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着黑衣人给的《改良吐纳诀》,我当晚就把“练根基”和“磨身法”打包成“后山备战双项目”
——毕竟三日后的约没说清是“传功茶话会”还是“揍人特训营”,按我穿越后“麻烦追着脚后跟跑,比杂役院的狗追灵鸡还紧”的运气,只靠躲和贫肯定不够。
得让灵力顺得像我怼人的逻辑链,从丹田到脚踝缝里随叫随到,总不能人家拳头都到脸了,我还在跟“灵力卡脚踝”较劲
——那也太丢杂役院的脸,连灵鸡见了都得绕道走,怕沾我这“窝囊气”。
天刚蒙蒙亮,晨雾像揉碎的旧棉絮裹着后山,药圃旁的蒲公英沾着露水,白绒绒的球瓣垂得沉甸甸的,风一吹就晃悠,活像怕被人摘去塞枕头的小可怜。
我蹲在药圃边的青石上,屁股底下垫了片干荷叶(昨天从灶房顺的,杂役院的青石凉得能硌出痔疮,惜命就得靠这些小机灵),翻开泛黄的《改良吐纳诀》
——纸页边缘被虫蛀了俩小洞,还沾着块褐色污渍,八成是哪位前辈喝灵茶时手抖洒的,比钱师兄算错账的痕迹还显眼。
指尖划过“三段顺气法”口诀:“吸气如吞云,沉至丹田;呼气如吐雾,顺至经脉;屏气如凝霜,稳至四肢。”
第一次按口诀吸气,我太急了,跟饿了三天抢杂役院的灵米粥似的,一口气吸得胸腔发疼,气流还没等沉到丹田,“呼”地就冲了出去
——正好怼在旁边晒着的蒲公英上。白绒絮子瞬间漫天飞,粘了我一脑袋,连睫毛上都挂两根,眨眼睛时痒得像有小虫子在爬,活成了“蒲公英成精”。
药圃里摘灵草的李师兄闻声冲出来,手里攥着半株清心草,草叶滴着露水,半片叶子掉地上都没顾上捡,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你是来练仙还是来给蒲公英开‘飞行派对’的?
我这药圃快成你游乐场了!再吹飞我的灵草,罚你晒三天草药,还得把这些破絮子全捡回来——一根都不能少,少一根扣你半颗辟谷丹!”
我赶紧抬手拍头上的蒲公英,白绒飘落在青石上像撒了把碎雪,俩根还钻衣领里了,痒得我想挠又不敢(怕李师兄真扣我辟谷丹)。
“李师兄别气,这是‘吐纳精度测试’!”
我一本正经胡诌,还指了指空中没落地的白绒,“你看,刚那下精准吹飞蒲公英,没碰着旁边的清心草,说明我灵力快顺了
——再过两天,吹灵草上的露水都不用手擦,多省劲儿?到时候你摘草都能少弯腰,省出时间摸鱼!”
李师兄被我怼得噎了下,盯着我脑袋上没拍净的白绒,又看了看满地飘的絮子,翻了个白眼:
“少贫嘴!再捣乱,我找吴长老说你故意霍霍药圃,让你把这些絮子捡回来,还用灵泉水洗干净了再塞回蒲公英里去!”
说完蹲下去捡那片清心草,回头还瞪我一眼,眼神跟要把我当蒲公英吹似的。
吓得我赶紧收敛起气息,重新调整呼吸
——这次不敢猛吸,小口慢吞像抿灵茶,气流总算能沉到丹田,可到脚踝时总卡壳,像有小石子堵在脉里,麻酥酥的,跟被后山的红蚂蚁啃了似的。
练到晌午,日头晒得青石发烫,我垫着的荷叶都晒蔫了,揣着半袋灵米(昨天用五个贡献点换的,
比杂役院的杂粮饼软乎,还带点米香,袋口用草绳系得死紧,怕撒了——这可是我半天的口粮),往丹房冲。
得找赵胖子要轻身丹,不然后山之约真动手,光靠身法躲就是“被动挨骂流”,总得有“加速buff”
——总不能人家追着我跑,我还在慢悠悠旋身,边躲边喊“你慢点,我没吃饱”吧?
刚到丹房门口,就闻见股酸溜溜的味儿,比赵胖子上次炸炉的焦糊味还上头,像谁家把没熟的野果熬糊了,还掺了半坛子醋。
推开门一看,赵胖子正对着一炉绿油油的丹药发愁,丹勺插在炉里,脸上沾着点绿药粉,像只刚偷吃完青团的熊,连鼻尖上都有,还蹭得丹炉边缘一圈绿印子。“按理说配方没错啊,怎么是酸的?”
