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应对同行请教-《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

  入秋后的青溪镇,褪去了盛夏的燥热,多了几分清爽。“清鸢药膳坊”的名气,却像枝头渐熟的果实,愈发响亮——不仅青溪镇的百姓常来光顾,周边乡镇如柳溪乡、永安镇的人,也会特意赶来买药膳、伤药,甚至有不少酒楼、药铺的老板,借着采买的名义,想上门请教经营之道。

  这天清晨,铺子刚开门,就来了两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为首的是柳溪乡“福来酒楼”的王掌柜,他手里提着两盒点心,态度恭敬地说:“苏掌柜,久仰您的大名,我是柳溪乡福来酒楼的王贵,今天特意来拜访,想向您请教些经营药膳的法子。”旁边的是永安镇“仁心药铺”的李掌柜,也连忙附和:“是啊苏掌柜,我们那儿的人都说您的药膳和伤药做得好,生意更是红火,我们也想学着做,还望您不吝赐教。”

  苏清鸢连忙请两人进店坐下,让阿巧沏了热茶。她看着两人诚恳的眼神,心里没有丝毫犹豫——虽然是同行,但她从不觉得分享经验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两位掌柜客气了,谈不上请教,咱们就是互相交流。”苏清鸢笑着说,“我这药膳坊能有今天,全靠‘以质为本、以客为尊’这八个字,说起来也简单,就是把食材、药材的品质抓牢,把客人的需求放在心上。”

  王掌柜立刻拿出纸笔,认真地记下来:“‘以质为本、以客为尊’,说得好!只是我们酒楼之前也试过做药膳,可客人总说味道不对,药材的用量也拿捏不准,您能给我们讲讲吗?”苏清鸢没有藏私,从柜台下拿出一本自己整理的“基础药膳配方册”,递给两人:“这里面记了些简单的药膳配方,比如生姜羊肉汤、葱白粥、百合银耳羹,都是些常见的家常药膳,药材用量、熬制火候都写得很清楚,你们可以先试试。”

  李掌柜接过配方册,翻了几页,眼睛一亮:“苏掌柜,您真是大方!这配方写得太详细了,比我们之前瞎琢磨的靠谱多了。只是……您就不怕我们学会了,抢您的生意吗?”这话也是王掌柜心里的疑惑,他放下笔,认真地看着苏清鸢,想知道她的想法。

  苏清鸢闻言,忍不住笑了:“两位掌柜,您看咱们青溪镇周边,有多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