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某一刻,陈明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映照着丹田内即将成型的金丹虚影。
若是此刻继续催动功法,他有十足把握能在半个时辰内凝结出金丹;
可心底却莫名升起一丝滞涩,就如此简单吗?金丹将成,那所谓的“大道”又在何处?
他忽然想起曾经在古籍中见过的记载:在某些法则紊乱的极端地域;
或是灵气暴动的特殊时期,修士结丹时往往要经历“丹论”一劫。
所谓丹论,并非口舌辩论,而是在金丹凝结的刹那;
以心神为笔、灵力为墨,在识海中勾勒出自己对大道的理解,以此奠定未来修行的根基。
丹论越通透,金丹的潜力便越深厚;
若悟不透,即便结成金丹,未来也多半止步于元婴期。
“我对法则的领悟,终究还是太浅薄了……!”陈明轻叹一声。
自己长时间对于的法则的感悟,虽然有所深入;
却大多是对于混沌、空间等法则的皮毛认知,远未到能凝练出“丹论”的地步。
可若跳过这一步,直接结丹,他又心有不甘;
修行之路,一步错步步错,岂能因贪快而留下隐患?
他强行放缓功法运转的速度,让丹田内奔腾的灵力如同潮水般缓缓回落,再次陷入沉思。
识海中,无数念头如同乱麻般交织:何为大道?
是法则的聚合,还是力量的极致?是长生久视,还是勘破虚妄?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心头忽然有灵光闪动,仿佛乌云散尽、阳光刺破阴霾。
他想起了一句话:“修行如登山,山顶是终点,可登山的路有千万条。
有人愿走石阶,步步为营;有人喜攀峭壁,险中求进;更有人寻捷径,却可能误入歧途。”
这是哪部经典中的记载?他一时记不清了,但这句话却牢记在心,极为清晰。
“原来如此……”陈明心中豁然开朗。
所谓丹论,看似神秘,实则不过是选择接下来要走的路而已。
面前的道路有无数条,紫金色的金丹代表着通天坦途;
土灰色的伪丹暗示着崎岖小径,可无论选择哪一条;
只要方向是“向上”的,终究有抵达山顶的可能。
他现在对大道的理解尚浅,强行追求完美的丹论,反而会因思虑过甚而扰乱心神。
与其纠结于“最好的路”,不如先确定“正确的路”;
只要能踏上金丹大道,未来有的是时间在修行中修正偏差、弥补缺憾。
心头的滞涩感瞬间消散,陈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再犹豫。
他抬手从储物袋中取出师兄崔晗所赠的两颗结金丹;
这两颗丹药通体浑圆,表面流淌着温润的灵光,正是辅助修士凝结金丹的至宝。
他看都未看,直接将两颗丹药一同抛入口中。
丹药入喉即化,化作两股磅礴的灵力洪流,顺着经脉直奔丹田。
原本趋于平缓的灵力瞬间被点燃,如同沉寂的火山骤然爆发;
在丹田内沸腾、欢呼,将结金丹的灵力包裹在其中,以更快的速度旋转起来。
这股力量如同加在磨盘上的推力,让灵力的压缩进程陡然加速。
渐渐地,在高速旋转的灵力旋涡中心,出现了一些微不可察的金色颗粒。
这些颗粒如同种子,在灵力的滋养下缓缓增大;
而周围的液态灵力,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减少。
陈明不敢有丝毫分心,连忙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
全力催动《诸天妙有太虚元化混沌真经》。
功法运转到极致,身外的透明光罩转动得愈发急促;
失序之地的混乱灵气被源源不断地吸入,经过光罩的炼化后,化作精纯的灵力注入体内。
可即便如此,灵力的消耗速度依旧远超补充速度;
凝结金丹本就是“由量变质”的过程,所需要的灵力堪称海量。
眼看丹田内的灵力即将告罄,金丹雏形的凝实进程也随之放缓;
陈明心中一紧,连忙探手入储物袋,将瓶瓶罐罐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这些都是他多年积攒的丹药,有自己炼制的“聚灵散”,也有学院发放的“回气丹”;
甚至还有从土垠储物袋中搜出的丹药。