他捏起颗绿丹凑鼻尖闻了闻,皱着眉放下,还甩了甩手,“灵露、灵叶粉、滑石粉都放了,难道灵叶粉过期了?上次炸炉赔的灵材还没还清呢……”
我走过去捏起颗绿丹,指尖能感觉到灵气散得比钱师兄算错账还快,还带着股酸浆的涩味
——跟我上次误吃未熟灵果一个味儿,那回酸得我舌头麻了半个时辰,连喝三碗灵泉水都没缓过来。
我翻了翻他旁边的药材袋,果然看见袋贴错标签的“灵露”
——粗麻布袋,标签是赵胖子自己写的,炭笔字歪歪扭扭,
把“灵露”写成“灵雾”,还多画了个小云朵;袋子里的液体带黄边,摸起来黏糊糊的,沾在指尖还拉丝,跟灶房的麦芽糖似的,哪是灵露该有的透明清凉?
“你是不是把‘灵露’加成‘酸浆’了?”
我举着手指给他看,指尖的黏丝晃了晃,“上次你把灵砂当盐撒,炒糊半锅灵米;这次又认岔药材,难怪炼出‘酸味泻药丹’
——这要是给人吃了,怕是得蹲茅房蹲到腿软,比杂役院的泻药还管用!上次孙矮子吃了泻药,蹲了一天,腿麻得站不起来,最后是被人抬回屋的。”
赵胖子的脸“唰”地红透了,从脸颊红到耳根,跟被丹炉烤过的红薯似的,
赶紧拿起药材袋对比旁边吴长老给的真灵露袋(标签是印的,清楚得很),
懊恼地拍了下大腿,震得丹勺都晃了晃,差点掉地上:“嗨!这俩袋子长得跟双胞胎似的,我早上着急炼药,没仔细看!
上次炸炉的焦糊味还没散,这次又要炼出‘泻药丹’,吴长老非得扒我一层皮不可
——他上次说了,再炸炉就罚我扫一个月丹房,还得赔三倍灵材钱!我那点贡献点,刚够买三颗辟谷丹,赔完就得啃丹渣了!”
我叹口气,掏出那块磨得发亮的薄木牌(平时记活计用的,背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丹炉,是我闲得没事描的),用炭笔飞快画“药材区分表”:
“灵露透明摸着凉,滴手上三息就渗,没痕迹;酸浆带黄黏糊糊,滴手上能挂珠,还拉丝(像麦芽糖)。
记不住就贴彩色标签:红标签灵露画水滴,蓝标签酸浆画小醋坛
——对齐目标:别炼‘酸味泻药丹’,不然杂役院的茅房得被你承包,孙矮子都得跟你抢坑,他上次蹲出感情了。”
赵胖子赶紧把木牌捧怀里,跟捧宝贝似的反复看,还念出声:“红标签灵露画水滴,蓝标签酸浆画醋坛……”
然后按我说的区分药材,重新配料,手都比平时稳了——毕竟怕再赔贡献点,连辟谷丹都吃不上。
第一次试炼,酸浆是没加错,可火候太急,丹药炼得发焦,黑糊糊的跟炭球似的,赵胖子捏起来一掰就碎;
第二次减了火候,灵叶粉又放少了,丹药没灵气,跟块普通泥巴似的,扔地上都没人捡;
直到第三次,我在旁边盯着,时不时喊“火温六成,超了就焦,跟你烤红薯似的”
“灵叶粉再加一钱,少了没劲儿,跟没吃饱饭出拳似的”,丹炉里才慢慢升起一缕清白烟——没酸味,没焦糊味,成了!
赵胖子激动得差点把丹炉掀了,小心翼翼用丹勺把三枚轻身丹取出来,放在吴长老赏的玉盘里
(平时舍不得用,怕摔了赔不起),眼睛都亮了:“成了!真成了!你快尝尝,别跟上次似的,吃了没反应,还浪费灵材!”
我当场掰了半枚吞下去,入口有点微苦,咽下去没一会儿,身子就发飘,像踩在晒过太阳的棉花上似的,脚步轻得能飘着走;
就是肚子“咕噜”叫了一声——估计是灵力消耗快,得再吃点灵米补补。
赵胖子笑得直拍大腿,肚子上的肉都跟着晃,震得旁边的药罐“叮当”响:“我就说管用吧!
你现在跟踩在云朵上的饿鬼似的,走两步都飘,再吃点灵米,说不定能飘到房梁上去,看看房梁上有没有偷藏的灵果!”
