼吁改革发行放映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我拍的是人民喜欢的电影,不是用来服务某些群体。我拍的是艺术文化底线,不是为了向传统落后妥协!》

  老书记眉头紧锁,越往下看越心惊。

  视线紧紧始终盯着上面的文章,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看穿。

  “糊涂,这些事是能公开说的?”

  老书记的怒骂声如惊雷般在办公室内炸响。

  他气得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张华这种全然不顾后果的愤懑之举,简直就是个不知深浅的愣头青,着实把他给气坏了。

  这篇文章锋芒直指电影总局背后的文化部,无疑是将潜藏的矛盾毫无遮掩地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同时也把张华自己无情地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

  这不仅可能断送张华个人的未来,更可能影响到刚刚起步的华影。

  他忍不住暗自思忖:

  【这混小子,是压根就不想再拍电影了不成?】

  ……

  与此同时,在文化部的办公室里。

  司徒看到这篇文章,气得将报纸狠狠摔在桌上,

  “目无组织纪律!他有什么资格批评,有什么资格对我们的制度质疑?”

  “这篇文章影响非常恶劣,你们尽快加以妥善处理,避免人民对我们的审查制度产生质疑。”

  主位上的周部长面色阴沉如水,声音有些低沉。

  司徒部长赶忙点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我们初步考虑对张华同志实施禁拍令,以此来警示国内电影行业,让大家明白制度的严肃性不容挑战。”

  汪洋眉头一皱,思索片刻后缓缓说道:

  “他今年两次在国际上拿到荣誉,给国内挣回上千万外汇。禁拍令把他逼出国,恐怕正中他下怀,反倒遂了他的心愿吧!”

  “哼!”

  司徒部长冷哼一声,“这年轻人心机阴沉,我严重怀疑他是被外国的资本腐蚀,有必要彻查一番。”

  周部长抬手轻轻摆了摆,“他是总政的人,一直有意推动将总局和发行独立。这次撞到他的身上,上面只会觉得他是闹脾气,我们需谨慎权衡。”

  一位资历较深的老人打破沉默,“先让总政对年轻同志进行劝诫,必须责令其公开致歉。同时我们需要做出回应,维护制度的权威。”

  周部长微微点头,目光扫视众人,“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众人纷纷表态,多数人觉得此方法不失为一个缓冲之计,可暂解燃眉之急。

  只有司徒部长还是有些不满,忍不住抱怨道:

  “这事让他道歉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