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药材种植遇虫害,巧施妙法保收成-《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盛夏的苏家村,一场接一场的暴雨过后,空气湿热得像拧得出水。这天清晨,苏清鸢刚推开院门,就看到张大叔急急忙忙地跑过来,脸上满是愁容:“清鸢姑娘,不好了!我家的黄芪地遭灾了,叶子被啃得全是洞,再这样下去,今年的收成就要泡汤了!”

  跟着张大叔赶到地里,苏清鸢一眼就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景象——原本绿油油的黄芪叶子,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有的叶片甚至被啃得只剩下叶脉,凑近一看,叶片背面爬满了细小的绿色虫子,正是蚜虫。“这是蚜虫,繁殖速度特别快,一天就能蔓延一片地。”苏清鸢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虫子的数量,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没过多久,又有十几户种药材的乡亲赶来,个个面带焦急:“清鸢姑娘,我家的当归地里也有这虫子!”“我家薄荷也遭了殃,叶子都蔫了!”原来,连续的阴雨天气让地里湿度大增,加上气温偏高,给蚜虫繁殖创造了绝佳条件,村里大半药材地都受到了虫害侵袭。

  有乡亲提议:“要不咱们去镇上买些农药来喷吧?听说农药杀虫快,说不定能保住药材。”苏清鸢却立刻摇头:“不行!农药会残留在药材里,不仅影响药效,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咱们种的药材是用来治病的,可不能用这种办法。”她知道,乡亲们之所以着急,是因为这是大家第一次大规模种药材,要是收成受影响,不仅赚不到钱,还会打击大家的信心。

  回到家后,苏清鸢立刻翻出空间医书,查找应对蚜虫的绿色防治方法。医书中记载,蚜虫的天敌是七星瓢虫,一只七星瓢虫一天能吃掉上百只蚜虫,而且对药材无害,是“生物治虫”的好办法;此外,辣椒、大蒜、艾草等气味浓烈的植物,熬水后喷洒在地里,也能起到驱赶蚜虫的作用。

  第二天一早,苏清鸢就带着乡亲们进山捉七星瓢虫。她教大家辨认七星瓢虫——背部有七个黑色斑点,和其他吃庄稼的瓢虫不同,是专吃蚜虫的益虫。山里的草丛、灌木丛中,随处可见七星瓢虫的身影,大家拿着小竹篓,小心翼翼地将瓢虫装进篓里,生怕伤到它们。张大叔笑着说:“没想到这小虫子还有大用处,以后可得好好保护它们!”

  一上午的时间,乡亲们就捉了满满十几篓七星瓢虫。苏清鸢让大家把瓢虫均匀地撒在药材地里,还特意叮嘱:“撒的时候动作轻一点,让瓢虫慢慢爬,它们熟悉了环境,就会留在地里吃蚜虫了。”撒完瓢虫,她又带着大家制作“驱虫水”——把新鲜的辣椒、大蒜切碎,和艾草一起放进大锅里,加水熬煮半个时辰,过滤掉残渣后,装入喷壶。

  “这驱虫水要在早上或傍晚喷洒,避开中午的大太阳,不然药效会打折扣。”苏清鸢一边演示如何喷洒,一边讲解,“喷的时候要把叶子正面、背面都喷到,尤其是蚜虫多的地方,要多喷几遍。”乡亲们半信半疑地照做,李婶一边喷药一边嘀咕:“这辣椒水真能管用吗?别到时候虫子没赶走,把药材也烧坏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三天,地里的蚜虫就明显减少了。张大叔的黄芪地里,七星瓢虫在叶片上爬来爬去,专挑蚜虫吃,原本千疮百孔的叶子,慢慢长出了新的嫩芽;李婶家的当归地,喷过驱虫水后,蚜虫几乎不见了踪影,叶片也重新变得油绿。李婶惊喜地拉着苏清鸢:“清鸢姑娘,你这法子太神了!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的当归就全毁了!”

  为了防止蚜虫卷土重来,苏清鸢又教乡亲们在药材地周围种上薄荷、艾草——这些植物散发的气味,能起到预防蚜虫的作用。她还带着大家给药材地松土、排水,降低地里的湿度:“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