刚飘着走出丹房,就撞见一瘸一拐的张小剑。
他左脚崴了,扶着墙,眉头皱得像拧成的麻花,嘴里骂骂咧咧的,唾沫星子都溅到墙上了;
半截粉剑穗耷拉在剑鞘上,跟没精神的狗尾巴草似的,穗子上还沾着泥土,挂了根干草
——不知道是从哪个草堆里蹭的,看着更寒酸了。“你……你给我站住!”
他看见我,咬着牙喊,声音都发颤,左脚还不自觉地往回收,显然疼得厉害。
我故意放慢脚步,晃了晃手里的灵米袋,米香飘出来,馋得他咽了口唾沫
——杂役院的灵米定量,他上次被罚,少领了半袋,估计这两天没吃饱,眼睛都快粘我米袋上了。
“张师兄这是走路没看路,把脚崴了?跟我有啥关系?我又没推你。”
“还没关系!”他扶着墙往前挪了两步,疼得“嘶”了一声,额头上都冒冷汗了,
“你练身法时挖的那破坑,说是‘闪避测试坑’,还插了根破木牌写‘小心坑’,字比蚂蚁还小,谁看得见?
我昨天想看看你练得怎么样,结果刚靠近就踩进去了,脚脖子都快扭断了,现在走路都得扶墙,跟个老妖精似的!”
我装出无辜的样子,摊了摊手,还故意踮了踮脚,显得更飘了,差点没站稳:“那是‘偷袭者专属陷阱’
——谁让你偷偷跟在我后面,跟抓小偷似的?我挖完坑特意插了木牌,是你自己眼神不好没看见,还怪我?
再说了,就那坑,也就比兔子洞深一点,你都能崴脚,说明你身法比兔子还烂
——兔子都能跳过去,你连走都走不好,还想跟我比小比?
到时候你要是摔个屁股墩,李师妹看见了,得笑着喊‘张师兄,你这是给对手磕头认输呢?
磕得挺标准,就是脸先着地,有点费鼻子’。”
张小剑气的脸都紫了,跟丹炉里的焦糊药渣一个色,想拔剑又怕牵动脚腕,只能扶着墙瞪我,手指都在抖,连剑鞘都攥得发白:
“你给我等着!等我脚好了,小比上我一定赢你,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剑法!
到时候我一剑劈了你的破木牌,让你再画这些乱七八糟的!”
我笑着挥挥手,飘着往前走,还回头喊:“行啊,我等着!
到时候你要是还摔坑,我就给你递根拐杖——还是灵木做的,省得你扶墙走,多丢人!
对了,你剑穗上的草该拔了,跟挂了根麻绳似的,看着穷酸!”
身后传来张小剑的怒骂声,我脑海里的神仙值面板跳了下【 3.2(张小剑气到脚腕更疼,差点摔墙,还得手动拔剑穗上的草,手指头都抠红了,憋屈值拉满,炼气二层初阶,这波血赚,够换半袋灵米了)】。
接下来两天,我把时间排得比钱师兄的账本还满,木牌上的“备战清单”打了好几个勾,炭笔都快磨秃了:
1. 早上练《改良吐纳诀》,按“三段顺气法”顺灵力——从一开始脚踝卡壳像塞了石子,到后来能让灵力顺着经脉走得像山涧溪流,连指尖都能灵活控气,吹蒲公英都能精准只吹飞一朵(特意跑去药圃跟李师兄炫耀,他没骂我,还点了点头,估计是看我没再霍霍灵草);
2. 中午练“飘着走”的身法,把轻身丹效果和旋身步结合——能边飘边躲,还能顺便练嘴遁:“你这招慢得像老黄牛耕地,我飘着都能躲,还能啃口灵米”“灵力散得跟没关紧的闸门似的,还敢往前冲?送召唤值呢?我都快攒够召唤土地公的零头了”;
3. 下午去外门演武场摸底对手——拿木牌记谁出拳快、谁步法慢、谁爱掉链子:画王虎时标“力大如牛但慢半拍,怕绕后,跟笨熊似的”,画李师弟火球术时标“怕上风,火会吹回来烧自己头发——他上次烧了刘海,哭了半宿”,画张小剑时标“剑穗爱缠东西,怕小石子,还怕提秋裤”;还被几个杂役院小师弟围着问“林师兄,你这图能借我看看不?我也想赢小比,多领点灵米”,我收了他们半袋灵米当“借阅费”,血赚!