他此刻也顾不上挑拣,抓起一把丹药便往嘴里塞。
丹药的效力与结金丹相比虽然显得微弱,却胜在数量众多。
数十颗丹药同时化开,化作一股股暖流涌入丹田,暂时缓解了灵力的匮乏。
与此同时,《诸天妙有太虚元化混沌真经》全力运转;
从失序之地的莫名空间中,牵引来的精纯灵气也愈发浓郁;
与丹药灵力汇聚在一起,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融入金丹雏形之中。
在内外双重滋养下,那枚豆粒大小的金丹终于停止了“生长”,静静地悬浮在丹田中央;
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正以微不可察的速度缓慢旋转;
贪婪地吸收着周围剩余的稀薄灵力,像极了晚饭后仍未饱腹的饕餮。
“终于成了……!”陈明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金丹成型,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金丹境,成为了世人尊称的“金丹真人”。
寿元提升至百载,灵力总量翻了十倍还不止;
神识更是暴涨数倍,连带着对法则的感应都敏锐了许多。
他正想感受一番成为金丹修士的喜悦,却猛然愣住了;
丹田内的这颗金丹,似乎有些不一样。
陈明连忙收敛心神,仔细观察。
据他所知,典籍中记载的金丹大致分为四种:
最上品为紫金色,蕴含天地紫气,是万中无一的至宝;
上品为纯金色,光芒璀璨,威力惊人;
中品为明黄色,最为常见,潜力中规中矩;
至于下品,则是土黄泛灰,被许多人视为“伪金丹”;
寿元提升仅有正常金丹的一半,威力更是天差地别。
可他丹田内的这颗金丹,却与这四种都不同。
它确实是金色,却没有紫金色的华贵,也没有纯金色的耀眼;
反而是一种极其内敛的暗金色,如同被浓墨浸染过的黄金;
将所有光芒都锁在内部,不泄分毫。
更奇特的是,金丹表面布满了微不可见的纹路;
这些纹路纵横交错,隐隐构成了某种法则的雏形,却又远超他目前能理解的范畴。
“这是……?什么金丹?”陈明心中充满了困惑。
他搜遍脑海中所有关于金丹的记载,无论是仙盟典籍还是杂记秘闻;
都从未有过类似的描述,这颗暗金色的金丹;
就像是凭空出现的异类,颠覆了他对修行的认知。
他尝试着催动金丹,一股远比预期中更加磅礴、更加凝实的力量从丹田涌出;
顺着经脉流遍全身,这股力量不仅蕴含着精纯的灵力;
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沌”气息,触碰到法则碎片时,竟能引发轻微的共鸣;
这是连上品金丹都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看来并非坏事。”他心中稍定。
自我安慰道:“亘古以来,修士亿万,不可能没有出现过同样的金丹。”
某一刻,陈明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映照着丹田内即将成型的金丹虚影。
若是此刻继续催动功法,他有十足把握能在半个时辰内凝结出金丹;
可心底却莫名升起一丝滞涩,就如此简单吗?金丹将成,那所谓的“大道”又在何处?
他忽然想起曾经在古籍中见过的记载:在某些法则紊乱的极端地域;
或是灵气暴动的特殊时期,修士结丹时往往要经历“丹论”一劫。
所谓丹论,并非口舌辩论,而是在金丹凝结的刹那;
以心神为笔、灵力为墨,在识海中勾勒出自己对大道的理解,以此奠定未来修行的根基。
丹论越通透,金丹的潜力便越深厚;
若悟不透,即便结成金丹,未来也多半止步于元婴期。
“我对法则的领悟,终究还是太浅薄了……!”陈明轻叹一声。
自己长时间对于的法则的感悟,虽然有所深入;
却大多是对于混沌、空间等法则的皮毛认知,远未到能凝练出“丹论”的地步。
可若跳过这一步,直接结丹,他又心有不甘;
修行之路,一步错步步错,岂能因贪快而留下隐患?
他强行放缓功法运转的速度,让丹田内奔腾的灵力如同潮水般缓缓回落,再次陷入沉思。
识海中,无数念头如同乱麻般交织:何为大道?