这天下午,我正在演武场角落补画王虎的招式路线,炭笔描了好几遍“慢半拍”的箭头,身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都发颤,连我手里的炭笔都抖了抖,画歪一道。
回头一看,是王虎本人,他虎背熊腰,手里攥着个石锁(比我脑袋还大),胳膊上的肌肉快把衣服撑破了,领口扣子都崩掉一颗,露着黑乎乎的胸口。
他看见我手里的木牌,以为我在画他的丑像,眼睛一瞪,举着石锁就冲过来:“你小子在画什么?是不是在画我长得胖、步法慢,跟个笨熊似的?”
我赶紧站起来,把木牌举到他面前,指着上面的线条,手都有点抖(怕他把石锁砸下来,我这小身板扛不住):
“王师兄别误会,这是战术分析图,不是丑像!你看,这是你的出拳路线,力大如牛,一拳能把对手逼到擂台边,这是优点,
我画了个黑糊糊的小拳头,显威风;这是你的步法,有点慢,容易被绕后,
这是‘可优化项’——上次小比你就是因为步法慢,被外门的刘师兄绕到身后偷袭,输了半决赛,当时你还拍着大腿喊‘不服’,嗓子都喊哑了,对不对?”
王虎愣了愣,凑过来看木牌,鼻子都快碰到炭笔画的小拳头了,脸上的怒气消了不少,还摸了摸后脑勺,
把石锁“咚”地放地上——砸出个小坑。“你怎么知道我上次输了?我还以为没人记得呢,毕竟我就赢了两场,输得挺丢人。”
“我看了上次的小比,”我接着说,还给他指改进方法,说得头头是道,“对齐目标:
先防后打。你下次比试,先用拳头逼退对手,别让他绕你身后
——你力气大,一拳下去,他不得往后退三步?等他急了想绕你,你就转身一拳,正好砸他脸上,保管赢!
你想想,你一拳能举石锁,打在人身上,他不得疼得嗷嗷叫,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他听得连连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力气大得差点把我拍飘,手里的炭笔都掉地上了。
“你这小子,脑子真灵光!比那些只会死练拳的弟子强多了!他们就知道‘出拳、出拳’,根本不想怎么赢,跟没头苍蝇似的。”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野果,红彤彤的比拳头还大,上面还沾着露水,咬过一口的地方露着黄澄澄的果肉,“这是我昨天在后山摘的,贼甜!
我咬了一口觉得好,就给你留了一个!下次我练拳,你再帮我看看呗?我给你带更多野果,管够!”
我接过野果,咬了一大口——酸甜多汁,比灵米还好吃,汁水流到下巴上都没顾上擦。
“没问题!下次你练拳,我给你画更详细的图,连你出拳的角度、该往哪躲都标上,保证你赢!”
等王虎扛着石锁走了,我捡起炭笔,面板跳了【 2.5(王虎佩服到想跟你拜把子,还想把后山的野果全摘给你,炼气二层中阶,稳赚不亏,这下灵果自由了)】。
抱着野果回杂役院时,我摸了摸怀里的铁叶令
——被我揣得发热,边缘都有点烫,跟揣了块小暖炉似的。
明天就是后山之约,外门小比也只剩三天了。
我坐在灵井边,掏出轻身丹借着月光看:淡青色的光,还带着灵草香,比赵胖子之前炼的“炭球丹”强一百倍;
又按了按丹田,能感觉到灵力比之前更顺、更浑厚,连旋身时都不用刻意控气,像呼吸一样自然。
夜风拂过,带着灵草的淡香和灵井的凉意,吹在脸上舒服得想眯眼。
我心里琢磨:这次后山之约,不管是考较还是挑战,都得按“流程”来——先用嘴遁怼乱他章法,
比如问“前辈是不是也练过吐纳吹飞蒲公英?我能精准吹飞一朵,你能不?”;
再用轻身丹飘着躲,让他打不着,急得跳脚;真动手就用《改良吐纳诀》顺灵力,打他个措手不及。
外门小比也一样,不仅要赢,还得赢出“杂役院特色”——先摸底、再画战术图、最后嘴遁加身法组合拳,顺便给我的“嘴遁身法”添个新案例,
让那些看不起杂役弟子的人好好看看:我们不是只会劈柴打水,还能靠脑子赢,赢了还能攒召唤值,说不定下次就能召唤土地公来帮我看药圃了!
想着想着,我忍不住笑了,摸了摸怀里翻得更软的《改良吐纳诀》,又看了看手里啃剩的野果核(上面还留着我的牙印)
——这修仙路虽然走得离谱又搞笑:练吐纳吹飞蒲公英、炼药炼出泻药丹、挖坑崴了对手的脚、靠画战术图赚野果,但架不住有意思啊!
毕竟,靠嘴和脑子修仙,比靠蛮力死练省劲多了,还能顺便攒点“窝囊费”(灵米、野果、神仙值),何乐而不为?
——毕竟三日后的约没说清是“传功茶话会”还是“揍人特训营”,按我穿越后“麻烦追着脚后跟跑,比杂役院的狗追灵鸡还紧”的运气,只靠躲和贫肯定不够。
得让灵力顺得像我怼人的逻辑链,从丹田到脚踝缝里随叫随到,总不能人家拳头都到脸了,我还在跟“灵力卡脚踝”较劲
——那也太丢杂役院的脸,连灵鸡见了都得绕道走,怕沾我这“窝囊气”。
天刚蒙蒙亮,晨雾像揉碎的旧棉絮裹着后山,药圃旁的蒲公英沾着露水,白绒绒的球瓣垂得沉甸甸的,风一吹就晃悠,活像怕被人摘去塞枕头的小可怜。
我蹲在药圃边的青石上,屁股底下垫了片干荷叶(昨天从灶房顺的,杂役院的青石凉得能硌出痔疮,惜命就得靠这些小机灵),翻开泛黄的《改良吐纳诀》
——纸页边缘被虫蛀了俩小洞,还沾着块褐色污渍,八成是哪位前辈喝灵茶时手抖洒的,比钱师兄算错账的痕迹还显眼。
指尖划过“三段顺气法”口诀:“吸气如吞云,沉至丹田;呼气如吐雾,顺至经脉;屏气如凝霜,稳至四肢。”
第一次按口诀吸气,我太急了,跟饿了三天抢杂役院的灵米粥似的,一口气吸得胸腔发疼,气流还没等沉到丹田,“呼”地就冲了出去
——正好怼在旁边晒着的蒲公英上。白绒絮子瞬间漫天飞,粘了我一脑袋,连睫毛上都挂两根,眨眼睛时痒得像有小虫子在爬,活成了“蒲公英成精”。
药圃里摘灵草的李师兄闻声冲出来,手里攥着半株清心草,草叶滴着露水,半片叶子掉地上都没顾上捡,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你是来练仙还是来给蒲公英开‘飞行派对’的?
我这药圃快成你游乐场了!再吹飞我的灵草,罚你晒三天草药,还得把这些破絮子全捡回来——一根都不能少,少一根扣你半颗辟谷丹!”
我赶紧抬手拍头上的蒲公英,白绒飘落在青石上像撒了把碎雪,俩根还钻衣领里了,痒得我想挠又不敢(怕李师兄真扣我辟谷丹)。
“李师兄别气,这是‘吐纳精度测试’!”
我一本正经胡诌,还指了指空中没落地的白绒,“你看,刚那下精准吹飞蒲公英,没碰着旁边的清心草,说明我灵力快顺了
——再过两天,吹灵草上的露水都不用手擦,多省劲儿?到时候你摘草都能少弯腰,省出时间摸鱼!”
李师兄被我怼得噎了下,盯着我脑袋上没拍净的白绒,又看了看满地飘的絮子,翻了个白眼:
“少贫嘴!再捣乱,我找吴长老说你故意霍霍药圃,让你把这些絮子捡回来,还用灵泉水洗干净了再塞回蒲公英里去!”
说完蹲下去捡那片清心草,回头还瞪我一眼,眼神跟要把我当蒲公英吹似的。
吓得我赶紧收敛起气息,重新调整呼吸
——这次不敢猛吸,小口慢吞像抿灵茶,气流总算能沉到丹田,可到脚踝时总卡壳,像有小石子堵在脉里,麻酥酥的,跟被后山的红蚂蚁啃了似的。
练到晌午,日头晒得青石发烫,我垫着的荷叶都晒蔫了,揣着半袋灵米(昨天用五个贡献点换的,
比杂役院的杂粮饼软乎,还带点米香,袋口用草绳系得死紧,怕撒了——这可是我半天的口粮),往丹房冲。
得找赵胖子要轻身丹,不然后山之约真动手,光靠身法躲就是“被动挨骂流”,总得有“加速buff”
——总不能人家追着我跑,我还在慢悠悠旋身,边躲边喊“你慢点,我没吃饱”吧?
刚到丹房门口,就闻见股酸溜溜的味儿,比赵胖子上次炸炉的焦糊味还上头,像谁家把没熟的野果熬糊了,还掺了半坛子醋。
推开门一看,赵胖子正对着一炉绿油油的丹药发愁,丹勺插在炉里,脸上沾着点绿药粉,像只刚偷吃完青团的熊,连鼻尖上都有,还蹭得丹炉边缘一圈绿印子。“按理说配方没错啊,怎么是酸的?”