是法则的聚合,还是力量的极致?是长生久视,还是勘破虚妄?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心头忽然有灵光闪动,仿佛乌云散尽、阳光刺破阴霾。
他想起了一句话:“修行如登山,山顶是终点,可登山的路有千万条。
有人愿走石阶,步步为营;有人喜攀峭壁,险中求进;更有人寻捷径,却可能误入歧途。”
这是哪部经典中的记载?他一时记不清了,但这句话却牢记在心,极为清晰。
“原来如此……”陈明心中豁然开朗。
所谓丹论,看似神秘,实则不过是选择接下来要走的路而已。
面前的道路有无数条,紫金色的金丹代表着通天坦途;
土灰色的伪丹暗示着崎岖小径,可无论选择哪一条;
只要方向是“向上”的,终究有抵达山顶的可能。
他现在对大道的理解尚浅,强行追求完美的丹论,反而会因思虑过甚而扰乱心神。
与其纠结于“最好的路”,不如先确定“正确的路”;
只要能踏上金丹大道,未来有的是时间在修行中修正偏差、弥补缺憾。
心头的滞涩感瞬间消散,陈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不再犹豫。
他抬手从储物袋中取出师兄崔晗所赠的两颗结金丹;
这两颗丹药通体浑圆,表面流淌着温润的灵光,正是辅助修士凝结金丹的至宝。
他看都未看,直接将两颗丹药一同抛入口中。
丹药入喉即化,化作两股磅礴的灵力洪流,顺着经脉直奔丹田。
原本趋于平缓的灵力瞬间被点燃,如同沉寂的火山骤然爆发;
在丹田内沸腾、欢呼,将结金丹的灵力包裹在其中,以更快的速度旋转起来。
这股力量如同加在磨盘上的推力,让灵力的压缩进程陡然加速。
渐渐地,在高速旋转的灵力旋涡中心,出现了一些微不可察的金色颗粒。
这些颗粒如同种子,在灵力的滋养下缓缓增大;
而周围的液态灵力,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耗、减少。
陈明不敢有丝毫分心,连忙将全部心神沉入丹田;
全力催动《诸天妙有太虚元化混沌真经》。
功法运转到极致,身外的透明光罩转动得愈发急促;
失序之地的混乱灵气被源源不断地吸入,经过光罩的炼化后,化作精纯的灵力注入体内。
可即便如此,灵力的消耗速度依旧远超补充速度;
凝结金丹本就是“由量变质”的过程,所需要的灵力堪称海量。
眼看丹田内的灵力即将告罄,金丹雏形的凝实进程也随之放缓;
陈明心中一紧,连忙探手入储物袋,将瓶瓶罐罐一股脑地倒了出来。
这些都是他多年积攒的丹药,有自己炼制的“聚灵散”,也有学院发放的“回气丹”;
甚至还有从土垠储物袋中搜出的丹药。
他此刻也顾不上挑拣,抓起一把丹药便往嘴里塞。
丹药的效力与结金丹相比虽然显得微弱,却胜在数量众多。
数十颗丹药同时化开,化作一股股暖流涌入丹田,暂时缓解了灵力的匮乏。
与此同时,《诸天妙有太虚元化混沌真经》全力运转;
从失序之地的莫名空间中,牵引来的精纯灵气也愈发浓郁;
与丹药灵力汇聚在一起,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融入金丹雏形之中。
在内外双重滋养下,那枚豆粒大小的金丹终于停止了“生长”,静静地悬浮在丹田中央;
表面泛着温润的光泽,正以微不可察的速度缓慢旋转;
贪婪地吸收着周围剩余的稀薄灵力,像极了晚饭后仍未饱腹的饕餮。
“终于成了……!”陈明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下来。
金丹成型,意味着他正式踏入了金丹境,成为了世人尊称的“金丹真人”。
寿元提升至百载,灵力总量翻了十倍还不止;
神识更是暴涨数倍,连带着对法则的感应都敏锐了许多。
他正想感受一番成为金丹修士的喜悦,却猛然愣住了;
丹田内的这颗金丹,似乎有些不一样。
陈明连忙收敛心神,仔细观察。
据他所知,典籍中记载的金丹大致分为四种:
最上品为紫金色,蕴含天地紫气,是万中无一的至宝;
上品为纯金色,光芒璀璨,威力惊人;
中品为明黄色,最为常见,潜力中规中矩;
至于下品,则是土黄泛灰,被许多人视为“伪金丹”;
寿元提升仅有正常金丹的一半,威力更是天差地别。
可他丹田内的这颗金丹,却与这四种都不同。
它确实是金色,却没有紫金色的华贵,也没有纯金色的耀眼;
反而是一种极其内敛的暗金色,如同被浓墨浸染过的黄金;
将所有光芒都锁在内部,不泄分毫。
更奇特的是,金丹表面布满了微不可见的纹路;
这些纹路纵横交错,隐隐构成了某种法则的雏形,却又远超他目前能理解的范畴。
“这是……?什么金丹?”陈明心中充满了困惑。
他搜遍脑海中所有关于金丹的记载,无论是仙盟典籍还是杂记秘闻;
都从未有过类似的描述,这颗暗金色的金丹;
就像是凭空出现的异类,颠覆了他对修行的认知。
他尝试着催动金丹,一股远比预期中更加磅礴、更加凝实的力量从丹田涌出;
顺着经脉流遍全身,这股力量不仅蕴含着精纯的灵力;
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混沌”气息,触碰到法则碎片时,竟能引发轻微的共鸣;
这是连上品金丹都未必能够做到的事情,“看来并非坏事。”他心中稍定。
自我安慰道:“亘古以来,修士亿万,不可能没有出现过同样的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