他捏起颗绿丹凑鼻尖闻了闻,皱着眉放下,还甩了甩手,“灵露、灵叶粉、滑石粉都放了,难道灵叶粉过期了?上次炸炉赔的灵材还没还清呢……”
我走过去捏起颗绿丹,指尖能感觉到灵气散得比钱师兄算错账还快,还带着股酸浆的涩味
——跟我上次误吃未熟灵果一个味儿,那回酸得我舌头麻了半个时辰,连喝三碗灵泉水都没缓过来。
我翻了翻他旁边的药材袋,果然看见袋贴错标签的“灵露”
——粗麻布袋,标签是赵胖子自己写的,炭笔字歪歪扭扭,
把“灵露”写成“灵雾”,还多画了个小云朵;袋子里的液体带黄边,摸起来黏糊糊的,沾在指尖还拉丝,跟灶房的麦芽糖似的,哪是灵露该有的透明清凉?
“你是不是把‘灵露’加成‘酸浆’了?”
我举着手指给他看,指尖的黏丝晃了晃,“上次你把灵砂当盐撒,炒糊半锅灵米;这次又认岔药材,难怪炼出‘酸味泻药丹’
——这要是给人吃了,怕是得蹲茅房蹲到腿软,比杂役院的泻药还管用!上次孙矮子吃了泻药,蹲了一天,腿麻得站不起来,最后是被人抬回屋的。”
赵胖子的脸“唰”地红透了,从脸颊红到耳根,跟被丹炉烤过的红薯似的,
赶紧拿起药材袋对比旁边吴长老给的真灵露袋(标签是印的,清楚得很),
懊恼地拍了下大腿,震得丹勺都晃了晃,差点掉地上:“嗨!这俩袋子长得跟双胞胎似的,我早上着急炼药,没仔细看!
上次炸炉的焦糊味还没散,这次又要炼出‘泻药丹’,吴长老非得扒我一层皮不可
——他上次说了,再炸炉就罚我扫一个月丹房,还得赔三倍灵材钱!我那点贡献点,刚够买三颗辟谷丹,赔完就得啃丹渣了!”
我叹口气,掏出那块磨得发亮的薄木牌(平时记活计用的,背面画了个歪歪扭扭的丹炉,是我闲得没事描的),用炭笔飞快画“药材区分表”:
“灵露透明摸着凉,滴手上三息就渗,没痕迹;酸浆带黄黏糊糊,滴手上能挂珠,还拉丝(像麦芽糖)。
记不住就贴彩色标签:红标签灵露画水滴,蓝标签酸浆画小醋坛
——对齐目标:别炼‘酸味泻药丹’,不然杂役院的茅房得被你承包,孙矮子都得跟你抢坑,他上次蹲出感情了。”
赵胖子赶紧把木牌捧怀里,跟捧宝贝似的反复看,还念出声:“红标签灵露画水滴,蓝标签酸浆画醋坛……”
然后按我说的区分药材,重新配料,手都比平时稳了——毕竟怕再赔贡献点,连辟谷丹都吃不上。
第一次试炼,酸浆是没加错,可火候太急,丹药炼得发焦,黑糊糊的跟炭球似的,赵胖子捏起来一掰就碎;
第二次减了火候,灵叶粉又放少了,丹药没灵气,跟块普通泥巴似的,扔地上都没人捡;
直到第三次,我在旁边盯着,时不时喊“火温六成,超了就焦,跟你烤红薯似的”
“灵叶粉再加一钱,少了没劲儿,跟没吃饱饭出拳似的”,丹炉里才慢慢升起一缕清白烟——没酸味,没焦糊味,成了!
赵胖子激动得差点把丹炉掀了,小心翼翼用丹勺把三枚轻身丹取出来,放在吴长老赏的玉盘里
(平时舍不得用,怕摔了赔不起),眼睛都亮了:“成了!真成了!你快尝尝,别跟上次似的,吃了没反应,还浪费灵材!”
我当场掰了半枚吞下去,入口有点微苦,咽下去没一会儿,身子就发飘,像踩在晒过太阳的棉花上似的,脚步轻得能飘着走;
就是肚子“咕噜”叫了一声——估计是灵力消耗快,得再吃点灵米补补。
赵胖子笑得直拍大腿,肚子上的肉都跟着晃,震得旁边的药罐“叮当”响:“我就说管用吧!
你现在跟踩在云朵上的饿鬼似的,走两步都飘,再吃点灵米,说不定能飘到房梁上去,看看房梁上有没有偷藏的灵果!”
刚飘着走出丹房,就撞见一瘸一拐的张小剑。
他左脚崴了,扶着墙,眉头皱得像拧成的麻花,嘴里骂骂咧咧的,唾沫星子都溅到墙上了;
半截粉剑穗耷拉在剑鞘上,跟没精神的狗尾巴草似的,穗子上还沾着泥土,挂了根干草
——不知道是从哪个草堆里蹭的,看着更寒酸了。“你……你给我站住!”
他看见我,咬着牙喊,声音都发颤,左脚还不自觉地往回收,显然疼得厉害。
我故意放慢脚步,晃了晃手里的灵米袋,米香飘出来,馋得他咽了口唾沫
——杂役院的灵米定量,他上次被罚,少领了半袋,估计这两天没吃饱,眼睛都快粘我米袋上了。
“张师兄这是走路没看路,把脚崴了?跟我有啥关系?我又没推你。”
“还没关系!”他扶着墙往前挪了两步,疼得“嘶”了一声,额头上都冒冷汗了,
“你练身法时挖的那破坑,说是‘闪避测试坑’,还插了根破木牌写‘小心坑’,字比蚂蚁还小,谁看得见?
我昨天想看看你练得怎么样,结果刚靠近就踩进去了,脚脖子都快扭断了,现在走路都得扶墙,跟个老妖精似的!”
我装出无辜的样子,摊了摊手,还故意踮了踮脚,显得更飘了,差点没站稳:“那是‘偷袭者专属陷阱’
——谁让你偷偷跟在我后面,跟抓小偷似的?我挖完坑特意插了木牌,是你自己眼神不好没看见,还怪我?
再说了,就那坑,也就比兔子洞深一点,你都能崴脚,说明你身法比兔子还烂
——兔子都能跳过去,你连走都走不好,还想跟我比小比?
到时候你要是摔个屁股墩,李师妹看见了,得笑着喊‘张师兄,你这是给对手磕头认输呢?
磕得挺标准,就是脸先着地,有点费鼻子’。”
张小剑气的脸都紫了,跟丹炉里的焦糊药渣一个色,想拔剑又怕牵动脚腕,只能扶着墙瞪我,手指都在抖,连剑鞘都攥得发白:
“你给我等着!等我脚好了,小比上我一定赢你,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剑法!
到时候我一剑劈了你的破木牌,让你再画这些乱七八糟的!”
我笑着挥挥手,飘着往前走,还回头喊:“行啊,我等着!
到时候你要是还摔坑,我就给你递根拐杖——还是灵木做的,省得你扶墙走,多丢人!
对了,你剑穗上的草该拔了,跟挂了根麻绳似的,看着穷酸!”
身后传来张小剑的怒骂声,我脑海里的神仙值面板跳了下【 3.2(张小剑气到脚腕更疼,差点摔墙,还得手动拔剑穗上的草,手指头都抠红了,憋屈值拉满,炼气二层初阶,这波血赚,够换半袋灵米了)】。
接下来两天,我把时间排得比钱师兄的账本还满,木牌上的“备战清单”打了好几个勾,炭笔都快磨秃了:
1. 早上练《改良吐纳诀》,按“三段顺气法”顺灵力——从一开始脚踝卡壳像塞了石子,到后来能让灵力顺着经脉走得像山涧溪流,连指尖都能灵活控气,吹蒲公英都能精准只吹飞一朵(特意跑去药圃跟李师兄炫耀,他没骂我,还点了点头,估计是看我没再霍霍灵草);
2. 中午练“飘着走”的身法,把轻身丹效果和旋身步结合——能边飘边躲,还能顺便练嘴遁:“你这招慢得像老黄牛耕地,我飘着都能躲,还能啃口灵米”“灵力散得跟没关紧的闸门似的,还敢往前冲?送召唤值呢?我都快攒够召唤土地公的零头了”;
3. 下午去外门演武场摸底对手——拿木牌记谁出拳快、谁步法慢、谁爱掉链子:画王虎时标“力大如牛但慢半拍,怕绕后,跟笨熊似的”,画李师弟火球术时标“怕上风,火会吹回来烧自己头发——他上次烧了刘海,哭了半宿”,画张小剑时标“剑穗爱缠东西,怕小石子,还怕提秋裤”;还被几个杂役院小师弟围着问“林师兄,你这图能借我看看不?我也想赢小比,多领点灵米”,我收了他们半袋灵米当“借阅费”,血赚!
这天下午,我正在演武场角落补画王虎的招式路线,炭笔描了好几遍“慢半拍”的箭头,身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地面都发颤,连我手里的炭笔都抖了抖,画歪一道。
回头一看,是王虎本人,他虎背熊腰,手里攥着个石锁(比我脑袋还大),胳膊上的肌肉快把衣服撑破了,领口扣子都崩掉一颗,露着黑乎乎的胸口。
他看见我手里的木牌,以为我在画他的丑像,眼睛一瞪,举着石锁就冲过来:“你小子在画什么?是不是在画我长得胖、步法慢,跟个笨熊似的?”
我赶紧站起来,把木牌举到他面前,指着上面的线条,手都有点抖(怕他把石锁砸下来,我这小身板扛不住):
“王师兄别误会,这是战术分析图,不是丑像!你看,这是你的出拳路线,力大如牛,一拳能把对手逼到擂台边,这是优点,
我画了个黑糊糊的小拳头,显威风;这是你的步法,有点慢,容易被绕后,
这是‘可优化项’——上次小比你就是因为步法慢,被外门的刘师兄绕到身后偷袭,输了半决赛,当时你还拍着大腿喊‘不服’,嗓子都喊哑了,对不对?”
王虎愣了愣,凑过来看木牌,鼻子都快碰到炭笔画的小拳头了,脸上的怒气消了不少,还摸了摸后脑勺,
把石锁“咚”地放地上——砸出个小坑。“你怎么知道我上次输了?我还以为没人记得呢,毕竟我就赢了两场,输得挺丢人。”
“我看了上次的小比,”我接着说,还给他指改进方法,说得头头是道,“对齐目标:
先防后打。你下次比试,先用拳头逼退对手,别让他绕你身后
——你力气大,一拳下去,他不得往后退三步?等他急了想绕你,你就转身一拳,正好砸他脸上,保管赢!
你想想,你一拳能举石锁,打在人身上,他不得疼得嗷嗷叫,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他听得连连点头,拍了拍我的肩膀——力气大得差点把我拍飘,手里的炭笔都掉地上了。
“你这小子,脑子真灵光!比那些只会死练拳的弟子强多了!他们就知道‘出拳、出拳’,根本不想怎么赢,跟没头苍蝇似的。”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野果,红彤彤的比拳头还大,上面还沾着露水,咬过一口的地方露着黄澄澄的果肉,“这是我昨天在后山摘的,贼甜!
我咬了一口觉得好,就给你留了一个!下次我练拳,你再帮我看看呗?我给你带更多野果,管够!”
我接过野果,咬了一大口——酸甜多汁,比灵米还好吃,汁水流到下巴上都没顾上擦。
“没问题!下次你练拳,我给你画更详细的图,连你出拳的角度、该往哪躲都标上,保证你赢!”
等王虎扛着石锁走了,我捡起炭笔,面板跳了【 2.5(王虎佩服到想跟你拜把子,还想把后山的野果全摘给你,炼气二层中阶,稳赚不亏,这下灵果自由了)】。
抱着野果回杂役院时,我摸了摸怀里的铁叶令
——被我揣得发热,边缘都有点烫,跟揣了块小暖炉似的。
明天就是后山之约,外门小比也只剩三天了。
我坐在灵井边,掏出轻身丹借着月光看:淡青色的光,还带着灵草香,比赵胖子之前炼的“炭球丹”强一百倍;
又按了按丹田,能感觉到灵力比之前更顺、更浑厚,连旋身时都不用刻意控气,像呼吸一样自然。
夜风拂过,带着灵草的淡香和灵井的凉意,吹在脸上舒服得想眯眼。
我心里琢磨:这次后山之约,不管是考较还是挑战,都得按“流程”来——先用嘴遁怼乱他章法,
比如问“前辈是不是也练过吐纳吹飞蒲公英?我能精准吹飞一朵,你能不?”;
再用轻身丹飘着躲,让他打不着,急得跳脚;真动手就用《改良吐纳诀》顺灵力,打他个措手不及。
外门小比也一样,不仅要赢,还得赢出“杂役院特色”——先摸底、再画战术图、最后嘴遁加身法组合拳,顺便给我的“嘴遁身法”添个新案例,
让那些看不起杂役弟子的人好好看看:我们不是只会劈柴打水,还能靠脑子赢,赢了还能攒召唤值,说不定下次就能召唤土地公来帮我看药圃了!
想着想着,我忍不住笑了,摸了摸怀里翻得更软的《改良吐纳诀》,又看了看手里啃剩的野果核(上面还留着我的牙印)
——这修仙路虽然走得离谱又搞笑:练吐纳吹飞蒲公英、炼药炼出泻药丹、挖坑崴了对手的脚、靠画战术图赚野果,但架不住有意思啊!
毕竟,靠嘴和脑子修仙,比靠蛮力死练省劲多了,还能顺便攒点“窝囊费”(灵米、野果、神仙值),何乐而不为?